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之大贼-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让杨小林感动的是,中国和俄国开战的脚步几乎跟日本人抢夺印尼是一起迈出去的,可是在卫国战争期间,中国方面收到南洋各地来的捐款居然达到了两千万!其中光印尼就有七百多万捐款。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华侨在自己正在遭受炮火的情况下依然在全力支援祖国。现在中国的炮火停歇了,不为他们做点什么对不起他们那一片爱国之心。

    日本人正准备大规模的镇压印尼人的反抗,战火必然还将继续,当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恢复正常之后,杨小林马上向日本方面发出通电,希望日本能在印尼给华人,以及所有其他国家的公民开辟一个安全的地带。

    他就是怕光中国说话日本可能不听,所以把英法美也一下拉了进来,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各国的赞同,直上松原这一次来。就是要商谈这个问题了。

    中国方面杨度正在准备着谈判,最理想的结局是在印尼选一个地方,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小国家。这国家不设军队,但是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保护。

    另一方面相信日本人也是有备而来,想达成这个目标可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不过也不是全无可能,中国必须努力。

    在处理日本人的问题的同时,他还要处理俄国人的事情。

    和俄国人的停战条约已经签订了,双边关系也马上恢复了正常。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遣返战俘这项工作了。

    如果杨小林对俄国人没有什么企图的话,这项工作也容易,你俄国人掏点钱出来,我把俘虏送到边境就成了。但问题是他对俄国有企图,所以要在遣返战俘的问题上和托洛茨基同志好好的沟通一下才可以。

    为此,托洛茨基同志被秘密的送到了北京,杨小林再见到他的时候,发现托洛茨基的神情已经和自己当初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怎么说呢,那个时候俄国的革命形势正处于一片低潮。但是现在。组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他们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军队,这对俄国的同志们来说,无异于是春风吹又生了。

    “托洛茨基同志。很久不见了,在蒙古的俄国同志们现在还好么?您的身体怎么样?”

    杨小林的开场白就像是我们组织上大多数领导人见面之后的对话一样,这当真让托洛茨基大为亲切:“感谢您的关心杨小林同志,我们在蒙古发展的非常顺利。我们的同志们都让我向您转达他们对您的敬意。感谢您为我们提供的一切帮助,您永远是我们俄国无产阶级的好朋友。”

    杨小林脸上现出了一丝不快:“难道在你们心里我仅仅是你们朋友么?托洛茨基同志,我也正在为我们的事业而奋斗!”

    托洛茨基一巴掌拍在自己脑门上面:“哦。我说错话了,对不起……”

    杨小林却挥手阻止他继续解释下去:“好了托洛茨基,我们是有着共同理想的同志,我们之间的误会不需要解释。这次把你叫来是因为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了,您知道,我们和俄国方面已经达成了遣返协议,可能我马上就要送你们回俄国。”

    杨小林说道这里语调有些低了,神情好像有些落寞:“说实话,我真的不舍得你们走。一方面是我在这里的奋斗刚刚开始,我刚刚宣布了工人阶级的最低工资,我刚刚开始给农民分田地,我在中国推行了八小时的工作制,这一切都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可是我在这里很孤单,我希望同志们能留下来帮帮我。”

    杨小林说道这里的时候眼睛盯着托洛茨基,他真怕这个俄国人一点头答应了留在中国,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自己假客气一下,要是碰上那些热脸皮的也着实麻烦。

    还好,托洛茨基更在意俄国的无产阶级事业:“哦,杨小林同志,我向您保证我们在俄国会和您站在一条战线上的,相信我,全世界的无产者都是我们坚定的支持者。我很想留下来,可是我们俄国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那个万恶的沙皇必须被打倒!我们已经商量过了,这次回去之后马上就发动武装起义!”

    心头犹如一块石头砰地一声落在地上。那边施特塞尔和哲布尊丹巴已经打算动手了,同志们要是再起义,不说他们能不能成功,最少俄国在两三年之内别想太平。

    “武装起义?托洛茨基同志,我想知道你们到底有多少把握?发动起义的地点,时机,还有尼古拉的军事力量你们都详细的调查过么?”

    托洛茨基把头一扛:“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已经计划过了,等我们回到了俄国,会在圣彼得堡直接发动革命,虽然那里有大量的反动武装,可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同志发扬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所有的困难都是能被克服的!”

    杨小林被他一句话说的差点气没跟上来,不愧的左的领军人物!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自己也没什么准备,就凭着那种所谓的大无畏精神,就敢上去拼?

    这帮家伙可能成不了事。不过这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革命一旦发生,对俄国都是一股强力的冲击,至于俄国的同志们是不是血流成河,自己就真管不着了。话说回来,他们要是真的有一套相当完善的足以成功的计划,有一个完整的革命纲领,杨小林可能就不会再支持他们了。

    大无畏精神好,只要他们敢上,杨小林就给他们壮胆量!

    “托洛茨基同志,我向俄国的同志表达我的敬意。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会尽量满足你们。别的不说,在武器方面我还是能帮的上忙的。您需要多少武器?”

    托洛茨基这次来找杨小林,也就是来要武器的,不过他需要的数量有点多,不知道杨小林能不能满足他:“杨小林同志,我们现在在蒙古可靠的部队有将近十万人,而且武装暴动需要大量的炸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杨小林马上拿起电话来,直接接通了中国义勇军后勤总部孔落地的办公室:“孔将军。我们战场上缴获的那批步枪修复的怎么样了?好,非常好,你马上调十万支步枪到蒙古去,另外调没良心炮五百门。地雷两千颗,手雷一万,步枪子弹一百万发,冲锋枪五百支。重机枪一百挺,由张作霖接收。记住物资的调度一定要保密,对。对,不要和任何人说起。”

    等杨小林放下电话的时候,托洛茨基的神情简直感动极了。他一直想着杨小林能给他几万支枪就不错了,万万没有想到还有手雷和地雷以及没良心炮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好啊,他和中国部队打过的,他知道这些东西就是杀人放火,武装暴动的必备良药!特别是没良心炮,在市区里面使用比大炮还方便。有了这些东西托洛茨基感觉自己成功的把握更大了:“杨小林同志,谢谢!太感谢您了!”

    杨小林神情坚定的说道:“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今天我预祝同志们旗开得胜,我在北京倾听圣彼得堡的枪声,我希望得到同志们胜利的消息!托洛茨基同志,为了解放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起冲锋吧!”

    四只大手握在一起猛烈的抖动了几下,那是革命同志之间的友情!

    杨小林在让鼓舞俄国的同志们勇敢的向万恶的资本主义挑战的同时,却在中国发展着他自己的资本主义。他是公布了最低工作报酬,是公布了八小时工作制。可是在公布这些的时候,杨小林还对工商业采取了大规模的扶植计划,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上领先的行业。

    举个例子,拿上海的自行车厂来说吧。杨小林亲自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的生产状况和经营当中遇到的问题。

    当得知他们现在有大批的海外订单的时候,杨小林马上承诺对他们进行了出口补贴政策。这个政策正在完善之中,还没有出**,没关系,我给你提前实施。

    另外杨小林还对他们说,像现在这样经营模式可能不行。当全世界的市场都向他们敞开之后,自行车也不是什么高端技术,人家很快就能学会的。要让别人知道这自行车是你的,你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才可以。最好再找到可以帮他们打通海外渠道的经销商,建造一个晚上的销售网络。

    中国商人的品牌意识真的还不是很强,销售网络的问题他们倒是知道的,正在做。那自行车行的几个老板一听是杨司令建议他们建立品牌,也没二话,马上敲定了了几个牌子,其中让他们钟意的几个是“上海”,“中华”,“飞龙”。

    他们还挺会做人,选了这三个之后没有自己决定,而是送到了北京说是请杨司令为他们定夺一个。杨小林也没有拒绝他们,用他刚刚练了不久的书法写下两个字:“永久”。

    永久牌的自行车,那可是伴随了杨司令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的。?(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俄国人的突击

    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资本主义模式的话,这真有点冤枉杨小林了。虽然在大多数的经济领域里面采用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领域里,实行的却是国有经济的运行模式。

    比如建立在山西的坦克基地,由三十多个大小工厂组成,这中间有一大半是国有的。因为坦克基地有很多技术是需要保密的,长在红旗下的杨小林真的不太信得过那些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再说了,他也接受不了如果自己想打仗,还要像外国人那样去寻找军火商的支撑,让那些商人为国家制造武器。

    另外杨小林还正在成立国有的,遍布全国各地的百货公司。后来新中国就这样做过,虽然最后的结局是被私营的超市给干掉了,可是百货公司的存在确实解决了一个时代的物品流通的问题。

    杨小林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百货公司能万世长久,搞成中国的跨国企业。他的诞生就是一个过渡,一个在交通和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的过渡手段。盛怀宣说的,现在中国的商业刚刚起步,政府对商业的扶持一定要加大力度,而建立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比什么政策支持都要好。

    统一采购,统一流通,也就是说不管你这个物品在哪里生产的,只要政府支持你,能保证两个月之内让你的物品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县城之中,这就是对商业最大的扶持。

    也许在日后公路和铁路都完善了,无线电发展起来介入民用行业之后信息发达百货公司也会一家一家的倒闭,没关系,只要她能在现阶段完成帮助中国企业走的更快的任务,就可以了。

    中国的经济是什么模式现在杨司令真的说不清楚,他只是想让中国的脚步快一点。现在全世界的形势都异常的紧张,不管是英法还是德奥,一方面在极力的避免战争。另一方面却又在磨刀霍霍,整个地球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留给中国的时间还有多少没人能说的清楚。

    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打的就非常微妙,土耳其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他们对于德国经济上的依赖十分严重,而另一方面,土耳其对英法相当的具有好感。特别是对于英国人,可以说土耳其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可真的是为土耳其两肋插刀的。所以在对俄国人的战争中当英国出面要调解的时候,土耳其见领土已经收回。顺势也就答应了,打算卖英国一个面子。

    可是尼古拉二世不答应。尼古拉二世说的明白,我们俄国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中国那边我听你们英国的,我不打了。但是这里,你们不要再管,不然别怪我翻脸。

    英国人对此很是诧异,他们的驻俄国大使很友好的提醒尼古拉二世,土耳其人的身后有德国的影子。再打下去要是真把他们打到德国人那边了,恐怕对将来的局势不利。还有最关键的就是,俄国好像打不动了吧?

    英国人已经替尼古拉做了详细的调查,连续几年的对外战争失利已经让俄国伤筋动骨。特别是中俄战争之中,一百万部队的损失是一个正常国家都无法接受的。在现在的俄国部队中有很多士兵对战争都有抵触情绪,而且他们的物资不足以支撑哪怕和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再打一次了。

    可是尼古拉非要打。

    尼古拉对英国人说的明白,你们国家现在最严重的危机是物资过剩。没关系,你们把物资都给我,我替你们来消耗。至于俄国要死多少人你们别管。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什么都不过剩,唯一过剩的就是人口。

    话说到这份上的时候,英国人真的不便再说什么了,好吧,你们打吧。打打土耳其,让他别和德国人走的太近也不是全无好处。就像对杨打鬼一样,俄国人虽然打输了,可是杨打鬼最终意识到了要向英法妥协,这就是胜利。

    在中俄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俄国方面就开始匆忙布置军队了。为什么说匆忙呢,因为俄国的军事力量现在都在俄奥边境,有限的国内军力大部都消耗在中国战场,尼古拉是匆匆调集了二十万士兵交给了刚刚在中国吃了败仗的勃鲁西诺夫将军。

    败军之将带领着一群乌合之众,就这样出发了。最关键的是,部队中间很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手里就拿着一标枪。英国人看到这支部队之后大是摇头,他们建议尼古拉二世,暂时不要打,这次真不是劝你,只是你把武器补充到位,然后训练训练再去。

    可是勃鲁西诺夫却坚决要求马上出征!他说,部队交给他尼古拉就放心吧,你要做的就是让我马上出征,然后,你在家里等着胜利的消息就可以了。

    尼古拉也不知道为什么又相信了勃鲁西诺夫,这个时候英法德几乎都一边倒的认为,俄国人这一次又要品尝失败的苦果了,因为按照他们的想法,勃鲁西诺夫这样做和把二十万部队带入棺材没什么区别。

    可是他们却并不知道,勃鲁西诺夫这个人虽然骄横了一点,可确实是俄**队中少有的干练之将。去年被杨小林在北京城下一个突袭打的灰头土脸之后,回到俄国他马上就开始研究中国人的战术。

    对于土耳其他也不是说认为我的士兵抱有必胜的信念我就一定能取胜的,勃鲁西诺夫不是无产者,他没有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可是他知道,要马上出击,俄国人没有准备好,土耳其人一样没有。

    土耳其这个帝国其实已经是一个欧洲的三流国家了,三千五百万人口和俄国根本没有办法比,而且其中一大半是正在闹独立的阿拉伯人。另外,土耳其国内的政治局势很复杂,亲德和亲英法的明争暗斗,这些都是自己可以利用的。

    勃鲁西诺夫和沙皇说,只要我们击败土耳其,干掉他的军队。他的国内矛盾马上就会爆发,那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土耳其手里得到大片领土,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有击败土耳其的可能么?就凭着这二十万没经过训练,连步枪都没有的所谓部队?勃鲁西诺夫说,有!

    这一次打土耳其就要像中国打他那样,一个字,快!

    土耳其国内最糟糕的就是他们运输道路,一发炮弹从后方运到前线,不是用汽车和火车的,是用骆驼拉。最少要两个月才能到。他们刚刚取得了胜利,可是他们的物资应该正需要补充,这个时候不能给他们两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把子弹和炮弹都补充到位,一个星期之内召集部队,会不会打枪不要紧,是人就行了。然后马上坐火车开到前线,接着就发起攻击!

    物资?你现在准备,等我打起来了你再给我送去。

    勃鲁西诺夫将军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必将失败的时候出发了,到达前线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