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楼梦》作者写家事,其实影射的是历史,正是蔡元培所说:明亡清兴之叹存焉!
  《红楼梦》作者对贾政,大多赞誉,何也?请看他的字“存周”,可见对周的怀念,而其妾赵姨娘之惨死与周姨娘之存活,鲜明对照!这个“周”字,也与中原之周,文王起周,武王伐纣,是对乱世的匡复,贾政也是爱读书的,这让我们想起孔子做《春秋》,是存周礼也,脂砚斋多次提到“春秋笔法”,不但说的是小说技法,更深的含义是“微言大义”!
  所以我们从小说角度来看“太祖皇帝南巡”,不是说的明太祖与清太祖,而是中原始祖舜帝,这就是黛玉潇湘妃子的来历!说到舜,不能不说,《红楼梦》提到“黄河决口”,不需要考证时间,是“地陷东南”之意思,说的还是公元1644年国变,吴梅村在《圆圆曲》劈头就是一句“鼎湖当日去人间”,鼎湖有两个,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河南,不需要考证是哪个,知道是国变的意思就可以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7。红林外史:红楼血书祭中原——与赵国栋先生探讨(2)
《石头记》可以说是《石头铭》,是具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技法的“写意小说”,写的不是曹家事,也不是写宋朝历史,说的是“明亡清兴”!
  (2)大观园的原型地在开封的艮岳吗
  赵国栋先生认为,艮岳位于北宋都城的东北隅,集全国园林之大成,“凡天下之美,古今之盛在焉”,堪称园林之大观。宋徽宗曾写《艮岳记》,元春对姐妹说改日做《大观园记》,可做对照!
  元人郝经诗云:“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原来是石头。”《石头记》书名当是取意于此,但园林奢华,引起花石纲与水浒英雄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赵国栋先生还认为,《红楼梦》有贾妃,南宋也有贾妃。贾妃的父亲叫贾涉,贾妃的伯父叫贾赦。也可以对照!
  《石头记》的贾府有东西二府,大观园也是由荣国府后花园与宁国府绘芳园合并后建成的,宋理宗赐给贾似道的“集芳园”,应该就是《石头记》中东府“绘芳园”的原型!
  北宋亡在徽宗,南宋亡在贾似道,都是历史判定的败亡“直接责任人”,可见元春与贾政的“奢华”之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防微杜渐之语!
  赵国栋先生提出的宋徽宗的“艮岳”与贾似道的“集芳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奢靡”,结果是“亡国”,这也是大观园的从“歌舞场”变成“瓦砾场”!
  这也是吴梅村对明朝与南明败亡的根的感叹,也是对满清的败亡的预写与诅咒!当然,后来的清朝历史并非如此,但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看,万园之园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掉,正是预言!
  (3)《红楼梦》与《桃花扇》与商丘有关系吗
  前段在各大网站上风传一个热帖:“红楼作者”究竟是谁?——《石头记》作者提案集锦,作者提案13人之多,吴梅村仅次于曹雪芹成为第二候选人,其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说定型,缘起胡适,清朝红学并没有这样统一,正如序言说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明确说自己也不是创作者嘛!而在《红楼梦》题名之中,大家可以做一个有趣的组合:吴*题,东鲁孔梅溪题,棠村序,吴梅村呼之欲出!
  20年前,商丘曾出曹雪芹小像风波,我没有见过,不可以说是空穴来风,但假如是真的,早就成国宝了,而你看贾雨村补“金陵应天府缺”,应天府在宋朝则为南京!是与金陵共同影射江苏南京!
  在《红楼梦》文本中,也有商丘独有的方言:如第三十六回“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跐”是“蹬着”;如第十六回王熙凤道:“你明儿见了他,好歹赔释赔释”,“赔释”是“赔礼”;如第三十四回袭人道:“……吃了小半碗,嫌吃絮了,不香甜。”“絮”是“啰嗦”,商丘民间至今还有粗词“絮屌”。
  吴梅村熟悉江南方言与北京方言,却是怎么知道商丘方言的呢,这和三个人有关,一个就是公元1631年的同年进士——开封的张天机,公元1639年吴梅村从北京回乡,曾路过河南与张天机游汴梁!
  另一个就是其亲密弟子陈维崧,此人有大清词史之称,蔡元培说史湘云的原型就是陈维崧,陈维崧一生颠沛流离,好比史湘云忽然来了,忽然去了,婚姻很悲惨,真是大胡子陈维崧自称:“猛性何曾改”!。 最好的txt下载网

7。红林外史:红楼血书祭中原——与赵国栋先生探讨(3)
陈维崧写悲悯民生词,是后期的作品,自公元1669年始,他游走于洛阳、汴梁、等河南各地。有《师师令》等为证!
  在商丘拜访侯方域与李香君墓地时候,还有艳遇,在商丘收妾,生一子,直到公元1676年,陈维崧才到河南商丘接妾与子回到江苏宜兴。
  清朝大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云:【前腔】报长江锁开,报长江锁开,石头将坏!
  《石头记》之“石头”,其实是指石头城“南京”,石头上记录的“文字”,可以理解为“石头铭”,就是说南京南明荒唐事。所谓“金陵十二钗”,南京十二钗也!原型是秦淮八艳也!
  《桃花扇》表面写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其实如作者在《桃花扇小引》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侯方域留下《壮悔堂文集》十卷,抑郁而死,吴梅村有悼念诗:死生总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这也正是《红楼梦》开端给自己当头一棒:“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
  公元1653年,参加过满清科举的侯方域给即将进京的文坛领袖吴梅村几封书信,坦言自己的科举之悔悟。纵有前车之鉴,吴梅村到底还是进京了,这就是《红楼梦》里讽刺的“傅秋芳的哥哥傅试是个暴发户,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23岁不嫁”,秋芳是科举秋考时间,傅试也是“赴仕”的意思,进京可不是田舍郎爆发吗?傅试的暴发与傅秋芳的不嫁,可见国变后的明朝遗民汉文人的矛盾心态!
  《红楼梦》所引用戏剧作品,绝大多数是康熙朝以前的昆曲,难道乾隆朝就没有好戏剧吗?显然不是,只是吴梅村没有生在那个时代而已,所以曲沫先生虽然最早以及最系统地对两部伟大作品进行了比较,但是还是很迷茫:“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究竟看没看到过《桃花扇》的剧作和演出,现无资料可查证。但从《桃花扇》在京师演出时持续四五年的盛况,‘岁无虚日’,‘坐不容膝’,而且‘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时有纸贵之誉’(《桃花扇本末》),以及后来广为流传的情况,在曹雪芹的青少年时期,对剧作应该是知道的。”
  关键在于时间的问题,不是《桃花扇》影响了《红楼梦》,而是《红楼梦》催生了《桃花扇》,这样解释,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再说一下《红楼梦》传书人宋荦,明末清初人,商丘人。王士祯的《寄荦诗》为证:“谁识当时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王士祯在扬州做过官,宋荦在黄州做过官,可见同年生的二人惺惺相惜。
  宋荦的最大荣幸是受康熙之命重新汇编《御批通鉴纲目全书》,公元1710年完成。甚至,康熙皇帝诗集要刊行,也要他来操作。曹寅虽得康熙信任,但也无识才做这项业务,曹寅与宋荦比文化,也不过就是一文化口红,新编个《全唐诗》而已。
  宋荦的最高艺术就是康熙三十五(公元1696年)在吴梅村葬地附近的邓尉山山崖壁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后来乾隆皇帝也三顾探梅并碑刻御诗,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像宋荦去拜祭梅村墓,但也亲制御诗《题〈吴梅村集〉》:“梅村一卷足*,往复披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秋。”
  从“香雪海”到“香雪句”,汉人对满人的石头记外“红梅花”传承,可谓“润物细无声”。
  康熙曾言:清廉巡府天下第一者,宋荦也!
  宋荦自撰《漫堂年谱》,看似宦海游历,却也是《红楼梦》传承。
  宋荦其父与侯方域是复社中人,得清朝“宰相”范文程的青睐,后来复社领袖吴梅村进京是必然被延揽!宋荦受教于侯方域,自然闻知“师爷”吴梅村,后来的确在苏州幸会。“余二十二岁,五月,为江南之游,”结识了陈其年杜濬方以智等吴梅村的朋友。
  “捐俸修无锡东林书院”,是宋荦对复社的传承,也是对吴梅村的传承,而“修复唐六如解元墓”,正是复社领袖张浦与吴梅村数次召开虎丘大会之地。观其整理的《唐伯虎文集》,有许多关键词与《石头记》语言偶合。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宋荦在虎丘主持上演洪昇被禁的《长生殿》,轰动江南,尤侗等参与并写序。土默热总不忘公元1704年曹寅上演《长生殿》,却不知道宋荦早开先河,曹寅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
  红学家在曹家庄作茧自缚,把持曹学而垄断红学,必将是螳臂当车。“学术是天下公器”,再不能披着科学的外衣抑制红学人文的“科学发展”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8。红林外史:刘心武为何意淫贾珍与可卿有一腿(1)
刘心武为何意淫贾珍与可卿有一腿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42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
  刘心武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开讲《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原定为36集,但至23集时因故停播。
  2006年4月12日,刘心武应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之邀抵达美国,4月16日于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两次“红楼梦揭密”演讲。
  2007年7月,继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系列节目。
  (1)白眼看“刘心武爆料黛玉沉湖论”
  红学家(胡适派曹学家)占领红学会及其《红楼梦》刊物,刘心武是大作家,抢占《当代》等文学刊物,与红学会斗法!当今红学,真是春秋战国乱悠悠!
  刘心武在《百家讲坛》复出布道,提出“黛玉沉湖论”:黛玉是行为艺术的实践者,是穿戴好后自己沉入湖中的。
  但是我认为,刘氏秦学之病就在于对后四十回的武断猜测,并进行天花乱坠的演绎,不仅让胡适派恼羞成怒,也让在野派各路红学家笑话!
  其实刘心武的沉湖论来源于周汝昌的跳湖论,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红楼梦》文本的戕害,因为他们俩自以为是,主观臆断,都是不同意续书而已!
  但林语堂以及钱钟书等小说大家都认为后四十回是很好的!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黛玉之死有三个影射,一是影射英雄,影射史可法兵败后跳江与陈子龙被俘后跳塘,二是影射顺治皇帝的董鄂妃之病逝,三是影射董小宛船载病体回江南,而这三个影射都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顺治帝,就是宝玉的化身!
  历史影射是“取材”,并非一一对应,也非准确对应,会意就可以了。
  退一步来说,从感情角度来看,一个为爱而生的黛玉婚姻无望,跳湖与沉湖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黛玉之死,《红楼梦》续书极为精彩:“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多么强烈的对比艺术,并且续书采用的倒叙,更让人感觉大家都在关注那绽放的烟火,没有人去关注那离人的痛苦!
  艺术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这一点,刘心武比很多不懂小说创造的红学家更清楚这一点,但刘心武不懂其间的明亡清兴历史,就是其秦学病根了!
  刘心武引用很多证据,从只言片语中找到与水有关的所谓线索,但总感觉证据牵强、论证不充足。
  其实,黛玉得病死亡是符合逻辑发展的。前八十回都是写病弱身躯的,到后来病情恶化也是情理之中的。难道这个常识我们就忽视了吗?跳湖自杀是烈女子行为,但与黛玉的气质、性格也是有出入的。因为黛玉性格更多的还是多愁善感的一面,性格暴烈、大胆自杀怎么也不是黛玉的做法,所以也要照顾一下黛玉性格发展逻辑。
  有专家指出: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它在国内和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定型。它的续本也是相当众多的,仅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红楼梦》续作就有近100种,所续回目数不等,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但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是高鹗的四十回续书。一般认为,曹雪芹只著完八十回《红楼梦》就过世了,高鹗续书使这部经典更加完整。高鹗的续书从清乾隆流传至今,影响非常大,其中“黛玉焚稿”、“宝玉哭灵”等情节也被认为比较成功。应该说高鹗的续本也是被学界和读者公认了的。

8。红林外史:刘心武为何意淫贾珍与可卿有一腿(2)
实际上,刘心武的新红学如果获得长久生命力,还是要照顾红学常识、红学传统和作品本身的逻辑发展,如果距离常识、传统、逻辑太远,那就是想象的另类红学了,大家也就一笑了之了。
  就我看来,胡玫导演与“红楼梦中人”选秀划开界限是明智之举,但若陷入刘心武派的对四十回的“创造”(譬如刘心武的黛玉沉湖论)则又将陷入泥潭,好在胡玫女士是清醒的,对《红楼梦》学术有客观的评价,也将会规劝创作班底“尽量尊重原著”,这是明智之举,《红楼梦》编剧,本就是世界上最省事的编剧,只要复制现有的一百二十回就可以了,哪里需要你狗尾续貂!
  (2)回应刘心武“博斗”新红学
  刘心武曾通过《沈阳晚报》表示“对外界(《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中国快报》博客等)所说的新一轮红学论战,他已经做好了论战的准备。”我们尊重作为作家的刘心武老师为中国文坛贡献了《钟鼓楼》等重要作品,但是对其秦学实在不敢恭维!虽然被誉为中国文化批评界最具影响力的朱大可称“中国文坛是空心化的,它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厂”,但是我们还是对中国文坛抱有希望。然而秦学能给红学注入清泉吗?不能!
  首先,我们要认清刘老师的红学性质!
  第一,其学说其实就是曹学的百衲衣皮袍,学习鲁迅说的拿来主义,其黛玉沉湖论就是对周汝昌跳湖论的改造,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好比大树底下好乘凉,你们要批俺,就要先批所谓的新红学泰斗。
  刘先生并没有固步自封,吸纳了曹学内部狂人陈林与南京陈国祥与开封赵国栋等三人的“《红楼梦》作者曹钏怠保氐墙蔡尘退怠凹终褪遣茴,是过继给贾母当儿子的,所以,贾畹亩蛹直τ瘢静皇羌帜盖姿镒印保肆跣奈浒选逗炻ッ巍酚氩苎┣奂移字匦卵菀铮丫皇侵苋瓴茏樱浅铝值男峦荆
  可见刘老师的秦学皮袍多么时尚!立刻引来旅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