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煜,你也不要太难过了。”晓晓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人死不能复生,我们都要坚强起来,她老人家在地下才能放心哪!”
“晓晓,我母亲这一生太辛苦了,晚年,身体又不好,还时时牵挂疼爱着我们……我没来得急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就去了……”
“苏煜,别想了啊!妈妈她老人家终归也算是幸福的,我们俩人都陪在她身边,她老也能放心了!”
“晓晓,你能多陪我两天吗!”
“苏煜,刚才,你听见了李飞的电话,他叫我好好安慰安慰你,替他给苏妈妈上柱香……可是;家中有急事等着;等农改搞完了;我下来;一辈子都陪着你;守着你,行吗?”晓晓把头深深地埋进苏煜怀中,苏煜怜爱地抚摸着。
“晓晓;既然这样,我也不能耽误你的事了;你体息一天就走吧!”
“苏煜;你千万别怪罪我呵!”
“不会的;晓晓;谁叫你是大经理呢,只要我们俩心心相通;真心相爱就够了!”
……。
十六
试点村的农改工程基本完成了。国家电力公司付总经理要来巴东看看,晓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是又高兴又激动。
四月的巴东,莺飞草长,花香鸟语,到处是柳绿枝红,春意盎然。陆总一行来到了溪丘小镇。溪丘湾小镇显得热闹非凡,国家部级领导来到这里,老百姓象看稀奇一样把小镇围了个水泄不通。
陆总一行详细地问着老百姓的电价、用电情况。晓晓不断地介绍着……
陆总趋步来到了瓦屋基;拉着一个老者问:“老哥,你们现在的电价是多少啊!”
“现在农改了,电价降到了7角钱一度,比去年便宜多了,原来我们村的电价是8角9分钱。”老者爽快的回答。
“你们村有电价公布栏吗?”
“有;就在村长屋前,我们现在好了,真正用的放心电,交的明白钱了。”
“你家中一个月用多少电,交多少钱啦!”
“我家有一台干石磨,电冰箱,还有电视机,一个月要用60多度电,交40多元钱。”
“我能看看你的电费发票吗?”
“行!”老者快步跑进房中取出了一张张皱巴巴的发票递给了陆总。陆总仔细地的看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陆总转过头,对晓晓说; “你们就照这个样子搞,要保证已改造了的村直抄到户,收费到户,一定要让老百姓用得起电,不光是照明,还要使电器都用上,不成摆设,电价还要降低,要降到老百姓承受得了的程度。”陆总把手掌有力的往下一劈。
晓晓认真的听着,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陆总,您放心吧!试点成功了,我们马上准备全面铺开,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农网改造。”
“好!好!”陆总不断地点着头。
“这位李付经理,水布垭大岩村农改时,磨破了五双解放鞋,二十八天没下山,吃了半月的方便面……”晓晓指着李飞对陆总介绍道。
“你们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要注意政策呵!要把党中央、朱总理的关切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农民心口上。”陆总语重心长的说。
十七
全县农改的攻坚战打响了。晓晓每天只睡六个多小时的觉。李飞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各种矛盾都来了,林业局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部分老百姓要青苗补偿费等等。李飞整天泡在协调、处理上访之类的繁杂事务中,用李飞自己的话说,他是一只小喇叭,手机一刻没停过,一月要用八百多元的电话费。
这不;李飞刚从马蹄山回来。人还未下车,手机又响了。
“我是李飞啊,什么,死了一个人,呵!是怎么回事……电杆压死的;哎;要你们把政策讲清楚嘛……我撤你的职。”李飞大声的吼着;“我马上来。”
李飞到龙坪供电营业所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所长方小龙低垂着头,哭拉着脸说:“李经理,是这样,下午,施工员都吃钣去了,也没在意,龙坪村的张大娘请人偷偷抬了一根电杆,立在她家坝子旁,立杆时,不慎杆倒了下来,把张大娘压死了。”
方所长停了停:“张大娘中午就要给她栽杆子,我说,要一家一家的来,谁知她不听招呼……哎……”
“好了;好了;情况我清楚了;先把死者的亲人找来;商量一下吧。”李飞捶了捶头。
“张大娘只有一个独生子,在广州打工,联系不了啊!”
“她还有别的亲人吗?”“有,她弟弟是村委会付主任。”
“好,我们到他家去。”
方所长陪着李经理深夜来到张主任家。张主任倒也还通情达理。
“李经理,都怪我姐姐不好,农改物资是不能乱动的,我在会上反复地讲过,要听电力部门的安排,现在出了这事,我也没得话说,只求你们帮忙安葬了吧!”
“我们正是商量这事来的,可是张大娘的儿子在广州,通知不到啊!”
“侄儿打工的地扯我也不清楚,我看先安葬人吧,其他的事我来解释。”张主任大口大口吸着烟。
“出了这事;也只好这样了。”李飞痛心地说。
“方所长,棺材准备了吗?”
“准备了,要一千二百元。”
“一千二就一千二吧。”李飞扔掉了烟头。
十八
李飞受了处分,扣发了全年的安全奖。他心情郁闷。坐在桌前出神……我反复讲,农改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可是有的百姓就是不听,甚至还发生哄抢电杆事件。哎,这个农改啊……二年多来;李飞的头发已掉得差不多了。
秦小男给李飞倒了一杯茶,玩笑说:“李经理啊,你脱成了一个秃头,难得找朋友哟!”
“自古聪明绝顶嘛。”李飞自嘲道。
“李经理,别不开心了,工作上总有不顺心的事。”
李飞端着茶慢慢地喝着。“小秦,受点处分我想得开,只是农改物资紧缺,资金不够啊!”
“听向所长说,他们所已用了好多木电杆呢!”
“老百姓的工作难做啊,有的村用水泥杆,有的村又用木杆,我们很难解释啊!不过;现在也只好如此了。”
“绿葱坡海拔1800多米,是高寒地带,倒可以全部用木杆。”李飞思索了一会儿。“高寒地区用木杆管的时间还长久一些。”
小秦附合着:“是可以在绿葱坡试一下,如果用木杆,你就不用着急了,老百姓的工作可以慢慢做,最终他们会理解的。”
“好!就这么办。”李飞一掌砸在桌子上,挂通了晓晓的手机。
“张总经理啊,现在农改资金紧,我想,象绿葱坡这样的地带,全部用木杆,你看如何啊?”
“你和卢新商量着办吧,不过,你最好和韦总工去一下,找找林所长,调查调查一下后再搞。”
“好,我马上带人去。”
十九
深秋季节,凉风宜人,可绿葱坡已显得有些寒意了。林所长陪着李飞二天走访了四个村的村民,老百姓虽然有些不愿意用木杆,但盼电的心情都是焦心如焚。特别是石头岩村村支书刘青山;坚持带头全部用木杆。
“李经理,你就在我们村先搞吧!”
“刘支书,你身体有病,做做协调工作就行了,运输的事情,我们来办吧!”
“你们无偿地出人、出力、出钱为我们办电,我那能闲得住呢!”刘支书咳嗽了两声说。
“只要你把协调工作做好了,就是帮了最大的忙啊!你看么时启动才好呢?快要立冬了,今年能完工么?”
“我看只要齐心,二个月是拿得下来的。”刘支书语气坚定。
在刘支书的带领下,石头岩村的农改进行得十分顺利。7天时间,凑齐了172根木杆,材料也全部抢运到位。
林所长和刘支书一班人,风时来,雨时去,五十六天时间,基本上完工了。
这天,天气阴沉,刘支书和电工们拉最后一档线,不料,胸口比以前疼痛得更厉害,一阵紧一阵。刘支书脸上的冷汗直昌。林所长看到刘支书这个样子,说道:“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吧!”
“老毛病,不要紧的……”话还未说完;就一头摔倒在地上。
“快、快、送刘支书到医院。”林所长喊道。
小彭、小刘马上从地上背起刘支书向公路上跑去。到半路,小刘觉得不对劲,对小彭说:“你帮忙把刘支书抱下来,我们看看。”
小彭把刘支书的头部放在小刘怀中,小刘用手一摸鼻孔,刘支书已停止了呼吸。
“刘支书………刘支书………”小彭只觉天旋地转。“刘支书,刘支书。”小刘哭喊着。
刘支书永远离开了乡亲们。在刘支书牺牲的第二天,石头岩村通电了。看着那一盏盏明亮的电灯,乡亲们泣不成声。村长把刘支书的遗体放在电灯下,泪流满面地说:“你为办电七过家门而不入,带病坚持战斗了两个月……你把生命都奉献了呵!石头村的人们永远会记住你……
二十
巴东县的农网改造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任务;入户率达到99%;电价下降到5角钱一度;每年减轻农民负担800多万元,电费销售收入净增300多万元,80%的农民用上了干石磨、电视机。为此;公司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省政府号召全省农改工作以巴东为榜样,快马加鞭,全面完成扫尾工程。
晓晓太高兴了。晚上,她来到了李飞家。
“李经理,省验收委员会把巴东农改评为优良工程,你高兴吗!这有你不可磨灭的功劳啊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啊!就是”
“打什么哑迷呢,请张总经理指示。”李飞抛给晓晓一个苹果。
“你猜猜!”
“总经理大人,小的愚昧,请明示好了。”
“别那么严肃嘛,听赵洁说小秦对你很有意思啊!”晓晓看了看李飞。
“我比她大七八岁呢,晓得她会咱想,恐怕……”
“哎;一晃都三十几岁了;也该有一个家了!”
“那总经理准备什么时候接我们吃喜糠呢?”
“我和苏煜商量了,准备‘五一’吧。”
“我真心祝福你俩啊!”李飞笑了笑。
“李飞,你还没回答我呢!年龄大点没什么,机会失了可不再来啊!”
“等我好好想想再告诉你吧!”李飞弹了弹烟灰。“晓晓呵,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我们都成熟了,你看卢新的儿子都七岁了,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家了。”
“李飞,你眼睛好点了吗,听小秦讲,你左眼搞成了视网膜萎缩。基本上看不见了。”晓晓递过一个关切的目光。
“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医生说要蒙上沙布休息一年,你看我做得到吗!还要戒烟戒酒,那不比死了还难受。”
“听说美国有一家医院,眼科手术最世界一流的,我给上面报告一下,出国治疗治疗吧!”
“到时再说吧!”
“你休息吧!”晓晓慢慢出了门。
李飞躺在沙发上,回想着晓晓的话,心里象浪水一样翻滚着。是啊,这么多年,晓晓始终把我当好朋友……我只是单相思啊;况且,君子不夺人之美,晓晓深爱着苏煜,是公认了的;今天,晓晓就是暗示我该有一个伴侣了……小秦温柔漂亮;三年的相处;心中也好几次盟发过这种情素;可是自己大她八岁……她能接受吗……李飞反复思考着;迷迷糊糊在沙发上睡了。
二十一
卢新坐在沙发上看着书,汪静看着电视;两口子各取所好。
“喂,听说晓晓要结婚了,你看,我们送点么东西呢?”汪静推了推卢新。
“你看呢,要送点有意义的礼物才好,让我想想。”卢新放下手中的书。
“汪静,你看我把农改三年写的几十个笔记本送给她,再买点名贵的装饰品,行不。”
“笔记本有什么用,亏你想得出。”汪静嗔怪道。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我的笔记本,我上面记录着巴东484个村的地形地物,网络分布;用电负荷情况,好多人穷其一生,也没跑遍大大小小的村村寨寨,况且,上面还记录着一件终生都难忘的事呢!”
“什么花心的事,讲给我听听吧!”
“要保密。”卢新故意卖着关子。
“你媳妇都信不过啊,讲讲吧。”汪静用手指戳了戳卢新。
卢新朝里屋揪了揪,见儿子已熟睡了,就慢条斯理地摆起来:“那是在金坪搞农改的时候,有一个蛮刁横的个体户,我们改到了他家,个体户在村中相当有势力,不知和供电所那几位同志说好了,在他家门口装了一台变压器,我检查时发现了,问是那位同志干的,没一人应声,我气急了,喊施工人员撤出了变压器。晚上我疲惫地回到住所,这一惊非同小可,不见了卢平。”卢新停顿了一下。
“我到处寻找,一直到深夜,都没有线索。我想,也许在那个娃儿朋友家去了……我坐在床上思索着,忽然发觉窗台上有一张字条,‘想你儿子平安,就安好我家变压器。’我一看字条,反倒心安了,第二天清晨,我独自一人找到个体户家,对他讲了许多许多农改政策,我说你一家不能安一台专变,划不来;个体户说:‘我自已出钱买,你管得着吗?’我说变压器是计划调拨,你一家安一台,那别的台区不就装不了啦,你们村只有三台变压器……我算了算他家的负荷,算了他的电量,等今后条件好了;我们再给你装专变;个体户最后算是通了,但他放不下面子。我说,这样吧!儿子你替我照料着,只要撤出变压器,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个体户终于被感动了,晚上送回了我们的小宝贝,个体户还和我成了朋友呢。”
汪静用手指弹了弹卢新的额头。“你可从来都没说过呵。”
“让你知道了,不天天要担心吗。”卢新做了个怪样。
“况且我和儿子是有君子协定的。”
“你,你,都是你把儿子宠坏了。”夫妻俩哈哈大笑起来。
二十二
秦小男要陪李飞到美国治疗眼睛去了。晓晓、卢新、汪静、赵洁等都来为李飞送行。
“李经理,把握机会哟!”卢新附在李飞耳边说。
“你们俩个大男人,嘀咕些什!”赵洁故作严肃。
“小男,好好照顾李经理啊!有事专线和我讲。”晓晓的声音圆润而又欣慰。
汪静递给李飞两盒*碧峰茶。“这是卢新专门为你准备的,美国可没有茶叶卖哟!”
“好!我带着,我带着,还是卢老弟心细啊!”
“我已给苏煜讲了,他给美国的朋友打了招呼,到汉口苏煜会来码头接你们的。”
“张总经理,你可要等我们回来再办喜事啊!我们要好好给你闹一闹。”
“行,行。”晓晓挥了挥手。
还是赵洁机敏;她斜眼瞧了瞧小男。“李经理,干脆等你们回来后一起办集体婚礼吧!”
众人笑过不停。笑声中,李飞和秦小男已上了快艇……。 。 想看书来
笔尖化雪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上初中时,来了一位新班主任,教我们的语文。这位年青的老师是从大都市来支教的,对同学们相当友好。他穿着整洁的中山装,有一张英俊的脸,左胸前的布衣口袋里总挂着一支金光灿烂的派克钢笔。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的派克钢笔,据说这笔相当珍贵,要百多元钱,相当于母亲两三个月的薪水。
上课时,同学们都目不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