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贺自珍的风雨人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陈与毛泽东意见分歧(4)
……
  毛泽东这种关心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的作风,使周围的同志很感动。即使是一些在红四军的七大上对毛泽东有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是一心为了革命的。
  最后,贺自珍和毛泽东来到了苏家坡。苏家坡是永定县的一个村子。村子比较大,坐落在一个山沟沟里,很偏僻。朱德带部队出发前惦记着毛泽东的安全,专门调了二支队的士兵来担任警戒。永定县委书记张鼎丞,怕二支队的兵力太弱,又抽调了相当一个连的地方武装配合警卫,同时封锁毛泽东住在这一带的消息。
  他们这样周到的考虑并不是多余的。毛泽东和贺自珍在这里生活了两个多月,几次遭到敌人的袭击。他们在一个村子里住长了,消息就很难封锁住。一些对苏维埃政权有仇恨的人,偷偷地给附近的地主民团和保安队送信,他们不一定知道住在这里的是谁,但他们能猜想到是个重要领导干部。于是,地主武装就利用晚间人们不防备的时候,搞突然袭击。有一次还来了几个连的国民党正规军,他们倒是在白天行动的。
  那时,毛泽东还不能自己走动,遇到紧急情况,战士们就把他扶上担架,抬到山上去隐蔽,等敌人走了,再回来。晚上,他们也不敢有一点大意。白天,住在村子的这户人家里,入夜以后,他们又换到村子的另一头的人家住宿,使敌人摸不着他们的行踪。这样,敌人的多次袭击,都扑了空。
  永定县委的同志非常关怀毛泽东的健康。他们送来了银元、大米和蔬菜,还专门派来一位中医跟着毛泽东行动,为他治病。
  根据地的老百姓和红军心连着心。他们了解到附近的敌人有什么动向,都会自动跑来报告,并且承担掩护工作。毛泽东和贺自珍住在哪一家,哪一家的群众就同红军一起放哨,让毛泽东睡个安稳觉。
  同志们的友谊,群众的深情,温暖着毛泽东的心。他的病慢慢好起来了。他在病中最好的消遣,就是同这里的群众聊天,从天时地利、风土人情到年成的好坏,他都想听,而且听得津津有味。他还详细了解这里进行土地革命的情况,群众对分田政策的意见。他同这里的群众聊天,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
  在苏家坡,消息十分闭塞,报纸很难看到。这使毛泽东感到难以忍受。幸好县委常有人来,给他们介绍外界的情况。红四军出击闽中失利,已经回到闽西根据地的消息,就是县委的同志告诉他和贺自珍的。毛泽东很关心这次战斗,详细询问了作战的经过。
  朱、陈恳请毛泽东出山
  10月上旬,红四军决定在上杭召开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前委通知毛泽东去参加。毛泽东虽然能自己走路了,但身体仍很虚弱,贺自珍放心不下,就劝他说:
  “这次会不去算了。”
  毛泽东不肯同意,耐心地对妻子说:“这是一个做思想工作的好机会,我怎能不去?”
  毛泽东拖着虚弱的身子,骑马到上杭去了。
  贺自珍没有一起去,留在苏家坡。
  几天以后,毛泽东回来了。贺自珍见他神情不悦,心里明白一定是说服工作又没有效果。原来,前委又接到中央来信,说粤桂的军阀又发生新的冲突,这是打广东的好时机,重申要红四军立即到广东去活动的指示。毛泽东在会上反复劝说,仍然没有得到战友的理解。会议以后,红四军留了一个纵队守根据地,其余三个纵队开到广东去了。
  过了些日子,毛泽东身体又好了一点,他就不安于无所事事的休养生活了。从聊天中,他了解到这里的农民大多不识字,就向贺自珍提议说:
  “我们办个农民夜校,教这里的群众认字吧!”
  贺自珍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非常赞成。经过几天筹备,农民夜校就开学了。这天,太阳落了山,农民回家吃过饭后,就欢欢喜喜来到夜校上课了。毛泽东宣布开学后,便和贺自珍轮流教他们认字,最后,毛泽东还用农民亲身事例,深入浅出地给他们讲革命道理。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直到很晚才下课回家。这个夜校一直办到他们离开。
  白天,贺自珍经常陪着毛泽东走家串户,同村干部一起研究土地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他常对贺自珍说:
  “农民世世代代想的是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我们要巩固苏维埃政权,扩大工农武装,动员农民支援红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朱、陈与毛泽东意见分歧(5)
他走到哪里,都要宣传土地革命的意义,要干部们注意,一定要让农民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获得第一个好收成,让农民实际看到革命胜利成果。
  一个多月过去了。
  有一天,陈毅突然来到苏家坡。他一进门,就爽朗地说:
  “毛委员,你好。我从上海回来了,还带来了中央的信。这次我们错了,打广东也失败了。”
  毛泽东看见战友回来,真是喜出望外。他急忙站起来,拉住陈毅的手,热情地说:“啊,你回来了,很好,很好。”接着,他又急切地问,“我们的队伍现在在哪里,损失有多少?”
  “我从上海来,半道上碰到朱德。他带着队伍正往闽西开过来,损失大约有一个团。”陈毅说着,接过贺自珍倒的茶喝了一口,接着说:“我这次去中央,找到了周恩来同志,他代表中央详细听了我的汇报,谈了很多很多的意见,还说,前委书记还是要请毛泽东来当。要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要提高朱德、毛泽东在群众中的威信,红军才能担负好自己的任务。我现在是接你来的。”
  毛泽东兴奋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仿佛看到了对方那颗赤热的心。
  接着,陈毅把朱德给他介绍的打广东的情况告诉了毛泽东。原来,红四军到达广东时,粤桂军阀的斗争已经结束。他们在东江遇到了国民党的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派出三个师,紧紧咬住红军不放,使红军受到很大的损失。战斗失利后,军队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起来,逃兵现象严重,红四军的战斗力削弱了。现在,许多同志都感到,加强军队的思想工作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重要了,都怀念毛委员。陈毅告诉毛泽东,朱德说这次出击是严重失策,他希望毛泽东重新回到前委的领导岗位上来。
  说到这里,陈毅站起身,以极其诚恳的语调说:
  “朱德盼望你快些回来领导前委的工作呢!他完全同意中央的意见。这一段时间,他代理前委书记,感到困难重重。他给中央的报告里,也谈到自从你生病以后,各级党组织不健全,政治水平很低,亟待加强。”
  毛泽东听了,没有说话,目光中流露出欣慰和感激之情。他感激中央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更感激战友对自己的坦诚。
  接着,陈毅沉重地说:
  “我一生犯过两个错误,一次是1928年没有阻止住红四军的两个团去湘南,二是这次没有支持你的意见,制止军队的冒险行动……”
  陈毅这位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好同志,谈到自己的错误,是这样的坦率,迎请毛泽东主持前委的工作,是这样的恳切。毛泽东显然被感动了。他诚恳地说:
  “我是做政治工作的,要纠正军队中的错误,也只有靠政治工作,靠各级党组织。”他详细谈了自己关于加强政治工作的一些设想。
  两个战友,细细密密地促膝倾谈,从白天谈到深夜。那天晚上,陈毅在苏家坡住下了。
  第二天,他们又继续那没有说完的话。贺自珍在屋里进进出出,听他们说的,已经不再是昨天的话题,而是一起研究陈毅带回的中央来信,开始讨论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问题了。
  陈毅在苏家坡住了两天。他请毛泽东同他一起回上杭,筹备召开党代会,毛泽东欣然同意了。战友之间分歧的消除,使毛泽东预感到革命形势会发展,他的精神振作起来,病似乎全好了,第二天一早,他与陈毅一起出发,到上杭去了。
  贺自珍晚几天才去,等她来到上杭时,毛泽东、朱德和陈毅已离开上杭,到了连城的新泉。在那里红四军进行了紧张的新泉整训。
  在随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很忙。他既要为大会准备文件,又要深入部队调查了解情况,倾听战士们的意见。12月的闽西,雪花纷飞,他迎着风雪,奔走于红四军的驻地之间,从一个红军纵队到另一个红军纵队,召开战士座谈会。他还分批会见红军的各级指挥员,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诚恳地同他们交谈,启发他们的觉悟。不仅这样,毛泽东还走访了一些村庄,征求农民对红军的意见,听取他们的批评。
  由于事前做了大量思想工作,12月下旬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红军上下,团结一致。古田会议的决议,为党和军队的建设,确立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然而,贺自珍认为,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她觉得,更值得珍视的,是战友之间思想的更趋一致,达到了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忠贞不渝的境界。这种坚不可摧的友谊和信任,在随后的战斗年月中,经受住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先是李立三的左倾路线,接着是“富田事变”,王明的“左”倾路线,还有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等等。历史已经证明,无论出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毛泽东、朱德和陈毅,始终肩并着肩,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由于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使我们的党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绕过一个又一个暗礁,沿着胜利的航向,不断前进。
  

弹雨枪林生死情(1)
保管员·情报员·宣传员
  从1929年下半年到1930年年底,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和红色区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红军在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基础上,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和红一方面军政委。这时,赣南根据地和闽西根据地已粗具规模。
  这段时间,毛泽东一直转战在赣南、闽西和广东,为扩大革命根据地奔忙。他对贺自珍说:
  “战斗频繁,你不用跟着我转来转去了。现在有了一点条件,你去学习一下吧。”
  贺自珍高兴极了。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于是,她进了福建上杭的师范学校。
  她在这里读了一年左右,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就开始了。紧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蒋介石集中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是诱敌深入,反围剿的战场在根据地。因此,根据地的军民都动员起来。贺自珍的读书生活中断了,她回到总前委,跟随着毛泽东进行反围剿的战斗。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红军粉碎一、二、三次围剿,采取的都是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用战斗部队大幅度的快速调动,出奇制胜,打击敌人。这样,部队差不多天天要行军,有时甚至是连续的强行军,中途休息的时间很短。贺自珍经常只能挨着山边的岩石靠一靠,打一盹,同志们一碰胳膊肘,说声“走了”,便又上路了。
  她仍然负责文件的保管工作。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的爱人曾碧漪身体不好,也同贺自珍一起管文件。每次队伍出发,文件箱由雇来的挑夫挑着,她们就跟在后面走。
  她们保管的,除了党的文件、中央发来的电报外,还有白区党组织送来的情报。她们不仅负责管理死材料,还主动搜集活情报。
  经常的急行军,使贺自珍疲惫不堪。她对曾碧漪说:
  “现在要是让我躺下来美美地睡一觉,我能睡它三天三夜呢!”
  “是呀,我也想睡觉,要是能睡一会儿,就是一两个钟头,我就知足了。”曾碧漪这样回答。
  可是,好容易盼到队伍停下来,她们又忘了那个美好的愿望,顾不上睡觉了。队伍一停下,她们便急急忙忙走进村庄,去找当地老乡了解敌情。在反围剿的斗争中,红军经常同敌军兜着圈子走。敌人到处追踪红军主力,企图进行决战。因此,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昨天敌军在这个村庄驻扎,今天红军开到这里来了。红军有专职的侦察员了解敌人的动向,可是她们两个人觉得光这一条渠道了解敌情还不够,她们是总前委的后勤,负责为总前委领导提供情况,有责任搜集更多新的、活的情报。因此,没有任何人交给她们这个任务,她们却主动承担起来了。
  苏区群众对红军比较了解,有深厚的感情。她们来到乡亲中,群众总是详细地告诉她们敌人是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什么番号,有多少人,向哪里走了。她们把了解的情况及时向总前委报告。她们的报告,同侦察员的情报,往往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使总前委对敌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后来,总前委的领导很重视她们反映的情况,有时还主动向她们打听敌人有什么新的动向。
  她们是文件的保管员,又是宣传员。毛泽东向来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也重视群众的政治工作。在他的倡导下,红军从干部到战士,人人要做群众工作,这已经成为红军的传统了。贺自珍回忆说:
  “毛泽东爱用鱼水关系来形容红军同群众的关系。他说过,三国时候的刘备,把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比做鱼,用这个比喻说明诸葛亮重要。我们共产党人是把群众比作水的。只有把根子扎在群众中,我们才能打胜仗,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道理,红军上上下下都懂得。所以,即使在古田会议以前,红军中存在一些旧军队的作风,如打骂士兵等,但很少听说有打骂群众的。”
  毛泽东还常常教贺自珍做群众工作。他说过,要同群众打成一片,一定要做到三条:同群众生活在一块,劳动在一块,吃苦在一块。
  这几点,贺自珍都做到了。她常常是在一边帮助群众干活一边调查了解敌人情况的。贺自珍在了解敌情的同时,还常常调查了解这一带的分田地、建党和群众发动的情况,发现什么问题,及时向当地苏维埃政府反映,帮助解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弹雨枪林生死情(2)
贺自珍做群众工作是很有办法的。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动员群众“坚壁清野”。群众开始对“诱敌深入”的方针是有抵触的。群众觉得,战斗在家门口进行,坛坛罐罐肯定要砸烂;敌人凶恶残忍,烧、杀、抢掠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对于把敌人放进来打,群众想不通。红军每到一处,宣传员都要把附近的老百姓找了来,宣传红军采取这种战略方针的意义。贺自珍自觉担负起做妇女的思想工作,特别是老年妇女的工作。要说群众有抵触情绪,妇女的抵触情绪最大。宣传员召集大家讲解党的政策,她们往往躲在家里,不肯出来,贺自珍就一家一家地去拜访,一个一个地做工作。有一次,贺自珍来到一位老婆婆家。她对老婆婆说:
  “假如村里有了疯狗,到处咬人,怎样才能除这个害呢?是拿着大棒,满村四野地追着打呢,还是在屋里扔块骨头,把狗引进屋来,然后关门打狗好呢?”
  “还是关门打狗好。你腿快,它是四条腿,比你跑得更快,怎么追得上它?”老婆婆这点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打白鬼子也一样呀。”贺自珍进一步启发她,“他们仗着武器好,人数多,要把根据地消灭掉。红军人数虽然少,但在根据地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再加上老百姓的支持,就可以关门打狗,消灭白匪军了。”
  贺自珍讲得又通俗,又在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