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边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边军-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坐在那里静静听着刘武和马小五对话的热闹有些听不下去了,直接就出声质疑。

    还不等刘武出声训斥他,坐在他身边的喜庆伸手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头上狠狠的说道:“多嘴!”

    刘武看了看一脸委屈的热闹一摆手打断了两个人的胡闹,对着马小五点了点头,那意思你继续。

    马小五看着刘武低沉的说道:“其实从公文中提到的皮城假候开始大哥因该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杜林是想要抢功,而张淮明显没有反对的本钱在整件事中也只能捞点汤喝。”

    “既然如此那张淮的表现就不难解释了,他说的别人不是旁人正是太守杜林,我想他最后之所以留下来安排那场戏说那番话都是在提醒大哥,整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希望大哥能小心应对!”

    “他会有这么好心?”

    听到这里刘武显然不太相信,所以说一旦你心里将一个人打上了坏人的标签,即使他做的是好事在你眼里也是坏事了。

    马小五认真的看着刘武回答道:“看来大哥小看自己了!”

    “什么意思?”

    刘武算是彻底糊涂了,这和小看自己有关系吗?

    马小五看着刘武一脸认真的说道:“大哥这一战可以说是这两年来汉匈之间唯一的一次大胜,而通过这份竹简不难看出,杜林和张淮的交易,杜林要的是功而张淮明显要的是人!”

    “也就是说张淮是在刻意拉拢大哥,不过有一点我没有看明白,因为这个张都尉明显心里还有些顾忌,我想来想去都不明白这个张淮的顾忌究竟在哪里,直到刚才我才突然想起来,张淮和杜林都明显刻意忽视了一个人!”

    “谁~!”

    听了马小五的话刘武真有些坐不住了,没人想和未知的敌人交手,现在刘武迫切想要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马小五看着一脸焦急的刘武一字一顿的说道:“何故,何副将!”

    “何故?”

    “对,就是何故!”

    “大哥仔细的想一下,为什么张淮明明知道何故原本已经投降了匈奴,可是在后来对此事却完全没有提及,还有为什么用何故的印信能如此快的调集和边军不同体系的郡兵!”

    “这个何故有很深的背景!”

    不等马小五说下去刘武已经接过了话头。

    马小五点了点头对着刘武说道:“不错,也只能这样解释才说的过去了。”

    “不过大哥也无需担心,因为在属下看来不管是太守杜林还是都尉张淮,他们对主公并没有加害之心,可能更多的反而是有收复之意!”

    “这话从何说起?”

    见刘武仍然不明白,马小五苦笑着说道:“大哥请想竹简之中杜林并未提及何故,那以太守大人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哥,他对这个何故根本就不在意。”

    “另外张淮来了以后可有提及何故?”

    刘武细细一想,对啊!不管是杜林还是张淮都没有提起过何故,那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他们对何故根本就不在意,他们在意的只有这个能打仗的刘武。

    “呼~!”

    想到这刘武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对着马小五说道:“既然他们都未追究这件事,那麻烦又从何来啊?”

    马小五苦笑的看了看刘武说道:“大哥难道忘了张淮的提醒?”

    “张淮的提醒?什么时候?”

    马小五看了看刘武,他现在对刘武这种忽明忽暗的慧根算是彻底无语了,只能无奈的说道:“大哥忘记了?张淮的家人是怎么死的?”

    “呃~!”

    马小五说到这里刘武算是有些明白了,这是张淮在提醒自己,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更不是张淮和杜林所能左右的,刘武站起身来忍着双腿和全身的疼痛走到大帐的门口挑帘向外面看去,风雪已经停了。

    可是刘武现在的心里却是另一番天地,因为刘武在心里不断的问自己。

    “什么时候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七十三章县令蔡邕(上)】………

    (兄弟们做好准备,第一个女主出现了,可能身份有些争议,呵呵)

    一心埋头赶路的刘武并不知道,他这次意外的大胜不但把自己推到了未知的前台,更将自己带进了权利斗争的漩涡之中,像刘武这样的“小人物”他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掉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武泉城南的一处驿站之中,一群人正在歇脚饮酒,从门外那一匹匹高大的战马和华丽的马车不难看出,这些人的身份一定是非比寻常了。

    “大人,外面风雪已止,不知大人是否起行?”

    听着身穿铁甲士卒的禀报,坐在主位上的人缓缓的睁开了微闭的眼睛,对着身边的一名年轻随从说道:“少卿,你师兄回来了吗?”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问话连忙站起身来施礼道:“先生,师兄还未归来,不过已经两个时辰了,想来也该回来了!”

    “嗯~!”

    坐在主位上的老人伸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对着年轻人问道:“小姐呢?”

    被称作少卿的年轻人连忙对着老人说道:“先生,连日赶路又加上北风大寒,小姐已入房中休息了!”

    “哦~!”

    见先生微有不悦年轻人连忙对老人说道:“少卿这就去叫小姐起身!”

    见年轻人站起身来就要上阁楼,老人抬起头来对着他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几日赶路即使是老夫都有些疲惫,更何况是琰儿呢!让他多睡一会,等你师兄回来再说吧!”

    年轻人见老人说话了,这才再次小心的跪坐了下来说道:“是,先生!”

    这一行人正是前来武泉上任的蔡邕和他的家人学生,之所以会到现在才赶到武泉境内,那是因为蔡邕曾经有过辞官归隐的念头,本来他已经回了陈留老家准备上书辞官了,可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见到了曾经的一名弟子顾威,他是前往北方经过陈留的,听闻老师回乡这才前来拜见。

    两人见面自是一番长谈,通过了解蔡邕得知了顾威前往北方的原因,这让蔡邕有些啼笑皆非之感。

    原来顾威曾经有一个记名弟子,名叫刘武,虽是平民出身不过天分却很高,而且异常聪慧老成,原本这也没什么,有一个出色的弟子传承衣钵总好过教出一些只会空谈的书生要强。

    可是坏就坏在这个记名弟子太出色了,才十二岁的年纪心智已经完全不下于成年人了,这样少年老成而且聪慧知礼,这让顾威一时动了收他为徒的想法。

    怎知世事无常,这个学生先是丧父,后又丧母,再后来为了母亲过世后能有一片栖身之所更将自己卖身给了一个豪强家,代人戍边十年,这因该也算是至孝的典范了。

    原本顾威还想向定陵县令奏请他为茂才,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学生的离去却带走了自己的女儿。

    原来他们两人早就私定终身了,等顾威发现之后已经晚了,因为他十四岁的女儿留下书信已经去武泉找自己的郎君去了,这让顾威如何能不怒,他近三十岁才有了这么个女儿,这让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的顾威死了的心都有了,这才不顾一切的要去武泉带这个“疯丫头”回来。

    顾威并不知道他的一番话已经深深的撼动了一心辞官的蔡邕,一名年仅十二岁的徒孙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前往并州为大汉戍边,那他整天将忠义挂在嘴边上的“名士”怎么就怯懦了呢?

    想通了的蔡邕就这样收拾细软上路了,原本他是不想带着女儿来并州这个苦寒之地受苦的,可是将他留在陈留自己又不放心,毕竟蔡邕和顾威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中年得女一生无子,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女儿几名学生和侍卫上路了。

    这上任也是有规矩的,现在蔡邕距离武泉十里休息,派出老成的顾威前往武泉知会众官也好迎接自己,只要等顾威回来他们这些人就必须要启程赶路,因为依照规矩新官到任一定要到五里亭和迎接的官员会和的,这个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不能早也不能晚,否则是要被人诟病的。

    “嘶溜溜~!”

    正当蔡邕眯眼沉思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代马立足的嘶鸣声传来,刘武睁开眼睛对着身边的年轻人说道:“少卿去看看是不是你师兄回来了!”

    “是,先生!”

    还不等少卿迎出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已经传了进来,而进来的不是旁人正是风尘仆仆的顾威。

    只见顾威急急忙忙的走到蔡邕的身前跪下施礼道:“先生,武泉出大事了!”

    蔡邕看着说话没头没尾的顾威还真有些不适应,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顾威是一个十分老成持重的人,就连他的女儿与人私奔都可以说的不急不躁,可是他现在的表现和平时的行事差距实在太大了。

    难道…………。

    蔡邕还真怕自己还未上任,武泉城就已经被匈奴给攻陷了,那样他真就丢人丢大了,蔡邕上前连忙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顾威说道:“长青莫慌,细细道来!”

    “谢先生~!”

    “是长青莽撞了,可是这件事确实非同小可,而且学生劝先生还是尽快入城的好!”

    “嗯~!”

    听着顾威那没头没尾的话,蔡邕更是弄不清所以然了。见蔡邕脸上已经微微有了不悦,顾威连忙对着蔡邕施礼道:“先生明见,我想武泉是不会有人来迎接先生了。”

    坐在蔡邕身边少卿看了看蔡邕又看了看自己的师兄顾威,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顾师兄说话如此前言不搭后语的。

    “这是为何啊!想老师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武泉怎能无人相迎呢?这不仅是藐视上官,更不和规矩啊!”

    听着少卿那有些不悦的问话,顾威将桌上的一碗温酒一饮而尽,这才稳住心神对着蔡邕说道:“先生,今时不同往日啊!今日学生刚刚入城就觉得甚为不妥,街上不但挂出了红绸,而且还不断有爆竹声传来,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学生也是十分不解拉住一个路人询问这才知道昨夜武泉郡兵和边军配合杀败了数万匈奴,斩首不下万级,解救被俘汉民两万多人,城中大小官员和乡绅富商都去迎接凯旋的队伍了。”

    “咣当~!”

    顾威的话才刚刚说完,一直眯眼坐在桌案前的蔡邕豁的一声就站了起来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顾威,因为站起来的有些急切以至于打翻了放在桌案上的酒盏。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看着满脸震惊的蔡邕,这件事别说蔡邕不相信了,即使是顾威初闻此事也是不信,可是在经过无数次的确认之后已经知道这是真的了,顾威以为自己一时心急没有说清楚连忙再次说道:“禀先生,昨夜武泉郡兵和边军配合杀败了数万匈奴,斩首不下万级,解救被俘汉民两万多人,城中大小官员和乡绅富商都去迎接凯旋的队伍了。”

    “走~!”

    还不等顾威反应过来蔡邕抬脚一阵小跑的往门外走去,一边跑一边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为师带你师兄和护卫先行,少卿护卫小姐尽快入武泉落脚!”

    看着先生焦急的身影,少卿连忙对着蔡邕的背影躬身答道:“诺~!”



………【第七十四章县令蔡邕(下)】………

    等蔡邕上了马车之后见到顾威还要牵马,急忙挥手召他来和自己同乘,因为蔡邕心里尚有许多疑问要询问顾威,见老师召唤顾威只得弃了马匹上了马车。

    “起行~!”

    在老仆蔡通的一声大吼下,马车咕噜的吱呀声随即传来。

    在车中坐定之后蔡邕这才认真的看着顾威问道:“你可详查清楚了?”

    见蔡邕还有些不信,顾威连忙对蔡邕说道:“先生放心,学生在武泉已经不止询问一人了,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看来此事非虚了。”

    “嗯~!”

    蔡邕不置可否的回答了顾威一声,低头沉思道:“不因该啊!以并州刺史张奕的奏报,云中太守杜林不识军务擅调边军各部作战以至于损兵折将,这云中才多少军队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胜呢?”

    顾威看了看蔡邕小心的说道:“难道先生怀疑此事是杜林造假?”

    蔡邕不置可否的小声说道:“不无可能!”

    说到这里蔡邕抬起头来看着顾威说道:“长青,此战你可打听清楚是何人领兵,又是如何大胜的?”

    顾威看着蔡邕回答道:“先生,此事长青已经打听清楚了,听说是杜太守亲自筹划,东部都尉张淮亲自坐镇西陵堡指挥的,不过让学生甚是不解的是,武泉城中现在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却十分的耳熟,但是一时又不敢确定是不是他!”

    “哦~!”

    蔡邕看了看顾威说道:“长青可细细道来!”

    “是,先生!”

    顾威抬手帮蔡邕披上了一件披风,对着蔡邕说道:“北地风寒,先生要注意身体啊!”

    而蔡邕此时却完全无心在这些事上面,伸手接过了顾威递过来的披风对着他说道:“长青勿做女儿态,说正事!”

    “诺~!”

    顾威见蔡邕明显有些烦躁,无奈之下只能说道:“学生在武泉得知刘武的消息了,只是不知此刘武是否是我要找的哪位!”

    “哦~!”

    “这话从何说起啊!”

    见蔡邕好像对自己的事情很上心,顾威也是一阵的感动,定了定心神认真的说道:“是这样先生,学生在武泉听到传闻,此次汉军之所以能够如此大胜和一名叫做刘武的军侯有直接的关系,可是怪就怪在谁也说不清楚这个刘军侯是何时冒出来的。”

    “学生一时好奇就询问了议论的人群,这才知道这位刘军侯和学生要寻找的学生刘武同年也是十二岁,更奇怪的是这位刘军侯和学生竟然是同乡,也是颍川人。只是从得来的消息看两个人却好像完全不同,因为您的徒孙是个文弱的书生,而这位刘武却是个敢单骑冲阵砍下数百颗匈奴人头的猛将!”

    “嗯~!”

    “有这等事!”

    蔡邕抬起头来盯着顾威看了看,见没有看出什么异常,这才对顾威说道:“城中迎接的队伍在何处?”

    顾威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城北十里亭!”

    “十里亭!”

    “怎么会是十里亭呢?”

    见蔡邕有些不明白,顾威也摇了摇头对着蔡邕说道:“这个学生也不是很明白,这十里亭不是迎接太守和钦差的地方吗?什么时候连都尉就有如此排场了?”

    “啪~!”

    正当顾威有些迷惑的时候蔡邕却突然击掌说道:“老夫明白了,这杜林一定是要交好某个武官!”

    顾威有些不明白的看着蔡邕问道:“先生,这和十里亭有关系吗?”

    蔡邕看了看一脸不解的顾威笑着说道:“看来长青在乡下太久了,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老夫问你,这边地上的城北十里亭是何时建立的。”

    顾威低头想了想说道:“要是学生没记错的话因该是元朔二年,武帝为迎接北击匈奴的汉军而设!”

    “难道~!”

    顾威刚刚说完就想起来了,这边地上的十里亭已经废弃多年了,这次太守杜林再次将他用出来,那一定是要向某位武官示好了。

    想到这里顾威小声的对蔡邕说道:“难道是东都尉张淮?”

    蔡邕看了看顾威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长青在乡下确实呆久了,头脑明显有些迟钝了!”

    听着蔡邕这近乎有些斥责的话语顾威连忙对着蔡邕行礼道:“学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