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又问:“有什么事?”
黄钺这才把手里拿的那份论文名单递过去,说:“上午,院长把这份名单退回来了,说有重大遗漏,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漏了谁,想请您给看看。”
方先生接过那份名单,又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看了一遍,然后才抬起头,说:“我看,学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都在这上面了,没有漏下谁啊。”
黄钺这才如释重负。他站起身,从导师手里接过那份名单,说:“那我明天再去问问院长。”
方先生说:“好吧。”
黄钺告辞说:“您忙吧,我就不打搅了。”
方先生却让黄钺坐下,说:“别着急走。跟我说说,你看了这么多论文,在《山海经》研究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黄钺说:“有一篇论文,大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嗷,都有什么发现?”方先生两眼发亮,很感兴趣。
“文章发现《山海经》里有几个日文词汇的音译。“
“唔,这倒是前无古人的新观点,是谁写的?“
“用的可能是笔名,而且没有联系地址,我正设法找这位作者呢。”“一定要设法找到,这可能是一个后起之秀。”
“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邮箱的地址,我已经给作者发了信,希望他回复真实姓名和单位。”
“这件事要抓紧,发现人才也许比开个研讨会更加重要。”
“您放心吧,我一定尽快找到作者。”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线索
第二天,黄钺上完两节课,没有回家,而是径直来到文史学院的办公地点。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走进一个青砖门楼,一条青石铺就的甬道直通一座“凹”字形的二层小楼。黄钺上了二楼,在最深处的一个挂有“院长”牌子的办公室门上轻轻地敲了三声,里面响起声“进来”,黄钺便走了进去。
院长约摸四十多岁,比黄钺高几届,算是黄钺的学兄。他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问:“老黄,什么事?”
黄钺回答:“昨天,我又请教了方先生,他认为这份名单没有什么大的遗漏。”说着,黄钺把那份名单递了过去。
院长接过名单,站起身,把黄钺让到办公桌旁的沙发上坐下,又用一次性纸杯从饮水机里倒了杯水,端给黄钺,说:“别急,咱们一起琢磨琢磨。”
黄钺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盯着院长的脸,等院长开口。
院长把名单又扫了一眼,然后放到一边,笑着说:“也许是当局者迷吧,我这个旁观者也许比你看得更清楚一些。”
黄钺也半开玩笑地说:“我洗耳恭听。”
院长说:“咱们这个研讨会既然叫国际学术研讨会,当然就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才是,可你这份名单里仅有几个亚洲的学者,却没有美洲和欧洲的学者,这不能不说在代表性上存在一些欠缺。”
黄钺分辨道:“我是看论文说话,他们在《山海经》研究方面没有经得起检验的论文,我也没有办法。”
院长说:“标准是人定的,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黄钺犯了牛脾气,说:“既然让我负责审读论文,我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院长也面露愠色,说:“这么说,是我不讲良心了?”
黄钺低下头,没有吭声。
院长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怒气,说:“你先回去冷静下来想一想,我的建议究竟有没有道理。”
黄钺站起身,说了句:“好吧。”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长办公室。
直到出了办公楼,黄钺仍然余怒未消,低着头往外走,连他的研究生小秦和他走了个碰头,他也没看见,还是小秦连叫几声“黄先生”,他才听到,急忙收住脚步。
小秦是个性格十分温婉的女孩子,梳着齐耳短发,穿着件对襟布衣,显得与时尚有些格格不入,但学习态度十分认真、刻苦,黄钺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学生。
小秦见黄钺不太高兴的样子,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了八度,她关切地问:“黄先生,您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黄钺见到小秦,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尽量平心静气地问:“你找我?”
小秦,说:“对了,刚才我从院办公室发现有您一封出版社的来信,就替您取了送到您家里,听师母说您来院里了,就赶了过来。”
黄钺问:“信呢?”
小秦说:“我交给师母了。”
黄钺接着往外走。走了几步,见小秦还跟在身后,就问:“你找我还有别的事吗?”
小秦吞吞吐吐地说:“我想看看您还有什么要我去做的事。”
黄钺说:“正好,我这儿有一篇论文找不到作者,你帮着找找吧。”
小秦问:“什么论文?”
黄钺说:“题目是《〈山海经〉里的日文词汇考辨》。”
小秦的脸上掠过了一丝惊喜的表情,问:“您觉得这个发现很重要吗?”
黄钺说:“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有可能会拓宽《山海经》研究的路子,形成一系列有突破性的成果。”
小秦说:“好的,我马上帮您去查,她留下什么线索了吗?”
黄钺说:“只有一个邮箱。”
小秦说:“没关系,您告诉我邮箱地址,我上网查查。”
黄钺说:“你抓紧去查吧,我想邀请他参加研讨会。”
小秦说:“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查到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人情
黄钺回到家里,马上问妻子:“出版社的信呢?”
妻子说:“放你写字台上了。”
黄钺立刻进了书房,从写字台上拿起那封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他在出版社当编辑的一个同学来的。这个同学和他是一个系同一届但不是同一个专业,因为上大学时经常在一起上大课,又住在一层学生宿舍楼里,所以很熟。信的内容是告诉黄钺,他的第三本学术著作《〈山海经〉探秘》已列入出版计划,要他速去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而且告诉他,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就是这个同学。
看了信,黄钺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他立即对妻子说:“我去出版社一趟,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妻子马上从钱包里拿出200元钱交给黄钺,说:“你带上点钱,中午请你同学吃个饭,感谢一下,他可帮了你不少忙啊!”
黄钺说:“我们俩是什么关系?还用我请他吃饭?我去了,肯定是他请我,他是地主啊!”
妻子责怪地瞪了他一眼,说:“你呀,什么时候能懂点人情世故啊?”
黄钺说:“我就是我,我行我素。”
妻子摇摇头,不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他:“骑车慢点,少喝点酒。”
黄钺答应一声,出门骑上自行车,去了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出版社,以出版高水平的文史类书籍而享誉学林。能在这家出版社出书,是每一个学者的心愿。黄钺的书也是第一次被这家出版社接受,他感到十分荣幸。
原来这家出版社位于闹市区,后来在郊区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座大楼。办公面积是扩大了不少,但交通却不是很方便,黄钺从学校骑了一个多小时车,才来到这家出版社。好在他的同学早已在办公室等候,很快带着他签完合同,时间已是中午,同学硬把他拉到出版社附近的一家小饭馆,执意要请他吃饭。黄钺客气了一下,也就接受了。因为他觉得两个大男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拉拉扯扯,实在有碍观瞻。
吃着饭,自然就谈到了黄钺负责审稿的这次研讨会,那个同学告诉他,出版社准备将这次研讨会的论文择优汇集成书,责任编辑仍是这个同学。黄钺感到很高兴。
临分手的时候,那个同学从皮包里拿出厚厚一迭文稿,说那是他最近写好的一篇有关《山海经》研究的论文,并谦虚地请求黄钺斧正。黄钺答应看完后给他答复。
黄钺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刚要坐下来看那个同学写的论文,妻子走进他的书房,又递给他厚厚的一摞文稿,说是父亲上午亲自送来的一篇论文,作者是父亲的一个好朋友,本来是教高能物理的,退休后突然对《山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钻就是几年,现在居然有了重大的发现。听说华夏大学要开《山海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审读论文的又是老友的女婿,特地撰写了一篇论文,请老友代为转交。
黄钺接过论文,看了看标题,原来是《〈山海经〉是一部世界地理古籍》,粗粗翻看了一下,发现论据十分薄弱,论证过程又很不专业,就随手扔到了一边,转而翻开那个同学的论文,细细阅读起来。
读完论文,黄钺不禁伸了个懒腰,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这个同学的论文比那位老者的论文虽然写得专业得多,但也只是各方资料的萃集,本身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点,学术价值不高,黄钺琢磨着是不是应该给那个同学打个电话,让他好好修改一下,但又怕伤了同学的面子,所以犹豫着,不知该怎样措词。
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合适的说法,索性心一横,打算实话实说。
黄钺播通了那个同学的电话,对着话筒径自说起来:“老同学,咱俩不是外人,我就实话实说了。你这篇论文资料收集得挺全,可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显不出你的水平啊,我看不如另写一篇,单就一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总比面面俱到好。”
老同学对黄钺也是实话实说:“我最近要评副高,可是缺点‘硬件’,要是在你们学校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一篇论文,分量就重得多了,老兄一定要帮帮兄弟这个忙。”
黄钺说:“其实就是入选研讨会,高评委的专家们也不那么好糊弄,如果论文质量不行,未必能对评副高起什么作用。”
老同学说:“高评委的专家我大部分都打过交道,我想这点薄面他们还是肯给我的。”
黄钺面有难色,说:“论文虽然是我审读,但最后还要经过方先生斟酌,我说话也不一定管用,万一方先生怪罪下来。。。。。。”
老同学听黄钺这么一说,有点不高兴了,冷冷地回了句:“那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就撂了电话。
黄钺听着电话里传出的盲音,不知所措,话筒抓在手里,半天忘了放下。 。 想看书来
发现
妻子进了书房,见黄钺眼神发直,不知在想什么,就“嗨”了一声,才把黄钺唤醒,但黄钺的表情仍是闷闷的。
妻子叮嘱说:“爸爸特别嘱咐我,要你别叫死理,千万要给老爸一个面子,不要把那篇论文刷下去。”
黄钺很不高兴地说:“老爷子真能管闲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教高能物理称得上是专家,可研究《山海经》就不一定是专家,况且他连最基本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常识都没有,还写什么,山海经》研究论文,真是想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给毁了,现在还要我帮他毁,简直不可思议。”
妻子说:“我不管那么多,你让老爸下不来台,我就让你下不来台。”
黄钺皱起眉头,说:“行了,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两口子正在拌嘴,家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妻子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听了一会,又把话筒交给了黄钺,说:“找你的。”
黄钺接过电话才知道,原来是学院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老李找他。
老李说:“老黄,晚上有时间没有啊?”
黄钺问:“有什么事吗?”
老李说:“我想请你吃饭。”
黄钺奇怪地问:“今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啊,你这个‘铁公鸡’请我吃饭?”
老李说:“确切地说,是请你作陪。”
黄钺问:“陪谁啊?”
老李说:“一个老板。”
黄钺更奇怪了。“老板?我和老板有什么关系,要我作陪?”
老李解释说:“怎么和你没关系,你不是负责审读论文吗?”
黄钺更加莫名其妙。“审读论文和老板也有关系?”
老李说:“当然了。咱们办会要钱,老板手里最有钱,这不就和你有关系了。”
黄钺不耐烦地说:“行了,你就别绕弯子了,让我扮演什么角色?”
老李说:“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让你高抬贵手,给老板一个面子,让老板推荐的一篇论文入选研讨会,就这么简单。”
黄钺说:“我怎么觉得咱们这研讨会快成菜市场了。”
老李说:“甭管什么场,现在办什么事情没钱也不成。”
黄钺坚决地说:“这个陪客我当不了,你另请高明吧。”说着,气愤地挂上了电话。
连着几件事,让黄钺感觉十分郁闷。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黄钺从如山的论文中抽出了那篇《〈山海经〉日文词汇考辨》,又一次细细地读了起来。
这篇论文中有一节是这样写的:
《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中各有六座山为";日月所出";或";日月所入";,其中有一半山名不似汉语词汇,显系外语音译。笔者在比较了世界各大语种词汇语音的特点后,感觉它们应是日语词组的译音,下面试述如下。
《大荒东经》言:";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笔者以为,";皮母地";当为HIMAQI的译音,义为";等候天明拜太阳";,是日本民族在阴历一月、五月、九月吉日前夜斋戒后进行的一项宗教活动,";丘";即山。巧的是,在这条记载下紧接着的便是一连串";日月所出";的山名,如:";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等等。
《大荒东经》言:";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其中,";鞠陵于天东极离瞀";当为KILIAO…AOTENTAOSAMA的音译,KILIAO有";姿色";的意思,AOTENTAOSAMA是日语口语";太阳";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太阳的姿色";。与";日月所出";有关。
《大荒东经》言:";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群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借载于乌。";显然,这座山也是";日月所出";之山。";孽摇群羝";当为NILAO…GUNKI的音译,NILAO为";赤色";义,GUNKI为";军旗";义,合起来就是";赤色军旗";的意思,也与太阳的颜色有关。而且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温泉的国家,这里的";温源谷";和";汤谷";显然指的是温泉。
《大荒东经》言:";大荒之中,有山名猗天苏门,日月所生。";";猗天苏门";当为YITEN…SIMAYI的音译,YITEN为";迁移";的意思,SIMAYI为";住处";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迁移的住处";。与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有关。
《大荒东经》言:";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壑明俊疾";当为HAYIMEIYI…JUNJI的音译,HAYIMEIYI为";受命";义,JUNJI为";依次";义,合起来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