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这种看法的,大都是村子上了年龄纪的人,比如何半仙,就私下里和摆渡的周二憨说:“大柱爹那个人,可是半悬空中伸出一只脚来——不是个凡脚(角),他知道大柱子难找人,不然人家来给大柱子说亲事,怎么人家对大柱子有看法,他马上转到二柱子。二柱子当兵刚走,他就到原来仇人似的大兰子家,一过就是个把月,这是为什么?这叫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的,你只能看个热闹。”

  说到这里,周二憨伸长脖子正要等他说下半截,“门道”是什么,“热闹”是什么,他偏偏又卖起了关子,摇头晃脑的只顾按他的山羊胡子理。

  周二憨说,“你不要说半句,留半句可好,像过去说大鼓书的一样,说到紧要处,你就要且听下回分解,快说,不说我们走了。”周二憨,把烟袋朝腰间一插,就要走。 

  何半仙说,“你急什么,你要是早急,你的三儿媳妇都该给你生一个孙子了。我又不朝你拿签子。我说,大柱子爹这样做的门道,就是要给大柱子腾空。你老头整天看在家里,大柱子他有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对他的弟媳妇动手动脚,这老头一走,大柱子就小秃头顶筛子,花花丽丽都是他的天了,你说这生米能不做成熟饭?二柱子人长得帅气,又是个当兵的,二条腿的蛤蟆难找,二条腿的人好找的很,所以大柱子爹让大柱子先鸠占鹊巢,然后逼着二柱子鹊登高枝,一箭双雕,两房媳妇都解决了——这就是大柱子的‘门道。’‘热闹’么?就是大柱子爹,表面上是缓和和秃子家的关系,多年不认的亲,现在认了,你们也许认为大柱子爹这个人怪宽厚的,实际上他真正的意图,只要天知道,地知道,他知道,我知道。天知道不会说,地知道不会言,他知道在他肚子里,我知道了,今天的天机给你周二憨泄露了,你以后可不许讲我何半仙眼毒。其实,讲起来这种方法古代的人早就用了,我说一句话,你周二憨,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听过,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耳。”

  何半仙说着,眉头皱成一个川字,然后又自吹自擂一翻。“我这个人就长者一双鹰眼,什么鬼八卦,能逃出我的眼睛。我前几年在城里混的时候,我的算命的摊子前有几句话:隔山能算山多远,隔河能算河多宽,蠓虫从我头上过,能算出几个成双几个成单。我年轻的时候,我掐指一算,虽然不能说是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我眼睛一眯缝,什么事情都知道个七大八。大柱子爹那个人,他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他拉什么屎,他打一个喷嚏,我就知道他要刮什么风。”

  周二憨说,“说大话,你何半仙牛皮吹炸了,没有人给你缝上,你那三斧头我也是知道的,黑炸葫芦碰,软硬刁憨精,都在你的两片嘴皮子上,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说大柱子爹有那心思,等于是隔裤子估屌,连估加猜的。何半仙,我问你,你有什么根据?”

  何半仙说,“没有根据,我会在你面前啦来啦去的,我曾经问过他,‘你这二儿媳妇一到家,你就到你闺女家去了,嫦娥在家你就放心?’他说‘有什么不放心的,家里有大柱子来;’我说‘你把嫦娥交给大柱子看着,不就等于把鱼交给了猫。,把骨头交给了狗,’你猜他能怎么说,他说‘什么猫呀鱼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行。今后不论嫦娥是大柱子媳妇也罢,是二柱子媳妇也好,反正嫦娥是我的儿媳妇就行。’”这话是李大山真的说过,还是何半仙吃腊条拉粪箕子,肚子里编的,谁也说不清楚。

  正在何半仙和周二憨说话的当儿,大甩爹拾粪路过这里,一听何半仙在那海吹神砍,说长道短,气不打一处来。大甩爹和何半仙平时就不和,这两个人都是旮旯村的能人。大甩爹,解放前读过私塾,在这一带也算是有学问的人,在解放初期的时候,旮旯村唯一认得字的人,那时候何半仙还没有来到旮旯村。有一年,他到他的老岳父家去过年,整个一个村的门对子都没有人写,家家都是用碗口,沾着墨汁,在红纸上卡圆圈子,贴在门上。在合作化、大跃进、文革时期,他都是村干部,文革后期,因为年龄的原因,村干部不干了,可是那些村干部都是他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当然要听他的话,又垂帘听政了几年。村干部不干了,可还是高级社员,生产队里的轻活巧活,不出力又能够挣到工分的活,非他莫属。例如称个青草,拿个仓库的印把子,都是他的活。

  这个人在旮旯村直接统治了二十年,间接统治了五年,是个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的人物,对上对下,对官对民,对大姓对小姓,都说得过去,从来不做太过分的事情,从传统的观念来说,是一个中庸学说的身体力行者,因此在旮旯村算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一个长者了。

  何半仙呢,也是旮旯村的能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旮旯村人,祖上是船民,根基是那个地方的人,旮旯村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自己和别人谈起他的身世,也都是神龙露尾不露首的,好像故意给旮旯村的人造成一种神秘感,一会说他是山东人,他的父亲是南下的八路军干部,后来尸骨无存,为了寻找父亲而流落此地的,一会又说自己是洪泽湖的人,和李大山是老乡,谁也搞不清他的祖籍到底是哪里。

  据旮旯村的老辈人说,解放前旮旯村的老龙河上长年累月的漂着一条船,那就是何半仙的家,“一条破船一张网,风里来雨里去,日夜辛苦在老龙河上”,那就是何半仙少年的生活状况的写真,后来在旮旯村落了户,他妈妈在1958年饿死了,他跟旮旯村的一个姑娘好上了,就做了旮旯村的女婿。他这个人能得很,虽然做了女婿,可是他还姓他的何,也没有谁叫他改姓,也没有谁敢叫他改姓,年轻时有的是力气,天不怕地不怕,他的老丈人也曾经试图管过他,可他不买乎,两眼一睁,皮锤子一提,老丈人也就败下阵来。和大甩爹比起来,何半仙算是自学成才,走的是一条野路子。打从小的时候,就随着船儿走过南闯过北,要过饭,打过铁,卖过老鼠药,给人算过命,空闲的时候也读过不少书。成为青年壮年,他看书学习仍然孜孜不倦,文革时候破四旧,公社的红卫兵在他家里搜出不少经史子集之类的线装本,还有一些流行的小说,什么《说唐》、《八美图》、《五鼠闹东京》等等,红卫兵问他的这些书是哪里来的,他说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他卖鱼,有的人家有这些破玩意儿也不当什么好东西,就用这些书和他交换鲜鱼,阴天下雨,河水封冻,他就借助字典,请教岸上的小学校的老师,慢慢的他学了一肚子学问,后来附近当地一些语文老师对于课本中一些古文,搞不明白的地方,都来请教他,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有一个看法,一个外乡人,又是做人家女婿的,没有一点本事,家里的人,村上的人,能把你讹死。所以,他就苦练内功,烧好鏊子烙好馍。在村外,他的名声比大甩爹还要响,外边来旮旯村摞石夫,逢年过节散个烟花爆竹都找他。在能说会道方面,不压于小撮合,在旮旯村这一带,有南有小撮合,北有何半仙之说。

  大甩爹和何半仙原来是割头不换的好朋友,当初何半仙就是通过大甩爹在旮旯村入的户,后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两个人搞恼掉了,文革期间两个人是两派,大甩爹说何半仙不知是哪里来的特务,他的家根本就不是山东人,他的父亲也不是南下的干部,可是也没有证据。何半仙说,大甩爹是四不清干部,是漏网之鱼,也说不出所以然来,造反派对这两个人内查外调,都没有结果,此时随着党的政策逐步好转,都不了了之。这两个人于是由朋友变成了敌人,一见面就吵,后来年龄都大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两个人互相请了酒,表面上都表示,既往不咎,团结一致向前看,可是心里面还是疙疙瘩瘩的,面和心不和,对旮旯村发生的大事小事,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关于他们俩的分裂,旮旯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议论,一种议论是说何八仙无德,翅膀硬了,不需要大甩爹这根拐杖柱了,过河拆桥,推过磨杀驴,用到人朝前,用不到人朝后,良心被狗偷吃了;一种说法就是大甩爹这个人无形,贪得无厌,无休止的让何半仙感恩戴德,以给人家办过一点事情,要挟人家。这些事情,是文革中他们俩在一次吵嘴的时候说出来的,不然别人也不知道。

  “老何呀,你这个人心八成被狗掏去吃了,当初要不是我同意你落户旮旯村,你到现在恐怕还是那一条风里来雨里去的破船上,你怎么这样翻脸不认人呢?”

  “你给我办的那一点事情,我何半仙回报你的,早就绰绰有余了,你那些年吃鱼,你花过钱吗?还都不是我送的。再说了,也不能因为你曾经帮助我,我永远的都要给你当孙子。” 。。

第四十四章:大甩爹大战何半仙
也许是一山难容二虎吧,两强不能并立,这何半仙和大甩爹,从年轻的时候就互相不服气,一直到现在,用旮旯村的人话来说,叫做一个槽上栓不了两头叫驴。一见面就顶嘴,今天当然也不例外。   

  大甩爹把屎粪箕一放,“我说老何呀,今天逢马厂集你不去哄人家两个小钱花花,你在这里讲大柱子爹的坏话,我看到晌午谁给你饭吃?”何半仙一听,来着不善,也就没有好气地说,“我说老村干呀,你不在家运筹旮旯村的大事,背个屎粪箕,瞎晃悠什么?”“你看,你何半仙在这里发高论,我不来听听,怎么能够长见识?”“我看你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说大柱子家的事情,管你蛋疼。”“是不关我的蛋疼,我来想问一问,你家那年丢的那头牛,到现在找到没有?”。何半仙一听这话,冷冷的笑了笑,“你来得正好,我倒要问问你,二公斤的花生米倒底是是多少?你到现在算出来没有?要是没有算出来,你买二斤酒,弄几个菜,把我请到你家,我帮你算算。”大甩爹一听这话,说,“老何呀,你是双沟南边河里的那个东西,好姥(这是当地一句隐语,好姥就是鳖),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说罢,背着屎粪箕子溜达走了。

  这两个老头说的这些,都是句句带刺的典故。

  有一年,临村朱王庄的一户人家丢了一头牛,来找何半仙算算能不能找回来,何半仙满口答应,这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不过要一百元钱口舌费,人家就准备付钱给他了。他的儿子慌慌忙忙的跑来找他,说,爹呀,俺家的大黄牛也不见了。他赶忙收摊子朝家里跑,那人说,你跑什么,他说找牛啊。那人说,你家牛跑了还用找?牛在哪儿,你老人家的心里不是明镜似的。他说我先把我家的牛找到,再来给你算。那个人说,算个屁,你家的牛都算不到,还能够算到别人家的牛?你就象那个声称自己的宝葫芦里药能够包医百病的铁拐李一样,就是治不好自己的瘸腿。从此之后,这个故事是旮旯村人制服何半仙大吹大擂的最好一副良药。每当人们提到这个问题时,何半仙就闷屁筛糠。

  其实今天,大甩爹还有一发重型炮弹没有用上,就是何半仙给人算生男生女的事情。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许多农村人都想第一胎生个男孩,何半仙认为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他装扮成瞎子,雇了一个小徒弟的给他领路,走村串户的给人算生男生女。他见到一些漂亮的小媳妇又经不住诱惑,时常借着给人号脉机会,叫小媳妇们脱掉外衣,手伸进小媳妇的袖笼子里朝上摸,摸摸胳膊也就罢了,他愣是继续向上摸,摸到人家的奶头子了,又是搓又是揉的,摸得这些小媳妇们直叫唤,人家以为他是瞎子,也不好说什么。可是有几次,他不仅摸了,而且睁眼看了,既探春又赏春,这小媳妇那里愿意,骂他是臭流氓,丈夫知道了,那还了得,按住他就是一顿猛揍,腿被打得瘸了好长一段时间,回到家来养伤,对他的小徒弟讲,就说是被狗咬的,谁知这个小徒弟怎么也憋不住,有一天对旮旯村的一个人讲了,于是这个事情就传开了。

  何半仙讲的二公斤花生米有多重,也是一个典故。

  当年一个下放在旮旯村的一个上海知青已经回城,有一年写信来,要当年的村长大甩爹,给他邮寄二公斤花生米。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甩爹,大风大浪都经过,偏偏在这小小阴沟里翻了船,他死活不知道这二公斤是多少。他知道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拿不下架子来,向村上的小学生请教。于是他用板车拉了一麻袋花生米到了公社的邮政局,说要邮寄,邮局的同志说,“你这太多了,最好到车站办个托运。”他说,“不多,我就邮寄二公斤。”“你邮寄二公斤,拉这么多来干什么?”大甩爹 红着脸说,“我光知道十两秤一斤是十两,十六两秤半斤是八两,我就不知道这一公斤是多少?就这我还怕不够,我怕上海人说我们乡下人小气。”那位邮局的同志如此这般的说了一边,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公斤等于二斤,这个小兔崽子,你说邮寄四斤,不就得了,放他妈妈什么洋屁,你不是拿我们这些农村人当猴耍吗?看来还得来接受我们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连我都不知道一公斤是多少,其它人就更不知道了。”那位邮局的同志觉得这个人怪有意思,说了一句,“一公斤等于二市斤,除了你不知道,地球人都知道。”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的传遍了旮旯村 。  

  两个老头因为大柱子家的事情,相互揭短,搞的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农村人最怕人家揭短,所以有句俗话叫做,“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可是抬杠归抬杠,实际上在旮旯村,上了年岁的人,持有李大山故意让大柱子和嫦娥俩好的观点的,大有人在。大甩爹是故意抢白何半仙,实际上他自己也这么认为。老李头做过牢,打成过坏分子,受的磨难多,和一般人想的是要远一些,两个闺女的婚姻他不如意,大柱子的婚姻问题,更是他的心头之痛。当老人的,特别是作为单亲家庭的他,解决大柱子的媳妇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渠道。从心底里大甩爹还是佩服何半仙的分析的。

  大甩爹曾经和大柱子爹谈过心,“四个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三个,你这心可以放在肚子收着了,像种地一样,你家的四块地,你已经耕的三块,还有一块没有耕,也就不急了。”

  李大山叹了一口气说,“在我的脑瓜子里,只要大柱子这一个问题。二柱子结婚那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是三十晚上逮个兔子,有它也不多,无它也不少,一切都是为了解决大柱子的问题,如果大兰子和二兰子没有出嫁,我给大柱子找媳妇就像登天梯一样,好歹还有个抓手,现在是一点抓手都没有了,我给他创造这个条件,就看大柱子过相不过相。”

  大甩爹在另外一个场合说,“什么叫过相不过相,你们想想看,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相就是说,大柱子你是个憨实心的人,把嫦娥当作弟媳妇,守着庄稼人的规矩,过相就是说,我不在家,你和嫦娥在一个锅里摸勺子,嫦娥她必定是个女流之辈,想做什么,就看你大柱子的本事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五章:大兰子姐妹撮合?
和这一帮老爷们的观点不同的是,一帮小媳妇说这都是大柱子的妹妹二兰子和大兰子的鬼主意,是她俩拉的皮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