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时光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沿时光岸-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的序
沿着时光,朝着彼岸,没有终点的地平线,延伸海平线,三棱的空间,海面与天空辉映,我们存在于不同的港口,不断在脑海起伏的记忆,刻在手心的印迹,褪了色。

  ——前言

  
  和一朋友聊天,聊起了以前的事情,聊起了那段完全失去自己的伤痛,在回忆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原来一些曾经以为会永远记得的片段却已经模糊了,而在谈起这些过去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口气和心态在聊着而已。恨是要花力气的,不知不觉中选择了让时光来淡化一切,不想记住的东西随着时光流逝自然地也就被遗忘了。

  而时光的流逝又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这个困惑困扰着我。回首前尘,有一些伤痛可能会一直放不下,蓦然回想却发现它对我们来说是那么地不值一提了,而曾经以为是会淡忘的很小很小的快乐,却在心里存放着。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自然地选择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片段,是因为对于现在已经被时光磨练的我们,我们脸上的笑容在逐渐地减少吗?或者脸上的笑容没有减少可是保持的时间却已经减少了?还是心里的快乐在一直减少?

  我们都在感叹时间对我们的改变,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的成长和变化都付出了自己的代价,或者是泪水,或者是汗水,再多的间接经验都不如直接经验来得深刻和震撼,时间改变着我们,而我们也在改变着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改变着自己去适应社会的改变。

  时光的流逝让我成长,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着思索.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到底应做什么?朋友说,平时多给自己几分钟的安静时间,我也时常给自己安静的时间,沉淀自己,或者是对过往的重新思考,或者是对以后的一些的想法,可是,有时候这样的安静让我觉得害怕,有时候想着以后,觉得是那么的迷茫和恐惧,对未来没有信心,问问朋友和长辈,原来大家都曾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这样的感觉只是短暂的,大部分的时候都还是充满信心和快乐了,不管未来是怎么样的,我们只需把握现在,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或许这样也是为迎接未来做准备吧,至于朋友们很关心的我的个人问题,俗话说得好一切皆随缘,凡事强求不来的,不是吗?是吧!关于是否认为着坚持着,没有意义也不是我不努力,或许就像古人说的是时候未到吧! 

  时间如水在不知不觉地流失着,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在这改变中,我们时而反省着自己,艰难地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着,迷茫着,快乐着,同时,也收获着。   

  是的,这是我的时光。 。 想看书来

第一部分
我忘记了是哪个人给我起的外号--苦瓜。但我知道从小学开始,别人就是这样叫我的。

  以我自己对我这个外号的看法,那个人是因为我姓傅而给我取的谐音外号,好像一时被电通了思绪,对该人恢复了一点印象,记得我曾反给他取的外号叫蚊子屎还是粪什么的,我只记得用我们的家乡话念起来很是顺口,哗溜哗溜的,但他真名是什么却不大清楚了,但依我对我给他取的外号来分析,可以猜测他可能姓温,也可能他名字里有个文字,温见文,文见温,同音见同音,结果还是不清楚……

  但是不清楚不是不知道,也许拨开那层遮掩的模糊,想起的那几个字眼就可以在思想中浮现。

  外号的传播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开始那个人给我取外号,然后几个人传开了,然后那几个人在一伙人之间传开了,然后被别人带入初中在初中传开了,一个传一个,一个播一个,一人一张嘴,唾沫四处飞,传播速度比蜗牛快一点,流传度比流行音乐还流行,这样从小学一直传到了高中,传播的速率不减当年,认识我的同学、我认识的同学都那样叫我,尽管我不喜欢,但似乎同学叫我的外号挺顺口的,我就勉强着用吧,尽管我这外号比土豆难听,比王八难念,比新闻更难解释,难解释的就是我这外号,没有猴子那么活泼,也没有傻瓜那么被人常用……

  说到外号,是在小学的时候是别人给取的;说到小学,我就想到许多模糊的回忆,那时年幼的我中午不回家,在学校食堂吃饭,剩下的一块钱几毛钱就在外面买零食,记得学校门口经常会摆着一个小摊,一个老太太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前面放两个大箩筐,两个箩筐中间上面放个小箩筐,小箩筐里摆着各种零食,地上还垫上一层大的透明油纸,上面有玩具、贴纸、陀螺……有许多许多东西,虽然如今的我会觉得那些东西很幼稚,但曾经的我真的很喜欢玩。

  因为她经常是用扁担挑着箩筐过来摆开来卖,所以我们都叫她“担箩子”,但是问我“担箩子”这名是谁给她取的,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她叫“担箩子”这是我听别人说的,待去问所谓的别人,别人又会说是从另外一个人那里听来的,另外一个人又会说是从另另外一个人那听来的……一个人传一个人,一个人播一个人,一人一张嘴,唾沫四处飞,还是开头时的那句话,这就是传播的艺术。

  如今,初中三年加上高中两年等于五年,已经过了五年了,现在的我不知道那老太太在不在小学门口担箩筐了,但是她如果还在的话,“担箩子”的传奇一定会在她身上流传下去,所谓流传下去,就是那里的小学生都会以“担箩子”叫她……直到她不再在小学学校门口出现为止,她的故事,才会被我小学母校的比我小五六届的小小学弟学妹们所淡忘。

  说到外号,伴随着我上了初中;说到初中,我又想起了许多事情……

  初中的我爱看漫画,也喜欢收集漫画,《老夫子》、《七龙珠》、《机器猫》……反正当时初中时班上流行的漫画书我都会买,因为初中学校门口经常有一个买书的小贩在学生下午放学后摆开漫画书来买,我的漫画书都是一块五一本从那买的,有三十多本左右,虽然也有印刷不清楚的盗版,但我也一起收藏着,平时就带学校里给同学看,记得有一阵子时间班上不让带也不让看,被发现就会被没收,被没收之后不给回了,回忆中这是我读初一的时候。

  记得那时,我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那时她差不多28岁左右,她是个好老师,那时没重点普通班之分,我在班上前十五名之内,她教政治,我初一初二初三的三年政治课都是她教的,所以我知道,她是个好老师。如今,我不知道她在不在学校教书了,但我对她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因为她姓严,所以刚开始做她的学生时觉得她可能很严,在做了她的学生之后,我们肯定了她真的很严。从小事来看和从小事来说,从她没收了我的小人书,我就看得出来,她真的是很严很严。

  初一的座位布置是一男一女同桌,那时的我很腼腆,我边上座的,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那时我也还是个男孩,我们俩个在上课的时候很安静,因为我不爱所话,所以我和她之间没话说,因为那时她和我学习差不多,所以有少情况下她会问我题目怎么做,我就随便讲解一两句,她说她听不懂,又听了我说了几遍后,她还是不懂,之后没办法,她就只好去问老师了……

  回想起来到底是她不懂题还是我分析的不够清楚,我觉得应该是我分析的不够清楚吧,毕竟人家是一个好学生,如今的我和她学习是相比不得了,而且那时分析不够清楚可能也是因为在给她讲解,所以,可能我在给她讲解时就像我的心情一样乱,纠缠一起自然就理不清,而她自然就不懂。就这样说的,那时的我真的这么腼腆,那样地羞涩。

  话题回到严老师,在我们的这个班级,可谓“精英班”,虽然有好多同学我已叫不出姓名,但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们班曾经的荣誉。在学习上,我们有许多精英,体育上,我们也有许多精英,在班级团结度上,我班也列第一,初中的回忆是这些最深刻,最难忘,虽然我在其中是很渺小的。

  在这三年,我发现了一个我从来都不曾发现的问题,那就是我有高度近视。因为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比较老实的,所以被安排在前两排并不知道自己的视力是那麽差,视力差其中不排除是看书而导致成的,虽然我不看什么国家新闻时事热点之类的,但传统的四大名著这就熟读了多遍……视力差的问题我没向父母说,因为我发现其实不用老师教,自己认真看书也能懂很多,记得一回,因为请了病假,一个人在家没意思,拖了三天课,这三天就在家里自学,回到学校后,老师怕我课堂内容跟不上,想抽时间给我辅导,可是我把我未学习和还没开始教的课程后面已经被我写完了的测试题拿给他看时,他看后夸我我是自学的人才时,我感到很欣慰,之后我又把后面的题也都写完给他看时,他却不乐意了,他对我说:“就算是天才,也要听老师的课,不是什么都能够从书本中学得到……知道吗?”我点了点头,示意我知道了,但那时的我其实还是没懂,只是心里想道:老师不就是靠书本来讲课的吗?

  话说回我自己,我初一的时候当过三好学生,初二的时候也在广播下念过稿,但初三却是我让老师们最不认可的一年,简单点说就是变坏了。就拿严老师来说,初一初二时我的政治成绩一向不错,初三成绩平稳,平稳在不及格的平行线上上下晃动,所以严老师开始对我有偏见了,在班上给同学们举不好的例子,就是借我的事迹来说。还有教我数学的叶老师,虽然她也就只教了我初三这一年,但我还记得她对我的亲切教导,还有我漏交作业时对我批判的眼神……

  省略的一笔带过了我就不多说吧!我记住的不仅是只有这些而已,小学到高中我还有很多很多还没有写下来,多余也不用我表达什么心情,我觉得,其实这一切都很平淡,我的眼也看地很平淡,就如世界的眼中平淡的我们,对于这些,但我却很深沉,回忆在心里很深刻,说怀念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回顾点,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部分,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把它们全部都忘记,况且人生不能够贪婪太多,在撇去和收留之间,不需要太多的心理纠结,回忆如果在心中,那就永远都不会被忘记,因为有许多东西不想让别人知道,藏在心里,可能在平时的休息中时而回想起来而使其未能忘记,也可能在烦躁的生活和忙碌的身影中被淡忘。回忆一些事情还有忘记一些事情,这是不能越过的一段,其也无法越过……

  这是人生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第二过程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 作为一个农村人,因为我戴上了在长辈眼里象征知识和文化的眼镜,所以我每次星期六回家,村里的邻居见到我就会和我问候一声,但我学习成绩其实不是很好,听着他们给我戴的“高帽子”,总觉得有一种被讽刺的感觉……

  说到村里,从哪说又要怎么说呢?怎么说怎么说,就编一首童谣来说一说:

  车不多,

  树不少,

  空气非常好,

  天上还有白云飘,

  白云飘呀白云飘呀飘,

  蓝蓝天呀没有黑烟绕呀没有黑云绕。

  天上四边是白云一朵朵,

  地面四边是平房一间间,

  垂柳落在水塘边呀!

  绿呀!绿呀!

  掀开那美丽的霓虹呀,

  自然气息它的美丽呀!

  就在这村庄里!

  就存在这美丽的村庄里!

  这首童谣能够体现出乡村的美,但其所表达的美并非城市的城市“美”。

  在我家对面望去有一条河,后面是另一个村子,那个村子后面是一座高山,高山上葱葱绿绿的是一片大树林……

  我有三个堂哥一个堂弟,他们是我的哥哥也是经常和我一起玩的伙伴,在我读初二之前的岁月是最有意义的时光,因为我们都还是孩子,在同一个学校,只是他们三个都比我大一届。随着时间的飘落,一切都落在了曾经的时光里,除了可以翻出来说说那些回忆,没有什么其他的能说了。

  去河里钓鱼是我和我其中两个堂哥曾经暑假常做的事情,我们通常先抓到足够钓鱼用的诱饵--蚯蚓,抓蚯蚓很简单,有时候随便翻开地上的砖块或石头,就可以发现蚯蚓因为见了光而使劲扭动着躯体想再次躲起来,不让它逃掉的方法就是要迅速抓住它。我们用矿泉水瓶装蚯蚓,钓鱼竿是我们在山上砍的竹子做的,线和鱼钩是镇上买的,有时候如果突然想着想去钓鱼,可是没有线和钩,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没线可以用其他代替,只要柔韧性好不易断,因为那河不太深,但很高,就像一条山沟,那里有许多鱼,两边的石壁也有很多草。如果没有准备好工具时,可以学上面说的,线可找其他线,还有鱼钩也可以用铁丝做,把铁丝截成鱼钩一般长,折成鱼钩的弯度,一头磨尖,一头绕个小圈套线用,这样就做成了一个鱼钩。我和我堂哥自己做鱼钩这样钓鱼钓过很多回,但这种方法只用于简单的钓鱼,而且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太软的铁丝,要不然不小心钓着了大鱼,大意了这鱼钩钓不起份量,鱼钩这样被直直地拉直了,鱼这样在自己的眼里直直地跑了之后还冒几个鄙视的泡泡,这样子一场空,那就悲矣哀矣了。

  钓鱼的时候要很认真的注意水面,因为我们钓鱼线上都不带浮标,所以看鱼是否上钩就是要死盯着水面,看似这样会很累而且很无聊,但是我们不会觉得很累很无聊,不但如此,我们还会钓很久,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从家里出来,拿着三根自制竹鱼竿,提着个小铁桶,铁桶里的放着半瓶蚯蚓,走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就这样一钓就钓到十二点半,桶里收获不少,半瓶子蚯蚓差不多也快没了,只有几段不完整蠕动的半截,之后都被直接扔水里了,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们似乎对那些蚯蚓有些残忍。

  炎热的暑假,自然少不了游泳,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自然是喜欢下河游泳,记得一回同村里几个人一起去下塘游泳,也不管水是否干净,就这样直接*跳下去,水不深,我那时不是很会游而经常被呛,喝了几口水进去,感觉甚是不爽,因为水里有鱼,在我们脚下游动着,一时好玩,所以我们就摸着鱼玩……

  玩的差不多够了,泡在水里感觉有些冷了,这天也不早了,后来自然是各回各家,吃饭洗澡睡觉,睡觉一觉睡到十点半,双修日这样过才舒服……

  在游完泳的第二天,得到大人的可靠情报,情况大概是这样的:事件发生在隔壁村,有一户人家的鱼塘里养的鱼在一夜间全部都死了,其现场池塘,水面飘浮着大片鱼尸,经下一步查明死因,是因为池塘被人淌浑了水而导致鱼因呼吸困难而挂掉,行凶者未留下证据,但可确定是小孩……

  这是我们干的,尽管那户人家现在都还不知道,就算猜到我们头上,我想,按当时我们的性子也不会老老实实承认的。

  在我初三时候,在暑假那段时间,如果心情好我就会一个人去上山玩,林子里晒太阳很舒服,风也大,不经意间还能发现野兔……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随便逛,在那个暑假,我的自行车爆了四次胎,换了两次刹车,脱链的现象不以次数概论,因为记不清多少回了,但要说明,也就只有把“多少回”中的“少”字除去即做说明。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