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珍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珍玩- 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王老板的眼神,唐易也明白了:昨天说了要送他,虽然他说不要,但是毕竟要表示感谢,既然说了,就拿过来看看。昨天王老板说是要送客户的,这么早送过来看,就是想确定下唐易是不是真的不要,如果不要,上午再给客户还来得及。

    这件净瓶,高达六十厘米,是白瓷刻花牡丹唐草纹龙口净瓶。瓶身和普通净瓶差不多,但是颈部和顶端很长,颈部中间还有伞式结构。当然了,还有一个工艺很繁复的“龙口”。

    这件净瓶是很出名的,因为是四十多年前在定州出土的。当时出土了大量定窑的瓷器,基本都是北宋初年的东西,这一件净瓶,是其中尺寸最高的一件,现在在定州博物馆里呢。完全可以说是顶级的定窑珍品。

    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仿品,基本就成了纯粹的工艺品。因为蒙不了人,造型、尺寸、纹饰,和博物馆里的那件都一样嘛。这就好像那些个名画的印刷复制品似的,用来摆设而非收藏,要的只是一种感觉罢了。

    唐易既然明白了王老板的意思,立即表示不能要,还是送给客户为好。文佳的态度也很明确。

    王老板一看,顺坡下了,收好东西之后,说中午无论如何要唐易和文佳赏脸,他做东请吃饭,顺便商量下要不要去看看那两件白瓷大碗。

    虽然知道王老板上午有客户,但是唐易还是顺嘴问了一句:“王老板,那两只大碗,你的表弟还有没有说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特征?”

    没想到这一问,王老板居然立即说道,“你看看,我昨天忘了说了,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呢。就是这两只大碗,底下都刻了一个‘官’字!不过就是不是篆字,是楷体字,也不怎么漂亮。”

    唐易一听,点了点头,“那好,你先去谈生意,咱们中午见!”

    王老板走了,唐易点了支烟,对文佳说道,“如果真是北宋的定窑,刻了‘官’字,说明是北宋早期的,最晚也到不了宋徽宗。”

    “这就是官窑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表示是官方制造的,当时汝窑什么的还没有烧,当时的以定窑白瓷作为官窑,也充分说明了定窑的地位。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情况来看,定窑是刻有‘官’字最多的瓷器。”

    文佳笑道,“这说明北宋早期,定窑就是老大啊!怪不得后人还会把它排在五大名窑之首。”

    唐易接口道,“嗯,只不过后来其他四大名窑地位迅速提升。特别是汝窑,只烧了二十来年,更显得珍稀。”

    文佳想了想,“我看哪,再就是,白瓷给人的感觉,也比较普通,这也是一个原因。”

    “你不知道,白釉需要提纯,现在来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放到北宋,却很难。其实最早的白瓷,是青白瓷,说白了,青瓷它容易烧。工艺不断改进改良,最后才越来越白。只是比起白瓷来,宋徽宗更喜欢青瓷,他是皇帝,由此带动了上上下下的趋势。”唐易解释道。

    “那定窑就没有别的颜色么?”

    “有,不过不如白瓷出名罢了。还有红定,墨定等等。不过,现在叫紫定、黑定,都很稀少。”

    文佳点点头,“既然他说刻了‘官’字,那咱们就去看看吧。走吧,去吃早饭,顺便给师叔和灵洪子说说这事儿。”

    去酒店餐厅的时候,文佳还嘟囔了一句,“要是他表弟发现的是什么红定,那就更好了!”

    唐易笑了笑,“如果是真的北宋定窑,白瓷就烧高香了。红定市面儿上很难见,我是没亲眼见过。苏东坡曾经写过一句诗:定州花瓷琢红玉。就算在北宋,红定也是个稀罕玩意儿。”

    “有多稀罕?”

    “关于红定,我看过北宋的一则小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不过倒是能说明红定的珍贵。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面的那个‘太子’,后来的宋仁宗。”

第1325章 这不是碗

    说到这里,已经到了酒店的餐厅,早餐都是免费的,也比较简单,这时候唐无心和灵洪子都已经吃完了。见唐易和文佳过来,他们也便一时也没走,坐在那里一起聊天。

    “正好,有笔买卖,说是有两件定窑的白瓷,我们想去一趟曲阳。”文佳说了这个,不等唐无心应声,便又催唐易,“你先说说红定的事儿,让他们一起听听,巩固下感觉。”

    “巩固?”唐易喝了口小米粥,“你这用词儿,还真各一路。”

    灵洪子笑了笑,“哎?定窑不都是白瓷么?你说红定,我还真想听听。”

    唐易接口,“就是个小故事,说明红定珍贵。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当时宋仁宗到最宠幸的张贵妃那里,发现了一件定窑红瓷。”

    宋仁宗就问张贵妃,这东西哪里来的?

    张贵妃说,是一个大臣送的。宋仁宗当时就恼了,大骂张贵妃,大体意思就是告诉你多少遍了,不要接受大臣的礼物,你怎么不听?说罢,居然拿起柱斧(水晶小斧),把这件红瓷给打碎了!

    宋仁宗比较简朴,这个很多史料都有记载。同时呢,后宫和大臣有来往,这也是一件让皇上不高兴的事儿。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定窑红瓷的珍贵。

    要是这个大臣送的只是一件普通的瓷器,皇帝也不会上眼,不会重视。而且面对最喜欢的妃子,立即就动怒了,连详细问都没问就打碎了,那就不是一般的珍贵。

    反过来说,要是普通的东西,大臣也不会送,你送个粗瓷大碗进宫,那不是纯粹找不自在么?

    “这个大臣拍马屁,思虑得还是不够周全。皇上这么简朴,你手里还有这么贵重的东西。估计宋仁宗对他是没好了。”文佳大笑,“他应该学学秦桧,老婆说了要给太后送礼,他还能给找补回来。”

    文佳说的秦桧的事儿,也是个小故事。说当时秦桧权势熏天,各地贡品,好东西先送秦府,再送皇宫。

    一天,秦桧的老婆王氏,进宫见到宋高宗的老娘显仁太后,显仁太后对王氏说,最近好像很少见到大鱼,还真有点儿想吃了。

    王氏一听,拍马屁的机会来了,就说,我家里有大鱼啊,明天给太后进献一百条!

    结果王氏回去给秦桧一说,秦桧直接把她臭骂了一顿。头发长见识短,这哪是拍马屁啊?这是找死!皇宫里都没有,你家里反而有,还进献一百条!要是让皇上知道了,这还了得?

    但是话已经说了,不进献是不行了。第二天,秦桧安排,让王氏向太后进献了一百条鱼。不过不是大鱼,是糟青鱼。

    哎?这个效果就很好了。显仁太后抚掌大笑,“说这婆子土气,果然如此!”当然了,土气归土气,心意还是可嘉的。

    唐无心一直没说话,等唐易和文佳快吃完了,才问道,“你俩决定了要去?”

    “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文佳应道。

    唐无心点点头,“行,那就去吧。”

    文佳道,“这样,师叔,到地方您不用下车,唐易这眼力,看看就能定。”

    唐无心却说,“我说的是让你俩去,我俩呢,坐高铁先回去。从石门到燕京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灵洪子跟着点头,对这老爷子,他挺敬重。

    文佳一听,也没勉强。回去收拾了一下,就把他俩送到了火车站,石门到燕京,京广线上高铁很多,即买即走。

    中午的时候,王老板请唐易和文佳吃饭, 听说唐易和文佳准备去了,很高兴。毕竟帮了他一个大忙,就算买卖不成,他在地头上尽尽地主之谊也是好的。

    王老板也是开车来的,下午他们便出发了,文佳开着车,跟在王老板的车后面。

    到了地方,王老板先安排唐易和文佳住下,说第二天再去看东西。晚上大摆筵席,还叫了石雕厂的俩女的,一个业务员,一个会计,都是三十多岁的少妇,酒风豪迈,言语泼辣,讲起湿漉漉的段子来,比王老板还自如。

    唐易和文佳都不爱喝酒,但是这俩女的起腻起得太厉害,最后文佳无奈,稍稍用了点儿术法,这俩女的才变成了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状态。

    吃完了饭,王老板又想安排点儿节目助兴,他们自然不去,而且那俩女的已经成了文佳的“手下”,最后她俩把王老板送回去了。

    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王老板便带着他们去了一个村子。

    王老板的表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亲戚就算王老板见过世面,所以才委托他来打听,这带了两个人到了家里,立即就把东西拿出来了。

    这东西摆到堂屋的桌子上,唐易一看,笑了笑,“这可不是大碗。”

    王老板的表弟瞪了瞪眼,“不小了!”

    唐易只得进一步解释,“这不是碗。”

    “也不是盘子啊,盘子没边儿,也没这么深!”

    这两件白瓷,是一对。直径得有25厘米左右,形状的确不是碗,但也不是盘子,就是个矮的圆筒,有个七八厘米高,中规中矩,倒是像那种简易的圆饭盒。

    形状中规中矩,但是刻花却很精美,花卉纹疏密有致,雅致隽秀。

    王老板和他表弟都是彻头彻尾的外行,唐易也没和他们多说,拿起来又仔细看了看底,的确都刻了一个“官”字,而且字形基本一致。

    等唐易看完了,王老板却又忍不住问道,“唐老板,这不是碗是什么?”

    “这是笔洗。”唐易也不好隐瞒,“就是写完了字儿,涮毛笔用的。”

    “噢!”王老板点点头,“是宋朝的吗?能值多少?”

    都是生意人,但是隔了一个圈子。王老板做石雕生意,东西好不好就在明面儿上,这谈价钱也都是大致有数,上下差不了多少。但是古玩行可不是这样,他这话问得唐易实在是没法接。

    唐易有点儿尴尬,他之前忽略了这一点。王老板是个纯粹的外行,而且之前还把东西来路的实底儿给交了,到了地方又是热情好客。一时间竟有点儿不好意思说假话了。

第1326章 下石改向

    文佳眼见唐易的表情有些别扭,连忙在一旁道,“王老板,这东西断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行的,暂时只能看个大概。我看,东西还不错,最起码比较完整,没磕没碰的。”

    文佳说话的时候,唐易顺势递给王老板和他表弟递烟,然后自己也点了一支,等文佳说完,顺口问道,“确实比较完整,这真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么?”

    这时候,那表弟吸了口烟,“从地里挖出来不假,不过不像是前几年考古队来那样,一下子发现了很多东西,只是挖出了俩碗,噢,是笔洗。也是我运气好,没弄破。”

    他说的前几年,是定窑的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当时考古人员选定了几个地点,一共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和烧造工具,当然,大部分都是残片了。同时,也有不少完整的精品器,时间跨度很大,不止有宋代的瓷器出土。

    同时,也发现了多处作坊遗址和不同时代的几处窑炉。

    不过,王老板表弟家的这块地,和这些地点相距都比较远,可以说基本上能排除是当年的窑址范围。而且,只挖出两只白瓷笔洗,也不可能是什么窑炉遗址。

    根据描述,不是遗址,也不是墓葬,凭空在地里发现两只笔洗,这是有点儿说不通。

    “能带我去看看挖出东西的地方么?”唐易干脆直接提出要求。

    王老板的表弟却转了转眼珠,“那这两只笔洗,能不能先收了?”

    唐易笑了笑 ,“是这样,我去看看地方,主要是想进一步确定年代,现在收了,要是给钱给少了,你不就亏了?”

    “唐老板是做大生意的人,放心吧,亏不了你!”王老板紧跟着说道。其实,他不知道唐易生意做得多大,但人是他领来的,而且可以看出,唐易应该是想要东西,不然不会这么谨慎,关键就是个价钱问题。看这意思,不去地方看看,还定不了价钱。

    “那好,我带你们去!”王老板的表弟最终答应了。

    这地方,是一片麦地旁边的菜地,周围还用篱笆桩圈着,里面种的是白菜。篱笆桩旁边几米处,有一块地刚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王老板的表弟说是要弄粪肥池的。所幸,今天还没往里填灌,要不然没法仔细看了,光是这味儿就受不了。

    就是挖坑的过程中,他挖出了两只白瓷笔洗。

    唐易看了看那个坑,也没看出什么来。不过,文佳却盯着审视了很久,又看了看王老板的表弟一并带着过来的两只白瓷笔洗,眼神忽然变了变,拍了拍唐易的肩膀,“回去商量一下吧!”

    唐易一愣,心说这两只碗肯定是北宋定窑无疑,这坑又看不出什么来,按说就该收了,怎么文佳也不问清楚,就这么说呢?

    不解归不解,唐易还是听了文佳的,“王老板,这断代,我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明白,要不容我们回去考虑下?”

    这一说,王老板的表弟有点儿着急,“唐老板,价钱好商量,反正是白来的,你尽管开价,别不好意思。”

    “就是,就是。”王老板在一边说道。

    文佳不等唐易说话,笑着接口,“我们做生意很地道的,绝对不能乱来,拿不准的,不能乱开价,谁亏了都不好。”

    唐易知道这是个说辞,这种便宜,文佳向来是照单全收型的;说明这事儿,肯定有古怪,便也点了点头,坚决要求回去商量下。

    王老板也没办法,只得应承了。

    临走的时候,王老板的表弟似乎有些气恼了,“表哥,要是有别人来买怎么办?”

    “做生意的规矩我们不会破,我们又没下定钱,有人要,该卖卖!”文佳笑着应道。

    离开村子,文佳让王老板先忙自己个儿的,决定了再联系,王老板看出文佳心里有事儿,也就没多啰嗦。

    回了酒店,进了房间,唐易迫不及待问道,“这俩白瓷笔洗,是北宋的精品,你怎么问都不问就要走?”

    “这俩白瓷笔洗有问题,被人下过符咒!这地方,应该是改换另一处阴宅风水的地方。”文佳解释道。

    “啊?你是说附近有一处阴宅,要改换风水,就在这地方埋了两只白瓷笔洗,还下过符咒?”唐易一愣,随即掏出烟点了一支,“具体是怎么回事儿?”

    “风水上,有‘下石改向’的手法。如果是阳宅,那就是在房屋范围内,选定位置,配合一定的方法,下一块石头。如果是阴宅,多是用在石碑上。”文佳解释道,“这个就不具体说了,埋下这两只白瓷笔洗,基本上和‘下石改向’有点儿类似,但却更为高深玄妙。这两只笔洗上,都下了符咒,之所以埋在距离阴宅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是为了引动风水的力量,压制阴宅所处位置的不利风水。”

    “也就是说,你早看出来了,这笔洗上有符咒?”

    “没有。这才是我不让你着急买的关键原因。我到了埋笔洗的地方,观察了下地气,这才感应到。这说明,这种符咒我破解不了,根本不知道长期接触这两只白瓷笔洗会有什么后果!”

    “怪不得!”唐易深吸了一口烟,“那怎么办?不收了?”

    “如果真是北宋的定窑精品,不收又有点儿可惜。”文佳轻轻摇摇头。

    “但是如果收了,这符咒会带来什么,风险有多大,却是个未知数。”唐易看了看文佳,忽而眼睛一亮,“莫非,你的意思是,去看看那处阴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