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说:“这问题朕已经考虑了,先由户部垫资开修然后从工部的定期修路款项中扣除,刘大人先回去把家里安顿好空了想想具体细则,十五过后就开始行动。”
刘一燝告退后天启又接见了原登莱巡抚袁可立,袁可立是孙承宗大力举荐的人,天启按孙承宗的意思任命袁可立为军务院军机大臣。待袁可立见礼毕天启问道:“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和接替你的登莱巡抚武之望一再互相弹劾,袁大人能不能说一说对这两个人的看法?”
袁可立想了想说:“毛文龙是忠勇之人,几年来在东江镇牵制女真建奴功不可没,但其为人骄狂自傲不服辖制,臣脾气随和为登莱巡抚时还能容让一二,武大人年龄虽大但脾气老而弥坚两人不和是早晚的事。武之望武大人与臣是同年进士,现已年过七旬,臣佩服其为国操劳之余还能精研医术著书立说,其医术高明很多名医都不及。”
天启听了点了点头也是让他回去好好安家,休息两天再来。
御史侯恂官复原职,他就没有这么好运气能在家休息到正月十五,职务暂时不安排让他马上回家准备一下,第二天就带圣旨去辽东宣旨。
袁可立一出来就被孙承宗拉去了军务院,两人是老朋友了彼此之间都了解,孙承宗很看中袁可立的能力。那次孙承宗让倪元璐给王再晋下套未果后,王再晋虽说收敛了许多,但也无心再在军务院呆下去,只等这次战事一结束就去蓟镇,孙承宗也希望有人能帮他自己分担一些事务。
刘一燝刚一回家,叶向高、韩爌、**星、高攀龙等人就登门拜访。刘一燝家境富有,家中早就让仆人打扫得焕然一新,见几位重臣连袂来访,急忙叫人在暖阁治酒置菜,准备开怀痛饮一番。
**星首先说道:“季晦老弟现在来不早不晚刚好,朝中好多大事还等着老弟来大展拳脚呢。”
刘一燝说道:“赵大人是前辈,大小事务还需要你来把关。”
**星说:“老弟还不知道吗?在下已经去圣学院了,现在的吏部事务已经交给高老弟暂时署理,过了十五就正式任命了。”
刘一燝说:“在下不知,看来得恭喜高老兄了,不过这圣学院是什么好去处?看赵大人一脸喜气让人羡慕啊。”
**星说:“好在哪里老弟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
高攀龙也说道:“下官不值得恭喜,倒是你刘大人才值得大家恭喜。听说皇上前前后后给你去了四五封信相请,这次来就进政务院重用,让人羡慕啊。”
刘一燝问:“听说高大人也是一开始不愿意还朝?”
高攀龙说:“下官被魏阉挤走后也是心中看不开,但皇上招了两次下官就想通了,你我读圣贤书不就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吗?所以下官就早来了几个月。”
叶向高这时说:“现在皇上英明,朝中众臣团结,大家以后和衷共济定能让大明兴盛起来的。”
刘一燝说:“好,承叶大人吉言大家今天就多喝几杯。”
刘一燝他们是喝得高兴谈得畅快,而此时的天启也正沉醉在幸福的喜悦中。刚刚正在感叹来了几个得力之人,军政大事自己更是可以放手,谁知道一进宫就看到谈敬正笑得合不拢嘴,一见天启进来马上跑过来说道:“恭喜皇上,现在有钱了。”
天启轻咳了一声说:“要稳重,怎么那么轻浮啊?”
见谈敬笑得稀烂的脸变平静后天启问道:“哪里来的钱?”
谈敬说:“皇上半月前叫人用三百万买的那四块地户部收走了,他们开了一千万的收据作为宫里在商行入股的凭证,奴才根据皇上的意思让出七百万份额给宫里众人,在郑老贵妃的带动下大家都很积极,七百万已经全部换回来了。”
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虽说朕一转手就赚了七百万,但那几块地过几年几个七百万都不止,朕让七百万股份出来是让大家都有钱赚,大家应该明白。告诉他们把凭证收好只管放心,就算他们以后获了罪银子也会退给他们的家人,不过最好老老实实的大家都好。”
谈敬说:“是,大家都明白,国家好了皇上就高兴,皇上高兴了奴才们才有好日子过。”
天启问道:“她们拿了多少钱出来?”
谈敬说:“七百万中郑老贵妃一个人就凑了两百万,李康妃也有一百万,其他人有多有少,皇后给大家开了收据立了帐目,现在银子银票都在坤宁宫,郑老贵妃管帐本。”
天启说:“现银马上运走入库,银票尽快换成银子,这钱朕还有用,过了正月十五就让政务院开正式股份凭票,大家拿在手里也踏实些。”
想了想又对谈敬说:“朕现在任命你为内务府总管,专管库房并且要用那七百万给朕赚银子回来。”
谈敬谢恩后问天启:“请问皇上怎么挣?”
天启说:“你现在就去找左光斗商量,说造币厂在外不安全,朕拿西安门皇城里的一块地换回长安左右门的两块地加上东安门外的地,大小都差不多还安全他应该会同意。”
062 预谋开店
听天启要拿皇城里的地换皇城外的地,谈敬眨了眨眼睛说:“皇上的意思是怎么换?”
天启说:“你就给他说万寿宫做造币厂,脏罚别库做存放碎银和银币的库房,中央钱庄就在大光明殿办公,西安门外的地就是对外经营办事处。万寿宫西边是惜薪司方便用火,东边过了紫光阁就是太液池方便用水,很方便的是不是?周围还有锦衣卫看守内卫监视,也很安全。”
谈敬离开后天启转身向坤宁宫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三百万换回三百万股份外加七百万现钱,再用块空地换三块黄金地段,这生意怎么算怎么划算!”
到了坤宁宫见皇后和冯选侍在商量什么,天启问道:“看到这么多钱,是不是在商量怎么花?”
皇后笑道:“我们正在商量给皇上准备煎饼卷大葱,臣妾这就去和面粉。”
冯选侍紧接着说:“那臣妾马上去剥大葱。”
天启伸出左手握住皇后的手,用右手刮了一下冯选侍的鼻子说:“你两个现在变得很调皮,朕要处罚你们。”
皇后说:“皇上想怎么罚?”
天启说:“朕罚皇后天天把银子守好,罚冯选侍为朕的女诸葛想办法用钱赚钱。”
冯选侍问:“请问皇上准备在哪里做生意?”
天启说:“朕现在在东安门外和长安门外有三块地,地不大怎么做你来想想办法。”说完拿起笔画了个大概地形。
冯选侍看了看说:“人离不开三样,吃饭、穿衣、吃药。把这三块地重新修过,东安门外离尚膳监和光禄寺近,吃不了的食材就拿到外面做了卖,围着这块地修一圈美食铺,什么糖果、干果、卤菜、凉菜、热菜都卖,肯出钱的还可以包送家里,宫里尚膳监的人都用起来,有利可图的话他们应该很积极。”
天启说:“对,人不够还可以招人,周围的人也有事做。”
冯选侍又说道:“长安门外的两块地一块修几间成衣铺和首饰铺,宫里的银作局、巾帽局和针工局都可以用上,免得他们太闲了,也给他们一个赚外快的机会;另一块地修太医院的分院,用太医院的医术济世救民也是美谈。”
皇后这时说:“难怪皇上说你是女诸葛,说起来是一套一套的。”
冯选侍说:“臣妾家里原来也是做生意的,小时候见得多也就稍微熟悉些。”
天启这时在一旁思量:“如此见闻广博的人肯定不会是普通人家,但突然家道中落肯定是遇到了意外,看来此女的来历有些蹊跷,空了派人去打探一下。”
正在这时谈敬回来了,看他笑得包不住嘴的样子就知道他又有了好消息,他一看见天启就想起开始天启说他不够稳重的事,急忙止住笑容,谁知道后来实在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边笑边说道:“皇上,左侍郎同意换地,觉得换了安全有保障,而回来的路上恰好遇到福王派来的人,他的人来报告说福王已经在众多王爷中凑足了一千万两银子,福王还说如果其他人凑不起本身的份额他们还可以再凑一千万。”
天启前一阵在跟户部的商议中,决定把准备成立的商行定价在一万万两白银,负责造币并发行的钱庄和修路建市场收费的路商局各占五千万两。事情是天启提起并要宦官和锦衣卫具体参与,所以天启占据隐性股份一成;朝廷的各类政策要为各项经营服务,所以朝廷的隐性股份占三成;其余六成股份分为六份,由宫里、户部、朝中官员、皇族、北方大户和南方大户均分。
分在皇族身上的股份为一千万,谁知道他们能拿出两千万,天启惊讶道:“他们这么有钱?”
谈敬说:“皇上,全国有好几万宗亲,有田有地的就有好几十位王爷,祖祖辈辈积攒了这么多年,两千万算什么?皇上命令他们卖地,他们见福王把田挂出去了都纷纷效仿,听说好多地方被炒高的田价都降了。”
天启点了点头道:“老百姓有了田能吃饱穿暖就不会乱来,他们不断把挣到的钱拿来买地,那些占地多的大户就必须把地卖了换银子。这些拿地换银子的大户就没有表示?”
谈敬说:“有啊,政务院刚转来了户部呈的折子,说以山西商会为代表的北方大户和以湖广商会为代表的南方大户都认为一千万份额太少。”
天启说:“他们要多少?”
谈敬说:“他们都要出三千万。”
天启说:“看来还是朕心太软抄家抄少了,这大明不是没有钱,而是钱都在这些大户手中没有拿出来正常流通。大明就好比是一个看起来很胖的胖子,其实没有多少肌肉全长的没用的肥膘。”
见谈敬还在高兴中回味天启问道:“户部和朝中官员怎么样?”
谈敬说:“朝中的和地方的官员凑的银子刚好有一千万,而户部确实穷,左侍郎是算了又算牙齿咬了又咬只敢拿出五百万两。”
天启冷哼了一声说:“左光斗也是个书呆子,最后几千万收齐了户部挪用一下又怎么啦?不知变通的人。”
谈敬这时说:“奴才还忘说了一件事,山西商会和湖广商会的人说他们要派人查帐。”
天启说:“这没问题,经营中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但你告诉他们,只能各有一千万份额,其它的钱存钱庄里也好或埋起来也好都随便,就是不能拿出来扰乱市场,否则的话后果自负!”
见谈敬答应了天启就把开始冯选侍的建议说了一下,谈敬听了后说:“这主意很好,但奴才就怕他们忙着赚钱疏漏了本身的事。”
天启想了想说:“你考虑得有道理,你有什么好办法?”
谈敬说:“奴才的意思是把他们分成三部分,宫里当差一天,宫外赚钱一天,家里休息一天。如果人手不够可以把在外闲置的人招些回到宫里来,再不够就把皇城外等机会的人招些来跑腿。”
天启说:“有道理,你去安排吧,这些钱是朕的私人银子,跟郑老太太她们没关系。做事的人朕给他们加俸,所有帐目要经过皇后看过,明白吗?”
谈敬答应后让人把银子推走,银票拿去让杨公春找人换银子去。
谈敬走后天启很高兴,跟皇后你看我我看你很是满意,天启说:“娘子,快去和面,今晚真的吃煎饼卷大葱。”
皇后笑道:“是,不过先得吃午饭,吃完午饭再说晚饭的事。”
这时天启突然发现冯选侍在一旁发呆,就问她:“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怎么不说话了?”
冯选侍说:“皇上,臣妾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
天启慢慢坐下来也说道:“朕也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前一阵还穷的发慌,突然间冒出这么多银子,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让人感觉得不真实。”
皇后这时说:“主要是因为皇上这一阵办的事让人明白了皇上是个诚信爱民的人,魏忠贤有罪但皇上原谅了他;福王不退田皇上给他好处让他退;那些获罪的官员皇上也是网开一面;户部讲歪理要银子皇上也能容忍;他们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才敢把银子大大方方亮出来,连一贯深藏不露的郑老贵妃也拿出了私房钱,这都是皇上诚信宽厚换来的。”
冯选侍这时说:“诚信宽厚是皇上的优点,但在有心人眼里却成了皇上的弱点。”
皇后诧异地问:“冯选侍这话是什么意思?”
063 运筹帷幄
见皇后问起,冯选侍急忙说:“臣妾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很多人肯定在这里有着自己的算计,只是臣妾还没想明白。”
天启叹了口气说:“朕明白了。”
见皇后和冯选侍望着自己,天启对冯选侍说:“你先说说你从哪里感觉到不对劲的?”
冯选侍说:“开始宫里各处让人交来的一共是七百万,其中真正的银子只有几十万两都装了二十几箱,剩下的六百多万是各大钱庄的银票,据王体乾说各大钱庄要十天左右才能收回银票换给实银,那么如果七百万全换成银子就要换几百箱。”
见皇后睁大了眼睛冯选侍继续说道:“据皇上说马上成立的中央钱庄要造币,就是说五千万两都得是真正的白银,不然怎么铸银币?以此算来就得是几千上万箱,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白银?”
天启说:“在十多年前,福王之国时造王府用了三十万左右就算富丽堂皇得不得了,现在信王花了五十万建府跟福王府相比都差得太远,为什么?因为银子不值钱了。为什么银子不值钱呢?因为银子变多了。”
冯选侍也想起了什么说:“臣妾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以前用银子换黄金打首饰,一两金子只能换七两还是八两银子,现在估计一两金子换银子要换十两以上,这是不是就是皇上说的银子不值钱了呢?”
天启说:“对,就是这样。这十几年来大户们用钱买地,地多了就种桑养蚕用生丝从海外换回白银,更有可恶的人直接用粮食资敌,从蒙古人和女真人那儿换银子回来。这样一来他们兼并土地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家里的粮食和白银越来越多,老百姓和朝廷越来越穷。”说到这里天启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皇后这时问道:“现在他们为什么又要把银子拿出来了呢?”
冯选侍说:“臣妾想来是因为皇上一开始不许他们种桑只许种粮食,后来强迫各大户退田并且所有人的地今年开始都得上一成税,皇上带头给朝廷交税他们也没话可说。尤其是福王等皇族开始挂出田地对百姓开卖后,他们手中的银子也就没地方用了,听说皇上要改银锭为银币,所以就亮出家底换了钱好名正言顺地存入,因为他们看准了皇上诚信宽厚的弱点,知道财露了白也没事。”
天启说:“是啊,朕不能失信于天下,吃完饭你们多几个人商议一下怎么办,他们手里的巨额银子买什么什么都会涨价太可怕,一不小心国家就会大乱,朕不能让他们时时刻刻都悬把剑在朝廷的头上。”
吃完午饭后天启来到军务院,由于马上要打仗所以大家都在,坐下后顺便问了问袁可立:“不是让袁大人休息两天吗?怎么马上就来了?”
袁可立说:“臣见过皇上后还没出宫就被孙大人拉过来了,再说前方战事紧急臣在家也坐不住啊。”
天启点了点头问孙承宗:“先生,明天朕让侯恂去辽东前线和东江镇传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