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启风云-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说着天上就下起了稀漓漓的春雨,皇后说:“知道皇上中午在这吃饭,臣妾特意派人告诉冯选侍和卫选侍让她们吃完饭过来一趟,现在天上下雨了不知道她们身边的人有没有带雨具,会不会淋着她们?”

    天启问道:“你叫她们来做什么?看雨景说情话我们两个就够了,人多了反而说不出口的。”

    皇后笑道:“都老夫老妻了还说什么情话?臣妾叫她们来是想起这一个月来皇上都在关心朝中的事,不知道最后怎么样了让她们说说臣妾也可以长点见识。”

    天启说:“她们两个这一阵一直在一起吗?”

    皇后说:“是啊,说起来也怪,张春英和刘三lang是从小长大的人,周青周碧是两姐妹,这两对在一起玩还说得通,这卫笑兰和冯思琴怎么会搅到一起去的呢?再说她们一个有头脑一个会武艺也挨不着啊。”

    天启笑着说:“这事朕明白,因为她们都是有心结的人,冯思琴心里可能还对家人有怨气,卫笑兰的父母亲都没找到,外祖家因为从贼造反也都死光了,她两人在一起玩算是同病相怜。”

    皇后惊讶地问:“不是说卫笑兰的父母亲都逃出来了吗?怎么还没找到?”

    天启说:“前一阵杨公春报告说锦衣卫专门去查过,不过都过了好几年已经不好找了,听说她父母开始是随秦良玉平乱,后来又到哪里去了就不清楚了,只有等一切安定了再说。”

099 文武关系(下)

    见天上的雨有加大的趋势,天启站起来轻轻拉起皇后然后走到门边搂着她说:“说来也怪,按朝廷的规矩这冯思琴和卫笑兰两人一个是商贾家人一个是叛臣之后都不能进宫,怎么到后来她们不但进了宫还都到了朕身边,皇后你说这是不是天意?”

    皇后握住天启的手轻轻地说:“什么规矩都有例外,臣妾觉得所有人只要能在一起都是天意。”

    天启跟皇后说着话时天上的雨越来越大,开始是毛毛细雨点,继而成为密密麻麻的雨丝,到后来雨丝交汇在一起成了大滴大滴拖着尾巴的雨滴,毫无道理地乱落就像是伤心人的眼泪。

    天启这时感叹道:“想我们还能站在这说话,我们的祖先遇到这样的天气除了伤心就只有忍,他们只能躲在树上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任由雨水从头上滑落直到雨停。”

    皇后惊讶道:“皇上是在说本朝太祖的事吗?就算太祖贫贱时也有遮蔽风雨的屋子啊?”

    天启看着皇后笑着说:“不是,朕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三皇五帝的爷爷的爷爷都还没生出来,人们没有房屋住,身上也没有衣服穿,土地上也没有庄稼。”

    皇后一听更加惊奇了问道:“那不成了野人了?皇上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正在这时就看见一群人撑着伞嘻嘻哈哈地小跑着进来了,进得大门急忙躲到门廊下从两旁长廊绕了过来,原来是冯思琴和卫笑兰过来了,天启见她们身上和头发有点湿,虽淋得不凶但也不能小视,因为现在的医药条件差一个重感冒就要人命,于是叫她们去搽干头发换件衣服。

    一会儿两人坐下了,天启叫她们过来问道:“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不等雨小了再来?思琴身子弱没被雨冷到吧?”

    冯思琴说:“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没事,门口就听到你们在说话,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在说什么呢?”

    皇后说:“皇上在跟本宫讲古呢,快坐下来听听。”

    冯思琴笑道:“好啊,臣妾最喜欢听故事了。”说完跟卫笑兰一起笑眯眯地看着天启。

    天启说:“朕开始说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事,只是说上古时的人都很苦,没房屋住没有吃穿还随时面临野兽的攻击,连现在的狗啊牛啊都不如,但他们都很坚强地活了下来,一代代地不断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卫笑兰问:“皇上说的是真的吗?”

    天启说:“是啊,比如说如果我们的祖先们遇到今天这样的雨,地上随时可能涨大水所以他们只有蹲在树上用手捂住脸等雨停下来,雨水从头上顺着手臂向下滑落最后从手肘掉落地上,天长日久连手臂上的汗毛都变了生长的方向。不信你们自己看自己的手,每个人手臂上的汗毛生长方向都是顺着手腕和手膀子两头向中间手肘长过去的,这就是千万年来每到下雨就用手捂脸的原因。”

    三月下旬衣服都穿得不厚,卫笑兰不信天启的话挽起袖子让冯思琴看是不是真的,冯思琴一看惊叫道:“真是这样的,人手臂上的汗毛都是从两头向中间长的,皇上真厉害。”

    天启笑着说:“朕也不是要在你们面前显摆什么好让你们觉得朕很厉害,朕想说的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祖先们那顽强不屈的意志,想想祖先们遇到的困难,我们现在的一切困难真的都不算什么。”

    冯思琴笑了笑说:“臣妾知道皇上的话是好意,是在开解我们两个,臣妾先谢谢了,不过皇上既然说现在的困难不算什么,那为什么这一阵还愁眉苦脸的?”

    天启说:“虽然话是那样说但朕也要努力把该做的事做好,向祖先学习让我们的后代比我们现在还要过得好。”

    冯思琴问:“上月皇上遇到的有人上奏反对皇上实行新政的事解决了?”

    天启叹了口气说:“表面上是解决了,但朕觉得把将领当贼来防也不是个事,一是容易让将领有不被信任的感觉冷了他们的心,二是没有常年防贼的道理。就像对付努尔哈赤,你时刻防着他他时刻都要来跟你捣乱,朕一直在想能不能主动出击让他老人家疲于奔命没空来骚扰我们。在对待手下将领的问题上也一样,你时刻防着他说不准在防不胜防的时候他还真会有二心,对他们也应该有个主动进攻的想法,当然这进攻是攻心。”

    皇后这时笑道:“怎么越听越复杂,皇上准备怎么攻别人的心?”

    天启说:“这不正想办法吗?对了笑兰,你小时候见你外公家是怎么对待手下士兵的?”

    卫笑兰笑道:“臣妾那时还小什么都不知道,只记得小兵有时候还是要挨打,好像有一次见到有个人被领头的把头都打破了流了很多血,还有就是外公经常跟手下的人杀了活鸡喝鸡血酒。”

    天启说:“嗯,这天下的事都差不多,上司有时候要欺压下属,有时候又需要笼络人心。”感慨完后又把朝中群臣的意见大致讲了下,说现在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冯思琴的眼睛一亮,拍手大声道:“皇上,臣妾想到了一个办法,虽说不是万无一失之策但肯定比朝中那些书生的办法有用。”

    天启说:“你是不是想说武将们带兵去打仗时前脚走后脚就把他们的老婆孩子关起来?这办法古时候就有人用但关键时刻也没多大效果。”

    冯思琴说:“不是,臣妾是从笑兰妹妹的话中得到启发的。”

    天启想了想说:“你是叫朕也随时跟手下将领喝鸡血酒?不行啊,这大明的军队上百万,就算只跟百户以上的军官喝酒,一个百户喝一碗都要喝上万碗,朕没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酒量。”

    冯思琴说:“皇上请听臣妾把话说完,皇上刚刚也说了大明有上百万军队而军官最多几万,如果能想办法让所有士兵做到任何时候都听皇上的,将领们就是有二心也没人帮他们。”

    听了冯思琴的话天启第一个想法就是“洗脑”两个字,这冯思琴的话有道理,如果士兵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坚定地听自己的话,那军官们就只是个打工的不足为虑,但怎么样才能成功给士兵们洗脑呢?是不是需要让他们信个什么有个信仰?想到这里天启问冯思琴:“你有什么办法让士兵无条件听朕的话?”

    冯思琴说:“那个刘宗周说让监军贴身监督将领是对的,但他没有说一个监军具体该怎么做,军队里的士兵都是无条件听领兵将领的话,如果一个将领有二心首先就会把监军拉出来砍了祭旗。开始笑兰妹妹说军队里将领经常欺负小兵,如果在平时就让监军以士兵的保护人身份出现,那么他就能得到士兵们的支持,慢慢的他就会有一定的威望,监军有了威望领兵将领也就不敢搞什么动作。”

    天启想了想说:“军队里大将只管下命令,真正跟普通士兵有直接联系的是中下级军官,如果照你这么说岂不是要很多监军?”

    冯笑兰点头说:“是的,至少每个百户身边要有个朝廷派出的监军,这些监军平时的任务就是关心普通士兵的生活,让士兵们信任他,由于他们是皇上派去的,所以慢慢地士兵们就会更加忠于皇上。一到战场上,监军的任务就是看领兵之人是不是按照朝廷的命令行事,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作些改变,就按那个刘宗周说的必须要将领和监军一同签署命令才有效力。”

100 思琴家事

    听了冯思琴的话,天启突然想起前一阵新任的蓟州副将张静安也代表武将说过需要监军的帮助和配合,这武将管理起士兵来直接简单粗鲁,要把人管服贴估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让监军没事时就跟士兵们交心交朋友,那么士兵们对朝廷的忠诚度应该会大大提升。

    想了想天启抬头看了看冯思琴说:“你说得有道理可以一试,还有吗?”

    冯思琴说:“当然有,开始说的怎么做,但如果派出去的监军很懒做事做得少效果也就差,所以臣妾还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重新给军队定名义,让士兵们随时随刻都不忘记自己该忠于皇上。”

    天启大奇道:“快说说怎么定名义?如果真有用朕就好好赏你。”

    冯思琴还没说话皇后就在一旁说道:“哎呀,这个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是我就先想想要什么再说主意。”

    冯思琴微微一笑说:“臣妾也不要什么赏赐,如果皇上觉得好到时候答应臣妾一句话就是了。”

    天启说:“好,朕答应你。”

    冯思琴说:“其实说穿了也不希奇,臣妾记得小时候见一个芝麻小官对百姓说话时都是大言炎炎地说代表朝廷,那么这能代表朝廷的人就太多了。同样的道理,这大明的军队表面上说是朝廷的军队对朝廷效忠,其实他们真正效忠的对象只是他们的上司,因为在士兵们的眼里上司就代表了朝廷。”

    天启点了点头问:“怎么改名让士兵们时刻不忘该效忠于朕?”

    冯思琴说:“在军队前面加上‘皇家’两字就可以,水师就叫大明皇家海军,骑兵就叫大明皇家骑兵,步兵就叫大明皇家陆军,加上‘皇家’两字士兵们就会时刻记得他们是效忠于皇上的军队。皇上想想看加上‘皇家’两字是不是能让士兵随时随地都有荣誉感?是不是能增加他们对皇上的效忠之心?”

    天启想了想拍手说:“好办法!朕马上下命令让所有军队前面都加上‘皇家’两字!”

    皇后这时迟疑地说道:“皇上,臣妾认为不妥。”

    天启见皇后也关心起军国大事了不禁很奇怪,问道:“皇后觉得哪里不妥?”

    皇后说:“开始冯选侍说这是荣誉,既然是荣誉就不能太滥,所有军队都标上‘皇家’二字大家就没有比较了,这样一来荣誉感就不强。臣妾开始听皇上说有人提出把野战军和守备军分开,臣妾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那么臣妾建议只把敢打野战的野战军前面加上‘皇家’二字,并且要增加野战军将士的粮饷,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守备部队就不加‘皇家’两字,让他们知道勇敢和对皇上忠心的人才能有此荣誉。”

    天启一听大喜,说道:“看不出来皇后也是这样有办法,好,你们都是有功的人,朕答应冯思琴一句话也答应皇后一句话,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提要求?”

    皇后想了想说道:“臣妾还没有想好,还是冯选侍说吧。”说完看了看冯思琴眼中似有深意。

    看了皇后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天启心里一沉,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这事就是宫里女人的**病,争宠争名份争地位,反正是各种争外带各种形式的挖坑下套打闷棍。其实最早天启就知道这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为了防患于未然他早就宣布用年龄来限制宫中他的这些女人的名份,有了年龄限制再加上自己一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人,他相信宫里今后不会再出现互相争斗的事,但算来算去还是算漏了,他可以算住这些女人的人但算不住她们的肚子。

    最早有身孕的是张春英和这个冯思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的太子将从她们的肚子里冒出来,现在答应了冯思琴一个承诺,到时候如果她晚生两天却要天启封她的儿子为太子那又怎么办?反过来看皇后,皇后没有生育,无论谁生下儿子都得先叫她一声娘,但母以子贵到时候太子的生母跟她就有直接的厉害冲突,为了今后打算找个听话的脾气好的人生的儿子做太子才好。

    如果让皇后在张春英和冯思琴两个中间选择一个当自己的假象敌,张春英肯定毫无悬念被选中。首先她在皇后身边呆了好一阵,在皇后的积威之下想她也兴不了什么风lang,其次张春英从进宫起就跟一个处于半封闭状态的老太太过了好几年,脾气柔弱与世无争跟没心没肺的刘三lang可称为一时之瑜亮,对这样的人皇后对付起来应该是应付自如。

    再看看冯思琴,从小就是衔恨进宫,人虽小但却很精明,属于那种不好压制和搓揉的品种。现在大家都还年轻皇帝还要看看旧情,一旦过个十几年都人老珠黄了旧情也就所剩无几,到时候谁有儿子谁才是老大。皇后此时伸手要一个承诺可能也是防备冯思琴提非份要求,如果她到时候真提非份要求估计皇后也会用皇帝给她的承诺来抵消,由此看来皇后也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想到这些天启心里很郁闷,看了看冯思琴问道:“你也是没想好要机会到了再说吗?”

    冯思琴是聪明的人,她从天启和皇后的话里明白了两人各自的心思,想明白了后眼神不由得一暗,不过她马上又笑道:“皇上猜错了,臣妾现在就提要求,希望皇上不要反悔。”

    天启点头说道:“说吧,就算你想要天上的星星朕也想办法给你摘几颗下来。”

    冯思琴说:“多谢皇上,不过臣妾不要天上的星星,听说那是神仙们住的地方。臣妾只想请皇上答应臣妾从南京老家带一口箱子到宫里来。”

    天启奇怪道:“箱子?朕派人打听过,你说你家道中落后被兄嫂送进宫是很谦虚的说法,你冯家现在在南京也是排得上字号的大户,你的箱子里装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让你过了好几年还念念不忘?金银珠宝还是古玩字画?”

    冯思琴想了想说:“那口箱子是臣妾祖父专门留给臣妾的,里面装的是什么祖父没说所以臣妾也不知道。”

    天启点了点头说:“你的箱子是不是被你兄嫂强占了?你是要朕命他们退还给你?”

    几个月前天启对冯思琴的身份起疑心时曾经叫人打探过她的家人,锦衣卫悄悄打探完消息后回来禀报说冯思琴的父母早就亡故,她父亲只有一儿一女没有兄弟。冯思琴有一个哥哥叫冯向龙,自幼经商没有进过学,但自幼聪明博览群书很有学问,是南京城有名的儒商。

    冯向龙不但学问好经商也是一把好手,家里除了有良田八万余亩外还在城里开有客栈、当铺、药铺等生意,为人不算豪爽但也绝不是守财奴之类的人。家里除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