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草的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蒲草的记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猜想那天阳光明媚。猜想那天始祖与亲人们分别时的悲伤情景。猜想始祖身背家佛观音徒步行走时的艰辛。猜想始祖行走的路线。猜想始祖第一眼看见牧马河时的惊喜。猜想始祖来到忻州第一个晚上时的心情。猜想始祖当时的年龄。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始祖年龄小,邢玉年龄大。进一步知道,他俩的关系是姑舅兄弟,始祖叫邢玉父亲为舅父,邢玉叫始祖父亲为姑父。

  历史留给我的,只有村南那片枣树林,只有枣树林旁边那几孔窑洞。   

  据史书记载,元末明初大移民是政府行为。我想,此次大移民,是否与常遇春大将军剿杀秀容县有关?史书中没有答案,我只有根据老人们的传说来想象。想象始祖与他上表兄邢玉,在他们居住的土窑洞前栽下几棵枣树苗时的情景。想象他们栽枣树苗时,一定想到“枣树坡”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想象他们偶然的一个劳动习惯,竟赋予一个村庄美丽的名字。其中包括他们美好的愿望。同时,给他们的子子孙孙,留下一份属于精神,也属于信仰的宝贵财富。

  枣树坡,一个响亮的名字。

  枣树坡,一个美丽的名字,从此传遍忻州,传遍山西。

  始祖肯定不会想到,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他二十二世子孙,会亲切而尊敬地想起他老人家。并且,将所有敬畏写成颂歌。

  此时,是公元二零零六年三月十七日早晨六点二十八分。此时,我怨恨自己的想象多么贫乏,自己的学识多么浅陋,自己的文笔多么笨拙。在此,只有乞求始祖及所有前辈在天之灵:一是给我神奇的智慧,二是谅解我的年幼无知。冒犯之处,不要责怪。直呼其名,是我不知道该怎样称谓才算尊敬?只写始祖,又怕他姓或本姓外人不能理解。总之,我是怀着一颗崇拜而敬重的心情,来写这本书的。

  此时,抛开以上所有的猜想不说,从始祖踏上忻州第一步的那天开始,他老人家一定不会想到这一步的这一天,具有多么深远意义啊!

  隐约看见始祖朝我微笑。

  附始祖碑记

  依祖先行文规则,从上至下,再从右至左,实录如下:

  石碑高一百一十八厘米,宽六十二厘米,厚十四厘米。石碑正面上书“碑记”二字,石碑正中书:“明故始祖张公讳兴室人赵氏之墓”十四字。石碑右起为:“集贤乡路村三甲寺庄村居民”十二字。依次为:“曾孙敬贤王氏、孝(贤)王氏”九字。依次为:“孙张福赵氏”五字。依次为:“长男张云甫王氏”七字。依次为“次男张成甫”五字。依次为“孙张聚”三字。依次为“曾孙张大贞、张大忠”八字。石碑左面落款为:“○大清乾隆拾肆年三月吉日立”十三字。○这个字为“山”字下面有一个“百”字,不知读音,也不知取义。

  石碑背面无文字可考。

  此碑原立于村南一个叫南湾的地方,坐北朝南,与家佛南观音庙相背,后因二零零二年铁路复线开工,迁至南梁东面同族叔父张润旺地里,坐西北朝东南。

  石碑前有一石桌,长六十厘米,宽四十七厘米,高三十三厘米。坟地有墓头三个,分别为始祖、二世祖云甫、成甫,有墓九个。。 最好的txt下载网

茔:印在“丝绸”上的历史
二零零四年的一天,我回到村里,和父亲闲聊起家谱的事。

  父亲说,刚解放那阵,村里还有一张叫茔的张氏族谱,“面”为白绸缎,“里”为青布,四周嵌花边,宽约二米,长约三米,从始祖一直排列至一九六六年左右,将近六百年的历史,很清楚地“写”在上面,世系分明,远近有别。每逢张氏各家娶妻嫁女,总要把那张茔挂在显要位置,让一对新人磕头认祖。茔相当于列祖列宗。然后,茔就放在这家,逢时过节,点烛焚香,供奉祭品,直到下一家办喜事时,再请过来。依此类推,极其神圣。

  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全村所有张氏家族男子,都要到摆茔那家,给列祖列宗磕头叩拜。现在回想起当时那个情景,与当时那个场面,除过壮观,还有敬重,这种乡俗一直延续在解放之后。随着解放后一系列的革命运动,那张茔也不知“运动”到哪里去了!有人说,流传到牧马河对面的下河北村了。有几位好心人还到那个村子里找了半天,终究没有找到。

  那个年代不讲究这些。那个年代不需要这些。那个年代不相信这些。

  现在看来,刚解放那阵的某些运动,的确是功过各半,是非难说。

  村里老年人说:“丢了茔,就丢了祖宗。”

  这话我信。

  我想把它整理出来,给小峰(我儿小名,乳名又叫:牛牛。大名叫张峻峰,生于一九八六年农历正月初七)留个纪念。我对父亲这样说。

  父亲听了很高兴,他说这是件好事情啊!

  于是,他老人家和我从各家拿来他们的家谱,一家一家地抄。然后,又一家一家地整理,从始祖往下排,或者从现在往上排。为此,族兄张茂喜(一九三八年八月一日出生)还和父亲到村外抄了一块石碑。据说,这块石碑系十二世祖积、聚、金、宝为其父(十一世祖守化)所立。大约搞了半月时间,基本上把村里张姓,从始祖一直排到了现在。有三二家与前面衔接不起来,比如同族祖父张三和,比如同族伯父张贵元,还有同族老人张存旺,还有邢天仓(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一日出生)叫二毛叔叔的那位前辈,如今只好空着,等待日后再作修订。

  在这儿,我想说说邢天仓这个人。按辈份我叫他老人家叔叔,人长得极其精神,相貌也不错,家庭条件更是普通人家所不能攀比。待人接物热心有余,与人共事,总是自己吃亏。就是不知什么原因,他老人家在结婚的年龄没有结婚,依旧独身,至今还与老母亲住在一起。有人说,天仓叔叔眼高,不好看的女人他看不对,好看的女人,又怕耽搁了姻缘,早已成为别人的新娘,为人妇生儿育女,就这样错开了成家结婚的机遇。尽管如此,他老人家仍然为人做好事,念念不忘成人之美。一九八四年给我说亲的媒人,就是他老人家。他老人家给我的好处,我实在不敢忘记。为此,写下以上几句话,算是对他老人家的敬仰。

  听父亲说,张氏家族还有一支去了河南省,有关情况父亲也不清楚。据同族伯父张宝林记忆:二世祖成甫全家迁居河南省。具体到因何迁居,何时迁居,迁居何处,二世祖及其子孙的情况又是如何?他老人家也不知道。又记,四世祖敬贤王氏迁居下河北村。下河北村在我村北面,中间隔着一条牧马河,距离好像是二华里。在这儿,同样存在以上问题,如今也只好空着,待日后再作修正。

  在族兄张天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给我提供的家谱上,还有这样的记载:十二世祖名讳厚,赵氏生五男,长男名讳玉楼(十三世祖)移居沙沟村,沙沟村在我村西北方位,距我村有十余华里。在其名讳旁边有这样的文字:丁卯年沙沟乙丑年当。照万年历推算,丁卯年应该是一八四三年,乙丑年应该是一八四一年。我想,这两个时间,应该与他们移居沙沟村的年代有关,第一个时间后面批注“沙沟”二字,应该是移居年代和地点。第二个时间后面批注“当”。这个“当”字,给我得猜测是这样的:变卖了村里的房屋,然后移居沙沟村。另,其后辈子孙不详。次男名讳玉良(十三世祖)移居沙沟村,在其名讳旁边有这样的文字:乙亥年沙沟。如前推算,这年应该是一八七五年,也应该与移居沙沟村的年代有关,其后辈子孙不详。四男名讳玉德(十三世祖)移居牧庄村,牧庄村在我村西,距我村五华里,在其名讳旁边也有这样的文字:癸未年牧庄,都头粮书癸卯年张永中。如前推算,癸未年应该是一八五九年,癸卯年应该是一八七九年,这两个时间也应该与他老人家移居牧庄村的年代有关,“都头粮书”好像是个职务名称,前辈张永中不知何人,其后辈子孙不详。五男名讳玉彦(十三世祖)移居黄家庄村,在其名讳旁边也有这样的文字:已未年张云汉。如前推算,已未年应该是一*五年,这个时间也与移居黄家庄村的年代有关。其后辈子孙不详。前辈张云汉,乃十九世祖,赵氏生一男,名润安,其无传。

  以上所提十二世祖厚,赵氏生五男就有四男迁移外村,其有关问题亦同前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 想看书来

移民:与朱元璋有关的八个传说
据史书记载,明朝大移民的首创者和组织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史称明太祖,因取国号为洪武,民间也称其为洪武皇帝。

  洪武皇帝出生于公元一三二八年农历八月初八清晨,出生地在河南省濠州(今安徽省凤阳)钟离县孤庄村,父亲名叫朱五四,母亲为陈氏,祖上几代均为租种别人土地的佃农,家境十分贫寒,都不识字,其父朱五四便以他出生日月为由,给洪武皇帝起名为朱重八。

  洪武皇帝从小给田主放牛。十六岁时,凤阳一代流行瘟疫,其父母兄长不能幸免于难,洪武皇帝成为孤儿。后经过邻居汪大娘介绍,在皇觉寺出家,当了一个小和尚。一三五二年,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洪武皇帝投奔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郭将其名更改为朱元璋,字国瑞,并逐渐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领袖。一三六八年推翻元朝统治,建都南京,国号明,然后用了几年时间统一全国。     

  朱元璋登基后,因为长期战乱,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所以他把“修养生息”作为基本的政策,并制定迁民垦荒的方针,在朔州马邑县和洪洞县大槐树下进行了十次大的官方移民,并制定移民条律: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使北方中原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他所制定的移民政策,在他儿子(永乐皇帝)和孙子(建文皇帝)时期依然执行,这是明朝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朱元璋要从山西移民呢?

  传说朱元璋在起兵之前,他曾是个和尚,跟随师傅来山西化缘,看见山西地方富庶,百姓安宁,非常羡慕。于是起兵以后,首先想到山西地方好,地势也险要,是个可靠的后方,就派兵来打。当时,这里为元将扩廓帖木耳(外号叫王保保)的天下,王保保父子人强马壮,兵力雄厚,再加上那里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朱元璋多次发兵进攻,可就是攻不下来。于是,他对山西有了成见。当了皇帝也怕山西人不拥护他,产生什么变动。所以在移民的时候,把山西人迁移外省,以保他大明江山万年。这个传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山西在元末乱世时候,因为地理的原因,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依然比较富庶,人口众多。所以,明朝政府制定移民政策时,把山西作为首选之地,也在情理之中。

  在洪洞县,甚至其它地方,至今都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欺骗移民。

  人们都知道洪洞有棵大槐树,相传移民都是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的,官府在那儿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原先那棵大槐树已死,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它的孙子——第三代大槐树。明朝皇帝下达了迁民命令后,谁也不肯背井离乡外出生活。这时官府贴出布告,说:“不愿意迁移者,必须在三日之内赶到大槐树下,愿意迁移者,可在家等候。逾期不来者,视为愿意迁移。”布告一贴出,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晋北的,晋南的,晋东南的……大槐树下一下涌来十几万人。

  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人。一位官员宣布:大明皇帝命令,凡来大槐树下的人,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人们这才醒悟过来:咱们被官府骗了。人们哭喊叫骂,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把人们赶上了迁徙之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对于明朝移民来说,背井离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样的传说,表达了移民对明朝政府的愤恨。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劓刑,就是将鼻子割掉的一种刑罚。

  “解手”和“背手”的来历。

  明朝政府是强迫移民的,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们捆绑起来上路。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不仅如此,还怕他们带绳逃走,就用绳子把捆绑起来的人连在一起,押解上路。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一个人要动,牵连好多人,谁也逃不脱。对押解的官兵来说,自然省事,可就是苦了捆绑的移民,最麻烦的是大小便。为了表达清楚意思,话很长,比如一个人要大便或小便,首先的报告:报告大人,请让大家停住,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人数多,路上解绳子的次数也多,官兵也觉得麻烦,但这个办法是不能改变的,到后来,简化的就剩下几个字了:我要解手。听者也明白这话的意思,直到后来定居下来,这个说法已经成为人们习惯用语了,解手也就成了人们大小便的代名词。至于背手,因为移民的双手被捆绑在身后,动弹不得,这种走路的姿势被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个人习惯,至今在移民地域里保存着,尤其是上坡的时候,双手背在身后,反而觉得很舒服。这个传说应该有很大的可信性,移民们迁徙是强制的,官兵自然会采取措施,语言中有这样的词汇,正是这些历史曲折的反映。

  小脚趾复形的传说。

  洪洞县祭祖园中门有一副对联:

  举目鹳窝今何在,

  坐叙桑梓骈甲情。

  这副对联说的是,凡是大槐树迁民后裔,小脚趾都是复形的。也就是说:小脚趾分为大小两瓣。这里又有一个传说。传说明朝移民时,人们留恋故土,不想走,即使到了路上,也屡屡逃跑。官兵就想了一个办法,让迁民脱掉鞋袜,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了一刀,一方面是脚受伤,移民要逃也跑不快;另一方面就算逃跑了,官兵捉拿的时候,只要一看小脚趾,就知道是不是移民了。这个微小的生理特征,因为联系着移民的血泪和历史,竟然就这样遗传下来了。如今,你只要是小脚趾复形,人们就有把握说你是移民后裔。刀伤能够遗传,这自然是不科学的,但这个故事是大槐树移民,对明朝野蛮移民政策的民间记忆,也表明了他们不忘故乡、不忘根本的精神。

  打锅牛的来历。

  传说明初迁民的时候,有一家姓牛的人家,兄弟五人,临别时,兄弟依依不舍,就打破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一块,作为后代认亲的标志,所以称为打锅牛。如今,姓牛的人们见了面,总要先问一句:打锅不打锅?如果说打锅,那毫无疑问就是一家人了。还有一个打锅牛的传说,是说姓牛的人家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家穷无力娶亲,只好分家移民,另谋出路。临别时打了一口锅,分为八块,七个儿子一人一块,连嫁到张家的女儿也分了一块。牛家老爹说:只要破锅在,就是一家人。因为这个说法,张氏和牛氏攀亲也要对认破锅。打锅牛的传说,仅仅是众多用打破锅片认亲的一个传说而已,类似的还有铁锅申和铜锅申的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移民的亲情观念。

  思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