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在却并非如此了。
特别是对于男性,从泡沫经济结束后就业的20 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群开始,他们中出现了由 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带来的结婚机会的差异。 也就是,女性主要集中在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 男性身边,而其他的大多数的男性,别说谈婚 论嫁了,就连与女*朋友的机会都没有。
更加恶劣的是,在给自己贴上了“失败一族” 标签的男性中,已经出现了放弃与女*往的 人,而且人数还不少。而女性们呢?她们依然 认为,只要等待就会像以往的社会那样有男子 来提亲求婚,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
以上种种,也就使得今天“婚活”即“结婚活 动”的必然性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
她不能结婚的理由之一 周围缺少优秀男士
工作环境带来的邂逅的差距是可以消除的
在上一章中,山田提到了在邂逅的机会数量上 存在差距,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差距不仅存在而 且还相当大。无论男女,工作环境对他(她) 们邂逅机会的影响都很突出。如果男性从事的 是理科类工作的话,自然身边的女性就很少; 对于女性也一样,以女性为主的工作环境,自 然就使她遇到他的机会变少,这样一来,不要 说好男人了,身边连异性都很少遇见。以上种 种也体现了日本企业不推进职工性别多样性所 带来的恶果。
但是,由于日本女性中盛行建立跨公司的交际 网络,因此对于女性来说也许比较容易消除这 种由工作环境带来的“邂逅差距”。我的朋友 常说,假如朋友中有空姐的话,就算已经过了 35岁也还是能够参加各种派对联谊会的。男性 还是对“空姐”情有独钟,他们面对空姐就好 像是被荧光灯吸引着的飞蛾一般。
现在还可以使用互联网。譬如有像“Rush”这 样的派对联谊网站,你可以在网站上写“我们 是从几岁到几岁从事什么职业的一群人,想与 从事哪种工作的人举行派对联谊会”,这样以 团队的形式注册后,网站作为组织一方会回复 道:“有符合你们要求的男性团队,和他们联 谊吧”,甚至网站的组织者连饭店都给预约好 了。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超过35岁的女性 还能被安排进去参加派对的还是得像空姐、模 特这样的,一般来说对拥有受男性欢迎的职业 的女性来说年龄才不是太大的障碍。
对于善于社交的、积极的女性来说,与男性邂 逅的机会也相对多一些。就算是在清一*性 群体的职场里,如果她结婚的意愿很强烈的话 ,消除这种因工作环境导致的邂逅差距的方法 还是相当多的。这是与男性的不同之处。
男女两性在处理工作环境造成的邂逅差距的不 同方式,似乎源于男性擅长在像军队一样的公 司内部的纵向交流,而不擅长男性同事之间的 横向交流。实际上,占剩男比例最大的,是大 学里专业是理科类的而职场又是理科类的,这 样一直生活在周边都是男性环境中的男性们。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男性很难消除因环境带 来的邂逅差距。
不乏男性;但缺少优秀男士
对于女性来说,在寻找未来伴侣时,仅仅是有 很多男性供她选择是不够的。女性苦恼的不是 周围没有男人,而是缺少“优秀”男士。
那么什么样的男性算是优秀的男士呢?优秀的 男士是“个人条件好又有恋爱能力的男性”。 就这一点而言,在诸如“收入多少”这样让人 容易明白的条件上画一条多少以上可以考虑、 多少以下免谈的及格线,然后对其他一些非重 要的条件可以做出让步的女性似乎更容易找到 伴侣。据婚姻介绍所的专家说,不能将自己的 择偶条件简约到三个的人,结婚将相当困难。
另外,与叹息“没有遇到和自己文化水平相当 的男性”的败犬无家世代相比,“败犬无家世 代之妹的世代”的女性(比20世纪70年代后期 出生的人再小一些的女性)更难遇到自己的理 想伴侣。实际上,别说是文化水平了,就连想 要找个有稳定收入的男人都很困难,因为他( 她)们在这个世代遭受了经济不景气的直接冲 击。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她们当然也在努力 工作着,但是她们当中成为正式员工的女白领 或高收入的职业女性毕竟还是少数。她们虽然 想坚持未来伴侣的年收入是自己两倍的原则, 她们又可以看得到自己婚后如果不工作的话, 无法实现她们所“期望的生活”。
这样一来,姐弟恋也没关系,但是他一定得有 像样的工作,他得是可以为她分担工作中的烦 恼的人,而且如果他不是和自己共同分担家务 和照顾孩子的人也不行。同时,他还得是位有 品位的男性,是“能指导自己,关键时刻能够 拉自己一把的人”。
在本来就很狭窄的恋爱市场中,她们又太过于 瞄准十全十美的目标了。事实上,大多数收入 可观的男性一定是勤恳努力工作的人,这样一 来他们自然就没办法分担太多的家务,而又是 因为他们不能分担家务,导致很多女性不能接 受他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稀缺的正是“普通人”吗?
就算没有品位,她可以通过搭配各式服装到其 他种种帮助他培养品位,不会做家务她可以教 他。像结婚老手一样的女性们关心的重点不是 男人现在会做什么,而是关心对方是否具有结 婚之后能够被加以培养的潜力。是的,她们是 嗅觉灵敏的“猎手”。
今天的日本,棒球投手松阪的妻子柴田伦世( 原日本电视台著名美女主播),非常受正抚育 小孩的arasa世代的追捧,她作为面向30岁左右 的太太杂志的封面人物而大受欢迎。
但是,柴田伦世毕竟是年收入60亿日元的棒球 选手的妻子。她能够得到住在港区的大楼里 VERY读者的厚爱尚可理解,她还受住在埼玉、 千叶等首都圈附近的独门独户住宅、家庭年收 入接近700万日元的家庭主妇或兼职主妇以及 在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商场购物的saita 读者等这些中产阶层女性们的喜爱,其中原因 究竟是什么?这一谜底是她具有“姐姐的力量 ”。据创办魅力夫人潮流的原VERY编辑部,现 任saita编辑部部长的相泽正人分析,“柴田伦 世是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还能培养丈夫的姐姐式 太太”,因此得到大家的支持。
然后,大多数的女性省略了“让我培养他的品 位”这样麻烦的部分,也就是她们不想要半成 品而是从一开始就寻求成品、*的男士,而 这样的男士实在是少之又少。况且,即使有也 已经很早就被嗅觉灵敏的某个她给猎走了。这 样一来,就变成了“没有优秀男士”。
女人们都说“普通的男人就行”,她们也说“ 不是在外资企业年薪几千万日元的也可以”。 其实这个“普通”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它 代表着她和他之间能够共同拥有很多相同之处 的人,比如情趣一致的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 又是听自己话的男性。也就是具有柔韧性和可 塑性的男人。但是事实上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 。这也是大多数女性说普通人奇缺的症结之处 。事实上,婚后能够和女性比翼齐飞的男士早 早地就被抢购一空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她不能结婚的理由之二 认为好的男人却已 名草有主
有魅力的男性原本就是有限的
想结婚却结不了婚的女性中最常见的理由是“ 我认为好的男人却已名草有主了”。
如前所述,少数嗅觉灵敏的女性,早就捷足先 登地挑走了适合结婚的魅力男性。其实这也不 足为怪。但问题是这些有魅力的已婚男性竟还 入侵恋爱市场。在这一点上日本有别于欧美的 情侣文化。
有魅力的男性原本就是有限的。自古就如此。
而这些有限的魅力男性都已经结婚了,却还出 没于恋爱市场,大展魅力,让独身女性想入非 非。事实上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现在想来我认为日本曾经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 ,为避免有剩余的不结婚男性,巧妙地将他们 都分配出去了。不管怎么说日本曾经让95%的 男性都结过一次婚,的确是“鸳鸯型”社会( 最近遗传基因的研究表明,即使鸳鸯配对后也 有外遇,也生其他雄鸳鸯的蛋,但为了种群的 繁衍它们还是要成双成对。其实成双成对也是 按照魅力的先后顺序组合而成的)。
如果日本曾经是一夫一妻制的鸳鸯型社会的话 ,现在则是海(狗)熊型社会,也就是女性们 都蜂拥到少数的魅力男性那里去了。此处所说 的魅力是指多样化的魅力而非某个单一魅力, 譬如帅气潇洒的外表是魅力的一种,还有诸如 *这样的魅力,经济实力这样的魅力,还有 复合型魅力等等,形形色色。无论怎么说,只 有那些拥有某种“资本”的男性才会大受欢迎 。
如果女性只追求那样的男性的话,只要没有一 夫多妻制,她们的结婚就路漫漫。也因此出现 了“时间差一夫多妻制”现象,也就是有魅力 的男性即便离了一次婚也会马上又有了新人然 后再次步入婚姻。
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长期的稳定的婚外恋, 随着具有经济实力的女性的增多,这种安定的 婚外恋现象便有增加的倾向。但是,这种情形 维持到女性三十几岁想要孩子的时候,她就会 痛苦不堪。
如果日本像法国那样,婚外子达到50%左右的 话,结婚和生子也就分离开了。在美国有“将 卵子冷冻保存起来,在互联网上购买精子”的 ,也就是生育和男女伴侣关系的分离在美国已 经成为可能。而总是将结婚与生子作为不容置 疑的同一事件来看待的日本,随着结婚率的下 降孩子越来越少也就理所当然了。
其实,自古有魅力的男性就是有限的。今天和 以往不同的仅仅是,女性们有了选择的可能, 结婚不是唯一生存的出路,她们也就用不着被 强制着和没有魅力的男性结婚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她不能结婚的理由之三 有恋人、却下不了 决心结婚
和无业或无固定职业者交往的女性增加了吗?
我最近的一个新发现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情侣组 合的增加,这是结婚难和邂逅难的加剧所导致 的吗·
这里所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情侣;指的是例如职 业女性和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几乎接近于无固 定职业者的男性组合的情侣。当然这种情侣的 出现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像这样的情侣不 断增多的话就会出现以下的难题;因为男方的收 入太过不稳定,女方如果不横下一条克服解决 难题之心的话,两个人很难步入婚姻的殿堂。
前几日,遇见了以前采访时认识的二十五六岁 的美女职业女性,说是“现在正和一位无业者 交往”。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她一直寻觅的目标 是穿着高档西装的优秀男士;为此还积极参加各 种派对联谊会,而且她每次参加派对所去的高 级酒吧总有好友伴在左右。她是非常有魅力的 女性,绝对不缺少与男性邂逅的机会。那么;她 现在的选择又是为什么呢?
她的回答是;归根到底和在派对联谊会上认识的 男*往的话,自己必须忍耐的地方很多。他 们迟迟不回短信,休息日也因为有工作想见面 而不能见面。自己总是为对方前思后想,“这 个时间给他发短信好吗”,“这个时间给他打 电话好吗”,每天谨慎小心,而且还总是担心 他会不会被别人抢走。但对方如果是无业者的 话就很轻松。随时想见面随时都能出来见面, 交往得很愉快,这就是她选择和无业者男* 往的原因。
总而言之,能够实现女性所追求的亲密交往的 对象,事实上也就是有时间的无业者和无固定 职业者。现在20岁左右的女性择偶标准并不是 那么高,并没有期望找个金龟婿。因为让她们 千辛万苦地谈恋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她们才 不想和情不投意不合的人、和自己生活环境相 差甚远的人交往呢。她们恋爱的关键词是“轻 松”、“相近”。而现在临近40岁的被叫做“ 败犬无家世代”的女性的择偶标准很高。
尽管如此,她们(败犬无家世代的女性)虽能 够自己赚自己的口粮,但她们并不会考虑还要 养活自己的男友,所以还是无法和无业者或无 固定职业的男性结婚。这样,有恋人却无法进 展到下决心结婚的女性便增多了。
被“守株待兔的王子殿下”拖延的女性们
如上所述,日本男性的年收入不稳定是结婚的 障碍,但除此之外,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是很难 决定结婚的理由之一。正因如此,最近会看到 一些“分居结婚”。我的一个女性朋友(46岁 的公务员)和相距很远的男性相亲,在双方同 意不改变自己目前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他们决定 “分居结婚”。已经确立了生活方式,也有了 自己稳定工作的很多妙龄男女不想因婚姻而向 对方妥协,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 结婚但不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话,结婚的障 碍也会变得容易跨越了。
因结婚本身就是“包容”,所以彼此过于苛求 的两个人是很难结婚的。朋友中很有品位的一 位女编辑说:“无法住在按照别人的想法装饰 的房子里。”其实最近对这方面开始苛求的男 性也在增多。像以前那样家里的所有事都交给 妻子,妻子把家装饰得像童话一般也能心平气 和居住的男性尽管现在也有,但遗憾的是,像 他们这样任由妻子安排的男性都已经结婚了。
尽管在这样的现实中,不是日本女性不努力迈 入结婚这一步,更多的是日本男性迟迟下不了 结婚的决心,因此让恋爱的春天过于冗长的情 侣才很多。如前所述,女性单方再努力工作, 也达不到养着自己和无固定职业的男友的程度 ,这是“女性不能决定结婚”的现实状况之一 。尽管这种情形正在增加,但还是少数,大多 数的情况还是男性犹豫不定,迟迟下不了结婚 的决心。
事实上,女方不同意结婚大多是因为经济问题 。没有经济问题的话,大多数的女性是在等着 男方提出求婚,而正是在女方的等待中让他们 的恋爱拖拖拉拉。而且,越是漂亮有魅力的女 性越觉得自己提出结婚的话,“会让人觉得自 己太着急,实在不矜持不淑女”。
还有人说“像现在这样很自由”。就像现在这 样,双方做各自的工作,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 式,只周末见面,保持愉快的距离美。但是现 实中像这样成熟人士间的情侣不仅得到周围人 的认可,两人又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情侣关系的 例子相当少。因为就算女方对某位魅力男性的 “不结婚只做恋人”的做法表示认同,其他女 性也不会对这样的魅力男性置之不理,而会志 在必得的。
结果是,即使女性内心盼望结婚,也很容易被 犹豫不决的男性拖延住,因漫长的等待让她延 误女性最佳的生育期。尽管是否愿意为人母是 本人的自由,但真的让人为她们可惜。如果是 在美国,像上述情况,即使没有到结婚那一步 ,恋人们也会向周围公开他们的情侣关系,但 是在日本,不是正式的情侣的最终结果是,男 性最后和别的女性结婚了。并且这样的事情还 屡见不鲜。
上述情形也是从男性的“守株待兔的王子殿下 ”和“逃避责任”中引发出来的。男性从男大 当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只要女性不很好地 引导这些男性,王子们便很少能够自己下决心 结婚。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契机。所以 “奉子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