《看透人性的弱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透人性的弱点-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假面具
每一个人都会学习如何包装自己的外表,使自己受欢迎。一位母亲不仅教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需求及欲望——特别是倾向暴力、冲动的一面,还会教导孩子替别人着想、考虑到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禁忌。她们同时也告诫孩子们:愿望不会一次全部实现,孩子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个事实,不能对这种情形有所抱怨。对弗洛伊德而言,“自我”就是由自己的冲动与团体生活需求之间的妥协形成的,这正是文明社会在形成的过程中带给每个人的沉重负担。
  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他的社会地位一样,都有特殊的要求。他必须发展某些特质,或压抑另外一些特质——就像戴上面具一样。就算是在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例如亲子、夫妻、朋友甚至情人之间,都必须依照某些规则,小心行事。在这些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无心的过失,而受到伤害的一方只能自我克制,不能采取报复或攻击性的行为。“以牙还牙”的原则只能用在敌人身上,互相喜爱的人必须学会真心宽恕对方。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会消化、吸收这种学习到的行为,让它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些行为只是一个外壳,一个掩护冲动本性的面具,一个保护、隐藏不同人格的盔甲;有时这个面具甚至呈现出一个和真实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格。贪婪的人会用慷慨的假象掩饰自己的贪婪,结果却造成了浪费——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赞赏,他们在过度慷慨之下反而造成无谓的浪费。
  同样的,吝啬的人会用节俭、谨慎、有智慧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本性;只不过真正节俭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只有在因为贫困而担心未来的生活时,节俭才是一种慷慨,就像节俭的母亲是为了自己儿女的需求着想才省吃俭用的。
  当人们放弃一段友好的关系,当他们争吵、断绝关系时,观察这些面具、盔甲的消失过程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人们会在最严重的争执中撕下所有的面具,因为它们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对外塑造一个和蔼的形象,而对方的友善和好感对他们也毫无用处了。一个人抛开宽恕和谐的面具之后,他以前一直小心隐藏、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
  现在让我们以之前提到的两种人——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为例。当贪婪的人终止一段关系时,他们想要夺取一切的个性立刻显露无遗。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有的东西,就算用抢的方法也在所不惜。有些人离婚时甚至会将保险箱一扫而空,把家具全部搬走。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不一样,他们不在乎一个物品是否有价值,他们会连没有价值的小东西也拿走——一个摆饰,一叠白纸,甚至是一面纪念奖牌。在争夺遗产时,他们不惜用偷的方法也要把东西弄到手。争执会在这种人心中引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掠夺欲望,让他们沉醉在强烈的满足感中。他们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任何不良的后遗症。
  吝啬的人则会以不同的方式流露出真正的自我。吝啬的人对物品价值的判断力远远超出贪婪的人数倍。只要一段关系中出现小小的不如意,这种人就会开始把最贵重的物品据为己有。一般的人际关系都会不时发生摩擦及冲突,这不但使吝啬的人得到的物品数量日渐庞大,还让他们用“未雨绸缪”来解释这种行为。吝啬的人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累积物质之外,他们还会储存“记忆”,这种人对自己受到的委屈会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并不是因为害怕,所以不敢把心中的怨恨形诸于色,而是因为吝于表达感情——他们连愤怒之情也吝于给予。正是因为过度克制,所以他们更容易通过报复讨回所谓的公道。
  观察隐藏嫉妒心的人也很有意思。嫉妒通常会隐藏在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怒之下;而嫉妒最原始的本质就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怨恨。嫉妒产生的第一步是确认彼此之间的差距。此时可能会产生试图消除这些差距的行为——提升自己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属于羡慕或模仿,嫉妒则是通过贬低对方的价值、把对方拉低到自己的等级来消除这些差距。嫉妒心强的人会一直想向自己和大众证明成功者不配得到这些赞赏。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永远都愤愤不平、永远都见不得别人成功、跟别人谈话时永远都是用酸溜溜的口气、对别人做的事永远都抱持怀疑或批评态度的人时,不要怀疑,这些人可能都戴着假面具隐藏自己的嫉妒。他们就是尼采和席勒所说的“愤怒的人们”。
  当这种人和别人发生争执、断绝关系时,他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真实面目——也就是拼命控诉他人的无情法官——就会出现。每个人在争执中都会翻出旧账、挑出对方最难堪的错误,但是一般人也会记得甜蜜的时光和对方的种种优点。当嫉妒心重的人发生争执时,他们把对方的优点忘得一干二净,满脑子只记得对方的缺点。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令他们感到极度愤怒、只能不停谴责的恶行,此时他们会完全沉醉在扮演*官的角色中。
  真正慷慨的人也会在争执中显露出真正的性格。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贪婪的人不断剥削、利用,这种人有时会表现出一副冷酷、漠不关心的样子。他们会试着维持客观的立场,但是一旦关系决裂,这种安宁的假象被粉碎时,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最常见的反应是不解,接着会想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责备自己没有试着挽回情势。慷慨的人会尽可能避免对立和冲突,因为他认为对立、怨恨等负面情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但是这种避免冲突的行为反而会让他们受到贪婪者的掠夺、吝啬者的怨恨以及嫉妒者的谴责。慷慨的人并不了解这些人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所以会慢慢遗忘他们对他做过的种种恶行,但是这种遗忘反而被敌视他的敌人视为愚昧和健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贪婪
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别人;另一些人则总是觉得别人亏欠自己。第一种人,虽然很慷慨、很努力,总是尽量多做事,心里却一直有一个疑问,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他们会替别人着想,把他人的问题视为自己的问题,了解他人的愿望、诉求以及那些问题的紧迫性,并扛起解决问题的责任。然而,当他们为自己做些事时,却觉得自己很自私。正因为周围的人不断地提出需求,而他们本身的力量却有限,所以这种人永远都觉得亏欠别人。
  相反,另一种人则一直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愿望和需求。他觉得所有人都很自私,只关心自身的问题,没有用慷慨公平的态度对待他。这种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权利,一直觉得其他人对他不公平、对他有所亏欠;他认为别人替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和他实际应得的还差一大截呢。在他们眼中,别人永远都处于负债的地位。
  这是两个极端对立的例子。然而,每个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时期,都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看到“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影子。一般来说,孩童和青少年是父母的债权人,这很符合逻辑,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父母。孩子那种以债权人自居的态度是精神健康的象征,因为他们一定要“接受”才能生存,所以必须学习如何要求;父母则有义务照顾自己的孩子,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常常替他们担心。当他们忽视孩子时,会有罪恶感——到这里,一切都还算正常。可是,如果孩子们长大后,还继续保持幼年或青年时期对父母予取予求的态度,或是期待拥有同样的权力,那就不正常了。对这些孩子而言,就算父母老了、病了,他们做得还是不够多;这些孩子会成为永远的债权人,而父母则变成永远的债务人。这些父母会尽量为孩子付出,可是永远会被说成做得不够,永远被指责,永远处在罪恶感中。
  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状况:有些父母会奴役孩子,特别是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女儿。他们永远都需要孩子的帮助,只要孩子离开一下,他们就觉得不舒服。他们用各种手段对孩子进行精神威胁,直到孩子们不得不觉得自己是永远的债务人为止。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孩子们为自己做任何事,就会有亏欠父母的感觉。
  在两性关系中,有些男女成功地将对方置于“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例如,如果是男方在工作,他会一直让妻子感到在经济上对他的依赖,或是常常责备她不会赚钱,还拼命花钱。同样,也有许多女人确信自己被剥夺了应有的权利,所以把另一半置于一个永远觉得自己无能、贪心、自私,而且永远都亏欠她们的地位。
  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也都在玩相同的把戏——把看法不同的对手放在“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加尔文主义者将财富与成功视为上帝的恩宠,他们崇拜有钱人、歧视穷人,认为穷人应该永远都处于债务人的地位。相对的,*主义则严厉谴责这种想法,并且灌输给它的信仰者一种“无限制的权力”的感觉:不管资本家做什么、赚多少钱、散播多少财富,他永远都是债务人。因为他们觉得资本家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而女权主义者则认为男人剥夺了女人的*,所以女人有权利提出任何要求。
  “提出要求”、“成为债权人”以及“把对方推向债务人的地位”这三种权利,可说是成功者的奖品。因为在“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对决中,一定是后者占上风,他们总是能将对手钉在无力反击的位置上。如此一来,债务及债权的观念也可以用权势的逻辑来解释:和经济逻辑一样,债务人永远都受到债权人的掌控。
  以上的观察都是从经济、思想、权力、优势、支配、威胁及征服的观点来看的,可是从道德的观点来看,谁比较崇高?是一直觉得自己亏欠他人的人(永远的债务人),还是一直觉得别人亏欠自己的人(永远的债权人)?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将自己置于债务人的地位,把自己的所有都贡献给别人,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的人,在道德层面上比较崇高。
  在我们看来,永远的债权人对自己的权力感到自负,确信别人要一直替他做事,而且永远都做不够,这种人显得卑鄙、自私。以道德的观点来看,觉得自己自私的人事实上并不自私,相反,将每个人视为自私鬼、不断抱怨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私鬼。
  道德将权力、经济和统治的规则完全颠倒过来,因为真正替人着想的心、慷慨和爱是无法衡量的,所以才能一直不断地付出。就像恋爱中的人永远都觉得自己为对方付出的不够多一样,这种人不会要求,只会给予——他们就是真正的“永远的债务人”。也就是说,慷慨的人永远都觉得自己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多。
  然而,这在道德上产生了一种矛盾的结果。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没有折中的地位,你只能是其中之一。如果慷慨的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开始期望得到回报,他就不再是一个慷慨的人,反而成为与债务人同等级的人了;恋爱中的人一旦开始质疑“对方给了我什么”、“我爱上对方是否获得任何利益”时,他就不再是一个恋爱中的人,反而成了一个可憎的债务人。在道德的世界中,没有自私与慷慨或是无私与贪心的混合——自私和慷慨混合起来还是自私,无私和贪心混合起来还是贪心。
  如果从思想、金钱和权利的观点来看,永远的债权人无疑是赢家;但是从道德的观点出发,只有永远的债务人才是拥有美德的人。
  

嫉妒
嫉妒是一个人由低处往高处看时的心情,因为他无法达到心中的典范,所以他必须贬低、消灭这个典范,也因此,可说嫉妒是羡慕和模仿的好友。在《阿玛迪斯》这部电影中,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非常赞赏年轻的莫扎特,并认同他的天分,但是他无法阻止自己恨莫扎特,到最后还是把他害死了。在社会、团体、职场等场合中,嫉妒都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情绪,特别是牵涉到成功与否的时候。当典范的特质越相似、越接近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嫉妒就越强烈、越凶狠。这时,嫉妒的人不免自问:为什么是他成功,而不是我?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于是一个政客会嫉妒另一个同党的政客,记者嫉妒另一个记者,水电工嫉妒另一个比他赚更多钱的水电工。
  这种同行相嫉的风气也被一般人接受;只要你加入一个同业团体,就可以发现嫉妒不只存在,还被公然讨论、公然承认(虽然当事人会有些不好意思)。你会听到“不要生气,他们只是在嫉妒你”这类的话。在私人关系中,明晰显现嫉妒的机会反而比较少,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中;虽然它还是存在,但会以一种比较微妙的方式显现,它会隐藏,会令人感到羞耻,往往连说出来也成为一种禁忌。
  从一些妻子比较成功、赚钱比较多、比较有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证实这一点。在我们的社会中,长期以来,男人习惯性地成为一家之主,是领导、扶养、保护这个家的核心人物。这不是能在短短一个世纪里就会消失的文化,只要观察一下至今意大利、北欧及美国的父母仍分别替男孩与女孩买不同的玩具就不难理解了。在另一方面,到现在为止,女性的偶像崇拜还是停留在传统型:小女生们疯狂地喜欢偶像歌星,令她们兴奋的不只是那些音乐,还有歌星们的成功;就算她们长大后成为经理或各种职业妇女,她们还是会在男性身上寻找一些特质,如坚强的意志、战斗力或温柔而优雅的个性。如果用一个陈旧的名词来表示,这种魔力其实就是“魅力”:它代表受到上天眷顾,代表这个人是“被选出的人”。
  对于热衷事业的女性,男人会因为怕被她们超越而采取一些劝退的行动:他会将女人的努力贬得一文不值,强调她的失败,特别夸大职业生活的负面因素和危险。他不会把其他女性的成功归功于她们的特质,而是归功于她们的男伴或丈夫,就好像女人若不借由家庭背景或出卖自己的身体就无法达到成功似的。
  有时候,男人会将这种情绪化为怀疑,变得喜欢猜忌。事实上,猜忌背后所隐藏的是竞争的心理。女性成为一个他必须打败的对手,在试图夺回失去的优势的过程中,他会慢慢消耗自己的力量,直到这些徒然的疲劳变成憎恨和一种想摧毁无法达到的目标的渴望。
  另外还有一种男女关系间的嫉妒,它比较狡猾、比较难解释。这种嫉妒常常会和其他感觉混在一起——例如挫折感、失望或是不忠实引发的猜忌。我们在以下情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情绪:一个出身平凡的人成功地和一位大家崇拜、赞叹、爱戴的名人——一个“他/她”一开始也崇拜爱戴的人结为连理,虽然整个过程中,男女并无差别,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名人都是男性,所以我们不妨以女性的角度来观察这类案例。
  一开始,女方会惊讶自己竟然如此幸运,也会很高兴自己是“被选出的人”,而不像那一大群默默无名的崇拜者。她知道有很多人嫉妒她的好运,私底下她也会因此感到一丝窃喜,但她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索,因为她还迷失在对她的男人的崇拜中。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而眠、穿着同样精致的服饰,共同拥有高级轿车和别墅,享受同样的特权;一段日子之后,女方就会开始把自己视为和丈夫同样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