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人还好点,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也猜出了大概,肯定不是答应贺一若的,而是婵儿,但两人为什么一起打喷嚏?这可真是…果真只能用太默契来形容了!
贺子希看这情况赶紧出来打圆场:“属下叩谢陛下隆恩。”
说完伏地磕头,如清也随着一起,婵儿依然是轻轻的一褔身。
皇后眉头一皱,“怎么这大将军的女儿谢恩都不用叩首了?”
政王没说话,他就想看看婵儿会如何面对两个后妃的责难,等她接不住了,他再出来打圆场。
婵儿心里嘀咕,老狐狸,明明这也是他下的口谕,他竟然不出来圆场!他这是要坐山观虎斗啊!而她此时也不能说是政王下的命令,刚刚子希的事已经说过了,现在政王没说话,她若是再说是政王的口谕,就有种要拉政王下水的感觉了,那样以后她在这宫中还有什么安稳日子?
恐怕不止一个齐美人和皇后了,随便遇到一个后妃,她们都得想方设法的刁难一下她,千万不能小看了女人的醋意啊!
婵儿想了想,却不知该说什么,政王也看出来了,她没办法了。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这本来是他的口谕,若是他不承认,婵儿又不行大礼,按宫规的话算是罪犯藐视皇权呢,轻则也是五十廷杖!
藐视皇权,除非是皇上给的权利,不然谁能帮着躲过这一劫难?
政王给了郑公公一个眼神,郑公公立刻会意,可他刚要说话,就被如清抢了先,“陛下,奴婢有话。”
政王眼睛一亮,可以借机试探一下婵儿身边的人:“说吧。”
“陛下,您乃天子,天子之尊,理应行大礼相谢,今婵儿姑姑虽然情有可原,但确实犯了不小的罪责,望陛下网开一面,允许奴婢代婵儿姑姑受罚,奴婢万死以谢陛下隆恩。”
政王、皇后和齐美人都是一怔,皇后眼中寒芒一闪而过,竟然还有人愿意代她受过呢?
齐美人则是对如清刮目相看了,记得去年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张嬷嬷确实说过,如清是个聪明伶俐的,只要好好的调教调教,绝对会比夏香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去年刚好是太后十年大忌,她也不好将长信宫的人调走,结果这事就被搁置了,看现在的情形…也许她是个可以重用的人呢!
政王听出这话里的道道了,如清说婵儿是情有可原,指出了婵儿不行大礼是有苦衷的,只是她并没说是什么苦衷,就直接调转了话题,先给政王戴了一顶高帽,然后说自己愿意代婵儿受罚。
这样也就是说,婵儿犯了错,该罚,可这错却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可以找人代她受罚。
“如清?你叫如清对吧?说说婵儿为什么有情可原?如果真如你所说,朕可以考虑不罚她。”
皇后一听,急道:“陛下,这使不得,如果先例一开,以后若人犯了错都说有情可原,那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用受罚了?此等先例,不可开!”
齐美人也附议说不可开。
政王斜睨了一眼齐美人:“颖颖,你是真的觉得这先例不可开,还是…故意的?”
齐美人脸一红,低头没有说话,皇后心中窃喜,她当然知道齐美人的心思。
她一直跟她做对,按正常来说是不会附议她的说辞,她都恨不得跟她说辞相反,怎么会赞同她的说法?那原因就只有一个,齐美人把她当枪使!
ps:各种求啊!!!(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各种遇见
皇后眼中是愉悦的小火苗,说明这次她倒是乐意被齐美人利用一回。
说实话这也是很难得的。
“回陛下,昨日婵儿姑姑来杂役房的时候,奴婢正好端着碎掉的碗具准备扔掉,却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撞到了姑姑,将姑姑撞倒了,结果害的姑姑被破碎的宫碗划伤了膝盖下方,虽然已经包扎过,可是若下跪的话容易再次崩裂伤口而出血,陛下您是天子,若在您面前…那岂不是冲撞了您的龙颜?况且此时皇后和美人也都在…”
如清没有说下去,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了,婵儿不下跪是为了不冲撞到陛下,所以她宁愿担着藐视皇权接受轻则五十廷杖的处理,也不想冲撞到陛下,婵儿是一片为皇上考虑的心。
而且皇后和齐美人都是后妃,更是容易被“冲撞”到,所以婵儿更不能下跪了,至于去接受廷杖时若腿上出血了,也不会冲撞到任何人,就没有必要害怕那么多了。
政王听完脸上的笑意很明显,如清对婵儿还挺好的,她这样揽罪责,不怕惹祸上身吗?
“既如此,朕免了婵儿的处罚,让如清代罚吧,就罚廷杖…”
“陛下不可以!”
婵儿听到这突然出声,着急的直接跪下,结果扯动到腿上那一堆细小的针眼,又开始钻心的疼,婵儿紧咬牙关才没出声,可是紧皱的眉头和渗出的细小汗珠却出卖了她。
政王看到她这样,也是疑惑了一下。难道她真的受伤了?不是借口?
“哟,这会子不怕冲撞到陛下的龙颜了?也不怕冲撞到皇后娘娘和本宫了?”
齐美人突然出声,却是红果果的打脸!因为她说的这是事实,刚刚用这个当借口,结果现在因为陛下要罚如清,而婵儿立刻下跪,这说明什么?
那真的是明目张胆的欺上瞒下,欺君罔上!
皇后也是脸色不虞,怒目而视,可心里却高兴坏了。陛下有心护着婵儿谁都看的出来。可是齐美人偏偏就是要婵儿不好过,这不就是跟陛下对着干?皇后怎么能不高兴呢?!
“陛下,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此时郑公公突然出声,政王疑惑的看着他。可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快点说。快点说!
“陛下日理万机。有些小事自然是记不得了,而奴才虽资质平庸,却可以帮陛下记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幸得陛下信任,您也命奴才帮您记着了,奴才记得上次您去澜月阁的时候…哦,就是帮澜月阁提名的那天,您曾经随口说过一句话,不知您还记不记得?还算不算数?”
政王一听愣了一下,放佛仔细的在回想什么,突然用力一拍小桌:“哦,是了,朕想起来了,朕曾经似乎说过,婵儿可以在非正式的场合下不行大礼,是吧?”
郑公公笑着点头:“陛下当时也就是随口一说,奴才知道您日理万机,所以帮您记下了。”
“对了,朕说过这话,那…今天婵儿不行大礼也算是朕的口谕了?朕既然说过这话,自当是做数的,婵儿,朕说过这话,你怎么不提醒朕?赶紧起来吧!省的别人说朕食言。那刚刚婵儿阻止朕也是为这事吧?”
婵儿不禁嘴角抽搐,我敢提醒您吗?您当这是现代呢?这是古代!这屋里的人随便一个人说一句话就能要了我的小命的古代呀!
真是万恶!
“原本奴婢一时也没想起来,听陛下说要罚如清,奴婢才突然想到的,只是没想到郑公公还记着,奴婢多谢郑公公的记挂。”
政王和郑公公对视一眼,眼角狠狠的抽了又抽,婵儿也是睁眼说瞎话的个中典型!
“行了,既然这话曾经是朕亲口说的,那婵儿只是尊朕的口谕罢了,根本无罪可言,那如清也就不用替罚了。不过婵儿怎么说也是大将军的女儿,受伤了是因为如清的关系,那…如清,日后照顾婵儿的责任就落到你身上了。”
“喏,奴婢领旨谢恩。”
婵儿、贺子希和如清三人对视一眼,眼底是浓浓的笑。
三人从太极宫出来不禁长长的虚了一口气,真是有一种九死一生的感觉。
贺子希低声的说:“明明不用这么费事的,陛下只要跟皇后娘娘和美人替咱们澄清一下就可以了,他非不说,弄出这么多弯弯绕,妹妹,你说陛下是不是国事太少了,闲得慌了?”
婵儿无奈的摇摇头:“姐,别乱说话,陛下自然有他的深意,咱们啊,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还有,姐,你要时刻记着点,说话千万要留下余地,否则你终会害人害己的。”
贺子希点点头,其实她一直都知道的,只是有的时候就是嘴快,没等经过大脑呢,就已经说了出来了。
三人向杂役房走去,谁成想竟是在上次如清遇到贺一若的拐弯处遇到了宫墨林。
三人向宫墨林屈膝行礼,宫墨林却目不转睛的看着婵儿:“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回大盛太子,奴婢是要去杂役房。”
宫墨林眉头扭了起来,去杂役房做什么?
此时他才扫了一眼贺子希和如清,这两个人他都没见过,长的都不错,一个身着玄色简装的女子一脸英气,看起来很威武的样子,另一个人是一身柳绿色宫装的女子,更是有一双笑眼,让人看了就很舒心。
“婵儿姑娘,我可以单独和你说几句话吗?”
婵儿微微一愣,她四下看了看,这个单独谈…似乎难度有点太…
若是被人看到了,不知道又会传成什么样了,尤其她的身份本来就不是很详细,若是再被人扣上一个她是大盛国派来的奸细之名,怕是她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甚至当初帮她伪造身份情况的贺子希都会跟她一样,当然作为她俩的哥哥的贺一若也逃不了的。之后便是大将军,因为他救她在前,又收她做义女在后…
“大盛太子,这不体统,您是大盛国太子,若您是有什么事吩咐直说便是,奴婢没有什么话可以跟大盛太子单独说的。”
宫墨林一听心中难掩的失望,看了一眼她身后的贺子希和如清,有些不知该怎么说。
“大盛太子要说什么尽管说便是,这两位都是奴婢可以信得过的人。”
宫墨林想了想,道:“关于前日的事,虽然八皇子是上门解释了,并且还给了赔罪,但我二姐依然每天闷闷不乐,而且这又是前晋国,我二姐并不认识其他的人,所以在下想请姑娘过行馆一趟,开解开解我二姐。”
婵儿忽的抬头,望进宫墨林深不可测的眸中,宫墨林也在看着她,两人此时就像是一对恋人一般,深深的凝视着对方,而两人却没发觉一点不妥。
如清却很心急,如果被人看见了,定是要误会的。
可很不巧的是她刚这么想,对面迎面就走来一个衣袂翩翩的人,他长相柔美,却不会让人觉得失了阳刚之气,一身剪裁合体的戴蓝色宫装上秀着醒目的四龙纹。
如清心下一急便道:“还请大盛太子恕罪,是奴婢莽撞了,不该冲撞到大盛太子,要罚请责罚奴婢,勿要责怪婵儿姑姑。”
说着就跪下去,此时婵儿方才回神,眼角也看到了来人,知道如清是为她解围,于是说:“还请大盛太子责罚奴婢。”
贺子希看到这一愣一愣的,明明说的不是这话,怎么看到那个迎面而来的人就突然都请罚了?那她要不要也请罚啊?
谁知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听见大盛太子说:“无碍,既然婵儿姑娘觉得过意不去的话,那就去陪我二姐说说话,顺便切磋切磋…琴棋书画,姑娘觉得如何?”
婵儿嘴角抽搐,这大盛太子也太能趁火打劫,蹬鼻子上脸了!
此时那戴蓝色宫装男子走到进前问:“怎么了?”问完就看到了如清:“如清?你在这做什么?嗯,对了,我都忘了,等一下我会把你从杂役房调回宫中的,你就继续在外院伺候吧!太子妃那边,我会去说的,不就梳头嘛,她都已经有了伺候的宫女了,还去为难你。”
如清的心嘭的剧烈跳了起来,太子明明知道太子妃为什么会为难她,他却还是这样…
“太子金安,回太子,我们刚刚从陛下那里回来,是为澄清宫中的谣言而来。回来的路上却不想奴婢走的急了一点,不小心撞到了大盛太子…”
接下的情况如清并没有说,就是让司徒章自己去想,他想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
宫墨林眉头一皱,这个如清…很聪明,不过却是挖了个好坑。
这简短几句话就已经把该撇清的人都撇清了,想表达的意思也说明白了。
在前晋国的这两天宫墨林也没闲着,私下已经把前晋国的情况大致都打听清楚了,三个皇子的为人都什么样也都清楚了,不然前日晚上他不会想到要问那个小偷关于八皇子的问题。
因为宫墨林觉得八皇子跟他打听来的形象相差实在太大了,不过经前日那件事之后,他反而觉得似乎只有司徒晔的形象是与“传说”中符合!(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太子本性
宫墨林上前先与司徒章简单的打了个招呼,然后看向婵儿,意思很明显,我刚刚说的行不行,我还等着你给我答复呢!然后我要走了!
婵儿也是醉了,这都什么事啊,天天的怎么什么人都能碰到呢!
她偷偷的扫了一眼司徒章,刚刚司徒章的话就是说对如清还有那份不纯的心思,她就怕八皇子还没回宫,他就把如清召回了太子宫,到时候也不好让八皇子去太子宫要人呀!
尤其去要的还只是一个普通宫女,这知道的是她婵儿要的,不知道的呢?还不定怎么诋毁八皇子呢!到时候说不定那些个“遇屎”们,又要对八皇子喷粪了。
虽然刚才陛下说过让如清照顾她,但那是因为她现在在杂役房,而且还是因为如清的“失误”受伤了,所以才让如清照顾,他并没有说让如清以后调去澜月阁。
况且当时还有皇后和齐美人在,她们也都听见了。
这要怎么办?
宫墨林虽然不知道婵儿在为什么为难,但大概跟眼前这个前晋国的太子有关系吧?
他所能打听到的,关于太子司徒章,听说是一个长相温润如玉的人,但性格却很强硬,说强硬都是好听的,说不好听的就是势大欺人的类型,而且欺的都是比自己势小的人。
宫墨林记得,那日在宫宴上,他看到太子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外表很符。的确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人,后来宫宴散了,他去了这宫中的园林里去看看景致。结果却发现了太子的本性,他并不是强硬性格的人,反而是残忍噬血,脾气暴躁的人!
现在已经八月份,前晋国依然很热乎,园林内有各种树木、花草等,各式各样,比着他们大盛国要多很多。正当宫墨林感慨的时候。却发现园林的另一头似乎有人走过来,于是宫墨林带着天童隐藏了起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晋国的太子司徒章。
他一脸愤怒的看着一个不惑之年的人,只听那人说:“太子。我也没想到那该死的老匹夫竟然会送那么窝心的礼物。陛下可是明君。治国之策当然比着任何东西都好。”
司徒章说:“舅父,那老七和老八怎么也都送进父皇的心垲里去了?”
他的这一声舅父可真是叫的人心惊肉跳,袁景真偷偷的抹了一把汗。都说太子司徒章暴虐,那是因为他完全没有人性呀,一怒起来管你是什么人,说不定能直接挥刀砍了他脑袋!
不过面对政王的时候司徒章的气焰就小了,也许真的是迫于天子的威压,司徒章的脾气一到政王面前那就一点都没有了,他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一般,还不是装的!
袁景真觉得,一物降一物这话若是用在政王和司徒章的身上,那绝对是对极了。
“太子,虽然老夫不知道七皇子送给了陛下什么,但老夫可不会看错,陛下当时曾有过一丝犹豫。说明这件礼物要么让陛下为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