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草的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蒲草的记忆-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服:亡者死后第三日,五服之族人,各穿其服就位。

  报人主家:长子披麻戴孝,手持哭杖棒,到舅父家。随带白布,跪下不语,主子家搀起,问起亡者死因及时辰。然后主子家组织浩大队伍,来到死者家现场验尸,孝子跪在地上,如实汇报老人死因并随时接受主子家的质询,稍有疏忽,即加以指责,孝子不得辩解。家长在旁帮腔、调和,孝子把出丧的日期、规模、形式,一一向主子家汇报,主子家若提出要求,家长在旁附和,等意见基本取得一致时,孝子给主子家递“孝布”,若主子家接孝,即进行点纸。反之另议。孝子跪在宅院门旁,送主子家走。

  烧还魂纸:死者亡后第三日凌晨四点左右,孝子跪在门外“闭气架”旁边哭泣。相传,死者在望乡台看望其子孙,这是骨肉间最后一次见面。所以,这天晚上孝子都得到场,尽忠尽孝。哭毕,将讣告撕破。

  完坟:葬后一二日,丧家与主子家都穿孝衣到墓地参拜,察看埋葬后的情形。男孝子手拿铁锹,朝坟墓上铲土,女孝子随后拿扫帚扫土,叫完坟。

  告穴:将欲入葬,先期择日,以期讣告亲朋好友,引状何日出殡人,古称发引,俗称出山人,安葬何地叫告穴。

  盖棺:将棺盖盖上,四周有银绽(村民俗称八吊),检查无误后,对角击打,有经验的老木工师傅,嘴里还念些吉庆话:

  一打东南子孙旺,

  二打西北代代红,

  锤锤打在正当中,

  后辈子孙事业兴。

  凡是(村民土语,意为都是)参加盖棺的劳役,东家应赏赐财物。

  悬棺:由族长指挥,按男正寝、女内寝的规矩,灵柩前放上高桌,摆上烛台、香炉、贡品,与烧纸的盆子。

  散孝:按服制,以在服与否及朋友与邻居的孝布,分轻重不同分散。古时有斩衰(孝子:守孝时间为三年差百天。孝布为二丈四)、齐衰(孙、外甥:守孝时间为一年。孝布为一丈)、大功(重孙:守孝时间为五个月。孝布为一丈)、小功(玄孙:守孝时间为三个月。孝布为三尺)、缌麻(所有戴孝帽之人:守孝时间为出引当天。孝布为六寸,也就是村民常说的:一尺八,拉三条)之分。现在各地对五服制的理解也不同。

  做七:从死者死亡的当天算,每七天为一个七,村里人也叫“过七”。直至尽七(尽七为双七四十九天)为止。出引前数七过六(也就是六天过头七),出引后实数过七。每逢双数做七,丧家自家祭奠;每逢单数做七,要招待亲戚和本族人。

  过百天:从死者死亡那天算起,三月加十天。这天,所有的亲戚与亲近家族,都到丧家集中,并准备献贡、祭品、纸花,同去坟墓祭奠。在丧家用餐,亲戚带的贡品及面食,留一或留一还一回数。孝子在百日内,不洗脸,少梳洗,忌剃头。夫妻不同房,不更衣。

  过周年:从死后那天算起,实数一年为头周年(“头”在此与一同义),以此类推为二周年三周年,以后不记。不论哪个周年,亲戚与亲近家族均需献贡祭奠。村里人对三周年尤其看重,有条件的丧家子女,还要给老人树碑,歌功颂德,意为立传。然后请响工,邀亲呼朋,搭棚扭彩(扭为结之意),一如人家举办喜事(一如为村民口语,有比如之意)。

  换孝:孝子换孝时间为,三年差百天。换孝地点为,父母睡过的炕头上。内容为,孝子换红色内衣(一般为红色背心或红色秋衣秋裤等)。孝子有义务给姐妹购买红色内衣。也有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三周年之内,遇到逢九年或结婚之事,属自然换孝。

  疾病死丧:亲死则丁忧,居丧则读礼,在床上谓之尸,在棺谓之柩,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报孝书曰讣,慰教子曰唁,往吊曰匍匐。

  妨相:如人亡在农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则妨虎蛇猴猪;如人亡在农历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则妨鼠兔鸡马;如人亡在农历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则妨龙羊牛狗。综上所述,它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就是人亡当月为妨月,接着就是每隔二个属相为妨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入土为安:当大事(一)
入土为安:当大事(一)

  
  人之骨血,授之父母,源自天地,亦归宿于天地。父母有养育之恩情,子女有尽孝之义务。村里人所说的“孝”,不外乎生时奉养敬顺,老有所终,使父母无衣食之愁,免冻馁之苦,百年后安葬入土守孝。《礼记&;#8226;丧服》中有这样的文字: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礼,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礼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关于守孝,古代有“丁忧三年”之说。意思是让孝子在父母坟旁盖房,吃住其内,为期三年。期间不得饮酒娱乐,更不得离开半步。思父母养育之恩情,悔自己不孝之言行,反省自我,近似于面壁思过。还需将守孝三年之心得体会形成文字,期满后呈上级批阅。当然,这是指有职务的官员而言,一般百姓没有此说,但自我思过,却是为人子女尽孝的具体表现。

  人生如戏,生死在天。家有亡者,孝子应及时通知本家有名望的长辈,给亡者穿寿衣,做寿器,然后商量后事有关步骤。其次,孝子应披麻带孝通知亡者主子。这里所说的主子,不外乎两种情况:亡者为女性,所谓的主子,就是死者的兄弟,或者是他们的子孙,按长幼顺序排列。如果亡者为男性,所谓的主子,就是指死者母亲的兄弟,或者是他们的子孙。

  新逝三日,天天晚上“烧夜纸”(村民土语,为祭奠的一项主要内容)。第三日,亡者主子也来,烧夜纸为次,主要是来观看亡者遗容。然后盖棺,再不相见。人亡三日拂晓,需烧还魂纸。村里人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亡者在望乡台,看见儿女亲人哭自己,才知道已不在阳间。之后腾云驾雾。之后魂归仙境。烧纸在大门外“闭气架”前面进行,孝子出大门时不能哭,烧完纸后,放声痛哭至灵前。

  然后通知其它亲戚朋友。孝子手拿哭杖棒,着孝服,头裹白布,腰扎麻绳。正式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孝子们要为亡父亡母守夜,有条件的还须请响工“刮灵”。

  村里还有出野一说,时间根据亡者生辰八字所定,时间为一小时。出野时,亡者院落不能有任何声音与响动。亡者居住过的房屋,一要打扫干净,二要取掉所有铁器,然后在土坑洒上白灰粉。然后根据白灰粉上的“痕迹”,判断亡者转生为甚。

  出引日期一旦确定,孝子与族人应提前做好准备:

  聘请一名总管,全面负责。然后再选出三名副总管:一人负责礼帐撒孝、费用收支、人数统计、书写挽联等事项;一人负责接待来往宾客、回祭、接纸杂、挖墓穴、舁棺材、酬谢男女跟众及响工等事项;一人负责摆席、端盘上菜等事项。

  另选男女家长各一名,负责接待主子家及亲戚中的长者。再选三二名青壮年男子为陪祭,负责亲朋家族祭奠等事宜。如叩头进香,如点焚祭纸,如三献酒,如安席请人,如出引镇瓦,如散发买路钱等等。

  同时选两名年青晚辈女人,专门接待女戚人:一人从门外引到棚内祭奠,另一人从棚内引到事先安排好的房间休息。女戚人用茶后,由女家长引孝子低头进屋,给女戚人跪地托盘递孝。女戚人一手接孝,一手搀扶孝子。

  再请三名懂礼仪有文化的账房先生:一人记账,一人收礼,一人书写挽联挽幛、统计人数。并指挥男孝子给男戚人递孝,最后公布事宴收支情况。

  账房先生事先应将礼账户名列开,另附村名、人数及称谓。礼帐封面与里面称谓,以主丧人称谓为宜。在此将礼帐书写方法附后,以备后辈参考:如婚事以主婚人称谓,如丧事以主丧人称谓,其余以承办人称谓。

  礼帐封面书写规矩为:将公历时间与农历时间并排竖写于正中。如:将“公元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二日”与“农历二零零五年八月九日”,并排写在封面正中。在两个“日”字下写“立”至底。如左边为装订线,则在右边书写:爱女某某结婚庆典礼帐或其它;如右边为装订线,则在左边书写照前所列内容。如给长辈祝寿,承办人落款具名在时间与标题之间。

  记账顺序为:先族人,后亲戚,最后为朋友。如果婚事要举行拜人、谢拜礼,需另写礼单,称呼以新郎为标准。拜人顺序跟礼帐一样,新郎与新娘都要参加。如果是谢拜礼,仅新娘一人,顺序同上。

  再请两名保管,负责事宴所用物品的发放。如:香烟、酒水、碗筷、回祭、小祭、半祭、大祭、全三牲、半三牲等物品。另有统计席数与桌数、烟酒用量、小祭、半祭、大祭各为多少之职责。

  厨房主厨也需另请,还需请多名帮厨人员。然后确定人数、席数,每次开几桌?桌凳、碗、盘、笼、锅各需多少?生肉、熟肉、素油、蔬菜等各需多少?尤其是吃饭时间,应及时通知厨师,好做准备。

  锅灶那儿,也应安排妥当。三名负责做糕、折菜、洗碗、蒸馍、拣糕、看火、烧开水等事项,还应准备女孝子梳洗用具的放置。如今村里办事宴,洗碗都有专人负责,这些人一般是村里的光棍汉,也有从外村请的。看火、烧开水、蒸馍等事宜,有茶炉上的人看管。主家要做得营生,其实也没多少。

  一人看车,负责管理车马事宜。

  下来就是留祭与回礼。祭分大祭、小祭二种,大祭为四十二个馍馍,小祭为二十一个馍馍。留祭标准各家各地不一,因此主家应与留祭人员事先商量妥当。普通标准是:丧事留单数,婚事留双数,小祭留三不回礼,大祭全留。回礼是馍馍七个、谢三牲。三牲又分真假二种。真三牲为:祭文、挽幛、挽联、祭纸、芸香、玉烛、猪头、羊肘、汤鸡、清酒。假三牲参照以上略减。

  主家应给大祭男女随役每人一块孝布。男役香烟一盒,女役馍馍与油糕十三件。另加冷热菜各一盒,一人一份,不能顶替。大祭跟众男役,负责主人礼仪坐次。女跟众关照主人礼仪坐次,以及收头挂号等事宜。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发引前一天,搭棚扭彩设灵堂。将引魂幡放在棺材盖上,买路钱、祭食盆、烧纸盆、纸杂、童男童女等摆放在灵柩前。然后贴挽联。然后将引路王菩萨放在大门口。

  午饭吃“搭棚糕”。

  傍晚时分,主子家着一名男人来点纸。事后,孝子跪在大门外左边送客。同时响工到,先吹两三曲要饭,靠盘一冷一热,未出服本家、亲朋、左邻右舍,都要烧纸祭灵。孝子分别跪在灵柩旁边,男左女右依次排列。陪祭到位,右手着三柱香,点燃交给族长,由族长敬香作揖,陪祭烧纸,族长陪祭一左一右跪在灵前,族长手执酒盅,陪祭举酒壶,将酒壶酌满,族长将酒奠于灵前祭器内,三次奠完。然后平身作揖。

  响工吹至晚十二时用餐。孝子轮流守灵哭泣,约第二天早晨四五时,男孝子用肩膀扛一下灵柩大头,口中说:“爹(或娘),今天儿子要打发您老人家了,请您多多包涵。”然后在太阳未出山之前,孝子们到坟里察看墓穴,如遇意外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若无险情,就用笤帚退扫墓穴,谓之“暖家”。打扫期间,互相不得说话,否则有忌讳,不是对亡者不利,就是对自己或后辈不好。

  此时,前来帮忙的家人陆续来到,准备早饭。主食为油糕、红豆粥、豆面汤、豆腐汤。吃完饭,响工到,吹打至早餐完毕。响工每人得一块孝布,一盒香烟。

  “男女孝子下头!”鼓乐吹响。陪祭上香、奠酒、烧纸、作揖、叩首。男孝子穿白布幔鞋,踩倒鞋后跟,依次跪在灵堂前,头顶孝布,麻辫绕腰间,拖在身后。选一名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男人,将纸捻戴在耳朵上,以亡者性别为准:男左女右。

  男孝子手柱哭杖棒,跪在灵柩旁的草席上,不得与外人交谈。孙子辈也要下头,形式同上。女孝子下头亦同前所述,只是坐在灵柩右侧的板凳上。

  如有亲戚来,唱礼人一声:“接戚人啦!”主人家男役连忙来到门外,接客人带来的食盒与盆花。女孝子站在门里哭泣,接戚人赶紧到门外搀扶女戚人,顺序为客左主右,以显示尊敬。如果女孝子婆婆登门,女孝子也应参与接戚人仪式。

  陪祭点燃香烛,敬捧客人,所站位置同上。陪祭烧疏,客人与陪祭同时跪下,三献酒、叩头、平身、作揖依次进行。女孝子跪在灵柩前,由众人帮忙挂号,两块布一左一右,十字交叉搭在肩上,一块必须是白布。同时进行更换包头:包头背面有精致图案,如喜鹊登梅,如荷叶吐露,等等。然后,陪祭引客人到账房先生桌前,登记祭奠礼品、男女人数等。

  最后是主子家祭奠。女家长站在门外,女接戚与女孝子站在门里,主家男役接过客人食盒、盆花,男女主子家边走边哭,来到灵堂前扶柩而泣。男女孝子及侄儿孙辈亦同声齐哭。陪祭扶持主子家而下,女接戚搀扶女客人到灵堂前祭奠。然后孝子递孝。主子家应对主家数说几句(数说为村民土话,意为指责之言语)。如有所看法,则不接孝,就让主家那么跪着……这是村里人最爱看的一幕!

  总管根据时间早晚安排桌席,先让女戚人、朋友、男役等坐席。室内为女戚人设首次席,主子家坐首席,配偶主子家坐次席。坐首席者着一名长者陪次席,坐次席者着一名长者陪首席。首席剩余坐位,优先安排主子家其余人。客人坐好后,女孝子要给女戚人递孝。女家长给首次席满酒后,暂时不能动筷。男家长穿孝衫、戴孝帽,行作揖礼三次,女客人全部站立,表示感谢。然后男孝子行礼:手柱哭杖棒,两手托地,头触地下跪三次。侄儿与孙子辈行礼时,头不必触地。

  如果女孝子婆婆在首席上,女孝子也应行礼。然后,锅灶上选一名代表,前来向首次讨一份赏钱。

  在院里坐第二轮席时,用色布将棺材遮住。摆好桌凳,上菜下筷(此处的上下,意为摆放)。

  “请戚人了!”

  响工吹响哀乐,男家长与陪祭人面对棚客“奠”字,深深作三揖。然后转一百八十度,面对诸位客人再深深作三揖。然后,总管大声唱道:“以奠字为准,从中间分开,左为首,右为次,首次席每桌坐八人,其余为混席,每桌坐十人。” 

  村里人对事宴首次安排极为讲究。如果主人考虑不周,把首次席给安排错了,往往会不欢而散,甚至会结仇记恨,互不来往。大多数人还是通情理,顾及生者的。亡者已亡,生者尚存,况且人亡心悲,如有怠慢,也在情理之中。

  如亡人是男的,亡人主子坐正席,女主人主子坐次席。如亡人是女的,亡人主子坐正席,男主人主子坐次席。主子又分长门与二门及三门之别,长门在,那怕是位小孩,也是人家的正席。一般情况下,小孩应给其叔叔或哥哥让席。

  之后家长与陪祭视客人长幼,作揖相请。如年长,由家长与其作揖。如年幼,由陪祭与其作揖。

  客人全部坐好后,唱礼:“提壶,上酒!”男家长给首次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