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幻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幻三国-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嘉等人都是寒门弟子,没有那么多的宗族,除了双亲、兄弟之外,基本上没有别人,所以一个小院落就可以了。
    看着仆人将戏志才等人的行李搬了下来,赵扬正想拽住戏志才等人去里面叙叙旧,就只见戏志才突然间就跪倒了。
    “这是……”赵扬不知道怎么了,忙上前就要扶起戏志才。
    戏志才挣脱了赵扬,道:“戏志才辜负了主公的期望,主公在豫州发展的情报网损失严重,戏志才虽然尽力弥补,但是还是受损极大。”
    “呃……”赵扬没有想到是因为这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虽然并不是戏志才的错误,关键是黄巾基本上就是见到青壮劳力就抓走,然后超略一空,最后这些人很少有能再存活下来的,不是死在战场上剩下的基本上也都会因为身无分文最后饥饿而死,情报人员损失十分严重。
    说实在,像赵扬这种能够劝说大户设棚施粥的能有几个??现在不过是汉代,佛教应该是刚刚传入大汉,虽然孔子声称仁爱,但是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有几个会真正考虑这些人的生存,这些人基本上身无分文,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会高。那些高官大户没有把他们当做人牲活埋了就不错了。
    “戏老这不是在责备我嘛!”赵扬一句话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用力扶起戏志才接着道:“当初我已经知道黄巾贼要起义,却仍然在豫州发展情报网络,你说这个责任是不是我的啊!”
    “咳咳……”戏志才一阵苦笑。
    “再说这也是天命,戏老没有丢弃我就算不错了,再说情报网络也是能再次发展起来的。”赵扬道。
    这倒是,赵扬现在是一方太守了,再想发展情报网络就容易一些了。再说情报网络只要还存留一点点,再投入一些钱重新发展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最怕的就是没有情报网的基层人员。
    情报网基本上都是由戏志才主持的,具体事情郭嘉徐庶也不知道,听到着一些,郭嘉徐庶也请罪。
    这倒是弄得赵扬不太好意思了,又说了一大些才劝住戏志才等人,差点没有搬出春秋战国那些典故了。
    戏志才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一阵苦笑,然后从胸口摸出一卷名册,双手呈递给赵扬。
    赵扬对这个戏志才还真是没有话说,不过古代的人的责任心想比之下是很强的,戏志才不像郭嘉徐庶那样比较随意(三国志之中就记载郭嘉常常被人指责行为不合礼节,不过从这里面,如果仔细考虑,也就发现为什么郭嘉不太适合当政治家的原因了),戏志才做事力图严谨,而且计谋也不错,拥有成为政治家的资质。
    赵扬并没有看看名册,只是随意放在胸口(注意,这个是一种礼节,并不是赵扬的不重视,情报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家都可以知道的,况且刚才戏志才还为此请罪,如果此时查看会给戏志才等人增添心理负担,(╰_╯)#谁拿鸡蛋扔我的??),就拽住这几个人准备进屋叙旧。
    ————————————————
    以下与正文无关,但是还是请大家看一下,不过在这里提前说明一下,免得你们又拿鸡蛋砸我。我现在才16岁,经不起这么折磨啊啊!!
    有一些读者给我说应该添加一个情节,让赵扬劝住郭嘉不要服那些丹药(就是古代君王都喜欢炼制的那种有长寿等等作用的仙丹),免得郭嘉英年早逝。
    其实作者认为这个完全没有必要,首先,郭嘉是在河北去世的,具体是和曹操攻打异族的时候生病的。这个并不是自然死亡,你想想北地冬日的气温有多么低(而且有论文说魏晋时候正好是一个寒冰期,所以塞外民族才会尽力攻打中原,那时候的气温应该比现在低很多),曹操这种经常戎马统帅兵的大将还无所谓,像这种文官可是受不了的,而且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马鞍(有具有相似功能的东西,但是没有诞生出马鞍这种性能比较好的马具)这种东西,马上的这种颠簸,不是一般人可以受的了的,加上可能因为水土不服等等原因,很容易生病。
    第二,这个丹药也是有一些历史渊源的(作者平常自认博学,所以献丑了,别拿鸡蛋扔我啊!),具体来说,东汉的时候,道教虽然也很发达,但是并没有和君主联系起来,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丹药这个东西,当然,那个时代虽然也有炼丹术士,但是很少。知道晋朝的时候服丹药的习惯才开始流行,那个时代的士人经常自己炼制丹药,所以,那个时代的人经常穿一些丝质衣物,因为长期服食丹药的人皮肤比较敏感。
    第三,这个情节应该在很多小说中都出现了,作者也是一个地道的三国迷,在写这一本书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写出自己的独特方面,所以这个情节就不需要“引用”了。
    当然,在这里感谢那些给作者出主意的读者,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我才能够有动力。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另外为作者出出主意,好的主意,作者一定会接受并尽量改正,可以发到我的QQ邮箱:601300816@qq至于加QQ,还是算了,因为考虑到开学之后上网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尽量还是发到邮箱,免得倒是后作者一开QQ,发出的讯息顿时导致电脑罢工…………呵呵,不过,我尽量会在放假的时候多多码字,因为我都是写一个底稿然后再打到电脑上的,所以基本上能够保证打字打一天…………当然,有点腰酸背痛作者也是应该的…………呵呵,多谢大家的支持,一定要多多投票收藏啊啊啊啊啊啊!!!!!!
    ~~~~~~~~~~~~~





    黄巾之乱 第3章(。dushuhun。)  风流周狼(看见周郎我嫉妒,恶搞一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48 本章(。dushuhun。)字数:1700

    郭嘉不拘一格,比较懒散,赵扬想给他安个官职呢,没想道郭嘉不着赵扬的道,转头就走,结果让赵扬狠扁一顿(喜欢郭嘉的读者不要骂我啊!!开个玩笑,赵扬亲郭嘉都来不及呢,怎么会打呢?),最后竖起了中指,“恶狠狠”告诉他:“靠!你小子想在我这里吃白饭,没门!”
    最后将那卷情报人员的名册塞给了郭嘉。反正除了情报网络也不是什么难事情,除了投入资金和最初的启动人才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太耗费精力的事情,郭嘉被赵扬“驯服”的也差不多(赵扬曰:声明一下,我可没有SM的倾向哦~~),自然也信得过,交给他赵扬也放心。
    虽然明知道,郭嘉肯定会将自己的指示作为参考,但是赵扬还是给了郭嘉一个指示,那就是重点向河北中原地区发展,司隶有赵翼在那里,不必担心,其他地方不是全国的经济人口重心,也就不必那么重视了。加上也比较远,等情报到了,恐怕早就过了保质期N年了……。
    徐庶虽然也很有才能,不过也是一个战略人才,被赵扬摁了一个军师。监管平原的治安等等。
    不过由于黄巾之乱的平定,大部分流民都被赵扬实行“民屯”分散到附近州郡买的土地上了。
    不过赵扬可没有曹操那么狠心,只是规定十取三,即使是用了赵扬的器具牛马也不过是三点五成罢了。
    反正那些流民之中有才能的人都让赵扬留了下来,虽然说人口也是一个宝贵的战争资源,但是人口太多了,在这个科技等等还是比较落后的时代,若是遇到了什么旱涝灾害、或者蝗灾等等,那就只有哭去吧!!而且现在的水利也没有那么好,平原在赵扬的“以工代赈”中大修水利还算不错的,那么总共进行耕种的土地甚至不足两成!其他的地方或者地处山中或者距离城镇较远,所以开垦较少。
    而且人口多了,应对很多自然灾害的时候更容易造成民变(比如张角的黄巾之乱就有这些天灾的原因)!!
    至于戏志才,因为有一个主簿的职位,就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了。因为赵扬比较懒,所以很多州郡的小事情都需要戏志才主持了~~
    ………………
    汉中平元年十一月
    黄巾之乱平定没有多久,朝廷之中就开始动乱起来了,赵扬从赵翼哪里断断续续得到的一些情报显示(当然,赵扬对于这种断断续续的情报感到十分不爽~~),许多官员被中常侍盯上了。
    这个是很正常的,就比如说以前说到的“党锢之乱”,但因为有何大将军的存在,宦官们还暂时不敢下手。
    不过即使是有何大将军罩着,很多人还是觉察到了这个危机,周异便是其中一个……
    在历史上,周异应该是南下,而周瑜就是在南下之后与孙策拜把子的(大家也不必太在意这种古代结义,结义并不一定要求这一些人关系有多铁,有一些人只要能够一起喝酒的人都可以结拜~~有读者说我的小说中周瑜赵扬结拜的时候太简单了,实际上这样的情节安排也不为错~~(╰_╯)#靠~别老是拿臭鸡蛋扔我,我不说还不行么)的。但是因为赵扬的插足改变了历史,周异并没有回到楚地,而是来到了平原。
    后来赵扬也曾经问过周异为什么要来平原,不过却被周异叱问赵扬“是不是嫌弃他多吃几口饭”,然后几耳刮子把赵扬唿扇出来了,后来赵扬猜测周异可能是还存在着朝廷还会再次征召他的幻想。当然这个是后话了……
    不过,周异还没有在平原蹲够半个月,朝廷的一纸任命书追至,任命周异为清河郡太守。
    这个倒还不是什么意外,在朝廷之中有点地位的人辞职之后,他们以前的同僚都会为他辩解,最后弄个侯爵等等,而他的那些对手也因为少了一个敌人所以也急待安抚一下。
    虽然何大将军原来说过地方官员是可以暂时委任的(注意:是暂时),但是如果这条命令真的被实行了,恐怕天下就要大乱了,比方说像卢植皇甫嵩那种大功臣,岂不是整个冀州都是他的学生或者宗族中人了?灵帝恐怕不会傻到那样吧!
    ~~~~~~~~~~~~~~





    黄巾之乱 第4章(。dushuhun。)  风流周狼(看见周郎我嫉妒,恶搞一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48 本章(。dushuhun。)字数:1850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清河郡不用担心了。万一以后天下大乱,自己也能有点优势,平原郡本身就是怀抱清河郡,清河郡到平原郡城不过几个时辰的空隙,自己调兵遣将都还算来得及!
    不过令赵扬苦笑不得的事情是周异上任了,却把周瑜留了下来。还说“叫小弟多向大哥学习”。
    还好,周瑜并不是赵扬从演义之中看到的那种小气的要命(那是罗贯中加的,实际上《三国志》中描写的周瑜反而很大度,这一点读者应该知道,以前就有读者反映,在这里声明一下,题外话了),相反,周瑜反而特别大度,这也就让赵扬稍稍舒了一口气。而且周瑜这个人用赵扬的话形容就是——“倍儿会享受”,没事情就爱听个小曲,人言:“曲有误,周郎顾”。
    这个确实是周瑜的好处,不过周瑜的好处到了别人就成了坏处。
    不是曲有误,周郎顾么?偏偏周瑜长的倍儿英俊,对待古典MM还特别和气(一个读者云: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春偶像!周围的“狼兄狼弟”们顿时将其狠扁!),整的赵扬家里面的歌姬们对周瑜一个个眉飞色舞不说,尽是故意弹错曲子以让周瑜注意的。结果弄得外人对堂堂一个太守家中尽是跑调的曲子很纳闷。同时弄得赵扬很郁闷,偏偏还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自认长的不如周瑜~~~
    中平二年开春
    在处理好农庄的事务后,赵扬就带上了郭嘉周瑜张飞和小部私人护卫准备前往并州购买马匹。
    周瑜是不得不带上的。人家周异都发话了,让人家周瑜跟着游历一番,见见世面,赵扬也就只得带上了周瑜。
    现在平原平静的很,很难得的进入了乱世之前最后一个安宁的时期,所以留下周仓看着就可以。张飞本身就不是老实的人,加上有着张飞毕竟路途上安全点,所以也就带上了张飞。
    郭嘉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看不住闲的人,所以肯定要带上了。
    不过说实在,真是天生一物降一物,别看张飞五大三粗,没人敢惹,偏偏拿周瑜郭嘉没点办法。
    郭嘉还好说,本身就是特别喜欢恶作剧,没事情就喜欢整整张飞,张飞偏偏哪次还没有一点办法,所以面对郭嘉十分害怕。
    那个周瑜就不一样了,相比说,周瑜还算是老实点的,但是老实的老虎并不代表没有牙齿,那次赵扬设宴招待自己的“小团体”,凑巧请了不少出色的歌姬、乐师。张飞对美色还不算感兴趣,但是对酒,却像是着了迷一样,不一会几缸子酒就下去了。
    这个人啊!酒一喝多了,话就多了。
    张飞那个嗓门~~喝!那可是传说中的在长坂坡喝的桥段水倒流(实际上桥是他自己拆的)的嗓子啊!虽然说没有那么夸张,可是那个形象的说明了张飞的声音确实大。
    平常张飞还知道小声说话,酒一进肚子,就克制不住了,现在又没有什么演唱会什么麦克风,再说酒会,都是莺莺燕燕的小曲,张飞那一说话,曲子怎么听的到?
    周瑜一生气,表面上还没有什么,当天张飞就吃到了好果子!——竟然被周瑜弄到赵扬专门设的野战营里待了一个月。
    这个野战营,是赵扬专门设的一只弓兵队伍,习惯在林间利用猎人的方法设陷阱以及伏击,平时就在军营附近的山上打猎,不过这只队伍没有太大,只不过才400人,要不然山里面的鸟都让打没有了!
    野战营本来就是在穷山旮旯,离最近的县城还有半天的功夫!要嘛嘛没有,天天吃野味,对于后世的城市的人还没有什么,张飞什么人,几天不在他老婆身上撒把劲就已经很难忍了,更加上山里面没有酒。
    这可是要了张飞的老命!
    张飞差点没有哭着求周瑜。最后终于出来了,当天把他家3个小妾弄得三天下不了床!!然后接着喝了五大缸子酒。
    最后用张飞的一句话就是——那个野战营真***是个鬼地方,待了一个月,嘴里都淡出来个鸟了!!!
    全军哗然,最后谁也不敢惹周瑜了!!!
    本来还想带上徐庶和戏志才——戏志才是主簿,赵扬一走,还就靠着戏志才管事儿呢!至于徐庶,现在是军师,虽然说现在天下还算安宁,不过只是一个周仓,赵扬可不放心,周仓本身就是黄巾,大字都不识几个,让他独自指挥军队,除非是张角!!
    所以就只得带着这一些人上了路。
    ~~~~~~~~~~~~





    黄巾之乱 第5章(。dushuhun。)  观战初见子龙风采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6 17:05:48 本章(。dushuhun。)字数:1748

    对于路线,赵扬并没有选择那个比较平静的邺城——壶关——晋阳一路,而是选择了黄巾还在肆虐的常山——晋阳一路,不知是因为那条路近,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武将(作者:小样,让你猜到了吧,如果你还没有猜到,那么你干脆拿了两毛钱一边玩去吧!)…………
    说实在,赵云还真是不太好找,赵扬来到常山真定县都已经好几天了,也没有问出来赵云在哪里,因为现在的赵云按理说还只有十六七岁,家里也不是什么有钱的,更别说有什么名声了。
    找到了五六个名字叫赵云的,像古代这种名字只有两个字的,重名的人太多了,而且尤其是“云”这种比较热门的字!
    结果一看,没有一个是赵扬找的,在那里面竟然还有一个9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