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下的荣幸。”
一时酒菜流水阶上来;舞女如云;其实都是地主的俞帆安排;但信郡王既在这里;就俨自己后花园一样;饶有兴致观赏;不时喝几杯。
“或这是向我表达一种姿态;我是客军暂居;他才是主人?”俞帆心中不免想着;顿时有些郁闷。
但最近心态放低越发扎实;他视角更敏锐开阔;很快发现信郡王的表现——不似准备开战的样子?
他见此心中就有些猜测;又一次将话牵扯到叶青身上时;借机问:“传闻汉侯早有图谋…最后真要放此人去东海?”
“看来俞郡守对汉侯不怎么喜欢啊?”
信郡王微微一笑;经过些了观察;他有所理解。
而且有些话还是可以说着;当下目光落在夜空;晃了晃手中酒杯;带着一丝冷笑;渐渐说些实话出来。
“这得看情况;目前朝廷还不知汉侯的打算;不过天下是蔡朝的天下;水路更是;这就足够了。”
俞帆赔笑;若有所思。
他是聪明人;立刻明白;朝廷既有警觉;就算看不出叶青打算也没有关系。
直接压下来;叶青战略就暴露出一个漏洞——去东海的下游水路是掌握在大蔡朝手里;随时可切断他的命脉;要拿捏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除非汉侯在陆地上打通东海;但水师力量已抵达千京河下游;切断应州对湘州的粮食支持、切断湘州对应州的人口支持
及更关键的第三点;由湘州去潇州的南面战略也行不通;千京河北面是平行着北邙山脉;通往东海的五个州都是山区;难以快速进军;他难道还能在北面一下打穿过去?
既垄断着叶青的多条命脉;就算不许对外舰能驱逐到位;也扛不住封锁带来的战略损失;还得自己回到谈判桌上……
当只是根据目前情况来推测;不能小看了对手;叶青善于未雨绸缪;未必没有这方面预案;最后让步;还要看利益权衡。
又听着信郡王似笑不笑说着:“弟弟念念不忘湘北三郡;其实孤觉得;没有必要逼迫;孤觉得;汉侯还是大蔡的臣;敲打下就可;能使叶青献上开拓东荒的战略方案;这才是我朝大利益所在……”
“汉侯这点力量开拓得;我朝就开拓不得?其实本王也想申请去东海看看……”
这还叫没有必要逼迫?
俞帆嘴唇动了动;没有真出声;心里颇感慨;这名传天下的贤王可比他一心修道的弟弟狠多了——清郡王还只着眼一亩三分地的眼前小利;你是要谋夺叶青开拓东荒的根基啊
奇怪的是;死敌陷入困境应高兴;但他自己也是应州人;难免心忖换位而处自己也拿不出破解办法;只能困死十几年等着蔡朝力量衰减松懈。
一时心有戚戚;情绪有点复杂起来;寻求信郡王对他开拓草原支持:“王爷不知对木尔部有何看法……”
“你要我投资你的北进计划?”
信郡王目光微露一丝笑意;又拍拍手;让人抬上来北地形势图;主客二人就凑在一起;私语密谋起来。
灯摇曳着光;在这图上投下新的影子;暗流更汹涌起来。
过了北邙山后;风雨就小很多;就算北地各州的水伯以邻为壑输送云水到草原;但北邙山的吸纳降水还是让草原上大受其利;时常还能见到云隙间投下阳光。
“真是好地方啊……”
叶青望着一叹;再往前的严寒北漠不清楚;但这个南漠适合半耕半牧;实在王者之资。
不多时;就到了地方;看上去仅仅是木尔部的一个避暑营区;但此际防护不是木尔汗座下卫士;而由一批更加精锐专业的精兵、术师甚至真人所取代;基本都是统一金德修行。
这的确很有诚意;只有上千白袍虎贲卫士簇拥着中间一顶小小的白金色帐篷;并没有大军。
要知道;对真仙来说;没有上万大军联合大阵;就形成不了威胁;这点上说;魏王态度还很诚恳。
国气漩涡绞动命运;掩藏不见龙影;但这样近在咫尺距离;龙气间本能感应不会错;叶青就知道里面有魏王在。
当他按着会盟礼仪在营区门口落下时;就有道目光穿透虚空而来;带着深厚的仙灵气息。
“是它。”女娲蹙起了秀眉;心中有着忌惮;上前两步更靠近叶青身后;传音说:“接下来直到离开前;我得寸步不离跟着你。”
“……也好。”
叶青不动声色;摸下轩辕剑;昂然入营。
“啪”及至军营;白袍宫分军的卫士;都持戈让出了通道;目送这对年轻人进去;并无丝毫阻挡。
进了营;便见中间金帐;左右一百个侍卫或亲将立在左右;并不看叶青一眼。
这时;一个壮实身影;在一个金色格子袍的老者陪同下走出来。
这人一出;这上百亲兵“啪”一下;都半跪了下去;而与此同时;这人说着:“汉侯光临;实是生辉;请进帐一叙——”
这话话音不高;听来十分隐隐带着金石之音;放眼看去;只见这人?大是不同;青紫之气垂坐。
叶青只是一眼;心里就是微惊;这可不是虚格。
大凡能当上一藩之主;就算是才能不足;气运差些;基本上都是淡青;而此人云气广袤;笼罩四方;举止之间周身气运浓郁成纯青;最深沉中;一丝丝紫气升腾;几乎立刻镇压过来。
北魏实力;单是这就可以看见;离帝格不过半步
第九百九十二章 携手前行
进去后发现金帐内部不怎么豪华;两面分坐下来后;只有一个女子上前给四人倒了茶水。
隐隐的金凤;看西方圣人笑容和煦接过;一点不见倨傲;叶青就收回目光;灵犀返照神术并不适宜这场合;偶一次也罢;多了就是失礼了。
听魏王介绍说:“这是拙荆。”
“见过王后。”叶青微笑接过茶水。
女子容貌秀丽;眸子带有些冰蓝色;神情和缓贤淑;笑了笑回应;给女娲上了茶后就退下去。
有这段插曲终是缓和了气氛;寒暄几句;话题转到了蔡朝的动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蔡朝眼下势力最大;都是两家……或说所有异脉诸侯的共同对手;切入口不错;两面有意无意地先交换了些蔡朝情报和看法。
某种意义上;开始此次谈判的共识交流;气氛就是这一点点铺垫起来。
言谈间;叶青留意到细节;只要自己一有疑惑意思;魏王都会适时停下;问:“汉侯怎么看?”
不说话时;对方显出认真倾听;不住赞同一些;言语都简单直白。
叶青觉得事情有意思起来。
北魏国策;本是金德争杀之道;本以为是锐利的刀刃;现在看来;已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走的是一往无前;而不是多变。
语言只能表达人道层面的信息;还可以欺骗;亲自会面有更丰富的感觉。
肢体语言、性格、气机;甚至冥冥之中的感悟。
叶青现在跟这魏王直面交流一会;对仙人来说已获得些信息;心中就有些数了;对这场谈判基调渐渐有了整体预判。
“……我所知蔡朝就是如此;当……和议其实还在进行;两家只是有些条件没谈拢罢了。”叶青最后神色平常说着;算是结束交流;又笑。
“魏国是我们邻居;还是大邦;蒙魏王盛情邀请;我来了;现在都是话事人;有话就不妨敞开说。”
西方圣人在旁使了个眼色;但是魏王并不理会;放下了茶杯就问:“汉侯有什么看法?”
“……不得不承认;今上这三十年整饬吏治;刷新朝政;抽蚕剥丝;可所谓振百年之颓风。”
“其宵旰勤政、孜孜求治;这些事都无法否定;大蔡龙气因此而凝聚。”
这是叶青对制度总结而出一种秘密知识标准;称之龙气聚散。
大凡起兵削平天下;首建政治;龙气自百州千郡汇集而来;这是聚。
而随着享国日久;随之而来;就是怠慢堕落荒唐——这并非神秘;相反;是现实的对照。
官员对君王或朝廷有着欺上瞒下;有着拖延政令;有着贪污**;自就散了队伍。
朝廷横征暴敛;买卖官爵;政令难行;只有加罪而无加恩;百姓自就分崩离析。
军队吃空饷;少操练;军队就变成太爷兵。
这些;体现在神秘上;才是龙气败坏散开了。
“……今上虽临老有些糊涂;但不失明君;本来也无内患;只是天庭出于某些考虑;封侯令下;才使得龙蛇并起
“虽说这样;但根本还在;一时难以摧之。”
“现在两家宣布结盟是不可能;蔡朝震怒;接下来我们就首当其冲;这对两家都没有好处;白白给别的诸侯吸引火力……魏王插足进来;也不想一脚踩进水坑吧?”叶青目光诚恳。
魏王听明白了意思;略一思索;就表示同意;此人心意一决;就雷厉风行:“明约不行;可以暗盟;定下意向来;时机成熟再签约公证。”
“那;这就是约纵连横的问题……拿什么来保障能守信;而不是诱骗我方背弃蔡朝盟约;就翻脸呢?”
叶青就直接发问;摊了摊手:“我们一直为敌;相互间并无深切合作;缺乏利益基础。”
魏王也不否认;拍一下手;让人取过来一幅北地简图:“按你们青德的话说;此一时彼一时;时势不同了;我觉得往后两家的战略和资源还是可以互补;这些都可以谈。”
叶青手按在膝上;注视这图;不出意外的还是没有草原详细信息。
“怎么谈?”
“自大面上讲;贵国利益在东方;战略方向对我国没有威胁;这我没看错吧?”魏王说着;注视对方的眼睛。
叶青眸光不动:“确实;但贵国的战略方向是南下。”
“这是以前……”
魏王把手一摆:“你我都是主君;孤不喜虚谈;当一言而决。”
说着;使匕首在应州和霞州之间一划;正好将漫长横亘的北邙山划作两截:“蔡朝在千京河以北有十八个边州;我国选择有很多;应州……与应州下游四个边州;三十年内我可以不取;这期间只要是贵方获取占领;那就连着那条商路范围都归你……”
叶青颔首;继续听下去;知道这肯定有着条件。
“……但同样;这片下游;你就得成我方的屏障;不能使任何敌对势力袭击草原;使我背后受敌。”
将匕首插在地图上;魏王对叶青做了个请的手势:“以此为界;你我可约定一家向西;一家向东;目标是瓜分蔡朝的天下;这战略盟约的期限三十年;这个诚意如何?”
“东西划分……三十年?”
叶青心中电光微闪;前世里草原侵入的主攻方向是中游;应州因靠近中游而受到波及;实际北魏力量不足对十八州全面入侵;这魏王的条件惠而不费……
颇有点借机集中兵力到西去;避免两线作战的感觉。
不过盟约期限上还算坦诚;北魏贼吧准备;甲兵数十万;对朝廷有优势来抵消体量劣势;真的攻袭起来速度会很快。
就算天庭压着不许内战;但三十年几乎是普通人的两代人——汉侯府要还打通不了长河下游十州;就说明开拓东荒红利不足;没有什么本钱跟北魏抗衡;老老实实当个藩国得了。
叶青思忖一下;心中念闪最近蔡朝动静;提议:“期限上无异议;分界上我有看法;贵国翻过北邙山天险;两家还需要个战略缓冲地带——霞州属传统的下游;我看作相互缓冲区却是不错。”
“留着蔡朝人马插在中间?”魏王皱眉;有点不爽利。
但考虑到猛兽之间相互接触容易摩擦;他就将匕首一拔;重新插在霞州上面;于脆利落说:“可以;但缓冲不足说明;为融洽两家友好关系;贵方以后得提供我们平价的物资供应——特别是烈酒、灵石和钢材;还有粮食;你们应州最近击败各州走私对手;几乎占据一半草原市场;赚翻了吧?”
“哪里;哪里;都是薄利多销;后起之秀只能如此罢了。”
叶青毫不脸红地说;知道怕自己垄断市场后提价;心中暗笑——应州工业量产成本降低很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看着平价实际比别州成本都便宜;利润很大;而且以后成本还会降更低;这哪里是赚翻;简直是‘人傻钱多速来;。
当与之前跟湘南合作生意一样;这话是不能承认:“价格机制得双方共赢才行;今后各项原材料上涨;商品价格也不可能始终不变。”
见魏王脸色有些不悦;叶青知道糊弄不了;魏王再不懂工业经济;但是打听下应州的物价不难。
于是又抛出一个方案:“不过要是贵国的原材料的出售;肯与我方签订期货合约;事先预定价格和数量;使我们工坊可以保证较低价格获取预期原料——山薯、木薯一些酿酒原料;或钢材所需的铁料……那我们也会以稳定而且较低的价格;来提供给贵国。”
“贵国可以明确根据合约预期确定产量;资源优化不说;也避免了价格波动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稳定”
“你我都是主君;应明白这个稳定对国策的意义。”
“还能这么于?”魏王眯起眼睛;有点意动。
叶青点首;说着:“而且这相当于我们两家官方打击走私;从一开始生产调节;到最后给钱;都不再是直接落在各部族手里;而属于国家贸易;大部归入国库;再分拨给各家……这一来就是恩自上出。”
“不得不说;这最后一点确实很吸引人。”魏王想了想;有点明白了这种共赢对两家集权统治的好处;还是谨慎说:“可以先实行一年试试;看看行不行再说。”
“也好。”叶青不以为甚;但心中很清楚;一旦尝试过就不会放弃了。
接下来又交谈了些物资贸易合作方案、军事互信机制和高层联络专线;合作大方向基本定下。
看着天色已晚;魏王挽留叶青休息一晚;对外面吩咐下去;旋即侍从端着菜盘流水进来;摆布设宴;又上来一队各族风情的舞姬:“过去你来草原也是匆匆;这次不妨尝尝这里风情。”
叶青不知道他指得是哪方面;这时女娲在侧;就笑笑转开了话题:“其实我们真正的大敌不是蔡朝;而是外域;不防再探讨一下怎么样对付外舰……”
“哦……”
陪坐兼保护女娲;还有西方圣人;基本不说话;只是听;偶尔目光交错;都是寒冷刺骨。
这谈判和谐;实际也很和谐;对雄才大略的君主来说;这几乎是一拍就合;没有多余的话说。
这时更是投机;只见暗香飘荡;觥筹交错间;酒至微醺;这两位主君;都是相视大笑;举杯遥碰。
为了共同的目标;进击朝廷;两人决定携手前行。
第九百九十三章 联姻
叶青出了帐;这金帐临时是座落在草地上;沿帐百米经过清理;一棵树都不见;一时没有言声;只看看远处。
“孤和汉侯联手;你怎么看?”良久;魏王看了一眼西方圣人:“这里就我们;不妨直说。”
西方圣人思量片刻:“这是势在必行。”
“哦?”魏王似笑非笑:“你这样想?”
西方圣人视着魏王;淡淡一笑;说:“其实没有很多的话;关键还在天命;天命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禁止逐鹿。
“这不仅仅是给蔡朝机会;更是给诸侯。”
“就算是再差的诸侯;也有一郡之地以及洞天;只要给时间;都能成长;别看这段时间;蔡朝和汉侯争端;吸引了注意;实际上外域进攻如火如荼。”
“只是这样一来;对谁最不利;实是大魏。”
“大魏积蓄多年;本可捷足先登;但天命一下;结果是不言而喻——大魏已经失去了积蓄先发之势;日后差距会越来越靠近。”
“这样情况下;不分化拉拢汉侯;难道成天下之敌?”
“大善”魏王笑着;笑容率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冷峻:“道人是真仙;有不少弟子;孤也允许你传教。”
“只是这里有些关键;正是孤想叮嘱你;你既先知;想必就知道分寸。”
“孤继列祖列宗之志;不能为了任何人而动摇。”
“我明白;而且叶青占了湘中;已得湘州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