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肃说道:“圣人,贫民许多人都无姓。佃农有姓的也不多,佃奴更是如此。前段时间家中来信,举行了大族议,开祠堂给追随家族超过十五年的佃户赐姓,并赐房号。佃升为族人,佃奴成为签订长约的族工。”
李世民听到这话,身体不同的往前倾,他很想听下去。
“圣人,族中得到了五千交人、真腊奴隶,以及两千地中海奴隶,族中土地若是以旧的方式已经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眼下族中开办了一个学校,特别增加了五架铁牛专门用在教学上,并且向总舶司递交了一份租田协议,租一块百万亩的区域,其中良田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可为林,采收香料、果子等。”
“噢,这事是大事,还是小事?”李世民心说自己竟然不知道。
崔君肃愣了一下,马上陪着笑容:“圣人,这是小事。小到无须月月上报,只在年终作一次汇总罢了。去年的时候,户部、工部、兵部联名提交了一份就中南半岛开发的上表,圣人您已经作过批示。”
“有这事。”李世民记得这事情。
崔君肃又说道:“当时您批示,要求礼部也参与其中,既然开发就必须要有文教,有唐民的地方就要有堂。”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中南半岛开发属于总舶司下属西港舶司的事务,开发之后才会交给六部接管。崔家中长租的百万亩土地,实际数字是三百七十九万亩。但眼下还无法接管,大半还在敌军手中占领,也正好趁这个时间家中培养大农场的技术。”
唐俭在旁接了一句:“西港舶司这次办事相当不利,大片的土地已经租了出去,并且收了无数的钱币,到现在都没有把地契准备好,这事圣人应该申斥。”
“别。”房玄龄在旁阻止:“我知道你唐家最早交钱,但打仗这事不能急,莫催得太紧,越国公正在全力防御六诏东进,候将军已经击败了真腊主力,苏将军毕竟将海边各城完成的清理,这效率相当不错了。”
“也是。”唐俭只是发了一句牢骚。
李世民算是松了一口气,别看只有一个崔氏在行动上支持自己的大议,崔氏却是五姓之首,这事看来可以办。
想来,五大民族的事情之后,大唐可能就会有新的一轮争执,就是几大家族的争执了。
阿史那杜尔别看是突厥族,代表的就是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实力也是相当的巨大,眼下阿史那家族仅是羊就拥有四千万只以上,马匹七十万。
而冯盎代表的就是岭南僮族。
僮族背后还有四个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以及好些个人数虽然少,但自成一族的部落,姑且可以算是人数极少的民族。
房玄龄这时问道:“圣人,不知道这大议的第三条是什么?”
李世民思考片刻之后说道:“这第三条之后都是基于第二条之上的,朕认为士、农、工、商要有所变化。”
“请圣人明言。”房玄龄站了起来,对李世民刚才的论题追问了一句。
李世民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房玄龄没让书记员进来自己去接过了册子。
李世民这才说道:“朕以为,现说士、农、工、商,这四类也算高下之分。这个士,也要高下之分,并非只会读书作赋之人就是士。那么三位爱卿,朕问你们这杜子春算是农,还是士。李春算是工,还是士。”
杜子春精心研究蔬菜的改良与种植,特别是冬储与大棚这两项,绝对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技术在大唐备案是柳木所发明,但眼下呢,柳木的水平已经是过去式。
再说李春,因为李春的广授门徒,大唐的造桥技术突飞猛进。
若是放在以前,李世民绝对不敢想从长安修一条铁路去洛阳。
第0939节 南海边戎
大唐皇帝李世民提到的两个人,一个是在农耕上有造诣,另一个则是修桥的宗师级。
除了这两位,还有研究蒸汽机的人,其有李德謇是文人出身,但其余有大功勋的,九成都是以前的铁匠出身,特别出众的三位,也仅仅能说是认识字的铁匠。
唐俭听到这话立即说道:“圣人,之前有所论断,鬼工为士。”
“好!”李世民点了点头,很显然这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继续问道:“那么,差一些的,比如正在学习当中的学子,学的就是鬼工之术,但想成为鬼工没有三十年的磨砺,就算小有成就,怕距离鬼工还有些差距。”
“这个……”三人都没敢接话。
李世民在打破了大唐小农壁垒之后,很显然这是要全面的改变大唐的格局。
李世民继续说道:“再说商,以前说商为贱,投机之商可恨,但大唐有没有义商,有没有为民造福的商,这舶司算不算商。”
舶司严格的说,就是商,是商的另一种形式。
这个认定已经在整个大唐上上下下,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认可的一种共识。
“还有。”李世民这才说出了自己所思考的:“有些人不愿意务农,也不擅长作农活,读经典也读不出什么才华,但却可以作优秀的舶司管事,吏部应该有所记录吧。”
“确实如此。”房玄龄了解这个情况,所以也不回避。
李世民再问:“一个优秀的舶司管事,必须要识字,而且要能读会写,精通算学,熟知天文、地理、各地风俗,以及读得人术等多种学问。这样的人怕永远也会再去务农,作官也未必合适,那么他们的身份呢。”
没等三臣子开口,李世民又问道:“慈溪县第一纱坊,那纱坊的管事年龄朕记得有五十岁左右,他作官不行,是被吏部连续三次评差的下县县令,却把纱坊四千架纱机,里里外外三万多人管的头头是道,难道这不是才华。”
“臣等需要众议。”房玄龄没敢接话。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了,这是要改变大唐的等级结构,能改多少,怎么改。
这天下大议,接下来如何议。
李世民可以说给了大唐朝堂一个难题,相当有难度的难题。
你说要,管了三万人的第一纱坊管事,难道不是人才,这样的人算是工,还是士呢?
崔君肃这时开口:“圣人,您是否还想过,乐、画、厨、医等等,事实上并非士、农、工、商所以包含。”
“卿,深得朕意。”
“那么臣等明白了,这事当真需要好好议一议。臣有件家事,想说给圣人听。”
崔君肃说有家事,这话倒让房玄龄与唐俭多少有点意外。
李世民示意三人坐下:“慢慢讲,能和朕提及家事,朕心欢喜。”
崔君肃坐下后说道:“圣人,臣的儿子,还有几个子侄,都不想出来作官。朕的儿子已经连续数月,每过约十天就会来信问臣,南海舶司,远洋第一、第二舶司,不是筹建完毕了,为何没有公开招人呢。”
“朕不记此事了,只知道当初远洋两舶司暂时负责对地中海,以及地中海之外的海商贸易,人员似乎是从东港与西港抽调的。”
崔君肃继续说道:“圣人,臣并非是问这事,臣的意思是,臣也算是大唐的高官重臣,自己的儿子却不想为官,只想跟着舶司去作事。另外的几个子侄,有一个就守在华亭,希望臣的侄子能举荐他去慈溪第二麻织坊作大管工学徒。”
李世民微微的点了点头。
崔君肃虽然刚才说要议,事实上用这个家事告诉了大唐皇帝。
出人头地,已经不仅仅是作官这一项。
那么,接下来大唐还会面对另一种冲击,这个冲击会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没有人打算去猜,因为猜测的结果不能作来政务的参考。
李世民这时又问了一句:“今年各州府的出生率,户部要发份公文,让各州府多多上心。”
“是。”崔君肃欠身一礼。
李世民轻轻的挥了挥手,三位臣子告退。
另一边,柳木。
柳木正躺在沙滩,这个岛被冯盎取名为戎南岛,取义就是戎守大唐南海边卫的意思。后世这个岛的名字叫廖内岛。
苏定方最初给这里取名叫南锡岛,因为在这个岛上发现了无数的锡矿。
不管叫什么,这里就是淡马锡海峡的北口,大唐南海的南出口。主岛差不多有长安城区那么多,按后世的算法就是三千多平方公里。
长安连同周边,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独自一人坐在沙滩上,柳木在不断的拨打着算盘,不时的记下一些数字。
连续好几天,柳木都是这样。
巡游南洋的太上皇李渊回岭南补给,修船,在路过波罗州北港的时候听说柳木回来了,特别命令船队到戎南岛去。
穿着麻布的花衫子,长度到膝盖的深蓝色大沙滩裤,木制鞋底用麻编的凉鞋,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色的石头镜,还戴着一顶染成大红色的麻编草帽,嘴里咬着一只雪茄,手上提着一只银制的酒壶。
这么一位大摇大摆的往柳木这里走来,柳木硬是看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没认出是谁。
“哈哈哈,朕是不是变的年轻了。”
啊。
柳木这才反应过来,完全不敢相信,面前这老头就是大唐的太上皇。
李渊笑哈哈的坐在柳木的沙滩椅上,两口就喝光了柳木的那只椰子,然后高呼一声:“给腾再取几只椰子来,再来瓶淡酒。”
有婢女小跑着把李渊要的东西送来后,施礼退下。
柳木坐在一旁新搬来的沙滩椅上恭维了李渊一句:“父皇看起来气色极佳,确实是风采依旧。”
“高兴,人高兴了自然就是精神好。前几天有人找我的不痛快,我让他们学了学规矩。明明就是我先发现的岛,他们非说是他们的。原本我还以为是占了别人的地方,结果又来了一些人,总算是搞清楚了。”
第0940节 军费的账
听李渊一说那个岛的位置,柳木心说李渊你真会占。
那个岛的位置就是波罗州与苏门达腊岛之间,乌邦、里洞二岛的忽里洞岛。
不过李渊也算是有理。
听李渊讲完全部的过程,柳木倒是发现,历史果真是人写的,真实的历史未必就是后世记载的那样。
柳木记得,有一种叫干陀利国的苏门达腊古国。历史书记载说是这个国后来改名叫三佛齐,但照李渊这么一讲,应该是有一伙人,他们是佛教徒与原本的干陀利国信仰的不同,这伙子人准备颠覆干陀利。
李渊依然还在那里讲着,说着就笑了起来:“朕很大方的,亲自将那个岛赐给了干陀利国,干陀利王为感谢朕的赏赐,准备在岛上为朕建一座行宫,并且世代奉我大唐为主。”
“打仗了?”
“没打,就大几百人的乱匪,随便来了几下他们就全逃了。”李渊乐呵呵的说着。
在李渊眼中,打仗那至少就要上万人,数万人。
可李渊不知道,这些小地方,有几百人就算是军队。大唐神策卫的精锐出战,就算只拿一把刀,也是以一敌十的强军。
李渊拿起柳木的算盘问道:“你在算什么?”
“父皇,呼……”柳木先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才接着说道:“穷人是打不起仗的,我在算的是最近这段时间各舶司、转运司、码头的军费消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还没有算完,我感觉去年一年以来总舶司所有的收益,一半都花在军费上。”
李渊哈哈一笑,将算盘远远的扔了出去。
柳木不明白李渊的想法,立即就问道:“父皇是何意?”
李渊收起了笑容变的很严肃:“上位者,不算这些。这些小账是小家过日子算的,上位者算的是势。”
没等柳木有所反应,李渊就给柳木讲解:“以大汉朝为例,武帝当政那些年,硬生生的把国库打空了,大汉天下死了多少人算都算不清,有死在从军的,有死于役夫的。若没有这一打,看似大汉朝繁荣,国库充足,却是虚的。”
“江山、天下、霸业都是打出来的。”
李渊的话豪气十足。
柳木记得唐史,可以说终唐一朝每年都在对外作战,南北东西,总是有仗可以打的。
唐败在藩镇。
初期看这藩镇还不错,久了就尾大甩不掉,想改却已经无力能改。
再加上武则天灭了世家门阀的大部分力量,大唐的天下也不再有能够对抗藩镇的力量。最终大唐变成一个被肢解的帝国。
李渊拿起了一片原本柳木放在桌上的水果放在嘴里,然后把灭了雪茄重新点上后对柳木说道:“你给罗马的支援还不够。”
“已经很多了。”
“不,罗马不扩张,你那里来的奴隶可用。为父听说有些奴隶希望加入我大唐籍,这件事情可以好好办。”
柳木没想到李渊都这么大年龄的,扩张之心却是越发的大了。
李渊又问道:“眼下的大唐,有没有实力灭了高句丽?”
“我不知道。”柳木已经很久没有在大唐了,所以并不知道北边的军备变化。
李渊收起那严肃的笑容:“突然不想出兵高句丽了。”
“为什么?”
柳木完全不理解,要说灭高句丽,李渊绝对是最大的支持者。
李渊笑着说道:“因为,有比出兵更有趣的事情。”
柳木来了兴趣:“父皇有何高见?”
“不急,时机未到。”
李渊卖了一个关子便不再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问柳木:“军费支撑得住?”
“支撑得住,各大世家、豪门、大商都表示,只要为打仗需要钱币,他们鼎力相助。”柳木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
别说是豪门、世家。
就是普通的百姓都愿意出钱、出力。
此时,扬州城。
李神符把秦琼特意从齐州请了过来,还叫了李孝恭,以及正在处理扶桑道各种问题的大唐退休官员萧,以及冯盎身边能力非凡的儿子,现任南海舰队都督冯智戴。
“燕州、齐州是大唐东北的屏障,也是重镇。扬州、杭州则是江南东道的重镇。襄州为江南西道重镇,岭南重镇必然就是广州城,蜀中……”李神符先开口,将大唐东南西北各区域的重镇都说了一遍。
这些是重镇,也是一个区域的中心。
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等的中心城市。
李神符拿出一封文书递给了秦琼。秦琼翻看之后递给了身边的萧。
所有人都看过后,李神符说道:“长安城自柳驸马西进以来,卖出一年期、三年期以及各类以船队航次为期的对外发展债券,供不应求,前一天放出消失当晚梧桐坊门前就开始排长队,一直到次日销售一空,许多百姓依然不愿离去。”
秦琼接口说道:“说什么对外发展债券,这就是为了筹集军费。柳木他在地中海可以说打的翻天覆地,他回来了,还没有回到大唐人就在南海打转,有先回来的人告诉我,他组织号称五十大军,平了萨拉森王国沿海所有的港口、城市以及三大重镇,还有王都。”
“看来获利极丰?”萧满脸都是笑意。
原本是安排他去地中海,结果派了李道宗过去,当时萧就知道大唐皇帝肯定想在那边有所作为,所以派了一位准统帅级的将军,而不是他这样一位文臣。
“问题不是这个,而是眼下。扬州有请愿书若干。”李神符又把话题拉回到了正题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