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汉陕道:“就我本职而言。当然乐于见到国人海外拓业。寰宇东极尽为我英华国土。可平心而论。我觉得国内之事更为重要。国中上下理顺。百业兴旺。自能容下亿万之民。又何必让国人飘落海外扎根。生出这么多事端?”

    他叹道:“理州、朗州都出了乱子。不是咱们去得巧。珊瑚州更是不堪设想。这是他们上下利不一致。等各海外领地人口繁衍。诸业兴旺。还不知要出什么事。这么远。朝廷也难以管治。国法也淡漠难制。到时跟中土离心离德。岂不是自寻烦恼?”

    蓝鼎元一杯饮下。也道:“是啊。扶南跟南洋公司就一直矛盾不断。扶南也就三十万人不到。而吕宋已有七八十万人口。还不知潜藏着什么事端。不过呢……”

    他再列举了一个数字。让鲁汉陕吓了一跳:“行前的时候。我从户部那得知了一个消息。去年人户清查有了结果。你知道眼下我英华一国有多少人吗?一亿三千万……”

    见鲁汉陕呆住。蓝鼎元再重复道:“没错。一亿三千万。其中我英华两广福建旧地是四千五百万。而江南三省是五千七百万……”

    “先别吃惊。更要命的数字还在后面。这几年人口清查都是户部人口司和神通局联手而为//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对人口繁衍之势有了更细致的掌握。圣道十四年。人口新增高达一成二!比十三年长了三个百分点。按照神通局的预估。三十年后。我英华现有国土下的人口就将翻倍。到时就有两亿七千万!三十年后。北方故土肯定要回归华夏。加上北方人口。全国总人口会有三亿四千万之多!”

    鲁汉陕喃喃道:“国泰平安。政通人和。自然是人丁兴旺。不过……一亿三千万、三亿四千万。嘶……”

    这数字太可怕了。即便是远航过欧罗巴和东洲的。已是国中航海第一人的鲁汉陕也觉头皮发麻。在这个数字下。欧罗巴诸国根本已不起眼。不列颠还不到千万。西班牙不到两千万。法兰西不到三千万。诸国人口全加起来。也不能跟英华相比。

    蓝鼎元吐口浊气。再道:“你也知这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文部的官老爷知了这些数字。都一个个吓得几乎尿血。皇帝推行的一国之策。那就是上千万孩童!加上小学。一国光是教书先生。就得以百万计!”

    鲁汉陕点头。换了是他。恐怕也要绝望。

    蓝鼎元叹道:“农稼之术精进。种出粮食来养活这么多人不是难事。可民无业不能自立。民无业则天下不安。陛下带着朝廷。推转一国。殚精竭虑地兴新业。容下越来越多的民人。就是要安天下。对外大争公利。对内教化万民。又是息内争。但人丁繁衍之势越来越猛。只靠国中土地。只靠国中新业。怕是追不及这势。到时公利不足。再无容人之地。一国就要失掉大义。纷乱再起。”

    鲁汉陕道:“也不是容不了人。只怕到时就如那汪瞎子所说一般。天下就是一成富者和九成饿殍之势!”

    蓝鼎元抚掌道:“没错!总领也该明白。为何朝廷总急着要把国人推向海外吧……”

    接着他道:“至于总领所忧之事。也值得警惕。不过就如此次珊瑚州之乱一样。即便身在海外。国人依旧要靠华夏大义。靠国法。才能立得稳。扎得下根啊。”

    鲁汉陕也释然了。笑道:“那是。有我们海军在。有你们这些一心为国的志士在。有天庙乃至汪瞎子那种闲人在。咱们英华也能以华夏大义盖住四大洋!”

    蓝鼎元补充道:“不止是我们。还有钟老爷那种人在。只有靠华夏大义。公私两利才能融在一起。钟老爷他们才能安安稳稳在海外成就功业。”

    再想到方武。鲁汉陕笑道:“还有那等强人。他们能转噬外人。而不是祸害国人……”

    外面传来嘹望的报告。说风暴已停了。鲁汉陕和蓝鼎元相视而笑。举杯庆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百零八章 远东还是中土?东洲还是美洲?

    ()    九月的巴达维亚格外炎热,但码头边的酒馆依旧人满为患。开酒馆的荷兰老板从赛里斯人那学了鼓风对流降温的窍门,用驴子驱动大扇叶,呆在酒馆里,比蒸笼般的室外还舒服,生意自然也格外兴旺。

    “太可怕了!赛里人迟早要成五百年前的蒙古人,席卷整个世界!”

    巴达维亚总督秘书大着舌头,吐着酒气,用带着浓浓低地腔的不列颠语嚷嚷道。

    “这才几年啊,巴达维亚的赛里斯人就已经暴涨到七八万人了,整个巴达维亚才多少人?十万出头!总督都把官邸搬到了西面的小港口,卧室直通着栈桥,床边设了警钟。一旦钟声一响,能在五分钟内上船。什么警第八百零八章 远东还是中土?东洲还是美洲?钟?赛里人要把巴达维亚变成他们的椰子城啊。”

    对面的听众//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衣着整洁,甚至连领扣都没松开,一看就是不列颠人,他爱莫能助地道:“赛里斯皇帝对你们荷兰人已经很克制了,没有像处置马尼拉、马六甲和亚齐那样,直接用大军碾碎巴达维亚。我对你们巴达维亚当局的劝告很简单,效仿以前葡萄牙人在赛里斯土地设立自治领一样,在巴达维亚附近划定赛里斯城,让巴达维亚的赛里斯人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们荷兰还希望能继续在爪哇保持存在,向赛里斯人妥协,争取跟赛里斯人共存共利,这是唯一的希望。”

    咚的一声,秘书的酒杯砸上桌子,满腔怒火再也遮掩不住:“劳伦斯爵士,这也是你们不列颠人从我们荷兰手里接过爪哇和马鲁古群岛的希望吧?”

    不列颠国王特使劳伦斯第八百零八章 远东还是中土?东洲还是美洲?爵士纠正道:“是摩鲁加群岛……”

    秘书焦躁地道:“这没什么不同,一旦我们荷兰人失去了爪哇和马鲁古,你们不列颠的东印度公司就要单独面对赛里斯人。我们两国在远东有密切的共同利益,不仅是我,总督也衷心地希望,能说服尊敬的国王陛下,能更多关注远东局势。遏制赛里斯人的扩张。”

    他压低了声音咬牙道:“派遣一支分舰队,至少十艘三级战列舰到远东来,就能极大地震慑赛里斯人。他们现在只有六艘战列舰,就靠着几十艘单层炮甲板的大型巡航舰统治这片海域。我们两国海军如果能紧密携手。只是用上一只拳头,也能让赛里斯人明白,大海是我们的,不是他们的!”

    劳伦斯端详着秘书的脸色,看了好一阵,确认他是认真的,才叹道:“阁下。您刚才说赛里斯人太可怕了,只是在说他们人多吗?”

    他摇头苦笑:“不,您错了。千百年来,远东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当我们欧罗巴正处于黑暗世纪的时候,赛里斯就已经有上亿的人口了。”

    “您没有看到赛里斯人更可怕的地方,而我却有深深的体会。我在赛里斯人呆了快五年,除了在他们最发达的广东呆过。还在他们即将复兴的江南呆过。我也去过最荒凉的西北荒原,甚至还借贸易的名义,去过目前北方鞑靼国的首都。”

    “这五年所见所闻。我得用上十年的时间撰写见闻录,而说到可怕,我们的祖国……不列颠和荷兰都是海上强国,对征服和统治海洋都充满着**。但对赛里斯而言,海洋只是他们世界的一部分,可就在这一部分里,我看到的情形,可怕这个词,已经不足以概括我心中的感受。”

    劳伦斯目光悠悠,心神又回到了旧日历程。

    “三年前我去了江南。那时赛里斯刚收复这片故土,在江南的海面上我没有看到太多海船,有也只是二三百吨的老式硬帆船,沿海的造船厂也都只会造渔船,会操纵软帆的水手更少得可怜。”

    “我在江南呆了一年半,离开的时候。海面上的景象却已经翻天覆地。无数高桅大船,飘着软帆,朝着各个方向来来回回。而沿海那些小船厂,都在造六七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大船。”

    “而我路过福建和广东时,更看到了无数船厂靠着海边出现。在香港和黄埔船厂,他们的巨大干船坞从来没有空闲过,一直在造至少两三千吨的大海船。”

    劳伦斯看向秘书先生,目光中带着丝怜悯:“阁下您的建议,我也认真考虑过,我也确信,我们两国联手,在远东投下海军主力,以赛里斯海军目前的规模来看,他们没有一分胜算。但是……如果赛里斯人没有屈服,而是如狮子一般,被触怒之后全力反击,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比出三个指头:“这是我千方百计获得的数据,赛里斯人在江南、福建和广东,注册的造船公司超过三千家,每年要造二百吨以上的海船至少一万艘。如果赛里斯人愿意,他们一年之内就能武装出一百艘三级战列舰。”

    “尽管他们的军官和水手经验不足,但他们获得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造船技术,火炮技术更比我们欧洲强。这就意味着,我们会在远东面对一个新崛起的海上霸主,它比西班牙和法兰西都还要强大。即便我们两国的海军全都汇聚在远东,也不一定能打败它。而当它武装起一支庞大的海军之后,天知道它会作到哪一步?到那时候,南洋,甚至印度洋,对它来说都会显得过于狭小了。”

    劳伦斯摇头:“在远东,赛里斯……已经不是武力可以抗衡的存在,我们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个事实,并且理智地承认,南洋是赛里斯人的势力范围,要在南洋生存和获利,就必须服从它的规则。”

    远东一词正在欧洲兴起,起初还只是包括赛里斯和东北亚诸国在内的地理名词,这些年渐渐融入了一些有远见的欧洲人的情感,赛里斯代表着优雅和尊贵,而远东则代表着面对让人垂涎欲滴的巨大财富,却因陌生而强大的力量正在崛起而难得的不甘,同时也因世界被赛里斯占据东极而变得“破碎”的不满。

    总督秘书呆了好一阵,嘴里还在蠕动着,反复念叨三千和一万的数字。

    劳伦斯心说你们荷兰人就蹲在爪哇作自己的小买卖,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局观。这只是区区海船而已。赛里斯人真正可怕的是什么?是正在广东、福建和江南轰鸣作响的蒸汽机!这些机器汇聚了数百万工人,正源源不断地造出极其廉价的丝绸、棉麻和钢铁。

    赛里斯人为什么要造这么多船?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在江南,他看到那些海船的船帆遮天蔽日。正载着这些工业品卖到北面的鞑靼、日本和朝鲜。在福建和广东,海路犹如城市的车道,把商货倾销到赛里斯人在南洋的殖民地,同时卖给趋之若鹜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人,甚至是不列颠跟荷兰人。

    不列颠在禁止进口赛里斯丝绸前,一匹赛里斯丝绸的售价是两到三英镑,不列颠人自产丝绸的售价只有一半。而现在。赛里斯丝绸在葡萄牙的售价不到一个英镑,比不列颠自产丝绸还便宜百分之二十!财政大臣沃波尔正受到国内贸易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取消禁令,同时贸易商跟国内工业主的矛盾也不断激化。

    劳伦斯在赛里斯人活动了四五年,终于推动国王和议会认真面对赛里斯,沃波尔政府也开始讨论跟赛里斯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议案。当然,现在的选择已非是否正眼看赛里斯,将其当作欧罗巴国家那种外交对象。而是到底该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调整远东布局,才能保证自己在远东的利益。

    劳伦斯很悲哀。认真说,这个结果并非他的功劳,年初赛里斯跟葡萄牙签署了直航贸易协定,这才是不列颠不得不正视现实的关键原因。如果是在十年前,这样的协定只会导致欧罗巴诸国孤立葡萄牙,同时列强会千方百计地阻扰和破坏航路。而在赛里斯统治南洋的现实深入人心,东方优雅而神秘的强国形象通过葡萄牙代言,也已为欧洲所广泛接受,商货更在欧罗巴大行其道的现在,西班牙和法兰西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全球海贸格局的新变化。只靠不列颠跟荷兰,已经无力翻盘。

    劳伦斯在赛里斯的使命已经结束,之前他的同伴夏尔菲已因窥探赛里斯人在蒸汽机和火炮上的技术而被驱逐,另一位同伴莫顿上校也在几个月前加入了东印度公司。跟劳伦斯相比,莫顿上校更为激进,预言赛里斯是不列颠在全球的头号大敌。去东印度公司的目的就是要遏制赛里斯西洋公司对印度的争夺。

    劳伦斯跟莫顿上校不同,他觉得莫顿上校只看到竞争的一面,没看到合作的一面。两人虽有分歧,让荷兰人继续顶在最前面的策略却是共识。要竞争,荷兰人是盾牌和缓冲,要合作,荷兰人是踏板和桥梁,因此劳伦斯在公开场合劝说总督,在私下游说总督秘书,希望巴达维亚当局用更灵活的手段跟赛里斯人相处,避免矛盾激化,给赛里斯将荷兰人驱逐出南洋提供口实,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如此用心,南洋的荷兰人自己也清楚,就因为直面赛里斯的巨大压力,同时前途未卜,巴达维亚当局,上到总督,下到普通的荷兰士兵,心中都揣着满满的恐惧,外加难以抑制的焦躁,这位总督秘书的心理是南洋所有荷兰人的共同写照。

    两人都是用本地少有的不列颠语说话,隔壁一桌酒客听到了只言片语,居然哈哈地笑了起来,用明显带着鄙夷的目光扫视两人,叽叽咕咕地议论着,用的是西班牙语。劳伦斯依稀听到了“自不量力”、“垂死挣扎”之类的字眼,顿时生出警惕。葡萄牙人几乎就是赛里斯的盟友,而西班牙人也跟赛里斯走得很近,甚至跟不列颠的贸易商联手搞走私贸易,大肆往不列颠倾销赛里斯商品,不列颠国内工业主、议会和政府对西班牙人是恨之入骨。

    原本就是世仇,现在又添新怨,劳伦斯不敢说话了,怕在这地方惹出祸端来。

    跟着总督秘书各怀心事,举杯消愁,外面码头忽然喧闹起来,有人冲进酒馆道:“是赛里斯的巡航舰进港补给,听说还是鲁将军的座舰。”

    这座酒馆算是码头区的高级会所,酒客多是有身份的欧罗巴诸国商人、船长和官员。听到这消息,居然都举杯道:“为了鲁将军,干杯!”

    鲁将军?

    总督秘书不解,劳伦斯倒是记了起来。现任南洋舰队司令官,赛里斯海军中将鲁汉陕。

    “鲁将军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航海家,他应该刚完成了环绕南洲的航行……”

    “当年也是他率领船队远航到欧罗巴,跟我们葡萄牙建立了外交关系,据说他离开的时候,首相的女儿和侄女在码头上当众大哭啊。”

    “我记起来了,赛里斯套子不就是鲁将军他们在欧罗巴传开的吗?”

    酒客们纷纷议论着。而当有西班牙人再说到“鲁将军还去过东洲,跟我们西班牙副王讨论过贸易问题,大帆船贸易能保留下来,我们还能借着这条商路做自己的生意,鲁将军也有功劳啊”一直只埋头在巴达维亚,还因恐惧赛里斯人而几乎得了自闭症的总督秘书很是不解。

    “南洲是哪里?东洲又是哪里?”

    劳伦斯虽在赛里斯国内,却也不是什么都懂。对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南洲”、“东洲”称谓也不太明白,茫然时,隔壁那桌西班牙人正起身离座。为首一人用不列颠语道:“南洲是赛里斯人发现的。就是这个名字,而东洲嘛,就是欧洲人所说的美洲。赛里斯人把北美洲称为上东洲,南美洲称为下东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