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交流在非常友好而激烈的讨论中进行着,直到后来张元提出来可以让“博比”星人来到“清道夫13号”上,这样大家之间相互交流岂不是更方便一些。这个时候赵一飞和那些好学的“博比”星人才恍然大悟,是呀,怎么光顾着交流脸更好的交流方式都想不起来了。
而这个时候周宁远已经通过其它渠道给孟达和张元发来了新的指令,既然赵一飞和“博比”行人都已经被人们知道了,从目前的情况看赵一飞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人类在面对外星科技前的那种自卑感,毕竟被人家找上门来和自己找上门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趁热打铁,一方面可以考虑“博比”星人提出来的加入“星际联盟”的提议。如果这是一个星际间交流组织的话,地球人类也确实需要加入进去,毕竟人类虽然已经在赵一飞的秘密带领下考察了其它星系,但并不能说人类就是宇宙中最先进的,当然,也不能说是最落后的。那么,进一步的交流显然是人类开发外太空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既然赵一飞回来了,那么对灾难的处理也就方便多了。只是不知道赵一飞说的这些是不是有效,如果不是那么有效的话,至少可以说服“博比”行人帮助地球人类先度过这场灾难再说。只有先保住了人类,然后才会有人类的未来。
接到这些指令之后,张元和孟达决定分两步走来实现这一步,首先是看“博比”星人有没有兴趣来到人类的飞船上,如果其同意的话,那么自然可以进一步提出来让“他们”光顾地球,和地球人共同抵御这场突然发生的二次大灾难。
这个时候由于众多的“博比”星考察队员在屏幕上露了面,根据他们的嗓音分析,除了少数是和钟琪娜丽亚一样的女声之外,其余的都是地球男性的声音,也正是由此张元和孟达等人才会得出判断,用“他们”来形容这些考察队员应该更合适一些。
对于赵一飞经张元提醒说出来的提议,“博比”星考察队员们立即表示了无原则的同意。尽管作为队长的钟琪娜丽亚心里有那么一点的不满,这一不满主要是源于自己不再是整个考察队的中心,以往被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天才”两个字已经看不到从哪个队员嘴中吐出。就连这次同意也是大家一窝蜂地表示赞同,根本就没理会自己这个队长是否赞同。
不过做了这么久的考察队长,钟琪娜丽亚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全体队员唱对台戏的时候,该顺应潮流的时候还是应该顺应潮流的。于是她也只好默默地表示同意了。
于是本来在5万公里之外的“水球号”迅速地向“清道夫13号”靠拢过来。不过这个时候没想到的麻烦出现了,由于双方来自不同的星系,科技发展体系和基础状况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双方的飞船之间居然无法进行对接。这样的话“博比”星考察队员们自然也就无法登上“清道夫13号”与赵一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同样地,在一边听着的“淘淘号”和“开拓者15号”的对接口也是与地球科技相配套的,在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可以和外星系飞船之间发生对接。看着屏幕上“博比”星考察队员无奈的面孔,赵一飞热情地邀请他们到月球基地作客,毕竟那里不需要发生对接。
听到赵一飞的这个提议,不只是“水球号”上的“博比”星考察队员们感到非常高兴,就连张元心里也在偷偷高兴。和孟达不同,张元对于周宁远邀请“博比”星人登陆地球是持保留态度的。在张元看来,毕竟这是一个不明来意的智慧种族,万一他们在登陆后带给地球人类一些不知名的威胁怎么办?那个时候恐怕后果就很难处理了。
看来现在地球上的形势真的很严重,否则以周宁远的为人是不会这样鲁莽行事的。在张元的心中,默默地根据所能获得的有限信息在那里对局势进行着判断。而赵一飞提议到月球基地,那显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一方面就算是他们有什么不知名的病菌之类的可以传染给人类,受损的可能性和范围也很小,毕竟进入月球基地前所有人都必须消毒的。
另一方面如果“博比”星人不怀好意的话,在月球和地球之间还是有缓冲的,而且月球基地完全可以容纳下“博比”星人的这艘飞船,只要他们能够同意停靠在月球基地内部,那么至少地球就是安全的。
当然,这种交流对赵一飞个人来说危险性上升了,不过在拿赵一飞个人和人类物种毁灭的后果来比较的话,显然选择月球基地是最合适的。反过来,如果从这点就认为赵一飞个人有多高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能力的话,那倒是高估他了。
那是因为在赵一飞的心里考虑的是由于不了解“博比”星人飞船的结构和功能,让其贸然进入地球显然是不行的,而其又无法与人类宇航器和飞船进行对接,那么月球基地显然就是最合适的了。一方面月球基地离地球最近,自己可以随时照应地球上灾难的度过情况;另一方面月球基地的开放性结构让其完全可以泊入巨大的“水球号”飞船。
在几艘飞船驶往月球基地的途中,赵一飞已经了解到了地球二次灾难发生的情况。实际上这次灾难主要是造成的恐慌性非常大,但真正的破坏性倒是没有那些领袖人物估计的那么严重。之所以周宁远等人会如此紧张主要还是受上次大灾难的影响,毕竟那次大灾难死的人太多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的地球人类正处于精神脆弱期。
大致了解了情况之后,赵一飞根据在半人马座γ星系的考察结果,给出了这次灾难主要是缘于宇宙结构的二次坍塌,而不是之前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的其它原因。不过对于这一点,在赵一飞给周宁远的报告中还是极大地赞扬了现在的研究人员。
在报告中,赵一飞说道:“从目前这些研究人员的表现来看,他们已经完全达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科研工作者的要求。就连当初的我,也不可能在不对外星系考察的情况下就能够得出合理的结论。而从现在他们的报告来看,他们已经非常全面地考虑了各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只要我们一回来,只要考察队从半人马座考察的结论一出来,那么实际可用的模型马上就能够发挥作用,而不再需要时间来验证。这显然节约了大量的救灾时间,也让政府的决策可以及时进行,人民的生命和利益得到最大可能的保障。对于这些科研人员,我为他们自豪!他们不愧是人类发展的希望!”
随着赵一飞报告的发出,周宁远等人直接便采用了全套的方案,这都是这段时间以来政府部门根据各种模型的可能情况讨论的结果,现在由于已经能够明确气候和地质变动状况会按照哪一种模型发展,那么下面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而已。
显然,包括周宁远在内,恐怕留在地球上的人们谁都没有想到突然发生的第二次大灾难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人们在周宁远公布出来赵一飞的报告之后,再没有了当初的恐慌之情,灾难又如何?还不是可以被人类胜似闲庭信步的度过。
而赵一飞的复出显然对某些人士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其本身要比二次大灾难的突然发生打击还要严重得多。坐在北美洲主席府的太师椅上,兰斯雷特的表情从来没有这样苦涩过。
现在的他再没有当初志得意满的豪情,也没有了在大灾难发生后那种为了白人的复兴甘愿鞠躬尽瘁的思想。蜷缩在宽大的太师椅中,本来身材很高大的兰斯雷特现在看起来居然显得非常的弱小,以至于整个太师椅都变得那么的空旷。
额头的白发凌乱地洒着,他根本就没有心思再去碰它,就连放在桌子上的烟斗也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虽然里面填满了烟丝,但兰斯雷特已经再没有兴致去吸上一口了。
“赵一飞,赵一飞!你怎么就不死呢?!”在兰斯雷特的嘴里,只是默默地嘟哝着这句话。现在的他看起来和一个垂暮的老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一定要找到某些区别的话,那就是在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到“生”的气息,一种浓浓的绝望就这样笼罩着他。
是夜,本来晴朗一场的天空突然发生暴雨。这让本来好不容易才睡着的兰斯雷特在恶梦之中惊醒,不安的他抖动着自己佝偻的身躯,望着窗外明晃晃的闪电,长叹一声。然后缓缓地坐到猩红色的地毯之上,凝视着夜空中绵然不绝的闪电,他再也没有起来。
直到第二天的早晨,发现他没有晨起吹风的秘书让女佣打开房门之后,才看到他已经僵硬多时的尸体。一代枭雄就这样去了,留给人们的只有出于各自观点的评说。而伴随着兰斯雷特的死亡,白人领袖的强势地位开始在北美洲失去主要,作为援建者的华人开始渐渐获得最高权力。同样地,在其它各洲也发生了类似的进程。
而伴随着援建华人的掌权,一些事情的真相才随之真正揭开,其中就包括那次全球轰动的烟草种植事件。根据独立调查员的调查结果来看,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栽赃事件,那些种植的烟草都是从某些不知名的地方秘密购置进来的,然后在黑夜的时候被人偷偷地换种到了华人的土地之上。当然,第一个参观的华人是被事先收买的,他已经被法办了。
撇开这些不提,赵一飞在和钟琪娜丽亚等人在月球基地登陆后,双方之间进行了非常充分的交流,当然,这些交流主要还是集中在科技方面,因为在月球基地上实际也找不到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而对于“博比”星考察队关于人类的社会结构演化等方面的考察要求,则需要等那些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来和他们交流了。
在经过几天的交流之后,月球基地和专程从地球赶来的医生都已经确定在“博比”星人身上不会有威胁到人类作为物种存在细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张元才同意让他们乘坐人类的火箭下到地球之上。当然,对于“水球号”上携带的登陆舱,只好委屈他们躺在月球基地接受地球人类科研人员的考察了。
毕竟他们的登陆舱要比人类的先进,而且其本身也要比火箭这种运载方式更加的合理。“博比”星人的登陆舱采用的是反重力机理,其可以在消耗很少能量基础上航行很远的距离,而且其自身的灵活性非常好,可以非常轻松地在空中转弯,也不怎么受空气是否稀薄的限制。
显然,与赵一飞等人考察半人马座采用的登陆舱相比,这种登陆舱要实用得多,而且极少的能量消耗居然能够在不利用层次变换转变能量做功效率的情况下作长距离飞行。要不是由于能量消耗基本机理的巨大差异,如果能够把能量层次变换与其结合的话,恐怕其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
不过这两种之间显然没有共性,这也让赵一飞慨叹不已,看来科技发展真的就是这个样子,虽然看起来你在这方面发达了,但在别的方面却不一定发达,甚至可能是落后的。正如表面上看“博比”星人的科技应该比地球人类发达,但他们却连超光速航行都做不到就能够跨越十几光年的距离远航到地球。
那么我们人类呢?难道我们能够超越光速就真的表明一定比他们科技发达吗?恐怕也不见得吧。至少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反重力登陆舱的技术和科学原理,人类就要落后很多;再比如说超距离通讯问题,人类就更是落后的了不得了。对于“博比”星人来说,他们可以实现几十光年的距离外近实时通讯,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甚至对赵一飞来说都是无法想像的。
当然,这种超距离通讯并不是“博比”星人的技术,而是“星际联盟”中其他星系智慧物种的技术,这些星系物种的科技比起“博比”星人来要先进得多,可以说他们是整个星际联盟的元老级人物,也正是一部分具有如此发达科技的智慧物种才支撑起整个“星际联盟”。
而在木卫二轨道附近的时候,钟琪娜丽亚也正是在和他们通讯,汇报和地球人交流的情况,并莽撞地代地球人类向他们申请加入“星际联盟”。也只有他们同意,地球人类才有资格真正地进入到“星际联盟”这个宇宙级的智慧生命联合体之中。
而钟琪娜丽亚等人之所以要考察地球的社会结构,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希望地球的领袖可以和“博比”星人一起参加在遥远的“尤嘉星系”举行的“星际联盟”峰会。在那场峰会上,钟琪娜丽亚将代表“博比”星人出席,当然,这一出席也只是象征性地,实际上从“博比”星在“星际联盟”的地位来看,他们根本没资格亲眼见到元老们,至于在大会上发言更是想都不用想的。
那么,作为地球政治领袖的周宁远要不要答应钟琪娜丽亚的要求以新人的身份参加这次“星际联盟”的峰会呢?在峰会上又会发生什么呢?难道那些自大的元老们真的会认真对待作为新人的地球人类吗?
第九卷 浩劫 第一章 家族
望着坐在自己侧对面的钟琪娜丽亚,周宁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亲眼见到的外星人居然是这个样子。虽然之前也曾经在网络电视上见到过“博比”星人的形象,不过那毕竟是有距离的。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却是第一次。而且由于钟琪娜丽亚肩负着“博比”星人总代表的身份,自然也不可以把她等同普通的来往人士对待。
看着钟琪娜丽亚享受着高规格的接待而不自知的样子,周宁远也在反思人类是不是太狭隘了,毕竟这些礼节等等都是人类几千年来慢慢形成的,对于不同文明的“博比”星人来说他们未必就能够产生相似的礼仪行为。
不过周宁远的热情还是得到了钟琪娜丽亚的回应,大概是从赵一飞那里受到了太大的打击,钟琪娜丽亚内心似乎对地球人类中的领袖级人物都存有一种莫名的尊敬感,在她看来,既然赵一飞在科技上的造诣如此高,那么作为政治领袖的周宁远水平也决不会差。
而另外的一个原因则在于“博比”星人的政治体制与地球人类有着很大区别,虽然都有政治家的存在,不过在“博比”星系中科学研究人员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其研究内容是根本不会受到政治干预的。而政治只是为了保障民众生活服务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赵一飞在了解了“博比”星人的科技发展纯粹是靠累积推动之后,对“博比”星人的这种比较笨的科学研究方式虽然并不赞同,但还是对他们这种积极进取、持之以恒行为表示极大的钦佩。毕竟不是哪个种族都能能坚持一个原则上百万年不动摇的。
当然,由于环境的限制,“博比”星人的科技发展是和地球完全不同的。这样说吧,如果说地球在19世纪以前的情况还是以各民族、各国家自己发展为主的话,那么在后来的工业革命则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这种独立发展的体系,从而建立起来一种新的全球集中性的科技发展体系。至于这种体系是好是坏,那是无法评价的,毕竟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但这种体系也让东方古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丧失了绝大部分,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国大多数的人居然根本不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到底应该怎么走下去。
而对于“博比”星人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冲突,在初期的时候,全种族就处于一种统一的氛围之下,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是需要从“博比”星人的历史中找原因了。
套用一句比较常用的话来说,周宁远与钟琪娜丽亚之间的会面是“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一致”。实际上,之所以钟琪娜丽亚能够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