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麦赖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克麦赖夫-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士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战士,他很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学习便可以得到法国人的认可,于是他一面英勇地作战,一面抓紧时间学习。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当他目睹了升职者只能是那些法国人的时候,他多少有些绝望,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国人,在法国人的眼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异族者。虽然他为此打了中士,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放弃过这种幻想,于是当影片最后时刻,面对危险的时候,不仅仅是勇气为他做出了抉择,更重要的是一种尊严与信念,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些事情来,这已经无关自己是否能融入进法国的社会中,无关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升迁,而仅仅是一个象征,一个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任务。但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当他所有的弟兄都死去的时候,法国军队的进驻却没有对这群*人提出任何赞许,记者的镜头下是法国军人,他的尊严并没有如他所愿的那样得到满足,于是他只能落泊的生活在法国,孑然一身,享受着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枪手同样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家乡,他不能与法国女人结合,通过战争,通过为了法国解放而英雄地战争,他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与法国人同等的代遇,包括与法国女人的正常的爱情。爱情虽然依然存在,但由来以久的观念令军部的人将信件阻隔了,于是,这段爱情也随着他躺倒在火箭炮而灰飞烟灭。这是一个浪漫的悲剧,但更是现实的反映,爱情被歌颂了,但爱情更多地在枪手这个角色身上成为一种符号,与下士的学识一样,这是一个象征,但这种象征在歧视的法国人眼中依旧苍白无力。

  小偷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并没有大的理想,只是希望随着军队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当他们走到法国人所信奉的基督面前的时候,他看到了耶苏的受难,这是无关信仰的受难,是有关自由的战争。在这个人物身上,导演以一种很现实的笔触表明了任何宗教中的平等与自由。于是,小偷尊重法国人所信奉的宗教,这与影片中对*人的歧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偷在下士的鼓动下也参加了最后的一仗,在他死的时候,也许没有任何对那种歧视的反抗了,所拥有的只是英勇,只是对自由的渴望。

  Jamel的表演依然出彩,看过《天使爱美丽》与《女王的任务》的人肯定不会忘记这个矮子的。在这部影片中,他的想法似乎更加简单,那就是解放法国,这是唯一的标准,并不想通过这个战争证明什么,也不想得到什么。于是,他那种傻傻的样子得到了中士的认可,但正因为如此,他却被*人排斥在外,成为一个貌似小人的角色。但当他发现了中士的秘密之后,他这才发觉自己太过幼稚了。被欺骗的感觉令他开始反思作为一个*人为什么要为殖*作战。但这种反思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最后他还是同意了下士的决定,并且最后在营救中士的过程中献出了生命。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与无欲无求则恰恰是法国人所需要的,换句话说,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要的只是战士,只是武器,而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可能成为法国人的人。Jamel的角色极具象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当时法国人心目中的殖民地*人的地位。

  中士是一个悲剧型的人物,影片中他是与这些*士兵直接对立产生冲突的一个人物。但当每一次冲突之后,他面对上司而为自己的士兵说好话的时候,我们似乎只是认为这个是一个好的长官。但Janel的无意发现令这个人物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暴光,他的法国人身份得到了质疑,于是,他变得与那个下士一样,为了尊严,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这种表现的悲剧力量是极其可怕的,说明当时似乎只有一种可能能够认法国人承认。这种承认是一种欺骗,就象《人性污点》中的那个教授一样,可怕的社会观念。

  影片的拍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似乎在告诉法国人不要忘记了这段历史,这是一群被历史遗忘了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应该得到赞扬,因为他们同样为自由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部关于*人自由与尊严的伟大史诗性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韩兮

  2007…3…15于通州 。 想看书来

《苍蝇》:还不够狠
1987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颁给了《苍蝇》这部影片。此片名气较大,但一直没有看过,道听途说地感觉是科学怪人类的影片,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科学怪人是西方科幻+惊悚类型片中的一个重要取材途径,大体上就是科学家研制某种新技术,然后误用了,给人类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灾害。但这种灾害很难上升到那些漫画书中的怪人,几乎很难达到危害整个人类,一般来说是个体行为,即现象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人,人如何变形,人如何性情大变等等。比之那些耗子吃了药变成老虎要消灭整个城市的影片显然是多了几分对人的看法。所以,科学怪人题材,科学自然是引头,这里暗含着对科学迷恋的质疑,怪人才真正是戏,人如何怪便是戏的精彩所在。

  回来再看《苍蝇》这部影片,前半小时可以忽略不计,常规的铺垫显现不出影片到底好在哪里,所以我们只从科学家经过一次合成,变成了蝇人后开始说起。这部影片最棒的地方也是后半部,情节设计最出彩的也是每个桥段中蝇人出场的性格变化。

  蝇人突然发现自己有着超强的体力,如超人那样,他是骄傲的,此时的他是常人,惯性的骄傲令他显得十分地可爱。成绩一时间令他炫晕。接下来,他发现自己的性能力也是超常的,这本来是值得任何男人自豪的事情,但他却发现自己作为超人的孤独。

  孤独感一直贯穿了这部影片,从影片开始蝇人寂寞的工作,就暗示了他是一个不受人关注的人物,这种人物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时时刻刻都会爆发。英雄是孤独的,超人是寂寞的,于是,孤独的蝇人开始希望找到自己的同类,希望将女友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这样他才不会孤独。女友却拒决了。

  而蝇人也终于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超人,而是一个变异的人,于是,孤独感变成了恐惧。的确,当一个人独自面对镜子,看着镜子里的人慢慢地老化甚至变异,这种恐惧已不仅仅是关于生死的问题了,而是我已不是我。

  陷入恐惧中的蝇人无法自拔,他显得十分地弱小,而只能向女友求助。但当这种恐惧已经证明再也无法更改的时候,他只好接受,并且为之而疯狂,这是科学家的本色,作为一个蝇人,他通过自己去研究苍蝇的生活,去解读自己与人的真正不同。

  接受变故的蝇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理智并没有丧失,他生怕无法控制自己而伤害了女友。这是一个善良的蝇人,但自我的存在感终于在知道女友怀有孩子的信息下爆发了。一个生命,一个如蝇人自己一样的生命才是真正的自己,重生对于蝇人来说意味着很多,其实,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是否要生下来,而是在乎自己是否存在着,如果女友真的做掉了孩子,那就抹掉了自己存在的证据。于是,生与死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存在。

  在整个影片中,女友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说她是花瓶并不为过,但她是一个道具,是将整个影片串讲下来的道具,正因为她的存在,蝇人的变化在一步一步地显现在观众的面前,而且每一步都有着质的飞跃。这也是影片最为成功的地方,当然,特效是另一成功表现。

  人物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是科学怪人这类选材的着力点,本片很好的表现了蝇人的变化,外型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基本完成了任务。唯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蝇人的变化尤其是思维上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他人,例如,在蝇人找到一个女人希望将其变异的时候,他的女友若同样也陷入这种疯狂状态,影片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当然,走向生化部队并非我所愿,这同样是一个问题。所以,影片的结尾在我看来还过于常规了,没有狠下去。

  韩兮

  2006…6…22于通县

《龙虎门》:回归
其实看过《杀破狼》之后就有心写一写甄子丹,但各种原因没有写成,这倒无关紧要,因为还有《龙虎门》这样的片子出现。

  认识甄子丹是源于一部三级片,名叫《魔唇劫》,那是上大学时在录相厅看的,有一点请不要误会,此片绝不是《卿本佳人》类所能比及的,应该是一部有关邪教的影片。朋友总结片中有三快:“女人*快”,“地点转换快”,还有“甄子丹的腿快”。前两快看片的增多慢慢忘却了,但最后一快始终令我记忆深刻。

  《铁猴子》是甄子丹另一部极为叫座的影片,该片再一次将甄子丹的腿快发挥得淋漓尽致,很难想象,哪位武打明星还有甄子丹这样的迅捷。所以虽然李连杰与徐克创造了黄飞鸿神话,但事实上,我还是偏向于甄子丹的佛山无影脚,恐怕也只有他能够真正诠释,对于我这个不懂武术的人来说,速度与力量是我所看重的,想来也与李小龙的截拳道精神是相吻合的。

  心目中的甄子丹绝不次于李连杰,除了一些漂亮的动作以外,甄子丹的力度更是李连杰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十分地看好此人,但事实上却是甄子丹基本上没有创造任何辉煌,虽然《铁猴子》中的黄麒英表现得极具大家风范,虽然《黄飞鸿》里的官爷阴狠毒辣,《新龙门客栈》里的公公变态霸道,但他仿佛只是一个过客,没有给人留下再深的印象了。

  我想,如果真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甄子丹太有型,太酷,这反而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瓶颈,令他错过了许多好的角色。

  《千机变》可以说是甄子丹回归的一部重要作品。说实话,这并不是一部好片,但里面的武打设计可以说是甄子丹式风格的初现。

  说到甄子丹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刘家良。在香港有几大班,刘家班(刘家良),成家班(成龙),洪家班(洪金宝)和世界瞩目的袁家班(袁和平)。作为武术指导,刘家良一直提倡武术的真实再现,所以他当年错过了徐克的《倩女幽魂》系列,直到《七剑》中才与徐克完美的合作了一把。

  早期的刘家班为邵氏拍过了许多武打经典影片,一招一式,稳扎稳打,十分讲究中国的武术渊源。在我记忆中,当时有许多香港武打片都是以拳种的名字命名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此命名就意味着你必须尊从该拳种的特点。那时的武打影片不但向观众传达了善与恶的区别,同时也传达了各种武术流派的问题。但由于传统的武德观念,所以少了许多格斗的意味。在七十年代初,李小龙的影片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他的影片第一次将武术与格斗相结合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

  李小龙死后,电影中格斗的概念又淡化了,成龙戏谑武打开始替代刘家班的真功夫武打设计,于是武术在成龙这里更具杂耍的意味。后来洪家班,元奎到袁家班风靡全球,真功夫近身肉搏的武打很难再看到,电影也多是舞蹈式的武打动作。

  甄子丹是崇尚真功夫的人,所以他加入了刘家班,直到《千机变》中担任武打设计时才开始初现甄氏功夫。其实在这之前,甄子丹*了几部影片,也单独任武术指导,但由于影片不卖座,他的设计也不为人知。《千机变》由于是打偶像牌的英皇投资,所以广为人知。不过说实话,这部影片并没有将甄子丹的设计完全表现出来,虽然许多动作令人耳目一新,但只有闪光点而已。

  在这个时候,《七剑》出现了,可以说替甄子丹的武打设计起到了辅助作用。《七剑》的武术指导是刘家良,与甄子丹在影视表现武术方面可以说有相同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徐克的回归。当全球都充斥着袁氏特效飘逸的武功时,徐克则抛开了《蜀山传》之类的空灵,回归到武术本身,所以《七剑》给我们逞现出来的是真实的效果,尤其是一段巷战,十分抢眼,与《方氏玉》中那段蒙眼巷战的写意明显不同。

  但刘家良深厚的武术功底,对传统武术的认知还是阻碍了此片走得更远,直到甄子丹的《杀破狼》横空出世。

  武术以德服人的概念在《杀破狼》中一扫而光,格斗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格斗的招式中充满了角色本身的性格,这一点上可能连李小龙的设计都无法比拟的。有人说《杀破狼》是传统武术电影的回归,我想只说对了一半,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结合了刘家良贴身真功夫的传统武术与李小龙格斗式武术的精髓,而这两者在七十年代时是各自分开的,并没有结合在一起,二是它更结合了剧中人的身份,最突出的莫过于吴京的阴狠,真是如同小说中说过的招招歹毒。这显然是一种在回归基础上的超越,令人不可小觑。

  甄子丹也因为《杀破狼》一片而奠定了自己一个著名武术指导的身份,可以说仅此片,甄子丹的地位便可与刘家良等人相提并论。

  但谁也没有想到,甄子丹竟然在《杀破狼》之后走得更远了,《龙虎门》这部影片在武打设计上几乎汲取了这三四十几年来所有武打影片的精华。一部漫画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武打设计上是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对于甄子丹这样的近身理念者,如果换了袁家班,也许更显得顺理成章一些。但事实上,甄子丹却将《杀破狼》的风格延续了下来,而且更突出更明显。近身真功夫与格斗的结合几近完美。许多人乐道影片开头谢霆锋酒楼一站的腿功,但事实上最能体显甄氏风格的是日本料理店中那场战斗。影片竟然采用了俯拍镜头,这是早期武打影片大全镜所常用的镜头,后来由于不激烈,节奏缓慢而慢慢地退出了武打影片,取而代之的当然是局部特写的蒙太奇手法,所以说甄子丹这次用的俯拍镜头绝对是一次冒险,但事实上,他成功了。

  狭小的隔断,人群的拥挤以及镜头下的贴身肉搏这一切把一个现代多少认为有些禁忌的俯拍镜头表现得极具冲击力。(这里要注意一点,袁和平的俯拍镜头大多是渲染造型的,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但毕竟这是漫画,影片不可避免的有许多写意性的武打桥断,尤其以最后一场打斗戏最为明显。可以说最后一场打斗戏是一种尝试,即写意与写实的结合,说实话,还是不如前面那些格斗式的武术打斗来得过瘾,但这种尝试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它们的确结合在了一起,同时也可能是甄子丹野心的一种体显。

  华人的武术电影是相当令人骄傲的,在世界电影史上肯定会留下重重一彩的,甄子丹这两年的崛起令我们相信后继者有人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虽然我们可以说甄子丹重现了香港电影史上那些武打影片的精髓,但笔者更想说甄子丹是在回归的基础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一点十分重要。

  最后顺便说一句,《龙虎门》毕竟是由漫画改编的,剧情简单,有些情节过于随意,但有了甄子丹,此片应属收藏之列,个人鄙见!

  韩兮

  2006…8…16于通州 。。

《一石二鸟》:贺岁贺到大杂烩
麋鹿俗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若用一种动物来评价电影《一石二鸟》,我想“四不象”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的电影都向着多元化发展,需要用许多元素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