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问号:变局与布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问号:变局与布局-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国的监管改革。”各国官员希望,在完成对于监管体制的改革之後,将形成一个更强有力的防护?,从而防止类似的金融危机再度发生。
  “尤其重要的是,各国领袖应该有效合作,以确保产生一个开展合作的解决办法,促使各银行体系的运作不再相互矛盾,也不会在跨监管领域发生新的问题,”伯南克称。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同意伯南克的观点。他指出,各国监管者不应该争相对市场提供越来越宽松的监管标准,以致其外国同行的工作失去效力。伯南克建议,美国政府设立一个单一监管机构,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全。目前美国国内存在着多个监管机构,各自只对特定金融机构的运营进行监督。“政府需要有一个监管整体金融体系的策略,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战略,而不仅仅是各自为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谢旭人VS盖特纳
  4月1日至2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共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之策。这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加深的背景下备受瞩目。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本国经济平稳增长,为国际经济复苏作贡献,而且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参与危机救援计划,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支持。
  一是支持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以加强其帮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实现增资,同意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对其资本充足性进行审议。同时,我们强调国际金融机构增资要体现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要与治理结构改革、加强能力建设等相结合,要保证新增资源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是参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贸易融资计划,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提供融资、担保等方面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还与有关国家银行签订贸易融资协议。
  三是积极推动东亚区域财金合作。中国积极参与清迈倡议下各国双边货币互换计划,已签署了6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235亿美元。同时,中国与“10+3”各国一道积极推动清迈倡议的多边化,支持建立区域外汇储备库,并同意将其规模由800亿美元扩大到1200亿美元。此外,自2008年12月至今,中国还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等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协议互换规模总计达到5800亿元人民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中美G20四交锋(6)
谢旭人表示,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因此,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要着眼长远,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全面的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为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改革:
  一是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平和公正。机构领导人的选聘应遵循公开、透明、竞争和择优原则,部门管理人员应提高发展中国家职员的比例。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国际金融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地区金融稳定、加强监管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各国金融部门应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大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防范金融风险跨境传递。要扩大国际金融监管的覆盖面,特别要增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完善会计准则、资本充足要求等各类监管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的透明度。
  三是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同时,各国应加强汇率政策协调,保持主要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在不久前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前夕,金融稳定论坛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加入,对此我们表示赞赏。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这些重要论坛和机构的代表性,增强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
  谢旭人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问题面临更大挑战。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增强信心,共度时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危机:
  一是采取果断有力的政策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各国要落实好已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并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情况,审时度势,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经济刺激政策。主要发达经济体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施与本国和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相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避免溢出效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稳定市场,同时加强自身金融体系的建设,提高危机防范和应对能力。
  二是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不应采取自我防御、以邻为壑的措施,而应加强协作,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各国应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共同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要加强贸易融资的合作与协调,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扩大贸易融资规模,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维护国际经济金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尽快制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实现决策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建立起快速反应、行之有效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
  四是继续关注发展融资问题,推进国际减贫进程。要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问题的冲击,加强发展机构的能力建设,保障发展资源,确保千年发展目标落实不受影响。发达国家应尽快实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其国民收入0.7%的承诺目标,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开放市场,转让技术。
  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表示,他愿意就中国提出的建议进行探讨。中国建议降低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依赖程度。
  盖特纳向对外关系委员会表示,他还没有就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有关在国际储备中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用途的建议进行研究,但他表示:“对这个问题,我们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他表示,扩大特别提款权的用途应被认为是一个“渐进”的步骤,而不是一个朝“全球货币联盟”迈进的步骤。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支持的一种合成货币单位,代表了一篮子实际货币。
  随着有关“盖特纳愿意讨论特别提款权货币”的新闻不断出现在交易员的电脑上,美元兑欧元汇率下跌。在美元下跌过程中,与盖特纳会面的罗杰?奥特曼(Roger Altman)——克林顿政府(Clinton)时期的财政部副部长——给盖特纳提供了一个澄清自己言论的机会。
  盖特纳表示:“我认为美元仍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随后美元收复了大量跌幅。
  尽管盖特纳表示,只要金融危机结束后美国合理调整其财政政策,美元仍将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但分析师们迅速对盖特纳提出指责。
  《华尔街日报》载文批评盖特纳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狡猾的交易员,而不是成熟的经济学家。
  而另一家美国媒体则干脆表示,美元走势的“抽风”凸显了投资者对美元地位的极度敏感性。
  不过到目前为止,美方对周小川的倡议已经做出一致的反馈,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盖特纳都统一口径,强调美元的长期稳定地位,拒绝接受中方的建议。
  

2、东道主破釜沉舟(1)
作为G20伦敦峰会东道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布朗近来正马不停蹄地在全世界穿梭访问,推销他的“全球新政”。外界认为,布朗几乎将全部的宝都押在了G20伦敦峰会上,希望这“最后一搏”能给他的政治生命带来转机。如果不能成功,那么布朗离开唐宁街10号的日子也不远了。
  可是“形势比人强”,布朗在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游说和斡旋,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成功迹象。
  布朗3月24日又表示,G20峰会将会提议为国际贸易提供信贷。“G20将会提出具体建议,重开信用额度来支持进出口业务。”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援引布朗的话说,“重新推动贸易,在这阶段对所有国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都说“乱世出英雄”,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能在这次的伦敦峰会上达成一致,出台一套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实质性方案,那么布朗也许会被看作是拯救全球经济于乱世的“英雄人物”。
  或许布朗自己就这么认为。有英国评论家指出,布朗有着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骨子里又信奉精英治理的理念,因而当危机来临时,会很自然地“挺身而出”,希望能做全世界的“引路人”。
  但就在上周的欧盟领导人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非常明确地回绝了进一步借债、减税、增加公共开支的财政刺激计划,称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已有的刺激计划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法国总统萨科齐对类似计划也不太感冒。最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只好出来打圆场,表示欧美至少在全球金融体系监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他又同时警告说,对这个问题的反对意见很可能来自中国这样的国家。这让布朗急得当天就在布鲁塞尔的记者会上澄清说,他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是成功的,那种认为中国不想看到这次G20峰会取得积极成果的想法是错误的。
  很明显,布朗虽然为这次峰会作出了大量努力,但面对德法等欧盟主要经济体的阻力,加上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各有各的立场,要在这次峰会上促成“全球新政”的可能性已然不大。
  有唐宁街10号官员私下对媒体表示,布朗现在已经降低了期望值,承认各主要经济体对建立新的全球经济秩序持有保留意见,因此不再把G20峰会与布雷顿森林峰会相提并论。
  果真如此,这对布朗的政治生命将是一个重大打击。金融危机以来,布朗及其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国内的声誉和支持率急降,目前已落后在野的保守党十几个百分点。经济问题将成为英国2010年大选的主导议题,而英国经济在这之前几乎没有好转的可能。
  不幸的是,暂且不论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这次峰会将遭遇大规模抗议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目前,已有不少组织表示,他们将在峰会进行的4月1日、2日两天组织大规模示威*,向参会的各国领导人表示不满。这中间不但包括反全球化和反资本主义人士、环保主义者、反战组织、失业人群,甚至还有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才出现的专门反银行家的组织。他们声称,将在那两天“全面占领”伦敦金融城,并包围“资本主义怪兽的心脏——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近景
  当然,现在还无法预计届时抗议规模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伦敦警方将在峰会那两天再次经受严峻考验。对于作为东道主的布朗来说,虽然能以“言论自由”为借口搪塞过去,但面子上终究还是挂不住。 。。

2、东道主破釜沉舟(2)
为以防不测,伦敦工商协会已向各会员公司发出警告,称员工那两天上班时最好不要穿西服打领带,一些不必要的会议能取消就取消,因为反银行家组织已表示,不排除在路上向银行家发起人身攻击的可能。金融城有银行已开始考虑,那两天让员工在家工作。
  3、德国“苏秦”大打合纵牌
  两千年前中国人用的合纵连横手段,如今在伦敦峰会的现场也被祭了出来。19、2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春季首脑峰会上,欧盟主要国家就参加G20伦敦峰会的立场进行了最后协调,一致同意把德法主张的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作为伦敦峰会的工作重点。
  德、法两国在峰会上异常活跃,他们希望能够促成整个欧洲“合作”,以便协力向美国讨价。
  早在这次经济危机爆发不久,德国上下就普遍认为,此次经济危机爆发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美国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和国际金融市场间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在这次危机中都成了美国经济的陪葬品。所以德国政府很早就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出建立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主张。由于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仅仅达成了一些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协议,因此希望都寄托在伦敦峰会上。
  在09年2月22日柏林召开的G20峰会欧洲国家预备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以东道主身份成功说服欧洲国家同意了德国政府提出的以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建议。
  与会欧洲国家一致同意,必须对所有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参与者实施全面的规制与监督,包括对冲基金、市场评级机构和其他私人金融服务提供者,无论其住所地在何处,均要接受全面的监管。一时间德国媒体对此大加报道,认为“默克尔的危机战略说服了欧洲”,“德国促使欧洲国家并肩作战”。
  在欧盟春季峰会前,默克尔又联合法国总统萨科齐向各国首脑发出了联名信,寻求欧盟其他国家支持。最终德法的主张成为了欧盟国家在G20伦敦峰会上的统一立场。
  德国政府的一系列努力,一方面巩固了德国在欧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使欧盟国家这次能以统一的立场参加峰会。
  德国政府深知,单靠一国的力量在和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最大受益者的美国进行讨价还价时是很难占到便宜的。美国仍希望把协商经济刺激政策作为峰会的主要内容,并还在试图回避各国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
  从更深层角度看,德国政府也有自己的战略考量。这次危机重创了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各国纷纷意识到,改变目前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必要性。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支持改革的声音,来获得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主动权,并借此推动和参与新“游戏规则”的制定,确保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中德国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09年9月德国将要进行四年一度的大选。如果这次在G20峰会上能够就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监管取得一些实际进展,那么对默克尔本人而言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将会是她自2007年在八国集团(G8)峰会上成功促使G8原则上支持由她提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