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的原型正是

世纪欧洲的骑士爱,这种爱情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已婚夫妇,而属于情人。
浪漫型的独身者还特别害怕有后代,一位女性说:“家庭不和可以出走,朋友不义可以断交,工作不好可以调动,实在绝望可以自杀,但有了孩子就什么也不能去做了,连死的自由都没有了。” 
有些浪漫型的独身者生活在回忆或幻想的世界中。一位独身女性说,她常常在回忆往事时“哭得一塌糊涂”,有一阵几乎“每天哭一回”。她惟恐别人打破她回忆的天地。她并不认为自己孤独,甘愿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活在回忆中。她认为同一个平庸的男人一起生活没有意思,失去的多,得到的少,“得到了现实,失去了幻想的多彩多姿”。
这一类独身者中有些是在爱情受挫之后才决定独身的。有一位男青年就是这样产生独身意愿的。他在高中时代陷入狂热的恋爱,结果导致女方怀孕,事情败露后,在各种打击之下,女孩又忽然移情别恋,他大受刺激,“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后来感情又几经反复,终于使他彻底心灰意冷。他陷在痛苦之中考虑独身,说:“我怕重新选择别的姑娘,感情上再受挫折。”他甚至陷入一种激烈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每当他想接触异性时,就“觉得自己太丑恶、太虚伪”,他一度要求自己在街上作到“目不斜视”,但发觉自己仍“不由自主地注意漂亮的异性”时,就觉得“自己太坏了”。这是一种受挫后退却式的独身选择。
还有一种受挫后进攻式的独身选择。一位独身女性曾因意外原因失身,后来的多次恋爱均因丧失处女之身受挫,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她虽然没有结婚,但总使自己身边围着一群追求者,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魅力。有时她甚至故意使一个男性对她产生幻想,然后折磨他,她说,“我常常处心积虑好几天整一个男人”,把男人弄得痛苦不堪,她却因此十分开心。
浪漫型独身者当中有些人是为了事业而选择独身生活的。例如一位年轻的电影工作者说:“我对名誉地位看得特别重要,要出人头地。我想让人们崇拜我、议论我。”
浪漫型独身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绝没有世俗所谓“找不到对象结不成婚”的问题,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很快结婚,但是他们不愿放弃对爱情、对理想、或对事业的渴求,宁愿独自一人生活,也不愿向世俗的压力屈服,凑合结婚。
多数浪漫型独身者的性规范是:只要两人相爱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不论结婚与否。他们往往都有与异性亲密交往的经历,其中也包括性关系。一位独身女性说:“有了三个男人的经验就没有贞节观念了。”另一位女性说:“贞操是送给男人的礼物,如男人因女人失贞而不爱她,那么这个男人也不值得爱。女人是否失贞男人连问都不该问。”他们不认为性欲是罪恶的,一位女性甚至强调性生活的“药用”作用,因为她曾看到有的书上写到,为了不衰老就得有性生活。后来看到其他书上有性生活与健康无关的说法后,又有点后悔,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他们的性行为规范同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性行为规范相去甚远,前者随心所欲而把性看得比较轻;后者压抑严谨,但同时又把性看得极重。

保守型(传统型)独身
保守型独身者(亦称传统型独身)往往是一般人眼中“找不到对象”的老姑娘或单身汉。他们或因本人“条件”较差,如相貌欠佳、家庭经济困难等难以成婚,或因客观原因,如上山下乡、工作调动等误过了适当的结婚年龄而结不成婚,陷入了所谓“大男大女”的窘境。
例如一位

岁的前女知识青年,

年去山西农村插队,当时“对结婚,恋爱这两个问题,甭说去实践,就是连想都不敢想。一个连自己生计都成问题的人,怎么能考虑成家的问题呢?”许多同她有相同经历的人们“就这样在人生最美好的青年时代远离了正常人的恋爱、结婚应有的欢乐,而且这种欢乐永远一去不复返了。”插队近


岁了,她才进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第一次领到了不到

年后,好不容易都快


元钱的工资,起码吃饭不再向家里伸手了。可是年龄比她小的知青也陆续找对象结婚了,她比他们大几岁,又多念了几年书(届高中生),这对成家来说,反倒成了障碍。她几经努力,由县城调省城,直到落实政策回到北京。然而,“人是在年轻的时候恋爱结婚,就像花一样在暖和的季节里开花,到冷天就开不了花了”。她的婚姻生活就这样成了一片空白。这是典型的外因促成的独身。



我们的社会中也确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成婚的独身者。不仅在农村有大批这类“光棍汉”,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底层市民中也有这种情况。一位男性独身者因父母收入少,家庭兄妹多,长期处于经济十分拮据的境地。他举例说,年轻时想谈恋爱,真的就连请女朋友吃顿饭、买张影剧入场券的钱也没有,还谈什么朋友呢?他心中曾有婚恋的“偶像”,但明知找她谈恋爱“不现实”,只好忍痛作罢。属于这类情况的在大城市中毕竟只是少数。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数次恋爱不成功耽搁下来,难以成婚。有一位男性独身者谈过三次恋爱,但都没有成功,他并非没有后悔感,说:如果那次我答应了那个姑娘,也许早就结婚了。一位女性独身者曾与一个小她

岁的男性恋爱,曾决定嫁给他,但遭到家长的坚决反对,加上她一时成了单位的新闻人物,各种非议和压力压得她抬不起头,甚至一度想过轻生,终于“非常不争气地放弃了此人”。她悲愤地说:“结婚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要让双方父母、让周围人、让社会满意了,最后才能轮到自己!” 
此外还有一种由性意识晚熟和为事业献身造成的独身。有一位近

岁的女同志,年轻时“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对别人介绍的对象从不放在心上,“觉得是累赘、麻烦”,工作时想好好工作不愿谈恋爱,学习时想好好学习也不愿谈恋爱,认为年纪轻轻的惦记着搞对象是“没志气、没劲”,因此至今未婚。她对单位某些人居然造谣说她结过婚,大为光火,说:“我年一直堂堂正正,是个纯洁的姑娘,为什么遭此诽谤?”

保守型独身者大多认为,只有已婚者才能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不结婚理所当然不能发生性关系。他们当中有的已是性欲全无,他们说;“人何必非要这样,为这个找对象太无聊”,但也有人渴望温情,希望满足欲望,但又受到自己严格的性行为道德规范的束缚,不得不采取自慰的方法,而对这种方法同样存在矛盾心理,不断受到内心道德观念的折磨,心理难以取得平衡。这种人是独身者中最感痛苦凄凉的一群。然而,如果以为独身者的境况全都如此凄惨,那就是以偏概全了。
独身(三):对同性有兴趣
调查对象中有几位之所以选择了独身生活方式是由于他们只对同性有兴趣而对异性无兴趣。由于不像在某些社会中两个同性可以缔结婚约,他们只好保持独身。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由于对同性有兴趣对异性无兴趣而保持独身的人当中,有些是有意识地做出这种选择的,有些则是无意识或下意识地做出这种选择的。
一位有意识做出这种独身选择的男性在回答“你最早是什么时候想到要终生不结婚的”这一问题时说:“当我意识到自己对男性比对女性感兴趣时就想到了,那时是

岁上下。” 
有些人或者是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兴趣的性别指向,或者是由于这种倾向过于为一般社会规范所不容而有意无意地压抑了自己的意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个案生活史中分析出这种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明确意识到的倾向。例如有一位独身男性说:“我认为跟那些女流之辈生活在一起是不会幸福的。”他将女性概括为几种类型:一种他称为“隐瞒型”的,即用艺术加工美化自己,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以为自己漂亮就会招男人喜欢,他嫌恶地说:“看到她们描眉画眼圈我简直要呕吐!”另一种是“外热内冷型”的,用人时才对人好,不用人时对人不好。第三种是“逢场作戏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视双方友情的珍贵而滥用之。上述类型概括中肯与否另当别论,这位男性独身者对女性的厌恶之情却溢于言表。与此同时,他视为知音的最好的朋友是一位同性。在回答“谁最理解你的独身选择”和“谁最支持你这样做”这两个问题时,他都答是这位同性朋友,还说:“他想和我一样过独身生活,如果走投无路就一起去出家。” 
这类独身者有时也去会见异性,但多是为了敷衍家人或朋友。例如一位独身女性说:“我和不少异性见过面,多是男方不同意,我不遗憾反正不是我不同意”。在一般两性接触情况下,如果是男方不同意继续谈下去,女性会觉得自尊心受伤害,甚至会有受辱的感觉,但这位女性非但没有受辱感,反而因对方不同意感到如释重负,可见她去见异性并不是真对他们感兴趣,想谈成,于是,谈不成对她来说是正中下怀。这位女性还提到不能接触异性身体,一旦接触(哪怕是无意的)“就觉得毛骨悚然”。而她最好的朋友也是同性,在她那里“感觉到一种异乎寻常的默契和温暖”。这种情况在我们看来属于下意识的同性恋倾向,虽然当事人本身也许尚未明确意识到这一点。
结论
这项调查以独身者与独身现象为观察对象,概括地描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独身现象,其中包括对男女两性均无兴趣的独身,对异性感兴趣的独身和对同性感兴趣的独身。调查发现,对异性感兴趣的独身很有可能是暂时的假性的独身。这类独身中又可分为浪漫型(先锋型)和保守型(传统型)两种。用世俗的话来说,前者是不愿结婚的,后者是结不成婚的。
由于独身现象是一种偏离主流文化和主流生活模式的选择,人们往往视之为怪异。善良的人对独身者持同情怜悯的态度,不那么善良的更有持蔑视的居高临下态度者。然而,无论是鄙视还是同情都不是对待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选择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平等地看待它,因为人有权利做出不同的选择。
目前的一些做法助长了对独身者的偏见和歧视。例如住房政策。不少单位让独身者长期住单身职工宿舍,至少要等到某个岁数(

岁或


岁)才能像结婚的人那样分配到住房。这种政策虽然表面上看是住房紧张所致,实际上却含有深刻的文化(观念)内容。在中国人看来,没有结婚的单身者就没有“成家”,单身家庭这个在家庭社会学中被广泛采用的词组(而且这种家庭形式在其他许多文化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中国人看来是由两个互不相容的字眼组成的,因而自相矛盾:是单身就不是家庭,是家庭就不是单身。这种观念不仅落伍且十分残酷,它剥夺了单身者建立家庭生活的基本权利,剥夺了他们建立一个不受他人干扰的单身生活小天地的起码条件: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大多数独身者(除了住房无困难者)对此感到十分悲愤,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一位


岁的独身女性写道:“生活上的最大困难是住房问题,连鸟还有个窝,何况人呢?难道只有结婚成家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途径吗?”


独身者做出的选择对他人对社会均无损害,他们应当得到物质上的公平待遇和观念上的平等对待。尤其在我国存在严重人口问题的现状中,更应考虑到独身生活方式的正面价值。就像一位独身者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些人没给国家庞大的人口大军增添负担,社会给我们的待遇反而不如给社会多增加人口负担的人,这难道公平吗?”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是能够平等对待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现象和人的社会,而对这些现象和人们的任何不公正、不宽容只能是野蛮和不文明的证据。这一点也可以说正是我们做独身现象研究的初衷和归宿。
参考书目:
①奥斯特姆(:《独身的后果》,朗彼得出版社,年。


巴奎特(《独身女性》,比肯出版社,波士
顿,
年。
③鲍克特(:《单身者组织中与单身身份及母亲身份有关的两性区别》,《密西根学会会员》,



期,第页。


年总
④卡甘(《单身与已婚:它们是不同的?》,为北中部社会学会

年会提交的论文。
⑤卡甘等:《对单身者中从未结婚者、离婚者与重复离婚者孤独状态及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为社会问题研究协会第


届年会提交的论文,



年。

考克拉姆(等:《影响从未结过婚的男性和女性的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家庭关系》,


期,第页。
年总

康纳尔(《日本为何没有老处女?》《家庭史杂


期,第页。丹次格(:《独身身份:独身成年人及独身者社会组织的利用》,为北中部社会学会志》, 年总

年会提交的论文。
海洛德《年轻单身女性的避孕行为》,《青少

期,第页。
年杂志》,
年总
凯斯(《两种独身模式》,《国际家庭社会学杂

期,第页。
志》, 
年总
洛温斯坦()等:《对中年独身女性满意度

期,第页。摩根哈根()等:《尽我们的本分:婚姻状态与死亡率之间的近期变化》,《社会学与社会研究》, 
年和紧张度的研究》,《性角色》,
年总




期,第页。波尔纳(《宁死不结婚》,《社会政策》,

年总

期,第页。塞梅诺尔()等:《独身者;新型美国人》,西蒙与斯库斯特出版社,纽约,

年。施莱辛格()等:《使单身女性陷入贫困的决定因素》,为乡村社会学会

年会提交的论文。斯泰因(:《独身》普莱梯斯公司,新泽西,年,斯泰因:《独身生活:社会中的非婚成人》,圣马丁出版社,纽约,


年。斯托克()等:《对独身女性的看法》,《性角色》,年总


期,第页。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
第五篇  婚前性行为规范
引言
婚前性行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一个敏感的题目。在中国做这一研究恐怕比在西方更困难一些,这是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事态发展的现状造成的。在西方国家,虽然一般的社会规范是不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欧洲的中世纪和美国的清教时期对这种行为的制裁也是相当严厉的,但欧洲经过了文艺复兴,美国的清教时期也早已成为历史。社会舆论对婚前性行为比对其他越轨行为,如婚外性行为、同性恋行为等等要宽容得多。因此,当调查者向研究对象询问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他自身的经验时,就比较容易得到真实的情况。显然,当人们对某一行为的好坏并无明确看法或看到周围许多人都有这一行为时,则较易提供自己关于这一行为的真实看法及自己的真实情况,反之,当舆论对某一行为有苛刻的评论或人们以为只有少数人像自己一样时,则不愿讲真话,我想这会是研究将遇到的一个重大障碍。
然而,婚前性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是存在的,因此应当研究这种现象。此外,正因为我们对中国人行为的这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还几乎一无所知

例如有多大比例的人有过这种行为,造成这一行为的原因、对这一行为的看法如何等等
这个研究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更有意思了。
在国外有大量关于婚前性行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