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总统-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佩纶、刘树棠等淮军高级将领和督抚都在,李经方和李经述都跪在地上,头贴着地面。李鸿章见了宋骁飞,挣扎着坐起,满面红光,有回光返照之像。

    宋骁飞问吕用宾,“总统的脉象怎么样?”

    吕用宾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总统之脉左尺脉弱,右关脉弦,肾水不足,脾土失调,总的来看,情况很不乐观,吾等无能为力。”

    宋骁飞劝李鸿章:“恩师,要不您还是去看一下西医吧,中国内科跟西医医术相悬甚大,或可一试。”

    李鸿章与晚清其他官员不同,很早就摈弃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动的保守观念,接受了西医,早在光绪五年,也就是1879年,李鸿章的姨太太莫氏患病,传统中医无法医治,改请英国伦敦会传教医生马根济和卫理公会驻北京的加拿大女医师郝尔德治疗,得以痊愈。但此时李鸿章挣扎着坐起,罢手对宋骁飞道:“七十而从心所欲,老夫现在已七十有二,不想再受西药和手术之痛。你坐到床头,我有话要对你讲。”

    宋骁飞坐到了病榻上,李鸿章叫李经述也上前来,将儿子的手搭在宋骁飞的手上。道:“老夫这一生,平长毛。剿捻贼,办洋务,兴水师,建共和,已经没有遗憾。杀了不少人,也办了不少错事,尤其是最后尝试君主立宪,闹得国家差点分裂,百姓生灵涂炭,好在有你这学生力挽狂澜。”

    宋骁飞安慰李鸿章说:“开辟共和,君主立宪,都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道路。难免会走错路,走弯路,恩师不必在意。”

    李鸿章对宋骁飞说:“老夫也没什么好牵挂的,唯一还有这孝子仲彭放心不下, ;他虽然年纪比你小不了几岁,但生性木讷,是个老实人,不善与人交道。将来老夫死后,恐怕难以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立足,老夫将他托付给你了。他不是从政的料。但他是我李鸿章的亲生儿子,以后难免会扯上政治,你要保他和李家平平安安。”

    宋骁飞一看李鸿章这大有临终托孤之意,道:“恩师放心,你就是让仲彭老弟当总统,学生也会尽力辅助。”

    李鸿章摇摇头。说:“总统不比皇帝,可以父死子继。况且老夫一生纵横官场,知道官场的险恶,仲彭不是从政的料。关于下一任总统的人选,我提名了你,副总统张之洞和刘坤一,到时候让国会议员们去投票吧。你战功赫赫,又年轻力壮,我相信为了中国的未来,议员们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宋骁飞点点头,道:“只要有恩师支持,学生相信我们能把中国的共和事业继承下去。”

    李鸿章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我这个老和尚,算是把钟撞完了,接下来,就看你们年轻一辈的了。”

    刘铭传、盛宣怀、伍廷芳、张佩纶、刘树棠等人见李鸿章如此表态,纷纷表示会支持宋骁飞当中华第一共和国的总统。李鸿章道:“我中华五千年不绝,经历过汉唐盛世,闭关锁国才导致今日国力不强,希望你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宋骁飞道:“恩师,学生有一个想法,早就想跟您交流,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李鸿章道:“你说。”

    宋骁飞道:“纵观世界大潮,泰西各国政党政治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淮军集团虽然遍布天下,但终究是一个地方组织,组织并不严密,凝聚力不强。所以,学生想在全国成立复兴党,肩负起您刚才所说的民族复兴的重任。”

    李鸿章感慨道:“少年可畏!老夫以前曾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有去做这件事,你放手去做吧。不过,你准备将来采取何种政体?”

    宋骁飞道:“君主立宪现在已经被复民党所污名化,只有共和深入人心,所以学生还是会走共和之路。民主自由虽是世界之大潮流,极易蛊惑人心,但贸然全盘西化,中国必然水土不服,学生准备走一条特色的共和之路,譬如可以叫人民民主共和,其他各党派,除了已经被取缔的复民党,将在我复兴党的领导下,先搞民生,再搞民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一起奋斗。”

    李鸿章点点头,再次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对宋骁飞说了最后的一句话,“把北洋水师和淮军交给你,我放心!”

    说完这句话,这位被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与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的中华第一共和国总统,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二岁!

    从北京的总统府到世界各国大使馆,无不一片哀恸。英国、美国、巴西等国的大使馆,都降半旗为这位中国的伟人致敬默哀。

    李鸿章留给继任者宋骁飞的,并不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此时的中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此时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九千万两白银,而且已经具备相当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尤其是军工业,尽管至今很多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愿意承认,以金陵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为例:

    1884年,金陵制造局第一次制造出可移动的车轮式37mm口径的后膛炮,制炮材料为普通钢或锰钢,提高了炮管的强度;炮弹也由球状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投入批量生产。1884年金陵制造局开始制造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通称十门连珠炮,该枪口径11毫米,枪管有膛线12条,配有6至10支枪管,可在一固定的中心轴上回转按序装填发射,每分钟可连续射出子弹350发,射程达2000米。1886年,金陵兵工厂制造出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

    江南制造总局由中国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两千人,至80年代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1893年6月,江南制造局测试新造火炮,总办刘麒祥特地邀请了大量中外人士前来观看。当时进行试验的共有两门火炮,分别是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其中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就是仿制的口径速射炮。试炮结果非常成功,“中西观者啧啧称叹”,从1892年至甲午开战时,江南制造局共生产了12门速射炮。

    李鸿章留给宋骁飞的,还有十万新军,以及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拥有“定远”、“镇远”、 ;“经远”、“来远”,“济远”、“致远”、“靖远”、“苏州”、“洞庭”、“扬威”、“超勇”、“广乙”、“广丙”等千吨级以上的铁甲军舰24艘,“龙镶”,“虎威”,“飞霆”,“策电”等8艘“蚊子船”,“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龙”、“定一”、“定二”、“镇一”、“镇二”、“中甲”、“中乙”、“乾一”、“乾二”等15艘鱼雷艇,总吨位达到六万吨,官兵六千余人。北洋军官学校,此时的招生规模,陆军军官扩大到每一期四千人,海军军官每一期两千人。

    宋骁飞在淮军集团的基础上,成立复兴党,仍然尊死去的李鸿章为复兴党为名誉主席,他自己担任主席,刘铭传、盛宣怀为副主席,张佩纶担任复兴党秘书长,李经方担任复兴党副秘书长,复兴党成立一个月,就吸收商界精英、青年乡绅、淮军和北洋军官学校的学生一百五十万党员,成为中华第一共和国第一大党。李经述继承了李家的家业,给李鸿章守孝。

    那一天,苍天亦有情,天空飘着细雨,宋骁飞为李鸿章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宋骁飞和刘铭传、盛宣怀等人亲自给李鸿章抬棺。

    在李鸿章的葬礼上,宋骁飞胸戴大白花,当着万人的面,语气哽咽,念了李鸿章的悼词,给他盖棺定论:“恩师李鸿章,他的晚年虽然犯了重走帝制的错误,但那也是为了中国寻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度本身没有错,错在不适合目前的中国!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从合肥的老家农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他的一生,主办洋务,使国家富强,他与列强斡旋,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兴建水师,倡导海权,他选择共和,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一生,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仍将受到四万万中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他希望的民族复兴大业,将由我们年轻的一代复兴党人,来继承和完成!他的英名,将在中国历史永垂不朽!”
第十三章 新任大总统(一更求订阅支持)
    ps:

    今日两更,求订阅支持正版

    李鸿章的国葬举办之后,宋骁飞的复兴党控制了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当选为第一共和国的临时总统,他首先面临的第一大任务,就是统一中国。

    此时,歼灭了东北的日军,收复了满洲国的地盘,还有云南,宋骁飞差不多已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到1895年6月,复兴党完全控制的行省包括东北三省、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上海、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还有朝鲜。国内没有统一的地方还有原湖广总督张之洞控制的湖北、湖南,两江总督刘坤一控制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云贵总督王文韶控制的贵州和新疆,还有甘肃、青海、西藏、内蒙等地。

    当年7月,宋骁飞召集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董福祥、聂士成、曹锟、张勋等陆军将领到总统府议事厅开会,商议统一中国的大业。

    议事厅中有一椭圆的桌子,类似于美国白宫的圆桌,对面的墙壁上挂着“海棠叶”形状的中华第一共和国版图,复兴党控制的地方,被标注成了红色,宋骁飞指着中国地图上面绿色的一片,语气坚定地说:“现在中国内忧外患,我们必须缔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成为松散的联邦。”

    说完,宋骁飞握紧右拳,举起拳头来补充说道:“中央政府必须是强有力的!”

    徐世昌点点头,道:“如果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必须先解除各地督抚的独立兵权,现在十万联军中,有七万是地方军队,还驻扎在山海关,这倒是一个解除各地督抚兵权的大好机会。”

    宋骁飞表示同意。问聂士成:“从各地借来抗击日军的十万联军,我准备全部收归国家所有,不再调回各省。你觉得会激起兵变吗?”

    聂士成回答说:“据我观察,这些士兵都是吃军饷的旧军。只要国家能提高他们的军饷,他们必定能为国所用。”

    宋骁飞点点头,问:“大概需要多少银两?”

    聂士成回答道:“按每位士兵的饷银一年十两算,饷银一年大约一百万两,加上粮草、军装、抚恤银两、武器装备等花费,一年大概要花费五百万两白银左右,如果全部练新军。每年花费应该在一千万两左右。”

    宋骁飞道:“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急需用钱,日本那边每年赔款三千三百万两,倒是可以从这里支出。那就这么定了,我到时亲自和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等人商议。”

    徐世昌也觉得这办法可行,道:“刘坤一、王文韶他们对兵权不是很看重,现在关键是张之洞,他在湖北和湖南训练了一万五千名新军。上次派了一万联军参加抗击日军的战斗,损失了三千,还有七千新军已经回撤湖北。”

    曹锟站起身道:“他们要是不同意,我就带兵灭了这些旧军。”

    宋骁飞抬手示意他坐下,道:“中国人打中国人。不算本事。我看还是和平收编比较好,可以给各省适当银两补偿。”

    相比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是后起之秀,急于表现,道:“张之洞那个老狐狸,恐怕不会轻易放手,他的儿子就有十几个,湖北湖南那点地都不够他家分的。”

    宋骁飞道:“张之洞暂时倒不是我们的心头之患。我听说张之洞给自己定下三不争的规矩,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生闲气,在湖北和湖南整吏禁烟、设官钱局,招商承办铁厂,创设武备学堂,改革书院,跟我们要办的事情差不多。我也相信张之洞的能力,我们不妨多给他几年时间。倒是现在青海和甘肃两地土匪横行,民多怨言,而且当地回民较多,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两省的问题。”

    董祥福这时站起身主动请命:“董某不才,愿领五千甘兵杀回家乡,为国平乱。”

    宋骁飞点点头,道:“董将军勇气可嘉,我也正有此意,我另派曹锟带北洋第三镇新军五千人,助你平乱。”

    董祥福领命坐下,但有点闷闷不乐,他认为宋骁飞对他没有完全信任,所以派曹锟带五千新军明里帮他剿匪,暗地里钳制他的甘军。

    这样,全国只剩下蒙古和西藏两地的问题不好解决,当时,俄国人已经在蠢蠢欲动,准备策划外**立。宋骁飞派段祺瑞和冯国璋一边驻军内蒙,一边暗中联络蒙古王公,许以每年百万拨款的利诱。西藏是英国人在干涉,宋骁飞于是派伍廷芳跟英国人交涉,通过特许英国人在四川修铁路,来换取英国明确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

    这些事情有了眉目,但还不知道会不会顺利解决,宋骁飞就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时中国中央财政一年也就九千万两的收入,办什么都要钱,陆军和水师一年的开销就要花去一半,除去行政人员的开销,所剩无几,有时连议员们的薪水都难按时支付。

    宋骁飞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因为正式政府还没建立,宋骁飞也不敢马上进行财政体制改革,而给军队和蒙古王公的钱不能拖,所以他决定一边招商引资,一边找国外的洋行去拆借。

    就在宋骁飞为缺钱的事忙乎时,财政总长盛宣怀来访。宋骁飞在会客厅会见了盛宣怀,“你来得正巧,我最近正要去找你去商议货币改革的事呢。”

    盛宣怀道:“这些年来,不正常的鸦片贸易,使中国白银外流,造成银荒,银价高涨,外国银元大量的充斥中国,中国铜矿开采不足,洋铜价值昂贵,直接影响了制钱的铸造量,很在很多地方出现钱荒,各地的钱铺、银号、钱庄、票号、当铺和金店等,都有自己的货币,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宋骁飞道:“你既然清楚,为何不尽快拟定改革计划?”

    盛宣怀道:“现在上海乃是中国的经融中心,我们必须得到一个人的支持,才能推行货币改革。”

    宋骁飞心中猜到了几分,问盛宣怀:“你是说席正甫?”

    盛宣怀也不避讳,直白地说:“我今日来,正是来给席家做说客的,希望您能和席家联姻!”
第十四章 才色双收(二更求订阅)
    ps:

    感谢书友“天赐娇女”的点赞,二更求订阅支持正版

    宋骁飞见盛宣怀来给席慕青说媒,笑道:“席家小姐我倒是很看好,她在我被免去陆军总长和海军总长职务,陷入人生低谷时,并没有听她姐姐席慕嫣的话,一直陪在我身边。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