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骄-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管几件,是好事就行。”
  “丞相,我问你,你说平民百姓,只要能交得起学费的,都能上学堂。东方朔知道,延师授业,是要出钱的。孔夫子还得要学生提几块腊肉,不然,当先生的不能喝西北风啊!”
  “这就对了,还有什么好问的呢?”
  东方朔来了精神:“丞相,可是,如今这贫民,勉强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可能一辈子都提不出几串腊肉来,你说,他们哪来的钱交学费呢?”
  公孙弘说不出:“这……我可就无能为力了。”
  东方朔穷追不舍:“那你嘴上标榜的‘有教无类’,不就是空话了吗?”
  武帝知道公孙弘不是东方朔的对手,他今天也不想有太多的争论,于是说:“好啦,东方爱卿,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平民百姓,上学是不容易,丞相可能没有法子,你有没有办法?”
  东方朔说:“陛下,臣这是问丞相啊。”
  武帝说:“我没说嘛,丞相没有法子,这种法子,只有你东方朔才有。不要问丞相了,你说吧。”
  “我要是说了,皇上你可就得照办啊。”
  “对了,朕才照办。”武帝多了个心眼。
  东方朔却迟疑了:“这……,皇上,我还有一个问题,没问完哪。”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问吧。”
  东方朔再度转向公孙弘:“丞相,你嘴上说‘有教无类’,事实上又行不通,不是因为别的,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知道吗?”
  公孙弘心想,我都退到了墙脚,你还逼我?“这……我理解错了?”
  “丞相,你理解错了。这‘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指所有的知识、学问都要教。这才是‘有教无类’。”
  公孙弘抬头向武帝求援:“皇上,你看他这解释……?”
  武帝想了想,知道东方朔又是在防止“独尊儒术”,便答应道:“嗯,东方爱卿说得有理。这人嘛,吃东西,也要五谷杂粮什么都吃才能强壮。这教育子弟嘛,当然也要是学问就教,不然,光知道读书,不知打仗,不知耕种,不知法度,不知理财,都不是良才。朕以为,东方爱卿解释的对,教书的,什么都教,这就叫‘有教无类’!”
  公孙弘却说:“皇上,可臣以为,这独尊儒术……?”
  东方朔一语道破:“你还想独尊儒术?还是‘有教有类’啊!”
  武帝这回觉得东方朔过分了,就站起来说:“哎,东方爱卿,这‘独尊儒术’,已经成了丞相的一块心病。依我看,在我大汉,凡是认字的,就都是儒。不管什么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只要能为朕振兴了汉家,就都是好人家!朕意已定,凡是读书人,从今往后都叫儒,尊儒术就是尊重识文断字的人,就是尊重有学问的人。如此,你就让他‘独尊儒术’吧,让丞相随愿一回!”
  公孙弘:“臣谢皇上大恩!”
  东方朔却四处张望,像在找人。
  武帝问道:“东方爱卿,怎么不说话?你找谁?”
  “臣找太史公,让他记住皇上刚才那些话。”
  “别找了,太史公病重啦。”
  东方朔摇摇头:“那……。”
  武帝倒想起来了,东方朔只管问人家,要他说的还没说呢。“东方爱卿,你今天怎么啦?快说,怎么让没钱的平民百姓,也能上学,你还没说呢!”
  东方朔叹了口气。“咳,皇上,这还不简单?贵家子弟进太学,每月如出钱百铢,现在您就让他们出钱一百一十铢。十个贵家子弟,岂不是多出了一百铢?”
  “那这一百铢做什么?”
  “皇上,您下一道诏书,凡平民之家,有聪明好学之子而又无力求学者,可送到太学应选。凡选中者,免交学资。十个富家子弟多出的钱,养一个贫家子弟,您以为,这公平么?”
  汉武帝高兴了:“好哇!富家子弟,这是九牛一毛!以九牛一毛养一可造之才,公平,太公平啦!”
  东方朔说:“皇上,臣算过,如太学中有三百人,长安就有三十个贫家子弟可入学。如天下数十郡国和州府都这样做,天下可就是有成百上千贫家子弟能入学。皇上,贫家子弟,可多有忍辱负重,刻苦上进的可造之才啊!”
  武帝连连点头:“对!对!贫家子弟,忍辱负重,刻苦上进,可造之才。太好啦。朕准了,丞相,照此办理,不得有误。丞相,你知道吗?这才叫‘有教无类’啊!”
  公孙弘连连点头:“对,对,这才叫‘有教无类’。”他这么跟着说,朝中大臣们都笑了起来。
  汉武帝道:“噢,东方爱卿,朕还不知,原来你还精于算术。”
  东方朔却说:“皇上,臣最不精的,就是算术。臣这一招,是跟一个精于算术的孩子学来的!”
  武帝听说又是一个孩子,急忙问:“噢?有这样的人?他在哪里?”
  “皇上,洛阳有个神童,叫桑弘羊。他自幼随父在齐国经商,齐国人见了的,无不称奇。臣的儿子东方蒲柳进京后,向臣多次讲这个孩子。臣派人将他带到长安,一问便知,果然是非同凡响!臣刚才这一些算法,就是跟他学来的。”
  武帝大喜。“好!朕这就退朝,快,你快把他带到建章宫来,朕要召见他!”
  建章宫内,武帝正与卫青商议再击匈奴事宜。原来匈奴虽经卫青重创,主力损失不少,但经一两年的整休,又渐渐成了气候,开始在边境犯事。武帝以为,如不剿灭其有生力量,将来匈奴会卷土重来。可卫青却以为,战事屡起,国家耗费太大。
  卫青说:“皇上,臣这次再击匈奴,颇有疑虑。”
  武帝问:“如今连郭解都愿归顺朝廷,为我所用,军中添此大将,还有何难之有啊?”
  “皇上,臣不为兵将担忧,而为粮草军需担忧。”
  武帝点点头:“如今库府是紧了一些。可再紧,也不能紧了你们边关。”
  “陛下,上一次出击匈奴,就是军饷不继。如不是速战速决,就会误了大事啊。”
  “上次是筹办粮草之人不力。这次,朕让最能干的人,给你筹集粮草。”
  卫青不知是谁:“这……。”
  武帝说:“朕让张汤征粮,主父偃运粮。有这两个能人,为你督办,还不放心么?”
  卫青辩解道:“陛下,张汤是个干才,可他做事太急,手段太酷,老百姓受不了哇。”
  武帝大笑:“哈哈哈哈!你又要军饷快到,又怕老百姓受不了;卫青,你说,你这个仗,是打,还是不打呢?”
  卫青嗫嚅地:“仗要打,匈奴要灭,要老百姓的事……。”
  武帝站起来,拍了拍卫青的肩膀:“老百姓是朕的子民,让朕来管!你就保证战场上万无一失,把匈奴打败,就行了!我的姐夫,你啥时候学得这么仁慈?传张汤、主父偃二人,速来见朕!”
  卫青摇摇头,欲说还休。
  汉武帝看出了这一点,便问:“卫爱卿,你是不是还有话要说?”
  卫青想了想,很干脆地说:“陛下,近来臣听到传言,说皇上的军国大事都出自内廷。宰相等大臣都是虚有其名,不过是教教书,办办学,传传令,宣宣诏而已。而近臣侍卫,比宰相还管用。”
  “噢?他们说的,指哪些人?”
  “臣和东方兄长,当然是众矢之的。还有,主父偃,加上半个张汤。”卫青说着,因为有自己,就更有些不安。
  不料武帝双手击掌:“这就对了!东方爱卿给朕献的强国之策上,就有这么一说,叫做‘外朝内廷’。
  卫青不解:“什么?外朝内廷?”
  “对!外朝内廷。宰相等人,外边应付一下,做个样子就行了,老百姓种田,用不着他管;工匠制器,他也管不了;军队打仗,他更不行。管了就是添乱,就会滋生弊端,就会渔肉百姓!未央宫便是外朝,外朝嘛,只是摆摆样子,表明朕听从民意,那就行了!真正给朕出谋划策的,是内廷;不是未央宫,而是建章宫。军机大政出于内廷,外朝只是走走形式,这才能令行禁止,机密不失。卫爱卿,这你明白了吗?”
  卫青点点头,又摇摇头:“这都是东方兄长策简上的话?皇上,能让臣看看吗?”
  武帝说:“那哪儿行!卫青,东方爱卿那是献给朕的,‘三千书简,千古一帝’你明白吗?朕活着要看,死了也要带走,后世的人都看不到,怎么会让你看呢?”
  卫青伏地而拜:“陛下!臣不知此事,臣太唐突,臣罪该万死。”
  武帝笑道:“好啦,好啦,起来吧。朕不怪你。你生性好学,为人谦逊,都是难得的品德。东方爱卿的主意,他的活络,你要是能学到一半,那就了不得啦!”
  二人正说着,东方朔带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进来。这两个少年和霍光年纪相仿,个头也差不多高,可长相却与霍光大不相同。其中一个圆圆的脸上两大眼睛一闪一闪,灵气逼人;另一个则是个方脸,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
  东方朔说:“皇上,臣将神童桑弘羊带到。”
  武帝看了一眼:“噢?这两个孩子,哪个是啊?”
  “陛下,多了一个,当然是我的大儿子东方蒲柳啦。那天初到长安,您只管拿臣开心,没注意我的儿子。今天请您猜猜看,哪一个是我家的东方蒲柳,哪一个是神童桑弘羊呢?”
  汉武帝看了一下:“哈哈哈哈!这还不容易?这个聪明秀气,应该是你的儿子。……嗯。不对!要这么好猜,你还会让朕猜吗?这个精明的……是桑弘羊,而那个……有点……木答答的,才是你家的蒲柳!”
  “陛下,不见得吧。我的儿子,就得是木答答的?”
  武帝乐了:“哈哈!你的儿子,就该是精明透顶的?想一想吧,你的老婆是什么样子?哈哈哈哈,脸上木答答,(他指了指脑袋)这里可是顶呱呱!”
  “臣谢陛下!陛下不仅对臣知之甚深,对臣的夫人和孩子也是知之甚……。”东方朔下边的话,突然不说了。
  武帝知道他说失了口,便立即接过来:“对,对,我对尊夫人就是知之甚深,知之甚深啊!哈哈哈哈!”
  东方朔面部表情严肃,像个兄长的样子:“陛下,这就不太好了吧。”
  当着两个孩子,倒是无所谓,可有卫青在面前,武帝觉得自己有点失身份。于是他说:“得罪,得罪。这不是朝堂之上,朕开个玩笑。他们都是小孩子,不懂,不懂。尊夫人第一次和朕见面,就把朕的两个爱妃给弄走了,朕深知她,厉害,厉害。脸上木答答,脑袋顶呱呱!”
  东方朔岔开话题:“陛下,我说,这桑弘羊,你还问不问?”
  “问,怎么会不问!?你就是桑弘羊,对不?”
  桑弘羊跪拜:“小民桑弘羊叩见皇上。”
  武帝走上前来:“起来,起来!告诉朕,听说你很会算帐,给朕讲讲,是怎么算的。”
  桑弘羊说:“小民桑弘羊出身洛阳大商之家,长期在随父在齐国经商。九岁时,见父亲做买卖忙,就帮他算帐。如今六年,父亲经商之帐,全由小民来算。”
  “那你父亲买卖做得有多大?”
  “今年以来,家父每日售物平均二百七十六项,进二十万铢;每日买入货物平均一百九十八项,出十八万珠。”
  武帝惊讶了:“齐国竞有人做如此大的买卖?全由你一个算帐?”
  桑弘羊说:“一开始没这么大的生意。小民算着算着,生意也就大了。小民曾请蒲柳大哥帮助记帐,因此认识。”
  武帝点点头:“原来如此。朕正急需理财高手。从今天起,朕就命你们两个为太子太学侍读,到大司农处见识见识。”
  桑弘羊再次跪拜:“臣谢皇上。”
  东方朔推了东方蒲柳一下,“还有你呢,快谢皇上啊!”
  东方蒲柳真的有些木答答。“父亲,我听说太子才两岁,让我们当他的侍读,难道让我们呀呀学语?”
  武帝见这回乐了。他没想到,东方朔的大儿子果然不如桑弘羊聪明。“哈哈哈哈!桑弘羊,你说呢?”
  桑弘羊从容说道:“臣以为,太子侍读是一个见习官职,给臣等一个身份而已。”
  “哈哈哈哈!东方爱卿,没想到,你的儿子,还真的木答答!”武帝一点也不留情面。
  面对这样的儿子,东方朔摇摇头:“咳,臣就是想试试,看他是不是这块料哇!”
  正在此时,张汤、主父偃二人来到庭前。二人老远地就跪下,齐声说:“臣张汤、主父偃参见皇上。”
  武帝道:“好!你们来得正好。卫爱卿刚才还担心军粮之事。朕让你们二人兼领匈奴大军粮草征集和运送之事,不知你们商量好了没有?”
  “臣与主父大人已有了办法,只是……。”张汤向周围看了看,欲言又止。
  武帝说:“哎!这里没有外人。你们快快说来,让朕听听,也让卫爱卿放心!”
  主父偃说:“陛下!臣以为,连年征战,府库将竭。一时弄到如此多的钱粮,要有特殊的办法。臣等拟定了几个方法,可让库府充盈,请皇上选定。”
  武帝很高兴:“几天之内,你们竟想出了好几个方法?能让府库充盈?好!快给朕说说,也让东方爱卿和卫爱卿合计合计。”
  张汤抢着说:“这第一个方法,是让天下有钱的诸侯和郡王,以及豪商大贾,富贵之人,为国分忧。出击匈奴,首先是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受侵扰。而这些诸侯、郡王和大户,向皇上奉献钱粮,是其份内之事。除了各路诸侯和郡王外,山东河南名商大贾甚多,臣和主父大人以为,让他们献上几百担粮,几十万缗钱或财物,可解一时之需。”
  武帝点点头,又问东方朔:“东方爱卿,你以为此计如何?”
  东方朔说:“好。好计策。只是,如果诸侯和郡王,还有豪商大贾,他们装聋作哑,不愿捐献呢?”
  主父偃说:“问得好!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皆为王民。国有征伐,如果诸侯和郡王不能为国分忧,各保自己,那皇上可就有了整治他们的口实。至于处置他们的办法嘛,张汤大人就可以牛刀小试啦。”
  武帝赞同:“对,让他们替朕分忧。不然,削他们的封地!”
  东方朔点头称是。“嗯。诸侯之物,是皇上所赐,他们不动,可以惩治。可是豪商大贾,不为所动,那你们可不能去硬抢吧。”
  主父偃说:“东方大人,难道你不知道,天下之事,既要晓之以义,又要晓之以利?”
  东方朔问道:“怎么个晓之以利法?”
  主父偃说:“对那些率先向朝廷献物纳粮的,可以根据所献多少,特别多的,给他们点官职;少一些的,给个爵位。这些商人,最希罕的不是钱和物,而是名份。如果他们献了钱,能得到官爵,岂不是高兴?皇上,臣敢保证,天下商人会蜂拥而至,朝廷府库马上可以堆积如山!”
  东方朔听了,不以为然:“你这个计策,不是卖官祟爵吗?”
  张汤抢过话来:“哎!东方大人,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这不叫卖官祟爵,叫赏官赐爵。商人们先献钱物,朝廷后赏给他们官爵,怎么能说是卖呢?”
  东方朔说:“皇上,臣恐怕这样一做,将来当官的,都是能出钱的,那有才能而没钱的人……。”
  主父偃打断了他的话:“东方大人,有钱,就说明他有本事、有才能。何况,我与张大人商量,献钱物百万缗以上的,才能给个带品的官职;百万以下的,只给一个员外郎什么的爵位或虚名。这些爵位和虚名嘛,不要皇上出一个子儿,也只能管他们自己家的人,何弊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