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文稿选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谷雨文稿选辑-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良、美妙和崇高。一个句子,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那是许多文字的堆砌,如果抛开其意境和内涵,何以谈论起美感?这里不是谈论书法,实际上简化字方案里从来就没有限制在书法创作以及匾额题字等领域使用繁体字。顺便说上一句,据悉*门开始开设书法课,提倡并激励学童写好汉字,这是值得赞誉的好事,也是不容忽略的大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关于乘车让座的另类思考
看各类媒体报道有城市公交系统试行“乘客让座有奖”,感佩其初衷大善之余,却有近乎于另类的个人见解,这里不妨写出来就教于博友。

  尊老爱幼乃中华民族美德,在金钱至上,几乎人人尊崇孔方兄的现今社会,有必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鞭策人们增强公德意识,这也是构建社会和谐之必需。应该说,试行“乘客让座有奖”值得褒扬,其鼓励的是善,赞誉的是美。

  然而,笔者个人有以下两点看法也有自己的道理。其一,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的意识以及社会风尚也在潜移默化,比如现在人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不仅女人如此,男人也一样。所谓“男不问收入,女不问年龄”早已不尽其然,男女都一样,尤其是中老年人,一般都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确切岁数。当年初到美国,38岁的我曾在公车上热情给双鬓染霜或驼背秃头的老美让座,结果讨个没趣,遭遇白眼。后来得知,老美最腻歪被人看作年老体衰。实际上,即便是在美国华人社会,从来没有老人之称谓,一般说到老年人均称之为“年长者”。分析起来这里面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缘由,但更有价值取向和个人心态及社会风尚的因素在起作用。就国人而言,公交车是大多数人首选的交通工具,男女老幼济济一车,应该互相谦让,对年长者更要礼貌恭敬。

  其二,从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出发,我想为一些年轻的上班族说几句话。据我了解,有不少年轻人每天用在上班乘车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三个小时,有的多达三四个小时,而且每每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坐公交,很少不是拥挤不堪。早上,一两个小时在车上,下了车等待他们的是一天的辛勤劳作。下班时更是带着一身疲惫,有的人还是属于体质较弱。而且,他们还是成年累月如此这般。因此,我们大家也应该对一些年轻人包括一些在公交车上没有主动给年长者让座的年轻人多一点儿理解和宽宥,可以对个别人进行批评,但还是应该出于教育的目的予以引导为好。其实有的年长者坐车多是三五站地,如果无病无恙,站也站了。当然,身病体羸的翁婆和孕妇幼童除外。

  笔者已是知天命之人,而且白发多过花甲长者,偶坐公交也曾享受过“爷爷”尊称和待遇,不胜唏嘘。我要告诉年轻人,遇上我不必让座,对我这样的常常圈在办公室的人来说,站一站没有什么不好。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站一站好处多多。

应该倡导规范汉字书写
从网络获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以规范汉字书写。这应该说是一件早应该做而迟迟未做的大好事,理当给予赞誉。可是,据媒体报道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弊大于利”并试图杯葛。这是一根筷子吃藕——净挑眼儿。于是,在下便有话要说。

  问题的焦点在“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有人借国际上无此前例觉得制定该标准会让人“晕菜”,认为“连做饭放多少盐都要精确到‘克’的西方人,居然没有制定文字书写标准”,其道理应该令东方人“仔细想想”。更有人讥讽:如今,馒头要有标准,“人造美女”要有标准,难道汉字书写也要有标准?

  YES!馒头要不要有标准,不妨去问厨师。“人造美女”要不要有标准不妨去问登徒子。要问汉字书写要不要有标准?标准的回答是应该而且必须。这里暂且不论汉字的偏旁结构如何标准书写,首要阐明的是对当下的青少年来说,能够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写汉字是十二分必要。不是吗?

  冷眼看近日社会,上上下下有说不尽的浮华,看不尽的焦躁。过去说,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书桌。现在能否这样说:偌大的中国还有几人能端坐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写下几行字?看看人才市场上那一份份应聘简历,有几个填写者写的字能让人看得过去?字如其人。听其言可知其人,观其行亦可知其人,看其字也可知其人。所谓字是人的脸面,字是人的名片。

  汉字与西文本来就有质的不同,象形、指事、会意,使汉字具有其他文字不曾具有的特殊美。这是一种外在并具体的美,是一种没有相应的内在修养而难以感受的美。没有气定神闲,没有心如止水,就永远与这种美无缘。

  窃以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初衷,除了期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写上一手好字,更在于通过汉字书写促使青少年增进修养,激励他们像端正写字一样端正做人。因此,制定“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仅仅是一种手段。希望更多的青少年,从一笔一画、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竖、弯、钩开始,端正写字,端正做人。

教师待遇是检验文明的尺度
十几年前去农村行走时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标语口号,有关教育的多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想来,还应该加上一句:再难不能难教师。如今,中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所提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重要最值得炫耀的成就之一。

  前一天上班路上,在郑州市省人民会堂门前,见到上千名教师列队入场,还有仪仗队之类,场面很是热闹,气氛很是热烈。次日从媒体得知,那天是郑州市金水区政府举办教师节庆祝表彰会,有许多老师受到表彰获得奖励。值得庆贺。作为做过几天的教师的人,我不自觉地去分享那一刻的快乐与荣耀。

  我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也一直认为只有教育能够富强中国,只有教育能够增进文明。而教育能否获得发展,师资至为关键。因此,是否重视教育可以从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窥出一斑。应该说,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较之以前确有改善,但应该做的事情还很多,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深山区,校舍亟需修建,教材教具亟需补充,教师的待遇也亟需改善提高。相信会有许多有远见、有见识、有魄力的掌权决策者会把这些事情做好。

  我要求自己每年教师节都要写上一篇文字,献上自己对老师们的问候和敬意以及真诚的美好祝愿。为了今天这篇文字,我特地起个大早,但还是不能多写一些文字,因为员工们开始陆续上班了。那就把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纸质媒体还能存活多少年
关于石油资源枯竭有一种50年大限的说法,意思是说现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仅够开采50年,在这50年间人类必须寻找到替代能源,否则……。想一想第一次获知此说是在五六年前,现在,有关50大限有否新的说法?不得而知。

  今日(9月13日)登录百度,看到百度CEO在美国写博客谈访问美国的感受,其中写道“报纸作为一个媒体,已经到了要被淘汰的边缘。”这句话使我急着阅读器全文,遗憾的是那是一篇典型的忙碌的CEO式的博文,简洁精炼,但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谢谢李彦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我做媒体多年,从报纸到杂志再到如今做图书策划出版,对纸质媒体有经验有感触,看到过纸质媒体的兴盛,也关注其失宠及衰落,眼下书报刊的发行量就可以说明一切。但是,在我们中国,纸质媒体还不能说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尽管互联网春风得意,但眼下还不能完全取代纸媒,许许多多使用汉字阅读的人还是不能一下子离开报纸、杂志和图书。我想,百度的CEO毕竟是百度的CEO,要是百度的主业不是互联网,其CEO 就可能不会把话说得这么肯定。

  曾听到微软的盖茨关于纸媒的两种说法,一是未来五年大部分纸媒体都会进一步电子化;二是十年以内纸媒会消失,高科技的办公方式会取而代之。现实是第一种说法不无道理,而第二种说法就不用再做评语了。但是,纸媒媒体究竟还能存活多少年?还真需要有一个说法,笔者恭请高明指点。 。 想看书来

早就应该延迟退休年龄
据说河南人自报年龄有虚报一岁的习俗,我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今年应该是50周岁,按此习俗,但凡有人问“贵庚?我便报五十有一。为何猛然说起年龄,缘故是看了一则权威人士说起退休年龄延迟的报道,这也是笔者早就有话要说却总也找不着机会说的话题。

  这些年来,笔者企业员工提前退休、事业单位干部年龄“一刀切”的做法一直不以为然,仅就企业说来,由于就业问题而使得相当数量的熟练员工离岗,带给企业又是怎样的困扰,正是那些作风正派、思想成熟、技术过硬的老职工的离去才使得一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缺少把关之人,更严重的问题是企业缺少了真正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现在出现在市场上并带来严重后果的假药以及问题奶粉等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问题。至于事业单位干部因年龄“让贤”不便多说,但问题多多难以隐瞒。

  从另一个方面说,许多正值年富力强却去职离岗的人有时怎样度日呢?除了一部分被一些有眼力有远见的企事业单位返聘,另有一些在一些行业协会发挥余热,更多的人似乎是在打发时光,或下棋,或钓鱼,或闲逛,或打麻将……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

  在国外人们忌讳说老,老年人称之为年长者,常见六十和七老八十的人忙东忙西,南来北往,根本不存在服老不服老的的问题。笔者年过半百,每周工作7天,节假日也很少休息,这些年来一直如此。好在执业在私企,算是半个老板,早把自己的退休年龄定在75岁以后再考虑。伟人毛泽东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不仅仅是说健康长寿是人生乐事,不懈追求和事业成功才是最大幸福!阅历和经验是一笔巨大财富,应当珍惜啊!

  好在现在终于有人开始说话了,而且是位副部级,所谓人显言贵:将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的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的提前退休现象。另有专家透露: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此乃合理合情并利国利民,希望权威部门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别再仅仅依据网络上的一些所谓“民意”而仓促决断,再次让而延迟退休的建议无果而终。

警惕“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
一条有待证实的消息《重庆上万名应届生放弃高考》引起笔者的关注,如果确有此事当不可掉以轻心,不管是学生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予以重视,应该大声呼吁:不能容许“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

  想当年,笔者作为下乡插队知情获悉恢复高考的喜讯,那是怎样地欣喜若狂,为了参加考试又是怎样地熬夜复习功课。随后十几年二十几年里,又有多少应届毕业生和复试生为高考不舍昼夜演算习题、背诵课文。回顾并纪念“恢复高考30年”的余音未落,怎么就会有人张扬“读书无用论”?

  我对教育情有独钟,一贯尊奉“教育救国论”,更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奉为金科玉律,还把为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鼓与呼作为义不容辞之己任。基于此,实在搞不懂那些放弃高考的应届生怎么能这么做?每每想起便觉得心头压了一块石头,心情无比沉重。

  原因是什么?是物欲横流社会的颓废思想的侵蚀发生作用?是失业数字和求职“人情网”让人心生凄凉?还是高等教育自身痼疾带来的桎梏让学子们望而却步?这是亟需回答并解决的难题。

  必须严肃指出,决不能允许“读书无用论”蔓延,更不能允许成为主流价值观,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齐抓共管,教育年轻学子自觉抵制“读书无用论”,并从教育体制、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危机等方面统筹解决问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就把“小沈阳”当盘菜
上网浏览,总见有不少人拿小沈阳说长道短,甚至一些学者也借着《不差钱》品头论足,有赞不绝口者,也有横加指责者,褒贬大不同,公婆各有理。窃以为,过头了。小沈阳以及《不差钱》还谈不上算是一个文化现象,不应该费那么多笔墨口水。

  中国地域广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南北文化,东西民俗,从来就有差别。仅就口味说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已是作古的说法,现如今,南方人吃辣子,北方人好甜点,并不是稀罕事。众口难调,因为一出小品就一定要分出文化高低、趣味雅俗,不免有点儿太较真儿了。

  其实,应该感谢那个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都叫小沈阳的纯爷们儿,他的机灵和滑稽让多少老少爷们、婶子大娘、姑娘小伙乐不可支,开怀大笑,尤其是在年底年初传来那么多金融危机沉闷信息的时辰,一个小沈阳让人忘了多少烦心事,这种心神安慰花多少钱能买回来?

  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毛病,眼高手低不说,还总爱指点江山,关键是还总说不到点子上。我也算是文化人,自我提醒要引以为戒。如果也要说说小沈阳,那就只说两句,一句是艺术贵在创新;二是身价儿变了,出场费高了,别忘合法缴税。切记!

手机通话给谁听
美国总统布什最讨厌的事之一就是开会时有人的手机响铃,因此,被通知开会内阁成员进会议室前都不会忘记把手机关闭。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公众场合手机乱响铃已经被视为一种公害,一些人往往因为手机铃声响得不是时候而忙不迭地向人道歉。

  与此相反,在中国,手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财富的象征,更有人以此来显示身价。因此,在许多公众场合,诸如餐馆、影院、公交车上等,人们不仅要聆听各款手机的铃声,还要被迫听它的主人大嗓门的通话,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那些家长里短,事事非非的话语都硬往儿朵眼儿里灌。这样的经历相信许多人都有过。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会指责笔者吃着井水还管着河水。其实不然,如果用手机的人真想让自己有身份涨身价并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不要以任何个人的私事而打扰他人。就手机而言,现在科技早已赋予它以特殊的功能,即通话者只需要用自己听得见的声音说话,对方就会清晰地听到,用得着那么大声嚷嚷么?

  如今,由于*事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在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价格却在逐步下降,手机持有者相当普遍,有没有手机已经没有人太当回事,倒是如何使用手机应该当回事对待了,因为,在一些特别的场合,手机成了噪音的同义词。科技的发展理应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

  由手机噪音类推,在现时的社会中存在许多不文明的事例,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乘坐公交车挤上挤下,对残疾人不予照顾等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