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决议也不听,就这样走了?”他十分痛心地说,“看来会议虽然开得好,但并没有解决问题,他们思想仍然不通。他们这样做,革命要受损失了。搞不好,不光军队要丢掉,连井冈山根据地都要丢掉!”
  房间里陷入了令人透不过气的静寂。毛泽东一支一支地抽着烟,来回踱着步子,他在竭力思索挽回局面的办法。沉默了好一会儿,贺自珍轻声提醒说:
  “我们第一次打开永新时,不是获得了敌人的电台,还俘虏了敌人的报务员吗?”
  “对,给他们发电报,命令他们回来!”
  毛泽东感激地看了一眼贺自珍,伏案起草了一份电报,交贺自珍给报务员送去。电报发出后,他还不放心,又同贺自珍一起来找报务员,发出第二份电报。
  开始毛泽东还抱着一线希望,以为他们会转回来。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
  事后,才了解到事情发生的经过。永新联席会作出决议,不去湘南,本来就不该往下传,但却传下去了,一下子在红二十九团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红二十九团的干部战士,大部分是湖南宜章的农民,家乡观念比较重。到井冈山后,感到这里生活艰苦,生活习惯也不同,思乡之心本来就很迫切,一听到湖南省委要他们打回湘南去,情绪立刻波动起来。他们像开了锅一样,嚷嚷着要到湘南去。军部有的领导思想动摇不定,当然无法做通下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杜修经起了很坏的作用。他在联席会议后,并没有回省委去,而是跟着这两个团活动,不断在战士中煽风点火,导扬军队要走的决心。这两个团回师宁冈后,发现敌人已经跑掉了,红二十九团的领导建议追击进入酃县去的敌人。军部的领导没有足够估计到采取这步行动的严重后果,就决定去了。结果,大部队到了湖南,坚持要去湘南的呼声更高,而且采取了行动,军部领导阻拦不住,终于冒进湘南了。
  红军大部队一走,果如毛泽东所料,井冈山根据地马上告急。江西的敌人拼凑了十一个团的兵力,进攻永新。
  留在永新的红军,只有三十一团一个营,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了。贺自珍很担心地对毛泽东说:
  “要不要把井冈山的兵力拉出一部分来支援永新?光靠现在一个营,永新恐怕守不住。”
  “永新县城肯定守不住。井冈山是我们的大本营,现在的力量也很弱,再抽他们的人,井冈山也难保了。”毛泽东沉思着说,“要保住永新这块根据地,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发动群众,把县里的赤卫队、暴动队都动员起来。”
  于是,他在田溪召集了一个会议,把三十一团的干部、永新县委的干部,包括永新暴动队、赤卫队的干部都请了来,商量保卫永新的战斗,并作了具体的安排。
  永新各乡的地方武装,动员了几万人投入战斗。毛泽东首先让红军主动撤出永新县城,把这个营的兵力分散开,组成四路行动委员会。然后以他们为骨干,分别在东乡、北乡、南乡和永新城郊,带领赤卫队、暴动队就地打击敌人。 。 想看书来

八月失败前后(3)
为了应付敌人的围攻,毛泽东在调兵遣将以后,又到全县各地去视察。贺自珍陪他来到厚田,在这里召开了万人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号召人民行动起来,保卫永新。他深入浅出地给大家分析:
  莫看敌人有十一个团,人数多,可是我们永新也有两个多:一个是永新山多,山多可以转山头,同敌人打游击。十一个团的人摆到山里来,就像棋盘上摆了几个棋子,星星点点,有数的几个。第二是永新人多。敌人再多也比不过老百姓人多。永新的人民都发动起来了,人人都可以对敌作战,就是敌人的几倍了。”
  接着,毛泽东诙谐地说:“我这里有退敌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按照这个战略,我们一定能打胜敌人,保住永新的根据地!”
  毛泽东的话,给了群众很大的力量和鼓舞。在会前和会后,贺自珍抓紧一切时间做群众的工作。她同村里的干部一起,动员妇女起来,支援保卫永新的战斗,帮助乡亲们把家里的粮食衣物埋藏起来,随时准备同敌人转山头。
  接着,贺自珍和毛泽东又一起来到石桥、华东岭、田南等地,继续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每到一处,他们还同各路行动委员会一起研究、制订作战计划。
  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十分辛苦。他坐镇田溪,同永新县委书记刘真一起,指挥四路大军作战,经常不眠不休,眼睛都熬红了。
  这一次,敌人在永新停留了25天,也就是他们所吹嘘的“围敌25天”,实际上,他们哪里围到了什么“敌”呢?永新的军民按照毛泽东的十六字诀,在方圆三十里的山区同敌人周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敌人只是围了山,围不到什么人。在25天中,永新军民同敌人打了好几仗,田溪附近的一仗最激烈。但更大量、更经常的,是地方武装不停地骚扰敌人,让他们睡不好觉,疲于奔命。结果不是敌人把永新围住、吃掉,而是暴动队和红军一起,四处把敌人围起来。
  敌军经不住永新军民的袭击,看到没有打胜仗的希望,再加上敌军之间闹矛盾,一部分敌军率先撤回吉安,其余的也撤进永新城。敌人的进攻失败了。
  在全县军民的努力下,永新的这部分根据地终于保住了。可是,附近的宁冈、莲花等几个县全部落入敌人手中。井冈山根据地大大缩小了。
  迎接败军还井冈
  这是边界最倒霉的时候,割据的区域只剩下井冈山和永新的一部分地方。山上虽然仍是红军的世界,可是山下却都成了敌人的势力范围。土豪劣绅乘机对人民群众烧杀抢夺,使这一带的人民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农民分田,地主割谷”的现象。
  敌人撤走以后,毛泽东和贺自珍仍然留在田溪。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情绪很不好,终日沉默不语。贺自珍知道,他不仅为根据地的丢失感到痛心,而且惦记着远去湘南的战友,不知他们现在何处,胜败如何。关于他们的消息,一点儿都听不到。
  毛泽东有读报的习惯。由于交通不便,湘赣边界同上级党的联系比较困难,消息很不灵通。毛泽东要了解国内外大事,摸清敌人的动向,主要是通过阅读国民党办的报纸。他让贺自珍想办法弄些报纸,那时候,吉安和永新县都有报纸,敌人并不限制报纸通过封锁线,因此,贺自珍在田溪比较容易买到报纸。不过,她不敢大批地买,怕引起敌人的疑心。
  毛泽东一有空,便仔细地翻阅这些报纸。有一天,他读到一条消息,是敌人吹嘘他们在郴州打败朱德军队的经过。他急切地招呼贺自珍说:
  “自珍,你快来看,大部队在湘南果然失败了。井冈山受了损失,湖南的队伍也受了损失,这是个教训啊!他们现在要回来也难了。”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反复琢磨这段消息,想着解救的办法。
  第二天,他带着这个消息,到井冈山去了。一到部队驻地,他立即把何挺颖、伍中豪、袁文才、王佐等人请来,召开了一个军事干部会议。会上,他直率地提出了自己带一个营的兵力接回大部队的建议。他说:
  “井冈山兵力本来不强,我再带走一个营,力量更弱,困难一定不会少。但是,大部队回不来,井冈山的局面无法打开,还是派兵把他们接回来的好。你们要努力坚持下来,多依靠地方党和地方武装力量,等我们回来,就好办了。”

八月失败前后(4)
出席会议的同志都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连夜返回田溪,又召集了永新县委地方武装干部的会议,把他的想法说了一遍,征求大家的意见,永新的同志也同意了。
  毛泽东把一切安排好后,对贺自珍说:
  “我走以后,你如果回井冈山去,可以安全些。不过,这里更需要人,你就留在永新吧,帮助县委的同志守住这里。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们都不要动;守住永新这块地方,就是对井冈山最大的支援。”
  临行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对贺自珍说:“等我把大部队接回来,就给你写信,你再回井冈山来。”
  贺自珍点点头,心情沉重地看着毛泽东带着队伍出发了。
  毛泽东带着队伍走了以后,贺自珍非常惦念他们,不知他们出师是否顺利,能不能够转败为胜,能不能把大部队接回来。她一天一天地计算着他们出发的日期,而且像毛泽东在田溪时一样,仔细阅读买到的报纸,寻找有关这两支红军的消息。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读到。
  毛泽东带着队伍一走,敌人果然乘虚而入。湘赣两省的敌军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进攻井冈山。
  贺自珍从县委的报告中得到这个消息,心里万分着急。她想,要是井冈山失守了,我们连个落脚地都没有了。
  县委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贺自珍参加了。会上,大家的意见都一致,要按毛泽东临走时的安排,坚守住这块根据地,不能轻举妄动;保住永新这块根据地,就是保存革命的实力,也就是对井冈山的最大支援。会议决定,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要加强警戒,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在田溪,听不到井冈山上战斗的枪声,可是贺自珍却宛如听到那里激烈的枪声一般。后来她才知道,井冈山上的红军在黄洋界同敌人打了个遭遇战,打得很漂亮。当时,井冈山上只有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和三十一团不到一个营,要对付四个团的敌人,兵力很悬殊。他们凭借井冈山的天险,巧妙地构筑工事,使敌人攻不上来。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他们在那里摆了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却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重创了敌人。
  不久,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回到井冈山。当他知道军民协力打了个胜仗后,非常高兴,拉着袁文才、王佐的手夸赞道:
  “你们守山的红军是立了功的,兵力那么少,打得那么好!”他高兴地看着周围的红军官兵说,“袁文才、王佐是有功的,你们也是有功的!你们没有跟着起哄去打湘南,保卫了井冈山”。
  接着,毛泽东向大家讲述了此行的经过,告诉他们红军大队在回来的路上,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把井冈山附近几个县的根据地又收复了。大家一听,高兴地欢呼起来。从此,湘赣边界的新局面又开始了。
  毛泽东虚惊一场
  毛泽东回到茅坪后,惦记着贺自珍。第二天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完成任务回来了,要她马上上井冈山来。谁知这封信派人送到永新县委,县委书记刘真猜想一定是毛泽东叫贺自珍上井冈山去。他不愿贺自珍走,想让她在永新多工作些时候,就把信扣下了,见到贺自珍,也只字没提信的事。
  贺自珍早已听到毛泽东和大部队胜利归来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很想早日回井冈山看看他们。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毛泽东的信。她感到奇怪,又不好意思问,更不能擅自行动,只得耐心等待着。
  再说毛泽东把信发出一个多星期,却不见人来,而且连回信也没有,不禁起了疑心:是不是出了事了?他连忙给刘真写了封信,询问贺自珍的情况,是否牺牲了。刘真一看,再也拖不下去了,只得把毛泽东的信交给贺自珍,说明事情的经过。他当即给毛泽东写了回信,说贺自珍没有牺牲。
  不久,贺自珍回到井冈山。小别重逢,加上得胜归来,毛泽东虽然鞍马劳顿,有些憔悴,却满面笑容,一扫在田溪的忧郁神态。他详细询问了贺自珍,在他走后做了些什么工作。贺自珍把主要的事一一讲述了一遍。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
  “你进步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比过去强了。刘真同我开个玩笑,扣住了我的平安家书,害我虚惊一场,还以为再见不到你了。以后你不要到永新工作了。你到那里,他们又不放你回来了。”
  后来,贺自珍确实没有再回永新去,留在宁冈工作了。
  贺自珍回到山上,才知道在红军大部队返回井冈山的路上,杜修经离开了红四军,回湖南省委去了。在她还没从永新回到井冈山以前,前委已经开过会,总结了八月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濡以沫伉俪情(图)(1)
毛泽东与李敏在中南海(20世纪50年代)  留贺当秘书,毛泽东儿女情长
  贺自珍回到井冈山后,同毛泽东在茅坪住了几个月,然后搬到茨坪。从那时起,茨坪就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在茅坪时,贺自珍和毛泽东住在攀龙书院的八角楼里。
  攀龙书院是地主豪绅为教育本族的子弟建造的学堂,八角楼是这里一栋两层楼的普通砖房。为了上下楼梯光线明亮,在楼梯的顶上用明瓦镶嵌了一个八角形图案,八角楼因此得名。
  贺自珍同毛泽东住在楼上,朱德和他的爱人伍若兰住在楼下。楼下有一个小厅,厅旁是个盖有明瓦的小天井,他们两家人就在小厅里吃饭。警卫员住在八角楼的其他房间里。
  贺自珍和毛泽东住的那间屋子很小,陈设十分简单,一张书桌放在临窗的地方。白天,书桌上洒满阳光;晚上,桌上那盏小油灯的亮光,透过木条做的窗棂,射了出来,与明月相辉映。
  八角楼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茅坪河。八角楼的对面,是一片长得很茂盛的枫树。毛泽东常常在工作之余或晚饭之后,到河边来散步,有时也在枫树下看书、休息。
  不过,贺自珍很少同毛泽东一起散步,一起出门。这倒不是他们俩不想这样做,而是考虑到群众影响,不便这样做。在19世纪20年代,在这偏僻的山区,群众的思想是比较封建的,部队的同志也不习惯这样做。
  有一次,毛泽东要到下面视察工作。临行前,他深情地看了看刚刚给自己收拾好行装的贺自珍,柔声地提出了一个请求:
  “我要走了,你送送我好吗?”
  贺自珍答应了。马夫牵着马在前面走,他们两人在后面慢慢地跟着,一面走,一面谈话。僻静的山路上没有行人。走了一段路以后,毛泽东忽然说:
  “我先走一步,在前边等你。”
  他上马走了。贺自珍莫名其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得按他的意思,继续往前走去。没走出多远,迎面遇到一个拄拐棍的伤病员。贺自珍又往前走,看到毛泽东果然在前边等着她。毛泽东迎上来解释说:
  “刚才要经过红军医院,我们走在一起,怕影响不好,所以我先走了一步。”
  贺自珍理解地点点头。自从贺自珍回到井冈山后,便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这就是在毛泽东的身边工作。她的任务是,照顾好毛泽东的生活,当他的生活秘书和机要秘书,并为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管理机要文件。在八角楼他们的住房里,放着两只铁皮文件箱,这就是贺自珍的战斗武器。
  贺自珍参加革命后,在枪林弹雨中过惯了,现在工作性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