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戎-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部诸将计议毕折彦冲才带卢克忠来见斡鲁斡鲁见了金银牌、称藩表问折彦冲道:“你看如何?”

    折彦冲道:“其表言词慢逊其意不诚。他说要做辽阳王难道我们真把整个辽阳府给他?”

    斡鲁冷笑道:“这辽阳府连你都不敢要何况他!”当日便传令进军。曹广弼、萧铁奴、阇母、蒲察、迪古乃等领军进击斡鲁与折彦冲并骑居中杨开远押后。干将斡鲁古镇守沈州。

    斡鲁和折彦冲望见沃里活水时前方来报:“渤海人在河南布阵萧将军、阇母纵兵强渡渤海人不敢接战望见我们就逃。”

    斡鲁笑道:“高永昌这等孬种也敢说要做辽阳王!”

    两人才渡过沃里活水前方又来报:“萧将军追到辽阳城下渤海人不敢开战。萧将军他们正在城下叫骂呢。”

    折彦冲道:“天色已晚让大杨将军布营今日且罢战明日再攻城。”

    高永昌军在沃里活水不战而溃之后辽阳城内有识之士便都知道他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在金军攻城之前的一个晚上杨朴正在刘从提供的秘密住所——一个商铺的地下室中暗自谋划忽然仆人来报:“外面有一个人求见杨先生。”

    杨朴大惊:“我在东京行事隐秘知道的只有卢克忠一人而已他又已出城怎么还有人知道我在这里?莫非是事迹败露了?”问那仆人道:“是什么样的人?带了多少人来?”

    那仆人道:“三十来岁年纪儒服儒巾。只带了一个童子。”

    杨朴心道:“这个商铺伏有五个护院万一有变大可对付得了。”便让仆人请他在后堂相见。

    他先走上来坐定点灯烹茶心中七上八下。门扉声响一个儒士走了进来面目似曾相识杨朴脑子一转低声叫道:“张浩然!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眼前这人姓张名浩字浩然是辽阳渤海人在士林中颇有声名。而他背后的张家更是渤海一带的望族!杨朴投汉部以后也曾与他通信张浩虽然回信问好不过只谈经史未涉国事。这时听见杨朴的话冷笑道:“杨朴之!你和卢克忠做的好事!哼!你以为凭你们两个可以瞒得过渤海千百士人的眼睛么!”

    杨朴吓得脸色苍白颤声道:“卢兄他……”

    张浩笑道:“据说他被金军留住了高永昌那厮还派人到他府上慰问呢。”

    杨朴听说卢克忠“被金军留住”已是一喜听张浩直呼“高永昌”更是大喜说到:“浩然此来莫非也有弃暗投明之意?”

    张浩笑道:“却不知朴之有无引荐之心。”

    杨朴见门窗紧闭说道:“跟我来。”两人进了地下室杨朴道:“非是朴之不信浩然只是身在险地万事须要小心。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张浩道笑道:“你却也太过谨慎了。其实从高永昌称帝我便知他难成大事。只是没想到他会败得如此之快!高永昌军在沃里活水不战自溃东京一道便都知道他连负隅顽抗之力也没有了。此时高永昌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来理会朴之。”

    杨朴点头道:“我进城之事十分隐秘浩然如何知道?莫非是克忠兄转告?”

    张浩笑道:“你所托庇的这个刘从在东京算得上什么角色?你进城时便被我的族兄张玄素子真看破了。”

    杨朴惊道:“听说子真兄在高永昌处担任要职他既知晓只怕高永昌也已知道了。”

    张浩摇头道:“我们这些人被迫从了高永昌又非本心。因此大军压境之际人人都有二心。你在女真汉部之事东京士林多有知者。此次忽然出现在东京自然是大有蹊跷。大伙儿正要借你保全士林元气就算知道了非但不会告反而会代为掩饰。若非如此单凭一个卢克忠加上一个不入流的小商贩(指刘从)就能护得你周全?”

    杨朴大喜道:“克忠兄走后我本以为自己在东京是孤军奋战没想到却有这么多好朋友暗中帮忙。我说这两日怎么行事如此之顺原来是有士林朋友暗中照拂。”

    张浩道:“闲话少提朴之此来可是代金军做事?”

    杨朴道:“可说是也可说不是。”

    张浩奇道:“这是怎么说?”

    杨朴道:“浩然知有汉部却不知对汉部了解有多深?”

    张浩沉吟道:“汉部之事你在信中略有提及。此外往来商人也常常传出些荒诞不经之说。”

    杨朴道:“何谓荒诞不经之说?”

    张浩道:“处*女真国都之内而不受辖制此一不可信。自言大宋大宋与女真相隔万里宋人如何能过去?就是过去如何瞒得过我大辽士子?此二不可信。言其领威武过人也就罢了说有个七将军年不过十六七岁却已经学究天人大辽境内无人能比此三不可信。处蛮荒之地而号称部内人人识字此四不可信。建基不过三四年凡有外人来附顷刻归心此五不可信。传言其民富裕过甚纵处最底层之人也不愁温饱且知礼节此六不可信。其余太过荒谬无稽的便不谈了。”

    杨朴笑道:“你没去过所以不信。”

    张浩奇道:“难道都是真的不成?”

    杨朴道:“只第四条略有出入。近来新附者甚多因此不识字的人也多了。不过七将军对此事十分上心多方设法定要做到让整个汉部无人不识字。”

    张浩惊道:“若依你这样说汉部中识字者也为数甚多了!”

    杨朴道:“七将军定下条例凡在汉部三年而目不识丁者便要受罚。五年而不能通过考试者便要开除出籍。因此人人勤奋。虽然在行旅之间也有传授书算的老师——除非是战事正急否则每夜休息之前人人都要读书学字半个时辰。”

    张浩沉吟道:“此举大有深意看来这个七将军果然不是常人。”( )



    杨朴听张浩赞杨应麒也说道:“七将军确实是个奇人。若是无他断无今日之汉部!所以女真人才戏称他是汉部的财神女真的书库。”

    张浩嘿了一声道:“书库!好大的口气!”

    杨朴笑道:“书库之称是否夸张且不论。但汉部之富实过你想象之外。尤其难得者在于民风淳朴而学风极盛。因此一入汉村便令人精神振作这一年多来我活得极为惬意。便是不做官不理事在汉村作一个清闲的教书先生也是一大乐事。”

    张浩道:“听你说得这么好连我也动心了。”

    杨朴道:“只是汉村狭小只怕容不下浩然这样的大才!”

    张浩扫了他一眼心想汉部要真的不堪你杨朴还会心甘情愿呆在那里?便道:“朴之这可是损我了!你呆得的地方我便呆不得不成?只是东京士子甚多城破之后不知朴之能否保证他们不受战火之难?”

    杨朴笑道:“若此次来攻的是女真它部我也不敢夸口。但既然大将军在军中杨朴敢拍胸口保证!只要士子们在大军入城之时写上‘汉部’两个大字高悬门口便可保无虞。”

    张浩道:“‘汉部’二字约束得了女真人么?再则我怕女真兵丁不识字。”

    杨朴道:“大将军在大金权势非小。我出前他已授权于我凡是士林所求我答应了便如他答应了。女真人大多不识字的但‘汉部’这两个字的形状还是认得的——因为那是写在汉村村口牌匾上的。若浩然还不放心我到时可请大将军派遣一部专门护卫卢克忠府大开中门专供读书人避兵。”

    张浩喜道:“得朴之此诺东京士子都可额手加庆了。”

    杨朴道:“只是大军入城之后还要请东京诸公助理庶政。”

    张浩笑道:“眼下契丹大势已去高永昌朽木难雕。顺应大金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怕的只是女真乃蛮野之族不重书生罢了。”

    杨朴道:“只要浩然有意我可请大将军代为转荐。只要有大将军一言得大金御前高官易如反掌。”

    张浩问道:“然则朴之现在是什么官位?”

    杨朴笑道:“我什么也不是只是助七将军协理汉部内政助大将军协理军机。”

    张浩微笑道:“若我不想做什么大金御前高官只想与朴之一般到汉部读书授字朴之能答应么?”

    杨朴笑道:“欢迎之至只是怕屈才而已。”

    张浩道:“周文王百里而有天下。俗人只知眼前我辈却望将来。”

    两人相对大笑。笑毕张浩道:“高永昌为了稳定人心已经计议明日出战只待他出城辽阳府便是我等之天下。我族兄张玄素愿献城门为功朴之以为如何?”

    杨朴听得喜出望外当下两人就具体事宜一一密议。

    第二日高永昌果然出城邀战由张玄素等守城。张玄素邀集掌权的士人议道:“金军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高永昌之力不能敌契丹如何能挡得住女真人?前日沃里活水一战想必各位也都已经看得清清楚楚。高氏既非正统又无德才我们何必给他殉葬?”

    张玄素之兄张玄征道:“女真之强天下有目共睹。高永昌必败也是人尽皆知。只是女真终究是蛮野之族入城之后往往屠掠此事足以为忧。”

    张玄素笑道:“兄长可知汉部?可记得杨朴?”

    张玄征道:“汉部略有耳闻。这次领军前来的副元帅不就是汉部的大将军么?至于杨朴之他曾给我来信邀我到会宁一聚我却不便回复他。”

    张玄素道:“杨朴此时就在东京城内。”

    众人一听无不惊喜张玄征恍然道:“原来如此!玄素原来你早有计划却瞒得我好紧!”

    张玄素道:“这等秘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我也不是信不过兄长和在座诸位只是怕万一事则我一人受戮便可不必牵连太多人。不过危险我虽愿独当安平却自然是众人共享。我已得此次金军副帅、大金驸马折彦冲之诺:城破之后各家若怕受兵事牵连只要在门上挂一纸条大书‘汉部’二字便可保平安。”

    众人听说都暗暗欢喜却有一个人站起来道:“背主之谋恕不相从。”

    张玄素看时见是辰州人王政忙上去拉住道:“王熊岳!当日高永昌慕熊岳之才欲大用熊岳。熊岳却力辞不官。此堂在座的个个都是东京掌政之人唯熊岳身无官职可说熊岳乃是与高永昌最疏之人怎么今日反而反对?”

    王政道:“政一介书生苟全性命已属过望闻达天下则不敢求。欲献东京在座诸公足以何必再预王某人。诸公权当让王某保一时之清白吧。”说完便走。

    张玄征道:“要不要派人看住他?”

    张玄素道:“不必。王政不是反骨之徒只是想邀清名罢了。再说此时高永昌又不在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白丁能做什么!”当下分派任务:哪些人去控制东门哪些人去控制西门哪些人撰写安民文书哪些人准备迎接仪仗不一而足。

    此时折彦冲正在斡鲁营中。他今晨早起便听前方来报:“高永昌亲自帅兵出城求战。”

    斡鲁当时就要上马折彦冲劝道:“让小的们立功去罢我们趁什么热闹!”

    斡鲁笑了笑便打消了亲自上阵的念头不半个时辰前方来报:“渤海兵被萧将军冲散了。高永昌想退入城中城头忽然变了旗帜城门紧闭一群人拿了高永昌的妻儿要高永昌顺天命降我军。”

    斡鲁奇怪道:“渤海人怎么这么没种?还没打就投降!”

    折彦冲笑道:“在此之前我在城内就伏了人。看来高永昌很不得人心才打了一个败仗就没人愿意给他垫背了。”

    斡鲁笑道:“原来你早就安排好了。看来这下姓高的麻烦了却看他如何对付!”

    不一会前方来报:“高永昌弃妻儿不顾引了败军向南逃窜萧将军引五百人追去了。阇母将军、曹将军已经准备着要进城了。”

    折彦冲道:“我们也进去吧。这辽阳可是迄今为止我大金打下的最繁华的一座城镇了。看城内居民还算乖顺进城后便莫劫掠了。留一座好城将来好做大金的副都。”

    斡鲁道:“这么大一座东京不劫掠一番太不过瘾。”

    折彦冲道:“国事为重。待进城之后命商户贡献珍宝便是。”

    斡鲁道:“好吧。这次就听驸马的。”传下命令戒饬诸将莫要太过放纵。然而城中火起、民户被抢、处*女失踪等事在所难免只是在折彦冲的约束下受害面少了许多而已。( )



    金军入城以后杨朴、张玄素领人前来参拜折彦冲问起事务巨细无遗。斡鲁听得烦了对折彦冲道:“这些事你理会着吧。我去高永昌的皇宫看看。”

    张玄素等渤海臣工一听就知道他是要去淫人妻女个个暗皱眉头却不敢多口。

    折彦冲道:“叔叔军中另有妓奴不如就不要坏高永昌妻女名节了吧。”

    斡鲁道:“彦冲公事上我不妨你私事上你也莫妨我。咱们南下以来相处甚欢何必在这事情上生龌龊?”

    折彦冲知道这不仅是斡鲁一人的私德问题而是女真的‘军俗’汉部不抢不杀不奸不淫在女真人看来反而奇怪当下只得各退一步道:“东京已降士人及其家眷却不可骚扰。”

    斡鲁笑道:“放心!一路来我也看见许多户人家门上贴着‘汉部’二字。凡有贴着这两个字的便都算是你的人谁敢去骚扰?”

    斡鲁走后曹广弼哼了一声折彦冲抚慰道:“虽然难以尽善但我们尽力而为便是了。”

    曹广弼不愿意留在这里说道:“铁奴去了半日了我怕他有什么闪失还是让我去接应吧。”

    折彦冲道:“据应麒搜集到的谍报契丹人在辽南兵力不强高永昌又一时无力经营根基浅显。你此去不要急着回来把海州辰州苏州给平定了就地驻扎。”又对众士子道:“还请在座诸公中一二位熟悉辽南事务者前去相助。”

    张浩慨然愿往当下引领十几个士子随军南下。

    折彦冲分派东京政事将原东京各署机构或裁撤或保留由杨朴与张玄素商议着推荐委派。又派了一队士兵归张玄素统领让他大开府第收容避难的读书人。又命张玄征率东京已降军士巡视全城捕盗安民。又令狄喻协同阇母去戒饬女真诸将。又派杨开远广收城内图书。又亲自往见王政等闭门谢客的士子邀其复出。

    不多时东京宁定士民对折彦冲颂声不绝视为贤侯。女真军士见街坊井然也便不敢再贸然破门抢掠了。

    晚上杨朴引胡十门的儿子钩室来见。折彦冲见了钩室道:“阿鲁蛮和我提过你!你们是总角之交他是我的弟弟我也当你是我弟弟。”

    钩室见过折彦冲的军威心中敬重一听这话马上拜倒在地呼为大哥。

    折彦冲道:“阿鲁蛮南下后他该管的部队归我二弟暂统。如今你可领了前往曷苏馆让阿鲁蛮为主将你为副将。”拿出一幅地图来道:“听说高丽人在东南蠢蠢欲动想要越过长白山你让阿鲁蛮便宜行事见机可行则先攻打开州再取保州。叫高丽人死了这份心。”钩室领命就要出折彦冲笑道:“急什么!明天再走。我再委派一个能干的文官随你前去。”

    张玄素便荐王政折彦冲再次来到王政府上请他相助。王政见大金兵强折彦冲贤良便应承下来。

    斡鲁派一边在高永昌宫中胡天胡地一边又派蒲察、迪古乃、斡鲁古等将向西、向东攻城略地。内政方面全委折彦冲折彦冲有杨朴、张玄素等相助干起来绰绰有余。

    没多久辽阳府尽复旧观虽经兵火气象较高永昌时尤胜。折彦冲来见斡鲁道:“东京乃是大城统摄辽河流域千里之地。但此地处处是渤海、汉人的农村。我们呆在城里号令难以深入农村。我想在南边数十里鞍坡筑一小城叔叔你据东京我据马鞍坡一来成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