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绝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死绝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爱情遭遇政治风暴
真爱可以跨越年龄、国籍、民族,真爱可以给人勇气和力量,而维持跨国婚姻更需要发自心底的爱。李立三和李莎的动人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是忠贞不渝的誓言,什么是感天动地的生死绝恋!
  本书讲述了李立三同李莎这对异国恋人相爱、相伴,一起走过几十年政治风雨的感人经历。上世纪30年代,李立三落难苏联期间,两人在莫斯科结为伉俪。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李莎女士为了爱情,放弃了团籍、国籍,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其品德令人敬佩!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李立三顶住压力,拒绝离婚,给康生、陈毅、周恩来等人写信,就为保住来之不易的跨国婚姻。
  《生死绝恋:李莎与李立三的跨国婚姻》
  梁柱 贺新辉著  中###史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定价 元
  

《生死绝恋》目录(1)
  爱的海洋(代序)/李英男
    第一章 同李立三相识相爱在莫斯科
  李莎的原名是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上世纪 30 年代在莫斯科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李立三相识。这位当时只有 19 岁的青春少女,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尊崇,对李立三人品的敬慕,与他相恋相爱,结为伴侣,并按李立三的建议,取了个中国名字:李莎,从此,便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生在俄罗斯的贵族之家
  李立三慧眼识珠
  似曾相见不相识
  李立三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李莎
    第二章 李立三蒙冤入狱  李莎放弃团证救丈夫
  1938 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李立三受诬陷入狱,共青团组织要李莎同李立三离婚,她坚信李立三不是坏人,不肯离婚。团委书记要她在团籍与丈夫之间做出选择,她毅然放弃团证。之后,她开始在莫斯科各个监狱寻找丈夫、救助丈夫的艰难历程。
  黑海之滨度蜜月
  丢失公文包惹大祸
  李立三和王明的旧怨新仇
  王明、康生乘机陷害李立三
  李立三入狱,李莎不要团证、要丈夫
  监狱苦寻李立三
  十月革命节的礼物:李立三回家了
    第三章 李立三受诬  李莎协助他写《李立三自述》进行申辩
  李立三在狱中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出狱后,面对某些人对李立三和中共的诬蔑,李莎帮助李立三起草了申诉书进行申辩。这份用俄文书写的申诉书长达 6 万余言、240 余页,用事实批驳了强加在李立三和中共头上的谎言。
  铁窗苦斗:李立三在狱中纪实
  协助李立三写《自述》,为他和中共中央辩诬
  经历苏联卫国战争的考验
  女儿英男出世
  救助患难中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第四章 李立三回国  李莎别母携女,与他团聚在哈尔滨
  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共中央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李立三的错误作出正确结论。在党的七大,李立三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李立三再次出山,他回国了!李莎毅然离开苏联,告别母亲,携女儿来到第二祖国——中国战火纷飞的哈尔滨,同李立三团聚。
  除夕传来喜讯:李立三当选中共中央委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立三路线”作了结论
  在党的七大毛泽东为李立三“竞选”
  李立三托郭沫若带信给党中央
  李立三归心似箭
  两地相思,两心相印
  东北战火又起,李立三写信劝李莎尽早启程
  李莎告别祖国、母亲,携女儿来到中国
    第五章 夫唱妇随  他们在北京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国际家庭
  李立三回国复出后,身兼多个职务,享受副总理待遇。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被誉为共和国的“坦克车”,李莎像中国的贤妻良母一样,相夫教子,与李立三一起在北京缔造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国际家庭,一家人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从家庭编译小组到中共中央编译局
  接济婆母,李莎帮李立三找回儿女
  保护烈士遗孤,李立三送孙维世去延安,结怨林彪
  李立三为叶群背“黑锅”
  陈云称李立三是辆“坦克车”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李立三、李莎一家
  李立三参加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一身肩负六项要职
  李莎参加筹办北京外国语学院
  一个和谐的国际家庭
  教育子女成长
  孩子们叫她“李莎妈妈”
  婆母找她要“海子”
  不贪又无怨
  困难时期李莎家有“三不准”
    第六章  李立三受屈罢官  李莎对他开导劝慰
   。。

《生死绝恋》目录(2)
1951 年 12 月,在全国总工会的党组扩大会议上,陈伯达突然发难,对李立三进行批判,并给他扣上了“福利主义”“工团主义”两顶大帽子,李立三被撤销党组书记、工会常务副主席的职务,又一次“靠边站”。同时,全国工会系统也开始批判李立三,许许多多在工会系统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和以及劳动模范,受到无端的批判和处理。这时李莎的抚慰和劝导,使李立三在冤屈面前没有气馁。
  遭遇陈伯达闷棍,李莎对他开导劝慰
  警惕“工团主义”
  李莎劝李立三到下面考察、学习
  30年后党中央为李立三平反,倪志福代表中央将红头文件送到李莎家中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英男:爱的海洋(代序)(1)
我的儿童时代是很幸福的。新中国和平、团结、朝气蓬勃的大环境和家庭内部安逸、温馨、充满人情味的小环境在我的心目中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我自小沉浸在爱的海洋,感受到父爱、母爱,还有父母之间的无限恩爱。
  傍晚,我听到门外汽车的鸣笛声和由远而近的脚步声,知道是父亲下班回来了。他推开门,第一句话就是:“你妈妈在家吗?”要是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他的脸上立刻会浮现出一片阴云,一掠而过。我感到,父亲是非常需要母亲的,似乎是一天也离不开她。一有空闲时间,父亲就要带我们全家到公园散步,此时他就会放手让我和妹妹自由奔跑,尽兴玩耍,他和母亲则手挽手地紧靠在一起,亲密无间,边走边谈,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看得出,母亲是父亲最最贴心的人,是他绝对信赖的知己。
  父亲和母亲的感情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我长大以后才逐步了解和体会的。父亲比母亲大14岁,他们在莫斯科相识时,父亲是阅历丰富、身经百战的革命家,在革命道路上经历过飞腾、胜利的辉煌,也尝到过犯错误、一落千丈的苦涩。母亲是刚刚步入生活的年轻姑娘,天真浪漫,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他们的生活经验、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相差巨大,但是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生活原则和做人准则,构成了交往的平台。母亲凭着本能的感觉发现父亲有别于她周围的一些人,他鹤立鸡群,有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她。当时父亲在苏联正处于逆境,尽管他作了多次诚恳的检查,共产国际对他的批判仍不罢休,而且往往言过其实,无端上纲上线。他被扣上“半托派分子”、“机会主义者”等政治帽子,使许多人不敢和他接近,唯恐受到牵连。父亲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需要他人的关怀和体谅。在苦闷中,意外遇到一位俄罗斯姑娘的爱慕和理解,对他是一个难得的精神依靠。欢度蜜月不久,父亲因受到诬陷,成为苏联专政机构的阶下囚,母亲顶着极大的压力,毅然拒绝和父亲划清界限。她冒着严寒酷暑,走遍莫斯科的监狱,苦苦寻找父亲。找到父亲的下落后,又想方设法救济他。这种忠于真理、忠于爱情的高贵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父亲的心,把他和母亲永远连在一起。
  1946年,父亲回国后,向党中央、向各位老同志汇报了他在苏联的经历和遭遇,而且每次都强调说:“如果不是李莎,我可能很难熬过坐牢这一关。”母亲的行为得到了毛主席、党中央的赞许,党中央批准父亲把母亲从苏联接到中国来。毛泽东会见母亲时,亲切地握手,说:“好同志,好同志!”1949年10月1日,父亲跟随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母亲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亲眼目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盛况。今天,她回忆这些往事时,依然激动不已,眼里总会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一个中共中央委员、人民政府部长组织“国际家庭”,这在当时是少见的,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维持跨国婚姻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习俗、理念、待人接物方式的不同可能引起一些摩擦和碰撞。幸亏父亲曾经在国外生活过好些年,能够设身处地地替母亲着想,帮助她营造了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情趣的家庭氛围。当有人对这种“洋气十足”的家庭环境感到不解时,父亲耐心地解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习俗,应该受到尊重。李莎为了我,舍弃了祖国,放弃了她所习惯的环境,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她要完全融入中国社会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操之过急,我也需要为她顺利过渡创造一些条件。”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给我们的“国际家庭”带来了新的考验。面对康生等人的诽谤、诬陷,父亲义正词严地予以反驳,用自己的党性作担保。他在致康生的信中写道:“李莎和我结婚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什么政治上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她到中国来以后十三年多,耳濡目染,政治思想水平有了不少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事业是非常热爱的。虽然她对中国的某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感到有些不习惯,但是,她非常信服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因此,我相信她在政治上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

李英男:爱的海洋(代序)(2)
在以后的40多年中,母亲用自己的言行为父亲的证词作了进一步的肯定。“文革”前后的风风雨雨,父亲惨遭“四人帮”迫害致死,她自己身陷囹圄达八年之久,这一切的磨难都丝毫没有动摇她对中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母亲仿佛焕发出第二次青春,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俄语人才,也为中俄友好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各方人士的高度评价。
  如今,父亲和母亲相识相爱、忠贞不渝的故事已成为佳话。在父亲身边工作过的梁柱同志依据亲身见闻和精心搜集的材料,和他的老朋友贺新辉共同撰写了一本生动、感人的书,奉献给读者,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本书了解历史,了解人生,更加热爱今日的生活,珍惜爱情,珍重情操,树立远大、美好的志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出生在俄罗斯的贵族之家
众所周知,李立三是于1930年在国内犯了三个多月的“立三路线”错误之后,由共产国际召到莫斯科作检查、接受批评的。后来,得知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由于是工人出身,政治文化水平都不高,党中央实际是由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秘书长的李立三主持工作的。在1930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李立三提出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错误决议。这一决议标志着“立三路线”的形成,其中既集中体现了李立三本人的错误主张,同时又反映了党内严重存在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革命急躁情绪和主观性、片面性,还包含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不切实际的指导。决议执行不久,便暴露出它的严重问题。在党内多数同志的批评反对下,中央在同年9月召开的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决定停止执行这一决议。李立三对此作了检讨并离开了领导岗位。“立三路线”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三个半月时间。谁知此事却被别有用心的王明等人一再利用和无限夸大了。虽然李立三已在六届三中全会上承认并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又奉命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并继续检讨错误。王明等人仍揪住问题不放,不让他回国。1931年8月,李立三被安排到国际列宁学校研究班学习。一年之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局决定指派李立三到赤色职工国际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同时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李莎就是在这个时期认识李立三的。
  李莎的原名是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乳名叫丽扎,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古老的俄罗斯萨拉托夫省巴拉绍夫县的斯图坚科村。李莎的父亲是沙皇时期的一个贵族知识分子,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当过律师。他与第一位夫人生了六个子女,后妻子因肺病离开了人间。丽扎的母亲11岁时成为孤儿,来到李莎父亲家里,开始母亲只是帮助做家务。父亲39岁丧妻,后来由李莎的母亲续弦,生下哥哥与她兄妹二人。李莎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排行第八,是个小宝贝疙瘩,特别受大人的宠爱,她美好的童年是在草原地带的农村度过的。但是好景不长,李莎的父亲于1919年离开人间,母亲在农村靠养蜂、制衣等拉扯着两个孩子。1920年,新的苏维埃的内战结束了。但是,国民经济的烂摊子,加上几个月不下一滴雨,粮食颗粒无收,长时间的干旱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广大农村饿殍遍野,人们只能以野草树叶充饥,成千上万的人被饿死。为求生存,当年秋,母亲痛心地把童年的哥哥送到一个富农家里当牧童,带着年仅六岁的李莎,背井离乡,迁居到莫斯科投靠亲友。
  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没有摆脱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包围及经济封锁,生活物资供应相当困难,每人每日只有300克黑面包配给,人们连土豆皮也舍不得扔掉。为谋生计,母亲只得进到一家缝纫工厂做工。艰难的童年生活,把小丽扎磨炼得很坚强。1922年,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领导下,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情况逐渐好转。妈妈开始送她上小学念书,她在学校里是活跃分子,参加体操组、合唱团、游泳队,身心得到很好的锻炼,刚满11岁就加入了少先队。她和同学们穿上队服:白衬衣、小蓝裙子、鲜红的领巾,整齐地排好队,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军号来到莫斯科红场,参加隆重的全市性入队式。在庄严的列宁墓前,面对克里姆林宫的高墙下革命烈士安息之地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在学校她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经由全校同学选举,她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李立三慧眼识珠
李莎是怎样结识李立三的呢?说来也是有缘。她虽然生活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李立三这个名字却早就印在脑海中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她还系着红领巾上小学时,就很关心世界革命形势,也很爱看画报上的图片。有一次翻开一本画报,不知为什么立即注意到一张照片,上面是大型群众###,台上站着一个穿长袍、身材高大的人。他很有魄力,满怀激情地伸出手,慷慨陈词。下面有一行文字说明:这是中国大革命时期的一次工人###,演讲者是上海总工会领导人李立三。李立三——李莎记住了这个名字。
  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困难,上不起中学,李莎考入了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