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煦心中惊呼,刹那间后背已被冷汗透了衣衫。

    不……皇上该是一早就知道了的,我跟李肆的交易,也不是单为着私心。

    心绪正在溃灭,这个念头又将他的神智撑住。

    李煦这苏州织造,现在已是富得流油。去年就缴清了亏欠户部的十多万两银子,而留在手里的更倍于此数。

    他跟李肆已经合作了好几年,靠着李肆卖过来的铁织机,不仅辖下官营织坊产量倍于从前,还另建了几家私坊。靠着官商一体的身份,挤破了江南多家大织坊,霸占了江南市场,更有大批丝绸输送给广东。即便是李肆造反后,这生意也没断过。

    自从李肆借铁织机的技术门槛,狠狠威胁了他一把后,他就再没跟李肆较过劲,老老实实当着李肆的生意伙伴。还从官面上糊弄两江总督张伯行,帮着李肆在他脚下的苏州重建票行。将自家的十多万两宽裕银子存进那家江南票行,不仅是为银子安全,也是向李肆表态,咱们这生意定是长久的。

    这番动静,康熙自然很清楚,不止是张伯行打过小报告,就连李煦视之为叭儿狗的苏州知府,多半也偷偷通过自家的关系,跟康熙交过底,免得日后清算,自家也被牵连上。这毕竟是跟反贼来往,说轻了是资敌,说重了是谋叛。

    可康熙对这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故?

    因为李煦这几年,进奉内务府的银子,一年比一年多,还承揽了不少康熙头痛的杂事。比如两淮水灾,山西旱灾,乃至此次旗营换装自来火枪,李煦都报效颇巨。这些银子,还是李煦从李肆身上赚来的,说起来也着实荒谬。可身为一国之君,有些事即便再荒谬,为着国稳政宁,也要捏着鼻子认了。

    之前康熙在朝堂清理“粤党”,对李煦跟“反贼”的勾结都没提过半个字,今天康熙突然提起这事,让回过神来的李煦很是不解,主子是怎么了?

    “罢了,念着你也是一心为国,朕就不深究了。只是记着,做事不要那般露形迹!若是被人借此文章发作,朕也难护得你太紧!”

    见着李煦一幅魂飞魄散的模样,康熙的脸色缓和下来,嘴里却是严厉地告诫着。

    出了畅春园大门,李煦如从地狱爬出来一般,恨不得跪在地上,亲吻脚下的泥土,心中就一个念头,得赶紧回苏州擦,最好也将曹家拉进来。到时真出了什么事,至少不能让自己一家顶缸。

    “赵昌,你说……朕归天后,世人会如何说朕!?”

    澹宁居书房,康熙看了看书案上一厚叠奏折,沉默良久,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又把伺立在角落里的侍卫赵昌吓得魂飞魄散。

    “皇……皇上寿与天齐,何出此言!?”

    康熙笑了,摇头苦笑。

    “寿与天齐?那就不是皇上,而是妖怪了。”

    这番神色,这般语气,让赵昌下意识地想到前段日子,康熙频频召见儿女,跟育有儿女的嫔妃也加多了赏赐,还关心起了类似《康熙字典》这一类文事,对南方军事反而不怎么上心了。

    皇上难道是觉得自己时日不多,开始在料理后事了么?

    这个可怕的念头在赵昌脑海里闪过,又被他拼命甩掉。不会的,他熟悉的主子,英明神武,威仪天下,绝不认输,哪怕是老天爷,主子都不会低头,还曾笑着说要再活五百年呢。

    赵昌在胡思乱想,康熙深深叹了口气,书房寂廖,他的话音回荡不定,竟像是从幽冥之中传出一般。

    “朕……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了上天向我吐露天机,但是……”

    康熙油然吐露心声,却还是避开了让自己惊惧难安的细节。

    “从那之后,朕就在想,朕这终考命,到底会是怎样一番评定。朕这一生,所图不过三事,家宁安,国宁安,我大清国祚绵延。现在看来,后两桩竟然摇摇欲坠,朕老了,再没时间办得彻底。而第一桩,朕怎么也不能舍弃……”

    听君王心声可不是好事,但赵昌又没胆子阻康熙住口,只好跪在地上,全身蜷缩着,拼命压住高呼出声的冲动。

    “就为了这第一桩,朕也不能放弃。无国哪有家?大清飘摇,我爱新觉罗氏又如何能安宁?儿子们都得热闹,是朕这个父亲没能尽职,朕不能舍弃!”

    康熙自顾自地说着,赵昌心想,阿哥们最近倒真是乱成一团。

    万寿节前,南蛮那边传来消息,说什么三江投资要还三年前的本钱,正联络京中王公大臣找人去取。就为这事,阿哥们之间起了乱子。大阿哥和三阿哥指责十这三位阿哥居然还投了银子,大家普遍怀疑,这事后面是不是有四阿哥在推波助澜。八阿哥则意有所指的辩解说,三年李肆可不是反贼,而现在么,李肆虽然成了反贼,还有谁的门人也成了李肆的部属。

    大家都清楚八阿哥说的是四阿哥,他的几个门人都在李肆手里。迦伶音和尚现在是李肆搞起来的什么天主教的主祭,经常在广州公开露面。胡期恒虽是年羹尧的幕僚,却也算是胤禛之人,现在成了南蛮的湖南兵备道。还有那个李卫,下落不知,多半也是在暗中为李肆效力。

    可这话出口,第一个发怒的却是康熙,当场就叫八阿哥滚蛋。众人这才醒悟,这不是更在讽刺皇帝么?大批清廷文武官员都转投了李肆,甚至包括汤右曾这样的朝堂高官。

    “朕看不是南蛮人心乱了,而是朕这边的人心乱了!”

    当时康熙是这么咆哮出声的,听起来是气话,对八阿哥也没什么处置,大家都没往深处想,都只是在沮丧。因为从各方面汇聚而来的消息来看,南蛮境内的人心之乱,并没当初想象的那般厉害,随着李肆小金明池讲话的播传,现在南蛮境内已经风平浪静,再无从人心下手的机会。

    “朕要孔尚任去南蛮,是为了招抚,那李肆不是口口声声说为万民福祉么?朕许他一个王爷!许他在广东自己快活,给他铁卷丹书,给他免死金牌,这总够了吧?他怎么也该还朕一个面子,让朕这大清国的颜面存下来,存到朕死为止……”

    “朕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朕能活过七十,始皇之后,无帝王能及,也足够了。朕就跟那李肆讲和,让朕安安生生,护着家,护着国,留得一个善终,他总该答应吧!?至于朕归天之后,这大清该如何折腾,就看朕选的儿子,能不能扛得下这桩苦差事了。”

    康熙继续唠叨着,赵昌听得已是心头恶寒,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墙角上,这是他能听到的话么?主子竟然怕了那李肆,想要跟李肆讲和,就为了能在死后留个好名声,不让这国在他活着的时候继续乱下去。

    “但是!”

    康熙的语气骤然冷厉。

    “朕不是在求他!朕要先打赢一仗!一仗就好!挟这一胜之威,再跟他谈此事,朕不是在求他!”

    赵昌眼泪如雨,滴在地上,心中狂呼,主子爷,求您不要再说了!

    憋着的心声一泻出口,康熙沉默了,书房里,就只听到赵昌呼哧呼哧喘粗气的声音。

    “跪安吧……”

    许久后,康熙淡淡说着,赵昌咚咚叩头,出了书房,就只觉脑袋发晕,额头湿热,竟是叩破了脑袋……

第三百八十五章 惊风密雨帝心溃

    ()    第三百八十五章惊风密雨帝心溃

    几日后,赵昌捧着一份诏书,在畅春园大门口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背着行囊,向北而去。康熙将他发落到了盛京,任新设的内务府盛京总管【1】。看似抬举,其实是流遣。可赵昌却感激得浑身发颤,这是皇上仁慈啊,他听透了皇上的心声,要换是另外一个皇帝,他早就被埋进土里了。

    雍王府,胤禛也在发抖,是吓的。他从没被吓成这样,即便几年前在广东跳茅厕也没害怕到如此地步,可见着陡然冒出来的李卫,还开口就道是给李肆带话的,听完了那话,胤禛再难抑制自己的惶恐。赶紧找来胤祥商量对策,在胤祥到来前,胤禛的目光始终在李卫的脖子上转悠。

    胤祥听完李卫带来的话,脸色也瞬间煞白,有那么一刻,都想抱怨胤禛为何不先下了手,把这李卫径直剁了,埋进池塘里。

    “下官先找了长沙府沈敬,请他向王爷传话,可他不敢。下官只好顶着他门下家人的名义,急急赶回京城,就为转达那李肆的原话,绝不敢欺瞒王爷。,

    李卫一身褴褛,形容憔枯,不是他那大号身材,还真难认出来,这就是之前那个气势满溢的李卫。

    本就被胤禛的目光扫得脖子发凉,现在胤祥一来,眼神也在他脖子上打转,李卫不得不挤出这么一句,看似表忠心,却是在暗自威胁。已经有人知道我的行藏了,现在要杀我,晚喽!

    一边说着,李卫一边在肚子里嚼泪水,伺候这主子就是这般战战兢兢,稍不留神,就要被他剥了性命。可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再难回头,前路怎样,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胤禛和胤祥对视一眼,都无力地瘫坐在椅子里。胤禛转了半天眼珠,终于一脚踹上李卫:“我是不疑你,可你要怎么向皇上,向其他人自证清白!?,

    “下官“已无清白,就是李肆的说客,王爷你不愿接这条线,就径直杀了下官”

    李卫也豁出去了,咬牙闭眼说着。

    这时候两兄弟都清醒过来了,杀了李卫是轻松,可李卫形迹已露,到时朝堂要人,要追问李卫回来的意图,他们怎么回答?

    “皇阿玛终究揣着颗仁心,此事“就得直言进谏。,

    胤祥忽然这么说着。

    “直言!?说李肆要跟我联手,帮我上位,然后我分他半壁江山!?,

    胤禛以为这十三弟烧昏了头。

    “直言“李肆想求和。,

    胤祥眼瞳里闪着精光,胤禛微微一愣,然后点头不迭,接着又再摇头。

    “我怎么能瞒皇阿玛呢?那李肆分明就是在对我施离间计”

    胤禛是孝子,对文成武德,英明神武,睿识齐天的皇阿玛,那是满心服帖,他是真心好男儿,绝不欺瞒自己阿玛。

    “是吗?,

    胤祥和李卫都看住了他,没发声,可那目光却再清晰无误地道出这一问。

    当然“不是,最早他去广东,就开始欺瞒康熙,从广东脱身,也是靠着跟李肆心怀默契。之后虽然坚持向康熙进谏,要以霹雳手段,决死之心对阵李肆,却抱着以此策登位的心思。

    至于皇阿玛那伟岸的形象”

    胤禛闭眼,脑海里闪过之前康熙踹自己时,扶住那瘦弱无力身躯的感觉。那是个“糟老头,自大昏聩,优柔寡断,色厉内荏,躺在往日的丰伟绩上睡大觉,不被打得鼻血长流绝不清醒。

    皇阿玛“的确昏聩!居然选了十四,他居然选了十四!宜章之战一败涂地,屁事没有!眼见湖南之战,又将是场败局,他还自以为靠着三四个月仓促练成的火器营能打败李肆的强军!?还指望十四靠着一场战,顺利地拿到那个位置!?

    胤禛脸色忽青忽白,期间还夹杂着红晕,变了好事天脸,他扫了一眼李卫,再看向胤祥,语气无比坚定。

    “这大清朝势若危卵,众人皆醉,连皇阿玛都醉了,我胤禛还清醒着!这一国之责,除了我,还有谁能背!?,

    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正佝偻着背,朝大学士和两个兵部尚书高声唾骂,看书案上摆着的不是奏折,而是一部书稿,该是闻得急讯,才临时招来臣子商议。

    “杨琳,该杀!从两广一路退到贵州,现在连贵州都占不住脚,居然被打跑到了重庆!他这两广总督当得真是舒坦啊。还有那郭瑮,昆明守不住倒罢了,他为什么不能朝南面退!?即便退进缅甸,也能征召缅甸藩军再打回来!他为何要退进四川!?,

    康熙说到恼处,手臂一挥,书案上大叠哗啦飞洒而下。

    “现在可好,四川一省,聚了三个总督!朕是一片仁心,可真别当朕不会杀人”

    康熙是气得快糊涂了,下方的大学士和兵部满汉两尚书也都心惊胆战,怕的还不是康熙,而是李肆的兵锋。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交错,历史轮回

    ()    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心交错,历史轮回

    书房外,天光昏暗,闷雷不断,雨声沥沥,恰似淋得一身湿透,正跪在康熙身前那两兄弟的心境。

    “李肆想议和?,,

    听得胤旗说到李卫从南蛮带来的消息,康熙眯住了眼瞳,面色沉冷,心中却在叫着“好!”

    心念一转,狐疑又狂涌而起,那李肆正图谋四川和湖南,怎么就要讲和了?障眼也不是这么玩的吧,此外……

    “那李肆,跟老四你交情还真不浅呢,就连透风都专门找你。,,

    康熙淡淡一句话,惊得本就心虚的胤旗胤祥更是冷汗淋漓。

    “皇阿玛明鉴!那李肆平生最恨的就是四哥!不是四哥,他还是广东一霸,悠悠哉哉啃蚀着我大清的根基。之所以要找四哥,就是要表露他的诚意!四哥向来都倡言以鹰搏免,立其为死敌。四哥传话,皇阿玛乃至朝堂才真心不疑。”

    胤祥赶紧道出路上精心琢磨出采的说辞,这话在官面上说得很漂亮,胤值的确从头至尾,都坚持对李肆一打到底,拼完所有家当都在所不惜。虽然官面之下,还有胤镇在宜章之战里拉扯胤祯后腿的嫌疑,可那不过是两兄弟争位的龌龊,谁也不会相信胤旗跟李肆真的有密谋。

    胤慎赶紧再下夫。

    “那李肆虽仗着强军一时得逞,连带治巭下人心也都压住,可三藩和台垩湾郑家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他一介草民,怎可能问鼎中原!?到此竟已该是强弩之末,开始为自己谋后路了。,

    胤值满嘴跑火车,为的就是先将李卫所带来的惊天密谋盖上一层伪装,变成是李肆通过李卫,向他传达想跟朝廷讲和的意愿。而李肆对他胤镇个人的许诺,现在他还不敢有什么想。

    康熙神色更缓,和声问道:“那……依你所见,朝廷该如何回应?”

    胤值胤祥对视一眼,暗中喘了一口大气,似乎是糊住墙了。至于康熙的问题,胤旗在路上也早想好了,他不能更弦易辙!必须将自己跟李肆不共戴天的死硬形象维护住,否则康熙真要疑他跟李肆有什么密谋,将这形象立稳的同时,也好掩护日后自己跟李肆的来往……

    李卫北归引发的危险暂时消除,胤值下意识地就接下了李肆递来的这条线,尽管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

    胤值咬牙沉声:“李肆乃悖逆妄伦丶十恶不赦之徒!谁言和,谁就是国贼!,,

    康熙眉头一跳,两手下意识地捏住了座塌的栏头。

    胤值继续道:“趁他病,要他命!朝廷就该趁着此时,大力振作,编练新军,广备火鬼……”

    吧啦吧啦一大通,胤旗又推销起自己那一套,烦得康熙拧眉抚额。他本想在胤旗这里听到支持他招抚李肆的建言,听到的却是胤旗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忽然醒悟到一件事。

    异日他要招抚李肆,能不能镇得住臣子的异巭议?

    这几十年来,他已习惯了臣子们唯唯诺诺,不敢有什么异巭议,眼见仁治盛世登顶,去年万寿节时,还交代内廷画师专门画了幅《万寿盛世图》,他已经稳居圣明天子之位。可李肆这般崛起,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其他事情还好说,在处置李肆这桩要害之政上,他真的还是一言九鼎吗?

    胤值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