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锁的是脚,而“冷兵器”锁的,却是心。换锁改变不了无心者的脚步,却改变了有心者的生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9春晚亮点背后的闪光
我终于赶在大年三十之前,搬进了新家。代价,则是一个月的宽带等待期,这意味着,春晚就无法实时观看了。
初一休息,于是用手机上Youtube找到几个春晚的片段,《我有点儿晕》,《不差钱》,《英伦组合》,还有《功夫世家》。虽然用手机看有些费劲,但总比没得看强,因为之前看了网络上的各种流言蜚语,所以对今年的春晚的确有了一些期待的感觉。
有些期待,但是又没有太高的期望,这也可能是大多数观众的心态吧。尤其是看了姜昆的《我有点儿晕》之后,感觉姜昆这三十年,似乎也就是这个味道了,除了歌功颂德,还是歌功颂德!忒俗!没劲!!可是,当我被《不差钱》笑翻,被《本草纲目》雷倒,被《功夫世家》震撼之后,不由得从心底产生一种感觉:春晚,用了三十年,长大了。
初二上班,立刻找到春晚视频的下载,并在初三中午之前,下载完毕。然后,用移动硬盘转移回家,在晚饭后,正式拉开春晚的大幕。
将近五个小时的节目,我中间就起来上了个厕所,吃了个水果,基本上没有以前那种用鼠标拖拽快进的行为。这,就是一种进步。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我从头到尾,津津有味地欣赏了了每一个节目,并且根据自己将近三十年看春晚的丰富经验,总结出了下面几个亮点之后的亮点:
首先,《不差钱》实现了小沈阳登上春晚舞台的梦想,他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观众,也让意在推新的本山大叔彻彻底底松了一口气。
小沈阳上春晚,这两年一直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他的节目屡屡被拿下,总也过不了总局这一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低俗”。
实话说,何谓“低俗”?何谓“高雅”?娱乐并非恒等于艺术,娱乐大众才是其至高无上的宗旨。而春晚本身,就应该是娱乐的舞台,若是整台晚会都是优雅的歌剧,浪漫的钢琴曲,严肃的实时新闻,那总局就恐怕就只有被唾骂的份儿了。
小沈阳登上春晚的舞台,从侧面反映了总局的娱乐态度正在发生改变,领导们终于开了窍,开始明白谁才是收视率的根基,什么才是娱乐的精神了。
其次,《本草纲目》的英伦组合,让两个看似在两个世界的艺人,走到了一个舞台,演绎了同一首歌。
据说这个节目反映了网民的呼声,是一个即兴而又精心安排的节目。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不光是舞台上的突破,更是总局观念的突破。*,一直是高雅的象征;而周杰伦,则是流行的代表。两人共同演绎,更像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完美结合,是代表了所有观众群体,以娱乐精神为指导的一个产物。
一首并不出色的《本草纲目》能获得三等奖,这本身,就表达了观众们的呼声:感谢两人带给春晚破茧的勇气。
再次,《功夫世家》更是结合了现代的社会元素,把娱乐彻底融合到了我们传统的文化当中。
就像白岩松说的,没那么严肃。的确,功夫,也是娱乐。提高到国家形象代表的高度固然可喜,若让功夫以娱乐的姿态更加接近大众的生活,那又是另一种层次了。
看了这个节目,我从心底涌上一种欣慰的感觉:春晚开始改变了,变得生动了,变得活泼了,变得似乎让我们所有人都触手可及了。这是一种好的改变,一种难得的改变,一种走向成熟的改变。我在这里鼓掌加欢呼十秒钟,以示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亮点,相信你已经注意到了。一个是关于短信互动,一个是关于董卿口误。
每年的春晚必定要有短信互动这个项目(自从手机普及之后),而今年的短信互动有个崭新的特点:免收信息费。
这个举措,是春晚向娱乐大众迈出的一大步。娱乐大众,首先要接触大众,也要让大众接触到。免收信息费,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作。少赚了点儿钱,却多赚了观众,多赚了市场,打好了娱乐的根基。
董卿口误了,一个“马先生的儿子--马季”,让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相信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怎么会出这样一个丑。于是网络上喊杀声一片,董卿更是连年都没有过好。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种事情,董卿必定是要认错的。按照春晚的思维方式,董卿可能要在电视报或者什么地方,甚至发表记者招待会来认真检讨,承认错误,然后感谢总局的宽大处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董卿一直没有动作,总局也没有动作。直到元宵晚会,马东再次上场,董卿也再一次为他报幕,并且特地在“马先生的儿子”后面长长地一顿,“马东”!这次说对了。而马东,上来之后,第一句话就提到董卿因为这个口误,年都没有过好云云。
好!这个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主持人口误十分常见,可向观众交代错误的方式却五花八门。春晚呢,通常只有一个模式,那就是道歉声明,感谢总局了。
这次的突破常规,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春晚向大众接近,向娱乐靠拢的旗帜。为此,请让我再次鼓掌加欢呼十秒钟~
总而言之,这是一台进步的春晚,虽然第一次采用真唱,所有人都有些紧张,但是,我还是愿意为它打满一百分!因为,我看好的,不是歌舞曲艺,而是它勇于看清自己,真正走向大众,乐于变革的这种态度,这种精神。
在此,我代表我自己,感谢总局~
于2009年2月10日。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博客是思想的橱窗
我是个消息相对闭锁的人。
得知博客,已是零六年的某个时刻;开博,也不过从零七年开始。所以,对于博客,也是知之甚少,但对于这样一个网络形式的存在,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原则。
首先,我不会为记而博。现在打开任何一处博客网站,随便浏览几个,十之*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网络日记,根本就是小学老师十分痛恨的流水帐作文。可能现在博客世界也正处在小学阶段吧,也难怪很少看到有好文出现了。我个人认为,博客之“博”,“博”在学识,“博”在专长,而非你的私生活。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炒作的世界,而通过博客炒作的大有人在。看过一些名人博客,感觉就是的确拉近了我们与所谓名人的距离,不过也的确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炒作出来的名人的确不一样,连日记都会用网络写了!
其次,要有思想。我不想把任何事情上升到思想的层次,何况我也只是个最普通平凡的人。但是,只要是个人,一个成熟的人,就要有自己的思想。简而言之,即使你在网络上记的是流水帐,那么也请你在账本最后清算一下帐目总额。很多人只是这样记着,一直记着,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自己的评论,没有一个主观的词语。看完了整个博客,我只是知道了,哦,居然还有这么回事。然后呢?没有了。很无聊。
最后,非宁静无以致远。高高在上的访问量固然令人艳羡,但是如果全世界都是宋祖德,那我们都去跳楼自杀得了。千年之间才能出现如此一个缺德人物,相信你我都不愿看到有第二个这样的人物出现吧?此人骨子里流的都是炒作的血,丧尽天良的炒作才是他最得意的。这种人,虽然人人知道,却永远只是个小丑的角色。
因此,博客,应该是个人思想的橱窗,一个人性化的知识空间,而不应该只是一个私人的衣柜。写博,你不一定必须要有超人的渊博,但是些许的个人观点是很必要的。
真爱无敌——有感于《鲨鱼黑帮》
我的硬盘里,有几十部自认为经典的电影,而其中我最为喜欢,并且经常拿出来温习的,就是《SharkTale》(鲨鱼黑帮)了。
奥斯卡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鱼,生活在鱼类食物链的最低层。象许多年轻人一样,有着很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想法。时代的改变,以及生活的阅历,让他厌倦了做他父亲曾经引以自豪的清洁工作。终于有那么一天,他碰上了素食主义者——鲨鱼蓝尼。他巧合的出现在蓝尼的哥哥弗兰克被船锚砸死的现场,为了生存,他撒了一个小谎,成了鲨鱼终结者。这个小谎,让他一夜成名,也勾起了他潜伏在心底的虚荣之心。为了维护这个谎言,他跟蓝尼导演了一场欺骗了所有观众的好戏,让他在名利场上达到了颠峰。而在对名利的疯狂追逐当中,奥斯卡忽略了一直陪伴着他,深爱着他的安姬,转而去追求一个美丽而势力的拜金鱼。直到有一天,安姬无意间说出自已一直爱着奥斯卡,并且不在乎他是个无名小辈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那个让他拥有了名利却仍然感到空虚的原因,就是安姬不在他的身边。于是他决定重新追求安姬。而这个时候,拜金鱼出卖了奥斯卡,鲨鱼黑帮老大——蓝尼的老爸抓走了安姬,要跟他谈判。为了爱,奥斯卡令人侧目地坐到了谈判桌前。最终,奥斯卡通过斗智斗勇,真正地击败了鲨鱼黑帮的老大,并且让蓝尼重新回到了父亲的身边,也用一片真诚,赢回了安姬的心。
整部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气氛却一直很轻松,虽然有黑帮的存在,却没有丝毫暴力的成分。然而,这样却并没有丝毫妨碍影片对于爱的表达。鲨鱼黑帮老大对儿子的爱,社会底层平民男女之爱,无一不被精巧地刻画了出来。
奥斯卡是个典型的小市民角色,一个聪明的小市民。它处在社会最底层,做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爱是它敢于梦想却不奢望实现的东西。上层社会的生活纸醉金迷,很多人都向往自己会有那么一天,脱离自己的卑微现状,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然而,为了追求这种生活,人们往往丢失了很多东西,包括最真挚的爱。奥斯卡也是如此。然而,奥斯卡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偶然之间它发现自己弄丢了真爱;同时它又是勇敢的,它敢于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名利,摆脱自己的虚荣,去寻找自己丢失的真爱。势单力孤的奥斯卡,为了爱,敢于面对随时可能危及自己生命的黑帮;为了爱,敢于在毫无迎战实力的谈判桌上谈笑风生;为了爱,敢于只身与力量百倍于己的鲨鱼老大大战三百回合。虽然最后的胜利有着许多运气的成分,但是这个小人物,巧妙地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大道理:真爱无敌。
鲨鱼老大是个爱憎分明的角色。它地位显赫,有权有势,对两个儿子疼爱有加。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它选择了用社会历练他们,让他们亲自到社会上去闯荡,而不是仅仅为他们打下了江山。尤其是看到蓝尼对自己的事业并不热衷的时候,它的选择依然是让哥哥带领弟弟出去开开眼界,让他们两个团结地,各自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来共同为事业努力。当大儿子惨遭不幸之后,小儿子因为愧疚不知所踪,鲨鱼老大所做的第一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事业,而是找回自己的儿子。当与奥斯卡的谈判取得了先机之后,突然发现蓝尼居然化妆成了海豚站在奥斯卡一边,它并没有责备儿子,而是欣喜地忘记了谈判,拥儿子入怀,安慰并且接纳儿子回家。但是,作为黑帮老大的虚荣,仍然让它对奥斯卡所做的一切咬牙切齿。等到奥斯卡把它锁在洗鲸车间,说明了一切之后,老鲨鱼放下了一切虚荣,让整个鲨鱼黑帮都与弱小的鱼群结成了朋友。是爱,改变了黑帮。
这是一部富有创意的电影,它让动物们开口,说实话,说真话。在人类之爱缺失的年代,这几个小动物的爱,让人们禁不住红上脸颊。
我总是一次次在自己的笑声中看到结局,也总是在电影结局之后一次次地陷入沉思。随后,却又总能发现,电影中的镜头,总像一副副精巧的剪切画,镶嵌在我生活的许多角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鲁迅作品撤出教程与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无关
本人不是武侠迷,所以虽然听说或者看过的金庸作品(包括电视)不少,却没有读过其中任何一本著作。现在的孩子有福气了,金庸作品入选高中教程,读金庸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可惜我上高中那会儿,只有鲁迅朱自清的文章,否则我也不会对金庸作品一无所知,把《绝代双娇》当成是金庸的作品而被无数人耻笑了。
鲁迅是个勇猛的斗士,他的作品就像一把把锐利的剑,直刺虚弱的国民的每一帖狗皮膏药。然金庸何须人也?民族拯救自然与之无关,可他的作品却被我们的和平一代广为传颂,更甚至有所谓的“金庸文学研究会”专门来研究其著作。
很多人顿时对此感到忿忿不平,金庸凭什么跟我们的斗士一样拥有自己的“作品研究会”?为什么我们斗士的文章会被撤出高中教程而以一些娱乐作品替代?是我们的民族意识淡薄了?还是我们的民族堕落了?
都不是。说起民族,我们依然群情汹涌,我们依然为之自豪,只是不知道,那让我们汹涌和自豪的,究竟是什么。有人说这都怪教育,但教育终归也只是一种产业,莫要让它承载太多的客观以外的东西。真要怪,那就怪我们那五千多年历史栽培出的亿万万中国特色的人心吧。
我身在澳大利亚,那就以澳大利亚为例。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从被发现到现在不过刚刚两百多年,他们能有什么真正的让国人自豪的东西?说句实话,在我们看来,太少了,于是他们也想到了他们的祖先。他们的祖先为自由抗争,他们的祖先赤脚在丛林里开垦,他们的祖先发明了好吃的澳式馅儿饼。更重要的是,他们经过这两百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公正公平的社会体制。这也是他们向世界标榜的“FairGo(公平)”精神。
我们中国有什么能让我们自豪的东西呢?五千年的历史?如果有人有幸能够活上五千年,那这五千年必定是他或者别人的血泪五千年!万里长城?翻开每一块砖,都能看到被奴役者的白骨与其亲人的泪水。民族精神?不要跟我谈什么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勤劳?我呸!五十年前我勤劳为地主,五十年后我勤劳为贪官!我为人人,谁人为我?!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在公平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如是说。中国从来不缺汉奸,中国从来不缺首富,中国从来不缺大官。中国最缺的,是公平。“就算给你一个地球,你也翘不起我!”于是,在中国,人们如是说。
澳大利亚的教育,简洁随意,没有统一教材,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论,唯一统一的,那就是做人的理念——人人平等。他们没有太长的历史,所以没有所谓“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之类的名言。他们也有统一高考,不会因为政治不及格而不能毕业,而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想去的地方。
再看我们的教育,乱收费在此暂且不提,所谓的统一教材,无非就是想把孩子们培养成“又红又专”的“新”一代。政治是我们的必修课,课本上那些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段落,几乎都是用无产阶级的血泪写成的。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残忍,嗜血,濒临没落,无产阶级逐渐走上广阔的政治舞台,显示出巨大的政治力量,未来的世界必将属于整个无产阶级。难道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