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者
第一部分 序言 什么是“喜马拉雅瑜珈”?
喜马拉雅瑜珈(HimalayanYoga)禅修的师承可上溯到几千年前,过去只是住在喜马拉雅山岩洞中修行的圣哲在师徒之间相传。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近代的传人斯瓦米①拉玛帕若堤(SwamiRamaBharati;1925–1996)②,他是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年幼双亲去世,即追随上师出家,遍访灵异之士。二十余岁成为印度的最高精神领袖之一,但两年后便挂冠而去,退隐喜马拉雅山中修行。其后奉上师之命,只身前往西方世界,以现代的教学手法弘扬喜马拉雅瑜珈的哲理和修行法门,接引众多弟子,并且在欧美的实验室中做了大量关于禅定的科学测试,追随者甚众。继而集结整理印度数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和修行法门,改革而创喜马拉雅瑜珈,教导非宗教性质的瑜珈修行。至此,喜马拉雅瑜珈逐渐为世人所知。
译注:①斯瓦米,又译为斯哇米,是印度对出家人、僧人的称呼(女性僧人则称为玛Ma),成为斯瓦米者须摒弃俗家姓名身份,舍离亲族财产,以世人为家人,遵守清规戒律。一般多在成家有子女后,经家族同意出家。他们习惯穿橘红色的袍子,代表火,也代表东升的太阳。
②本书作者斯瓦米韦达为其门生,于斯瓦米拉玛去世后接掌其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瑞诗凯诗(Rishikeshi)的禅修道场。
晚年的斯瓦米拉玛回到自己在瑞诗凯诗的道场,以一己之愿力号召世人捐款,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德拉敦(Dehradun)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医疗小区,内有现代化的大型医院和传统的阿育吠陀诊所,旨在为贫苦的山区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也设有医学院和护理学院,致力于培育医护人才。1996年斯瓦米拉玛离世,此时喜马拉雅瑜珈的种子已散播全球。
喜马拉雅瑜珈融汇了印度千年以来各宗派的哲理智慧和修行法门,以静坐禅修为主要手段,旨在净化人心,引导人们觉醒内在本性。其三大源流为:派坦伽利的《瑜珈经》、吠檀多哲学(其中尤以泯除对立的“不二”观为主)、师徒口耳相传的“密续”(Tantra)。
时下流行把瑜珈的体位法当做一种运动,喜马拉雅瑜珈则训练学生做些轻柔而缓慢的延伸和扭曲动作,特别注重心念和呼吸与肢体动作的完美结合。结束体位法的训练之后,一定要有足够时间做摊尸式①的大休息,让身心彻底放松。与其他瑜珈训练课有别,喜马拉雅瑜珈的学员在课后还需静坐。换言之,各种体位法、调息法、放松法,都只是静坐的准备工作而已。
译注:①摊尸式,也称大休息式,是喜马拉雅瑜珈极为重视的体位,除了有放松身体的功用,也用以练习横膈膜呼吸,做睡眠瑜珈,进而放下对肉身的执着,进入更深的心灵层次。
为了适应现代人忙碌的生活,斯瓦米韦达提倡利用日常的空档时间多做两三分钟的静坐,以收摄散逸的心神。对于初学者而言,坚持每日短时静坐的效果会比每日一两次较长时间的静坐更佳。每逢满月①之日,不论身在何处,斯瓦米韦达都会和世界各地的人士同时静坐(例如在国内是晚上八时开始)。欲深入自心,让心灵中的杂质沉淀,就需要体验身语意的静默期,时间由三日、十日,乃至三十日、九十日不等,依个人情形而定,场所最好是瑞诗凯诗的禅修学院,或是世界各地举办的禅修营,有专人指导并照应日常生活为佳。
总之,喜马拉雅瑜珈并非一门宗教,也不排斥任何宗教信仰。其体系博大而精微,既有讲理论的理门,也有讲实修的行门。无论任何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的人士,都可通过学习喜马拉雅瑜珈使身心受益。
译注:①如欲和斯瓦米韦达一同静坐,请至网站查询满月的日期(有时与中国农历的“十五”不同日)。
第一部分 译者序
本书共有二十篇译文,其中除了一篇是与《悦己》杂志的访谈记录,以及另一篇“两性之间”是由几次相关的演讲记录整理而来,其余每篇皆出自斯瓦米韦达历年来的专场演讲记录。在题材的选择上,译者并没有预先设定主轴,只是从斯瓦米韦达已经整理成文字文件的上百篇演讲记录中精选而来。在图书的制作上,则编排成心灵散文的形式,以使内容更显精致、细腻。
斯瓦米韦达除了已出版近二十本专著外,演讲录音更是累积达四千余小时之多,而且绝大多数尚未被整理成文字文件。就译者所见过的一部分录音分类目录来看,其题材之广令人望而兴叹,直有无从入手之感,例如:静坐禅定、深沉放松、三摩地、基督教静坐、佛教静坐、奥义书、瑜珈经、调息、脉轮与拙火瑜珈、奉献瑜珈、业行瑜珈、哈达瑜珈、睡眠瑜珈、圣王瑜珈、日常修行指引、静默指引、健康长寿、咒语、死亡、美学与道德、心意识、业、自性、人格、两性、生物讯息反馈实验、古印度政治与经济哲学、瑜珈之道与生态环境,以及许多“密教”的题目和在世界各地随兴的演讲。当然,这还不包括斯瓦米韦达近来投注精力的许多新题目。其中有多少能被整理出书,只能看机缘了。
译者不是专业的翻译人士,对喜马拉雅瑜珈的认识也仅止于皮毛,只因自己在接触了斯瓦米韦达和喜马拉雅瑜珈之后觉得受益,所以有此抛砖引玉的行为。翻译的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网上和文本的数据,对于这些中外先进大德,我都默默感铭于心。因为水平有限,书中必然有谬误之处,祈请读者见谅。在此还要感谢刘秋凤总策划的大力支持,使本书得以问世。
石宏
第一部分 暴食是因缺乏爱(1)
最健康的节食是有节制地进食,心中明明了了,
用餐之前下个决心:我要少吃三口。
这不是自虐,也不会太困难。
喜马拉雅瑜珈的一个观点是: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把某个情形单一对待,因为所有问题都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情绪导向、所受教育,即我们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这和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法不同,比方说因胃痛去看医生,医生会开些止痛药。而在喜马拉雅机构的诊所,如果是巴林庭医生(Dr。Ballentine)诊疗,他可能会花上四个钟头询问病人一生的经历。也许有人会质疑:这跟胃痛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一般人不了解的地方,事实上,任何疾病都跟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而我们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
s暴食是因为缺乏爱
常有人问我:“我总是不停地吃。我参加过瘦身训练课程,试过正面思考法,也试过自我处罚,还发过誓。总之,所有的法子差不多都试过了,但体重还是失控,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我会告诉他对治暴食首先要找出暴食的真正原因。为什么有的人控制不了食欲?原因是身体需要某种养分。很多进食过量的人实际上营养不足,他们不按时进食,食物的成分也不均衡,吃了能饱,但不健康。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缺少什么,就不自觉地暴食,希望能补充到某种养分,结果进食过量。《进食与营养》一书可帮助暴食的人了解自己进食方式的缺点。
那么,从心理层面的因素来探讨,为什么会有进食的欲望?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食物放入口中,就像许多抽烟的人不自觉地点燃香烟一样。嘴巴正是许多问题的祸首,从嘴里吃进去的、吐出来的都会产生问题。在心理上,我们会寻求口腔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的根在婴儿期就扎下了。
那时候,一旦我们哭闹,妈妈就会抱起我们喂奶,或者把假奶嘴塞入我们口中,因此我们从小就把口腔活动和安全感联想到一起。大多数人(请注意,我不是说所有人)之所以进食过量,是因为感觉没人爱他们,没人欣赏他们,没人体谅他们。而在潜意识中,爱和进食是被联想到一起的,于是冰箱就成了替代妈妈的角色。这正是你的写照吗?如果是,你有吃个不停的欲望就是因为想要得到爱,想要有人照顾。你可以从这个心理层面着手,看看怎样才能真正使自己有安全感。
我们过去派发过的一本小册子里写道:“如果心灵是充实的,就不需要去猛填你的胃。”当今社会处处讲究成功,而不注重幸福,以至成功的人多于幸福的人。追求高度经济效率的结果是,大家没有时间处理好人际关系,少了轻松的沟通与真诚的互动。
心中由此常常生出一种空虚感,不知道该怎样去填补,所以就试图以填饱肚子来替代。肚子有很大的伸缩性,我们拼命往里面装食物,结果肚子满了,心却还是空的。更何况心理的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即使暂时满足了生理欲望,然后又如何呢?不妨纵容吃的欲望,但是在吃之前,心里要明白:我是无法借此得到满足的。
假如明白,暴食的真正的原因是缺少爱,需要有人照顾,是内在的不安全感引起进食的欲望,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你依然会问:“然后呢?就算少吃一点,我还不是一样寂寞?怎么办?”答案是爱。我也曾经在面对该不该再多吃一点食物这个问题时,做过一番心理斗争。
第一部分 暴食是因缺乏爱(2)
我的结论是,爱别人的人,自己不会胖。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印度哲学的古书,其中有一段故事,讲的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丈夫出了事要坐二十年牢。妻子发愿,要丈夫出狱后仍然能看到她的青春容貌,所以每天早晚就站在镜子前面几分钟,看着自己,不许容貌有所改变。在这样自我暗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下,她真的没有变老。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
有人还会说:“我同意我确实需要爱,可是得不到爱,我又能怎么办?”我的答案或许会让人觉得老生常谈。但世界上所有宗教、哲学、心理学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可是老套和道理的区别何在?那就是照着去做是道理。如果不做,即是老套。
我的答案是:如果觉得没有人爱你,就主动去爱别人。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自尊心、自我意识太强烈。“不论我怎么做,他也不会改变的,我已经试过太多次了。”“难道叫我强忍住怒气,忍住所受的伤害,让内心饱受侵蚀,而去主动爱他吗?”
要克服爱的挫折是很困难的。我们在一生中会对许多人不满,不论是妻子对丈夫,丈夫对妻子,还是儿女对父母,父母对儿女。可我还是要说,主动去做具有挑战性的事,才能去除孤寂感。
s学会享受食物
以上这些好像有点偏离进食的主题,其实二者是紧密关联的。在人类的文明史中,食物都是传递爱的工具。为所爱的人准备饭菜,请自己所关心的人来家里吃晚饭,想跟人进一步熟识,就找他来共享茶点,不想跟某人继续交往,就不再请他来用餐。把进食和爱联结在一起,已经成为我们不自觉的文化习惯。如果觉得孤单,我们就会为了压抑孤寂感带来的空虚而欲进食。
然而,用这种替代方式去排解孤寂感是不可取的,而且最好不要单独进食。和别人分享食物,才会得到更多的满足感。我从小就吃很多甜食,也知道现在这年纪不应该多吃,但内心常有挣扎。于是,想吃甜食时,我就叫我的孩子过来,喂他们吃甜食,他们的新陈代谢快,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此,自己想吃的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印度有个关于吃的古老的寓言故事。故事说上帝有两群儿子,一群是善良的天神,另一群是邪恶的阿修罗。有一次上帝要考验他们,就让他们一起用餐,但是上帝把他们的手臂缠上木条,让他们的双手不能弯曲。吃饭时间到了,上帝让阿修罗先吃,阿修罗们伸直手去抓食物,但是没法放进口中,怎么都吃不到,个个气急败坏。上帝就让他们离座,然后叫天神进来吃,天神们都吃得很开心,因为他们拿起食物相互喂对方,不只享受到美食,还享受到彼此的爱。
应把过剩(不是吃剩)的食物送给别人享用,比如送给邻居。要养成一种习惯:除非有人和我一起吃,否则我就不吃。当然,关于进食还有其他技巧,在此不多做介绍。常常有人问:“我懂了,但是你可以讲得更具体一点吗?”再具体讲,就是要享受食物。也许有人会说,我当然享受食物,否则我就不会吃。其实不然,很多人正因为不懂得享受食物而引发暴食症。
根据瑜珈的哲学,享受基于两个原则——自制和专注,真正的乐趣也源于此。要懂得适度的自我节制。外面的世界有太多诱惑,又都触手可及,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很难学会自制,想要的就去拿,非得到不可。“是我的东西,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第一部分 暴食是因缺乏爱(3)
假如人们都完全不懂自我节制,社会就会解体。那么,自我节制与享受到底有什么关系?首先要知道,乐趣的频率与快乐的感受强度成反比。我们有很多乐趣,却又往往觉得不能享受到当中的快乐,问题出在我们太纵容自己深陷乐趣之中,乐趣太频繁,导致感官变得麻木。
暴食者的感官系统——从舌头到直肠这一段彼此相关的器官都麻木了,所以他们往往不能真正体会饥饿。以做梦为例,大多数吃东西的梦不是起因于饥饿,而是因为太饱了。胃里的东西过多,就会刺激到食道底端的神经,继而反应到食道顶端,再到口,于是就会梦见自己在吃东西。如果器官麻木了,就不会有感觉。
一个很多人都避讳,甚至连医生都很少谈的话题,就是解大便的习惯。大多数人都没有定时如厕的习惯,其实,解大便的规律和食欲是相关的。如果不能控制进食,至少要控制食物的排出。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在早上定时如厕的习惯,也许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养成,但这绝对是必要且最健康的习惯,也应同样地训练你的孩子。
早点起床,喝些热水热茶,冷的也行,有生气地大步走动,然后不论有没有便意,都去如厕。一两个星期后就会习惯。一旦如厕有规律,体内的韵律就会重新启动,胃口也会变得有规律。如果不愿意多作尝试,至少试试这个,预防胜于治疗,我们会发现,自身得到的收获将远远大于付出。
对于进食的自我节制,则可以在心中默默立誓:下次进食的时候,在填饱肚子之前,少吃五口就好。至于刚刚开始的人,少吃三口也行。如果觉得没饱,停不下来,就想想自己五分钟之后会是什么感觉,你会明白,即使不再继续吃,也真的不会饿。就这样慢慢尝试,自然就成了规律。有的人大吃大喝之后就过度节食,然后又大吃大喝。最健康的节食是有节制地进食,心中明明了了,用餐之前下个决心:我要少吃三口。这不是自虐,也不会太困难。
前文已提到,许多人之所以纵容自己追逐感官的乐趣,是因为不懂专注的艺术。譬如有些夫妇常行鱼水之欢,可是他们对彼此都不满意,于是就向婚外寻找刺激,婚姻也随之结束。他们再婚,仍然不能满足。性事对他们像是止痛剂,只用来止痛。因为他们没有学到享受乐趣的两个原则:自制和专注。
徜徉在对方的怀抱中,如果只管纵容自己,而心没有专注于对方,能享受到乐趣吗?其实,真正应该纵容的是这样的念头:愿我施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