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弹丸之地,全国竟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可见昔日风光。明朝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朝廷在此设收钞大关,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因此名扬天下。
傍晚,正阳关小镇华灯初上,喧嚣一天的闹市逐渐安静。
镇外码头边停靠着许多大小船只,远处四只大商船,与别船不同,上面有国军士兵看守。
在正阳关龙王庙前,耿大炮化装成搬运工模样在闲转。外表的悠闲,掩饰不住他内心的焦急。
等了近一个小时,一身农民装束的谢快嘴远远从河堤上向他走来。
耿大炮急忙迎上去:“老天,急死我啦,你总算来了!廖师长怎么说?”
谢快嘴告诉他,三个团的大部队是早晨出发的,估计快到了。
耿大炮大喜:“好!具体怎么行动,廖师长说了吗?”
谢快嘴说,按廖师长部署,一团佯攻正阳关封锁镇内敌军;我们团突袭商船,抢夺棉衣;三团掩护殿后,廖师长要求在一个小时内解决战斗。
耿大炮说这是杀鸡用牛刀,有三个连就能解决问题。
谢快嘴说:“师长说,仗容易打,但长途搬运棉衣困难。所以来的人多。” 耿大炮点点头:“几点开始进攻?”
谢快嘴告诉他大部队到达后立即开始,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准。我们连的任务是看住这四只大船,别让它跑了。
耿大炮连叹:“没劲。”
谢快嘴不满地说:“连长,我都快饿死了!今天走了六七十里路,还没吃晚饭呢。”
耿大炮笑道:“走,我请你吃卤猪头肉,开开荤。”
谢快嘴说:“连长,你说话要算数啊?我可一个多月都没吃过肉了。”
耿大炮说:“当然算数。”
谢快嘴担心进镇吃饭战斗一响会出不来,耿大炮说不必进镇,码头有饭店。
夜幕中,大队解放军悄悄把古镇包围,城门楼前更是重兵重重,三挺机枪封锁。
码头边,四只运军装的大商船静静停泊河水里,每只船上依稀可见有哨兵执勤。但这些哨兵根本没发现,解放军就在身边。
不一会,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立时间枪声大作。
商船上的卫兵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不是稀里糊涂被击毙,就是晕头晕脑做了俘虏。
解放军架起跳板冲上船只,孙大宝首当其冲:“放下武器,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
枪声一响,正阳关镇内的保安部队急忙关上城门,在城垛上坚守。他们不知虚实,根本不敢出来。
解放军顺利占领四只大商船,截获大量军装。
廖邵武拍着耿大炮的肩膀说:“大炮,干得不错!”
耿大炮说:“还真有不少棉衣,回去再好好清点一下。”
孙大宝从船舱钻出来,说:“连长!这儿有一箱香烟和几瓶酒!要不要?”
耿大炮眼一瞪,说:“要!只要是能吃能喝能穿的,什么都要!”
孙大宝一吐舌:“是!”
廖邵武闻言大喜:“香烟?哈哈,我要!”
在光山县砖桥镇陈中纵队司令部,陈中坐在板凳上,手拿一根小竹根烟袋,笨拙地往烟袋头里装烟丝。 袁参谋站在一边,笑着问:“司令员,这烟味道怎么样?”
陈中边划火柴点烟吸,边说:“不怎么样,实在抽不习惯。”
这种烟丝是当地人自制的土烟,与那种盒装的香烟比,味道差多了。可当地买不到盒装烟,他烟瘾来了,只好吸这种土烟。
袁参谋说:“抽不习惯还抽?”
陈中叹道:“没仗打,我着急啊。”
陈中明白,老百姓是不敢接触解放军,他们怕解放军打不过国民党军队,不能在这里立足生根。虽然解放军到处宣传决不走了,要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可说归说做归做,老百姓不亲眼看到他们打几场大胜仗,是不会相信的。
远离根据地,物资供应不上,经常缺油少盐没粮食。战士水土不服,伤员无处安置,种种困难接踵而来。尤其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指战员们还都穿着单衣,更别说战士了。夜里睡觉,很多人只能盖稻草,他们戏称盖的是“金丝绒被”。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部队已经来了一两个月,并没什么作为。战士们牢***很大,主要就是没仗打。没仗打,就没补给,就吃不上肉,抽不到烟。
袁参谋说:“是啊,打起仗并没什么开小差的,现在不打仗开小差的反而倒多了。”
陈中焦虑地说:“这样不死不活地耗着,不行啊。我们要找仗打,必须啃他几个硬骨头才行啊!”
正说着,廖邵武扛一大箱香烟走进来。他放下香烟,高兴地说:“司令员,看!我给你弄了一大箱香烟!” 袁参谋笑道:“哈哈,这可是雪中送炭了。”
陈中站起身,打量一下廖邵武,讥讽地说:“谢谢,我先谢谢你。”
廖邵武知道不妙,说:“司令员,我是看你抽这种土烟,我心疼啊。”
陈中说:“战利品可以私分吗?哼,立刻给我送后勤部去!”
廖邵武说:“得,我是出力不讨好。”
陈中给了他一个台阶下:“送去以后,顺便给我带两条回来,告诉后勤部的人,按价格在我这月的津贴里扣除。”
廖邵武叽咕一声“是”搬起香烟送到旁边后勤部,回来后给陈中带了两条香烟。
陈中一面迫不及待地拆开烟抽,一面表扬廖邵武,说他们这次在正阳关干得不错。
天气冷了,廖邵武雪中送炭,虽然缴获的棉衣数量不多,解决不了全军的问题,但解决一点是一点。三千多套棉衣,一人一件,发上衣不发棉裤,发棉裤不发上衣,能解决六千多人的困难,很不错了。
袁参谋问廖邵武是怎么知道正阳关有敌人军装的?
廖邵武说:“你们还记得带我们过淮河姓沈的女医生吗?”
陈中说:“记得,六安沈子儒的女儿。”
廖邵武说:“对,我让她回六安了。原先只想让她给我们采购粮食,没想到她为我们弄到了敌人军装的情报。”
陈中说:“哦,她有很多有利条件,你这个安排很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2
一大早,沈晓雅和沈仪淑就到车行雇了一辆马车,他们去往张家店。
一路颠簸,走到小晌午才到地点。
张家店小街本来就很小,现在驻有军队,老百姓不敢上街,更加萧条。街上大部分铺面和居民都关着门,只有国民政府的大兵们,他们三三两两悠闲地在街道上闲逛。
一个老兵在大街上忘情地旁若无人地唱着小调:“俏冤家扯着奴来在窗儿外,一口儿咬住了奴的粉香腮。他双手要解奴的香罗带,哎吆吆,哥哥你别拽,只怕有人来。待天黑,没人在,裤带儿随你解……”
沈晓雅兄妹坐的马车从这个老兵身边驶过。
沈晓雅对车夫说“停一下”,车夫“吁”地一声把车停住。
沈晓雅走下车,对这个老兵说:“请问老总,唐家楫旅长住在什么地方。”
老兵把眼一乜:“你找他做什么?”
沈晓雅说:“找他玩。”
老兵大奇,说:“找他玩?嗬,口气不小!你是他什么人?啊——!原来是沈先生!”
原来他就是那天在戏园子带头闹事的大兵。
沈晓雅也认出他,于是笑道:“哈哈!原来是老朋友啊!我就是找他玩,不相信?”
老兵卑谦地直点头,讨好地说:“信,信,绝对信。他驻在镇外张家祠堂。沈先生,我带你去。”
沈晓雅说声谢谢,拒绝了他的殷勤,问他怎么走。
老兵手一指,说一直向前出镇向南拐弯,门口有棵大榆树的那片高大的房子就是。
马车缓缓行驶在小街上,沈仪淑奇怪地问沈晓雅:“哥,你怎么认识这个当兵的?”
沈晓雅笑着说:“我揍过他。”
沈仪淑开心地问:“是吗?说我听听。”
六安张家店张家祠堂是八十八师临时师部。
唐家楫听卫兵说六安沈晓雅来访,便急忙出迎。在大门口,他满面春风拍着沈晓雅的肩膀说:“沈先生,够朋友!”
沈晓雅说:“唐旅长,打搅啦!”
唐家楫说:“怎么叫打搅?你来我高兴啊,憋在这种小地方的确无聊。”
沈晓雅大笑:“去六安玩啊,我请你作客,你喜欢玩什么我都陪你。”
“不行啊,鄙人军务在身,身不由己呀。”唐家楫打量着沈仪淑,不敢断定她和沈晓雅的关系,就问:“这位小姐是?”
沈晓雅说:“她是我妹妹,叫沈仪淑,在外面读书刚回来。”
唐家楫一听是沈晓雅妹妹,忙打招呼:“哦,是沈小姐,幸会,幸会!”
他把沈家兄妹引进祠堂客厅,请他们在八仙桌旁坐下,勤务兵立刻为沈晓雅、沈仪淑、唐家楫每人送上一杯茶,然后躬身退下。
唐家楫请他们兄妹先喝点茶,稍事休息,然后一起去用餐。
沈晓雅说唐旅长太客气,唐家楫要他以后喊他唐先生,说旅长旅长喊得腻歪人。
沈晓雅和沈仪淑都觉得唐家楫是个爽快人。
唐家楫介绍说军旅生活非常清苦,张家店又是个小集镇,没个像样的饭店。好在六十二旅旅部小灶伙食还可以,山乡野味也别有情趣。早晨一只长尾山鸡恰巧撞在他子弹上,正好可以待客。
沈仪淑觉得吃饭还早,不如现在就到大裂谷去玩玩,回来再吃饭。
她的建议得到赞同,于是他们先乘车,后步行,一起来到大裂谷。
唐家楫与沈家兄妹边谈边走,两个警卫不即不离跟着他们。
张家店大裂谷是国内罕见的山裂奇观,俗称皖西大裂谷。风景绮丽险峻,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一线天窥天崖,瀑布从天而降,真正是个水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让游人从瀑布后面走到对岸,让人惊叹不已。
避王岩的山谷岩窟更加奇特陡峭,蔚为壮观。
明末,张献忠作战失败,为躲避敌军,率残部来到六安藏兵于此,因此老百姓叫这个石窟为避王岩。张献忠在此重整旗鼓,冲出重围,从此与见死不救的李自成反目。张献忠后来队伍不断壮大,攻六安,破凤阳,转战鄂豫皖川陕各省,所向披靡。最后起义军发展到六十多万人,登基称帝,在成都宣布建立大西国,成为一代枭雄。
大王井是一个饱经沧桑见证历史的古遗迹,浅浅的石刻井栏,斑驳苍凉,井水触手可及。
沈晓雅介绍说,明崇祯十五年,张献忠被左良玉追击到这里避难,命军士挖此井取水。张献忠自号“八大王”,故此井叫大王井。
唐家楫说:“佩服,佩服!沈先生说起这些典故,如数家珍啊!”
沈晓雅说:“这不希罕,我是六安人啊。倒是唐先生一个外地军中将领,却对我们这个小地方的风物如此钟情,的确让人感动。”
沈仪淑笑道:“我现在总算知道,什么叫做互相吹捧啦!”
三人一起笑起来。
游玩回来,祠堂一间小房子里已经摆好一桌丰盛的酒席。
唐家楫盛情招待沈晓雅、沈仪淑兄妹。他拿出一瓶茅台,说:“我和沈先生喝这个,沈小姐,你少喝点行不行?”
沈仪淑说我不会喝酒,喝茶就行了。
唐家楫说:“光喝茶怎么行?我这还有香槟,不知道沈小姐喜欢不喜欢?”
沈晓雅说她喝香槟行。
唐家楫在他们兄妹的酒杯上一一斟上酒,举起酒杯说:“来,欢迎贤兄妹赏光!干!”
沈晓雅是喜欢杯中物的,自不在乎。
沈仪淑少许呡点香槟,要唐家楫说说目前国共两党战局。她第一次与国军高级将领接触,对他们的想法很感兴趣。
唐家楫也不客气,说*长处是有铁的纪律,能统一指挥。国军的短处,是军中各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许多高级将领,不顾国家安危,拥兵自固。对蒋总司令的命令,阳奉阴违。致使*有可乘之机,终成今日大患。总揽全局,国军优势。
他说完便与沈晓雅碰杯饮酒,然后他扼腕长叹:“唉,要是国军也能令出如山,三六年时共产党就被消灭了!”
沈仪淑不相信,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唐家楫说那时候国军强大,剿共卓有成效,共产党在全国俱无立足之地西逃陕北。到延安后一共只剩两万余人,哪里是西安张学良、杨虎城的对手?蒋总司令多次明令张学良、杨虎城就地将他们消灭,可张、杨二人借联合抗日名义暗中通共,最终发动西安叛乱,逼蒋联共。终于养虎成患,酿成今日之祸!
他惋惜地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啊!来,我们喝酒!”
沈晓雅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与悲凉,说:“现在,刘、邓大军压境,我们这一带一旦出现战事,六安的安危就全指望你们八十八师了。”
唐家楫诉苦说八十八师对外说是一个师,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子师部。只有我的一个六十二旅在这顶着,其他两个旅最近都抽调走了。
沈仪淑心中一动,轻轻“哦”了一声,故作关心地问:“唐先生,那要是*来打你,你怎么办啊?”
唐家楫一笑,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别无选择。”
沈仪淑关心地问:“可你能打过他们吗?”
唐家楫说:“不是说大话,我一个旅打共产党三个旅不在话下。”
八十八师六十二旅是全集团军精锐之师,训练有素,清一色美式装备。他这个少将旅长,也非平庸之辈,是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打出来的。
沈仪淑在心里认为他言过其实,但沈晓雅相信,他称赞说:“厉害!来,唐先生,我敬你一杯。”
也许是高兴,也许是孤独寂寞,唐家楫与沈家兄妹喝起酒来豪气干云。
沈仪淑说刘邓大军人多,听说有几十万人,唐家楫说那是吹牛,他们最多也就十来万人。沈仪淑没想到他说的这么准确,心中暗暗吃惊。
沈晓雅说十来万人也不少,不可小视。唐家楫分析说他们数量是不少,但分散在沿淮与大别山各地。加上武器落后,素质低下,并不可怕。
沈晓雅弄不明白刘邓的解放军为什么要分散,唐家楫说政府军是国家养活着,不愁吃穿。可刘邓大军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只能分散自救,沈晓雅恍然大悟。
沈仪淑故意问唐家楫:“我还是有点为唐先生担心,他们要是集中起来打你,你怎么办啊?”
唐家楫哈哈大笑,说:“他们又不知道我只是一个旅在这里?再说,合肥、安庆周边都有我们正规军,集结、调度起来很迅速。怕什么?来,我敬沈小姐一杯!”
9/3
得到六十二旅是孤立无援的情报,沈仪淑心中暗喜,她不动声色端起酒杯,说:“我敬唐将军,哦,唐先生。”
唐家楫一饮而尽,问沈仪淑是学什么专业的,沈仪淑说是学医的。
唐家楫感叹说学医好,军人造孽杀人,医生治病救人。我将来下地狱,你今后上天堂。
沈仪淑说:“唐先生,你喝多了。”
唐家楫说:“没有,今天贤兄妹来,我唐某人高兴啊!来,我们一起干!”
沈晓雅看出唐家楫已有醉意,端着酒杯,有点犹豫。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