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见刘老师的秦学皮袍多么时尚!立刻引来旅居海外的搜狐名博周忆清的一段妙评:“争论不争论其实放在肚子里面也可以,某些人就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且一个真有学识的人,不需要去研究其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好似有水平,真正有学识的人也不靠跟某些所谓‘名人’合影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第二,在这华美的秦学皮袍下面,要抖的相声包袱却是“可卿与贾珍有一腿”,“黛玉是走进湖底的”等等!在百家讲坛,刘老师标注的名头是著名作家,而不是红学家,讲得自然津津有味,还引出革命家陈天华也是如此下海的。
  陈天华还可考证,那俺就请刘老师考证一下屈原是无艺术的“跳江”呢还是有艺术的“沉江”呢?!
  第三,讲课为出版服务。《沈阳晚报》开头就是广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三部》也将于本月14日隆重上市!”
  既然刘老师的秦学不良影响大,我们就不能不担心新版电视的导演胡玫被混淆视听,所以不得不从珍爱《红楼梦》的角度对刘老师的论点予以批判!

9。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李少红,1955年7月出生,山东文登人,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女导演代表。1969年到四川军区独立第2师当兵。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她导演过的电视剧有:1996年《雷雨》;1998年《大明宫词》,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美术奖”;第21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美术奖”;2001年《桔子红了》;2004年《买办之家》;2007年《红楼梦》。
  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可以算是经典之作,也让我们看到了叶锦添的色块艺术,但是随着新版《红楼梦》信息逐步浮出水面,我不得不失望地说:看到了太多的蓝藻!
  陈晓旭版黛玉成绝版,无人超越,我们不得不把宝玉当成最大看点。剧组也刻意保持神秘,但是,新《红楼梦》造型照片映入眼帘,几乎让被吊足了胃口的我们晕倒,这“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宝玉咋像小许仙?原著的宝玉是贵族公子帝王之相,这整的是谁家小碧玉?
  翻开书看看宝玉面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可见宝玉是圆满脸多情眼,且看杨洋瘦脸,骨感,要如何贴上一层“面包”才能丰满得像原著的“爱哥哥”呀?
  脸型不尊重原著也就罢了,那宝玉的“意淫”气质呢?怎么也在小杨的脸上眼中感觉不到呀?
  《红楼梦》就是一部昆曲,书中大多曲目,都是明亡清兴时期剧目,小说虽然写他们年龄小,但并不意味着电视《红楼梦》就要拘泥原著的年龄,因为小孩子去研讨李商隐与王维的诗歌区别是可笑的,黛玉教香菱学诗,宝琴作十首怀古,我是不相信这些小演员能演出那诗的意境。余少群因年龄而落选,但也许是好事,电影版《红楼梦》也许不会如此轻率地用年龄来“扼杀”合适宝玉的演员。
  (1)李少红走不出《红楼梦》迷局的理由
  李少红走不出《红楼梦》迷局,是曹学派的误导让她无所适从,譬如她还没有意识到老版《红楼梦》的人物最大失败是谁。最美的宝琴与像可卿一样美的香菱,都是一般演员来演,而李少红居然也炒宝钗黛,不去找《红楼梦》灵魂人物宝琴与香菱的演员,真是迷途不知返。
  理由如下:
  第一,新红学末路,曹学派不了解《红楼梦》明亡清兴主题,就找不到学术出路!这是拍不好新版《红楼梦》电视的大环境;红学会指挥的电影《红楼梦之九龙珮》与湖南卫视新作的电视剧《黛玉传》,也将是大败局。
  第二,在野派的新新红学她没有接触过!居然找八个80后的新新人类当编剧,可见走的《*》一路,必然胡乱演绎《红楼梦》故事!旧版《红楼梦》电视的最大败笔就是对《红楼梦》人物结局的随意篡改,狗尾续貂,让后四十回简直不堪入目。
  第三就是旧版宝黛已成无法超越的绝版!这是演员的素质问题,和导演无关!
  (2)李少红的三条出路
  既然骑虎难下了,那出路呢?
  我也提供三点建议:
  就剧本而言,其实很简单,编剧复制《红楼梦》原著就可以了,导演按照《红楼梦》一回一回照着拍就可以了!如果新版不篡改后四十回,还是能超越老版后四十回的!这将是新版的一大看点。
  就人物而言,老版最大的失败是香菱与宝琴,因为二人是《红楼梦》灵魂人物,香菱有陈圆圆的坎坷经历,宝琴有郑成功的洒脱飘逸,但老版《红楼梦》起用的是普通演员,所以能做好香菱与宝琴的戏,也是新版值得期待的地方。
  譬如不要胡乱穿衣,李少红肯定叶锦添的大胆想象:“我们大家知道唐朝的人,他是袒胸的,很*的,那明代的人是露背的,像《大明宫词》一样,很*的露背的这种衣服”。
  李导不知道贾琏说“脏唐臭汉”,而宋朝明朝文人的“审美*”则是金莲。且看《红楼梦》原著:“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尤三姐可谓《红楼梦》描写最细致的第一*了,也不过是点写小脚,暗示是江南佳丽,不是满清大脚虎女,那“一痕雪脯”,也不是让大家看的,《红楼梦》文本里何曾描写过“满城尽带黄金乳”?就是那多姑娘之*描写,也不过是语言“新浪”而已!
  如果说《红楼梦》是神仙也难还原其神韵,这也太过,但我们从文本里很明显看出《红楼梦》人物服装是明亡清兴大变革时代的混合物,服饰结合明清两朝的特点才是规矩,但是推出露背装则是不懂中国文化的历史审美变革曲线。譬如你用露背装去演绎*时代,那是脱离国情的。
  《红楼梦》服装色调肯定要以红色为主调,如今怎么成了满眼的绿色与压抑的紫色和素雅的白色?
  越剧版《红楼梦》不搞创新成为经典,是李少红的榜样,所以,照搬清代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服装就可以了。
  譬如不能胡乱睡错床与炕,黛玉进贾府,面对王夫人、邢夫人携上炕不习惯,可见南方人习惯了床。而王夫人与凤姐与刘姥姥与多姑娘是孝庄文皇后的影射,用炕暗示其东北籍贯。而邢夫人、薛姨妈、尤氏、周瑞家的与尤二姐等是投降派代表,用炕表示她们是“穿了旗袍”,赵姨娘是多尔衮与投降派的合身,所以也用炕。
  迎春、探春与惜春住的地方都用的是床,可见三人暗示南明的南京弘光帝福建隆武帝扬州石涛。
  黛玉与妙玉居所,自然是床而非炕,因为一个是扬州人一个是苏州人,都是南方人,好比可卿是暗喻崇祯,总是提到床,点出南方人籍贯。
  所以,归根结底,不懂《红楼梦》主题,不尊重原著,投拍《红楼梦》影视,都是烧钱,一个亿没有用,十个亿也白搭。
  我们尊重李少红女士接手新版《红楼梦》前的《大明宫词》等所有作品,我们也继续看好李少红导演新版《红楼梦》后的任何一部作品。
  新版《红楼梦》,就当李少红和我们大家一样做了一场噩梦吧!
  

小引:端木蕻良——我看《红楼梦》
端木先生是小说家,曾对红楼技法做了比较研究,议论精辟:
  我看《红楼梦》,总是琢磨它的艺术处理,我虽然看了几十年,但绝没有别家读得那么熟。我只想捕捉住它在重要情节里,怎么会造成那么浓郁的气氛来。别的书只会刻画细节,只会交待情节,只会卖弄关节,惟独《红楼梦》却把精力贯注到这个方面来。在《三国演义》中,也许只有水镜先生出场那一段,在《水浒传》里,也许只有林冲夜走瓦砾场,烘染出适宜的气氛来,但在《红楼梦》里,却是随处都有,而且恰到好处。使读者好像置身在全景电影中一般,但又不是刻板的真实,而是从人物的情绪中散发出来的主客交流的气氛,会使读者摄魂动魄地接受……而且,使读者也走进书中去了,——它是以意象征服了读者的心。
  我看《红楼梦》,并不感到它是二百多年前写的,没有这种时间隔阂,这和《红楼梦》摒弃那些“套头”大有关系。一个作家选择他的表现形式,这就不单纯是个形式问题了。为什么屠格涅夫选择了《猎人日记》那样的形式,波特莱尔选择了《恶之华》那样的形式,乔伊斯选择了《尤里西斯》那样的形式,这是值得深思的。曹雪芹其实已经舍弃章回小说的形式,只是照顾读者的习惯,才勉强运用它。我们从回目标题并不考究,以及每回的解题诗和结尾诗,也不完整上看(好多是后人填上的),也可以反映出曹雪芹不但不重视这种形式,而且在脱离这种形式。《红楼梦》的创作方法是最接近现代长篇小说的手法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一代春娇寂寞:可卿化蝶追崇祯(1)
脂砚斋告诉我们:《红楼梦》笔法最高妙的技巧就是“一人两面法”。可卿的艺术形象主要“取材”于崇祯帝与董鄂妃,从可卿葬礼之隆重可见帝王后妃葬礼气势。
  四王八公来吊孝,这是曹寅家族承受不起的,所以曹学派无法解释可卿葬礼谜团。
  对照《红楼梦》第一人贾母的结局草草了事,连个葬礼都不写,可见如果把贾母看成孝庄文皇后,就很明白《红楼梦》作者的反清立场了。
  屈原曾作《思美人》,其实想的不是美女,而是楚王,一部《红楼梦》,就是大明遗老的故国之思,而可卿美女,主要影射就是崇祯。
  (1)红楼数字化:可卿与崇祯死亡时间的偶合
  崇祯亡期于3月19日,而可卿亡期,就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隐写道:
  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睡星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进来,含笑说道:“婶娘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娘,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娘,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庄妃),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明)满则亏,水(清)满则溢。’(张太医说可卿血亏,平儿给鸳鸯说凤姐血崩)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江南)?”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娘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你看这3月19日的数字就在这一段里象活鱼乱蹦!“第十三回”“已交三鼓”“一程”“一别”“一件”“一日”“一世”“十分敬畏”“永保无虞““常保”“常保永全”。
  是吧,这里作者反复去点:3,3,1,1,1,1,1,10,9,9,9。
  作者还怕读者不明白,在最后来一组合:“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2+1=3,呵呵,319全齐了!
  作者用心良苦地点出日期,是让你不要忘记这一祭祀的日期!
  (2)红楼数字化:林如海与崇祯死亡时间的偶合
  作者对林如海死期耍了一个花枪——在第十二回说: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来特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
  接着写第十三回可卿死,接着写第十四回“林如海灵返苏州郡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突然插入一段话:
  正闹着,人来回:“苏州去的昭儿来了。”
  这个“昭儿”一闪就消逝,后面没有提到,可见是虚拟的牵线人,意思是“招儿”:林如海灵返苏州郡,崇祯回南京也!
  回前文看:苏州大火岂不是北京大火,可见争辨地点是没有意义的,大观园南京北京不要分,随园蕉园也不要争,那是文人闲气,空谈误国误小说!
  最让人笑的是:“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这一句话,让各路红学家莫名其妙,至今没有一人彻底领悟,其实这里也是一个文字数字游戏:319全在“一”句话里!按照我刚才的解法就可轻松化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一代春娇寂寞:可卿化蝶追崇祯(2)
可卿大殡,四王(死王)八公(八旗)来吊孝,谐音合起来是骂满清“王八”来吊孝也!
  但看【庚辰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
  这其中的“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有很大深意,是说“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
  “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祭拜,不在骂之列,为什么?
  “石即豕”,暗说“家”字,“守业”隐语“守家”,“豕”是“猪”,“石”在古代也有“石字旁的”的朱姓就是朱姓,南明朱王去北京吊孝可不是自投罗网,在江南守夜才是真实,当然也不在骂之列!
  脂胭斋也知道可卿是明主,哪里有曹家吊孝的身影!在大关节处,脂胭斋不糊涂!也不敢在灵前调戏人!
  (3)一字解红楼:珠
  还有石光珠的“珠”字,不是贾家所能附丽的,大家都知道元春见不得玉,更见不得珠也,要命也!贾珠含“珠”而早亡,珍珠也被宝玉改为袭人才得活命,宝玉知道!
  贾政就是想命宝玉为“贾石”,也不敢命名出来。宝玉一辈如贾珍等都是“王”字旁,是不敢带“石”字旁也!
  因为在玉石文化里,石为玉之母。
  宝玉是石头变化的,是贾石,假石头也,即使变成顺治的满清玉玺,也是假的玉玺。
  所以一部《红楼梦》,就是证伪满清玉玺非正统,是假玉玺。再推出一个“真宝玉”,就是甄宝玉为何后来“还玉阙”,暗喻大明复兴也。
  宝玉出家前“还玉”,也是暗喻顺治“交还中原”。
  即使是玉,作者也在关键处点名要害,譬如宝玉想命名大观园一处为“红香绿玉”,也被贾政大骂,被元春改为“怡红院”。
  能理解作者暗示这里“红”是大明之色,“绿”是满清之色,就明白作者不让满清和玉有粘连。
  妙玉与黛玉名字里有玉,因为他们是苏州人,是林如海的“家乡人”。
  宝黛有爱,那是小说情节的需要,宝黛没有婚姻结局,那是注定的,作者的意思很明白:满清与大明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同理,妙玉也与宝玉没有结局。
  而小红原名红玉,并且姓林,您就纳闷了,这可不是矛盾?
  林红玉犯了宝玉黛玉的姓名忌讳,改名小红,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