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下,各地的治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通过退耕还林、绿化山川的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的环保活动,虽说可以大大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但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恢复植被,何其艰难!
有首民谣说:“春天栽树秋收柴,来年开春再重来。”这里边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自然环境问题。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个长期的治理过程。在这漫长的治理过程中,黄河河床仍在不断抬高,悬河泛滥危在旦夕。
郭开从钱宁教授引发的科研成果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他那为之奋斗的朔天运河从青藏高原引水济黄,目的之一就是冲沙入海,变悬河为地下河。现将其可行性报告里的一段话抄录于下:
黄河下游河流挟含泥能力(冲淤)的临界值在20—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米水含沙低于20公斤则能冲刷,高于25公斤则淤积。
现在,黄河每立方米含沙37公斤,所以每年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郑州以下的河道里,形成高于地面12米的悬河。它的入海量为324亿立方米,朔天运河南水北调2006亿立方米,足可保证黄河年均径流量2500立方米/秒、年入海量680亿至90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将降到5公斤至10公斤以下,这就保证河道不再淤积,且使流水转为冲刷、强冲刷。16年(如辅以大型挖泥船在河床搅拌,效率大增,8年即可)可使河床下降15米至20米,消灭了悬河。届时,黄河郑州到河口,将成为一条宽600米到1000米、水深10米到13米的平流河,可通航10万吨级大船。黄河郑州以下悬河消失之后,河水继续冲刷河道,当河床低于地面16米到18米时,也就是从现在的海拔95米降到76米,比降小了,流速缓慢,冲刷也就停止了,形成不冲不淤的良性状态。到此,真正根治了黄河。这样的河槽宣泄能力高达4万立方米/秒,万年一遇的洪水也不会泛滥成灾。
这样的良性河道形成之后,又会产生许多利好效益。
现在黄河下游宽5公里至20公里,而未来的河槽宽不过1公里,省出了大量的河滩和泄洪区土地;
现在的悬河渗漏将地下水抬高,许多土地盐碱化。变成地下河槽后,这些盐碱地随即变成了良田;
淤积河床的200亿吨泥沙入海,加快填海造地进度。
仅上述三项附带效益,就可得到2000万亩良田。这对人口密集的黄河下游地区意义尤为重大。
最大的利益在于航运。现在的黄河口离10米深海线仅3公里,等到良性河槽形成之后,黄河口延伸到深海区,河口淤积就永远停止了,黄河的造地功能也随之结束。因为流沙一到深海区就被强大的海流卷走了,因此,无论在河道还是河口,都不会淤积。这就产生了一条深水航道,这条黄金水道可使10万吨海轮直泊济南、郑州,万吨轮通航西安,且上溯万家寨,连通朔天运河,中原繁荣景象指日可待。
终结中华河祸史(7)
4
1972年以来,黄河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新患:断流。这种断流与历史上出现过的断流有天壤之别。
据文字记载,历史上的断流大致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是特大旱灾造成干旱期间的缺水断流。这样的断流始于战国时期,但干旱期一过便随之复流。
第二种是黄河决口改道而断流。决口以下旧河道干涸龟裂。
第三种是兴河工程的临时需要而拦水断流。比如1960年花园口枢纽大坝断流、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这种断流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1972年的黄河断流,是吸干母亲乳汁的自然断流。这年断流,仅是黄河灾难的刚刚开始。其后年年断流,而且日趋恶化。
20世纪70年代,每年断流不到14天,断流河段平均242公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断流时间在102天左右,断流长度达427公里。
最严重的是1997年,山东利津段全年断流13次,共226天。断流河段上延到开封附近,长达704公里,河口地区竟有295天无水入海。
1998年元旦的头条新闻是个坏消息:黄河断流。这年断流了14次,断流天数137天。
有人提出,再这样断流下去,黄河将不再是世界第五大河,有可能蜕变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河!
黄河断流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心病。
最感心痛的是一批远见卓识的高级知识分子。
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张光斗、方智远、周光耀等135名院士,以满腔激情联合发出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呼吁书。
两院院士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然而,今天的黄河正面临着断流威胁。自1972年以来,几乎连年断流,且一年比一年严重,黄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河。照此下去,不久将变为内陆河。
呼吁书说:“黄河断流,意味着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正在继续恶化。黄河断流,严重造成下游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黄河断流,直接威胁着下游经济的发展。黄河断流,还将对中华文化、民族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进行深刻反思。”
呼吁书的最后一段发出了这样的感言——
如果您是炎黄子孙,那么,请您投入到这场拯救黄河的运动中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果您是一位领导干部,那么,请您加强全局观念,发动所管辖人员积极参与拯救黄河的行动,节约用水,植树种草,表扬奖励。
那些模范单位和个人,制止那些由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做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行动。
如果您是一位编辑、记者、作家、教师、艺术家,那么,请您发挥各自特长,告诉广大公众拯救黄河的伟大意义,告诉广大公众植树种草的极端重要性,及时报道在拯救黄河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
如果您是一位实业家,那么,请您在拯救黄河时尽可能提供财力、物力,以便尽快使黄河复流。
如果您是一位科技工作者,那么,请用您的智慧去研究如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尽快提出解决黄河断流和水土流失的建议或方案。
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重焕昔日光彩;那么,今天的炎黄子孙,将无愧于时代,将无愧于后人!
郭开的朔天运河,首期工程就是“大西线”南水北调的中国水塔工程,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藏东南地区高程截流,调水2006亿立方米,储于青海湖,按需所供给黄河补液,补液量可达1倍以上。黄河凭借这些玉液琼浆,不仅永不断流,还能冲刷河床,永不泛滥,达到根治黄河,永葆青春的目的。
“救中国”非玄奇之语(1)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约1/3的出境水,加上长江上游的洪水,共计2006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对于赤地千里、沙海茫茫的中国北方来说,这是何等的价值?中国北方增加了4条黄河。这4条黄河的水,是听凭调遣的驯顺水、洁净水,她既能给黄河流域及京津地区补充水量,又能按照人为意志流向西北、内蒙古及东北西部地区。
1
自古中国灾难多。《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钎子者。”这场大旱结束了商代的统治。周厉王末年连续6年大旱,延至周幽王仍大旱不止,致使周代消亡。《竹书纪年》载:“晓山崩,三川涸。”
往后,诸代记载越加翔实。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说:“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商汤十八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便有灾荒一次。”其中,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5个月便有一次。尤为严重的是旱灾,这3703年中,共产生1074次旱灾,平均约每3年4个月便有一次。这些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
最严重的是连续数年的干旱。明朝崇祯五年至十五年(公元1632—1642年)间,黄河流域发生了连续11年的大旱,这是近500年来连旱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极为严重的旱灾。干旱初期,黄河流域仅少数地区有庄稼受害和人畜饥馑的现象。后来旱区向南扩展到苏、皖等省,个别地区有人相食的现象。到了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五月至九月旱情加重,禾苗尽枯,庄稼绝收。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这种淀竭、河涸现象遍及各地,人吃人现象严重发生了。1640年,晋、陕、冀、鲁、豫严重干旱还伴随着蝗虫灾害和严重的疫灾,使灾情更趋严重。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甘肃大片旱区人相食。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每石米价银1两,崇祯十三年以后,每石米涨到银3两至5两,加上沉重的赋役,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起义不断,导致明朝崩溃。
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旱发生在清光绪二年至四年(公元1876—1878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许多人被迫逃往他乡度命。家境富裕者不愿离开故土,结果,“家有香油数斤,米粟石余而死者,乃缺水也”。山西全省各地连续无雨月数,短者50—60天,长者达3个月以上。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王锡伦《丁丑奇荒记》)。是年八月一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据十二月十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山西通志》86卷)。河北受灾68个州县,其中严重受灾的有邯郸、邢台、沧州、衡水、石家庄、保定等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终年无雨”、“大旱三年,流离载道”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年至四年的大旱中,仅晋、豫、冀、鲁四省因旱灾饥饿致死者达1300万人。这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连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救中国”非玄奇之语(2)
2
中国水旱灾害较多的根本原因是:青藏高原季风对季风活动的影响。它引起的气流场,加强了高原东侧的夏季降雨条件,其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国国土的一半以上。由于季风气候的变异性,导致中国年降雨量以及各地区季节性雨量产生重大差异,这种重大差异的频繁出现就引发了水旱灾害。
根据气象学家的多年观测,中国各地的气候类型可分为6种类型:(1)华北、东北纬度最高,夏季风雨带姗姗来迟,匆匆而去,属夏雨型;(2)长江中下游为梅雨型,春雨梅雨为主要雨季;(3)华南为春夏双雨季型;(4)西南夏秋雨型;(5)西北干旱型,全年少雨;(6)川黔全年阴雨型,四季皆多雨。比起年降水差异,月降水差异更不稳定,大部分地区80%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份。
由于河流大多各行其道,各流域之间被分水岭阻隔而得不到沟通,河水流量也就得不到相应的互济和调控,只好听天由命地任其行害,水多则涝,水少则旱。中国抗洪抗旱几千年,始终没有摆脱这种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
朔天运河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海河、黑河、辽河、松花江、塔里木河10大水系连成网络,可使这些流域的洪水在上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得以化解。比如长江中下游一旦暴雨来临,朔天运河就将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洪水全部截流,引至北方。这就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压力,不致形成洪灾。北方水系,大都属于朔天运河的受水河流,其中任何一河如遇暴雨,朔天运河迅速关闭注水阀门,并通过配套设施,或蓄水,或分流,达到消除洪灾的目的。
这种河网御洪的思路十分可贵。大禹治水,一个“疏”字,让后人顶礼膜拜数千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吴越的胥溪、胥浦、蠡渚,魏国的鸿沟,秦国的灵渠,甚至隋代出现的京杭大运河,这些跨流域的水利工程,虽说也起到一定的分洪作用,但抗洪能力毕竟有限,因为它们的设计思路首先在于航运,其次才是抗洪。朔天运河将10大水系连成网络,这样的网络化抗洪比起单流域工程来,有三点好处:
第一:大范围调剂水量,可提高抗洪能力;
第二:汲洪济旱,将洪水的危害因素化为宝贵的水资源,可解决旱区缺水问题;
第三:大范围抗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对于应对未来气候的“厄尔尼诺”以及“安尼娜”现象,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约1/3的出境水,加上长江上游的洪水,共计2006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对于赤地千里、沙海茫茫的中国北方来说,这是何等的价值?黄河的年流量,有些资料上说500亿立方米,水利部公布的最新数字为580亿立方米。2006亿立方米,接近于4条黄河的流量,这就是说,中国北方增加了4条黄河。这4条黄河的水,是听凭调遣的驯顺水、洁净水,她既能给黄河流域及京津地区补充水量,又能按照人为意志流向西北、内蒙古及东北西部地区。
中国由三级阶梯组成的广袤大地上,有一条划分内陆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它就是从兴安岭西麓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国境,这条漫长的分界线以东为外流河,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以西为内陆河,它们大都发源于山中,消失在山脚下的平原地区。中国的干旱地区,大都属于内陆河地区,急需输血而延续生命。真正意义上的南水北调是将水丰的外流河水翻越天然屏障,巧妙地引进内陆河地区。如此“抑富济贫”,才是我国水利建设的战略目标。朔天运河以1条到2条黄河的水量,由青海湖出发,西越阿尔金山,北出祁连山,沿着故有的旧河道和新辟渠道,顺顺当当地流进西北及内蒙古地区的内陆河,使这些地区彻底改变面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救中国”非玄奇之语(3)
综上所述,朔天运河第三功能:可以使大半个中国从被动的抗洪救灾中解脱出来,并使中国北方不再经受季节性干旱和干旱区永久性干旱的熬煎。
3
长久以来,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球22%的人口。这话听起来似自豪,想起来实属苦涩。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而赖以生存的土地仅占世界7%,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啊。国务委员邹家华说,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逐年递减,1999年与1996年相比,耕地面积净减1300万亩,平均每年净减433万亩,土地资源形势很不宽松。他还说,最新调查表明,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有666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1997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为亩,1998年为1.56亩,1999年为1.54亩。到本书新版问世的2010年,13亿人口的大国,仅有耕地18亿亩。
中国土地形势日趋严峻,除了道路、住宅以及建设设施等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