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阿骨打接见杨应麒罕有地没有外人在场。一老一少在这个有些灰暗的房间里见面看着对方各有所思。
对于阿骨打这个男人杨应麒心中其实充满了矛盾的情感。虽然两人的暗中较量从一见面就已经开始但在不涉及部族事务的日常生活中阿骨打对杨应麒其实很不错。在折彦冲成亲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杨应麒是跟着完颜虎叫阿骨打作叔叔的。那是女真与汉部关系的蜜月期杨应麒甚至曾天真地以为自己能让那种关系长期保持下去。
“叔叔。”杨应麒试着叫道阿骨打没有表示反感点了点头。但杨应麒仍然正正经经地行了君臣之礼然后才来到阿骨打跟前坐在他脚边。
阿骨打摸了摸杨应麒的额头叹道:“你长得比我还高了。”
和女真宗室的暴富不同汉部经济展的泽及面要广泛得多部民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饮食结构也一日比一日优化谷物、水果、鱼类、肉类、乳类的搭配不但优于大宋而且也比暴富的女真合理。虽然第二代新生部民都还是孩童但如果汉部的好景能够持续下去的话那毫无疑问他们将成长得比父辈更加健壮。当然整个汉部第一个得到这个“营养计划”好处的就是这个规划的设计者和倡导者杨应麒。虽然在七兄弟里面他的武艺是最差的却半点不显得文弱。若是他投笔从军的话经过锻炼也可以是一个优秀的军人。
不过此刻杨应麒坐了下来抬头仰望那感觉就像他仍然是个孩子不但阿骨打有这种错觉杨应麒自己也有。
“叔叔”杨应麒道:“你的身体还康健吧?”
“还好。”阿骨打眼神中流露出难得的和蔼眼前这个青年是他看着长大的。杨应麒的少年时期充满了各种有意或无意的调皮事!有一些是率性而为而另外一些……却是暗藏机心!
“你这次来是有事情对我说么?”
阿骨打的手离开了杨应麒的额头然后他的眼神就变得深不可测而杨应麒也用一脸恭谨代替了之前的真情流露。两个掌控部族命运的男子在那一瞬间的温情是如此难得又如此易逝。( )
“叔叔”不知什么时候杨应麒已经不在阿骨打膝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道:“先向您请个罪我到黄龙府之后没有马上来给您请安。”
“你去哪里了?”阿骨打脸上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我去看宗雄哥哥了。”杨应麒道:“我本来在东海列岛巡视的听到消息后赶紧过来。还好宗雄哥哥看来没什么大碍了。”
阿骨打嗯了一声叹道:“阿谋这孩子这次确实让人担心。”又问杨应麒道:“那你这次见过他之后是要留在这里陪陪他还是就要回去?”
杨应麒道:“那要看叔叔你怎么安排。大嫂的意思是要我想办法对付那个耶律余睹!”
阿骨打皱了粥眉头不知道是觉得完颜虎任性还是觉得耶律余睹难缠。
“叔叔咱们想要灭辽得先解决掉这个耶律余睹吧。”杨应麒道:“我打听过他的事情了!这人就像个会跑的绊脚石正面交锋打他不着等到我们要做大事的时候他却冷不丁出现绊我们一下两下麻烦得紧!”
阿骨打哼了一声道:“这个耶律余睹!我会亲自对付!”
杨应麒啊了一声道:“叔叔你要兴兵了?”
“再等等吧。”阿骨打道:“今年牛马大疫等过了这阵子再说。还有我们的粮草被耶律余睹这厮烧了不少也得好好准备。辽南那里还有余粮没?”
“有一些。”杨应麒道:“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经不起耶律余睹再烧一次啊。”杨应麒道:“叔叔我听说咱们和大宋约好了明年夹攻大辽我们攻中京宋军攻南京但现在上京一带盘桓着一个耶律余睹不把他拔出过不去啊!”
阿骨打冷冷道:“我大军兵威过处他能拦得住?”
“我看他不会拦而会藏在暗处给我们使坏!”杨应麒道:“这个人连上京都可以不要可见他不会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若明年我们兴兵西征他多半还是会藏起来如果我们和他在上京纠缠那一定会延误了与大宋夹攻契丹的约定;如果我们不管他继续南下那岂不是在大军后方留下一个随时作的病块?”
阿骨打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女真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但这次却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他征战数十年自然知道世事无绝对!两国相争一个小小的变数也可能导致国运转向。大金立国不过数年要想席卷天下必须依靠不断的胜利、连续的胜利、没有瑕疵的胜利!女真和汉人不同汉人或许失败了一百次也还有机会重振国运但女真却容不得半点疏忽!一个民族可以因时就势在短时间内横扫天下但挺立千年的坚韧性却不是靠一两个英雄、一两次机遇就能培育起来的。
“这个绊脚石确实得先拔掉!”
杨应麒听了阿骨打这句话忙道:“眼下会宁牛马疫病动不得则最有把握对付耶律余睹的就是我大哥!叔叔本部大军西征之前你还是让我大哥去办这件事情!有他出马耶律余睹一定束手就擒!”
阿骨打却摇了摇头道:“彦冲在南线的担子也不轻不能随便调动。”
杨应麒微感失望哦了一声道:“若是大哥不合适那那……还有谁呢?”他呢喃了一会忽然间仿佛是心血来潮般一拍胸口道:“叔叔!既然大哥抽不开身我去!”
阿骨打哈哈一笑道:“你?我记得你可没打过仗啊怎么对付他?”
“叔叔你太小看我了!”杨应麒道:“我从十二三岁开始便和几个哥哥千里转战是到会宁之后才定下心来料理内政的!”
阿骨打笑道:“我以为只有阿虎整天想着带兵没想到你也这样!”
杨应麒顿足道:“叔叔!你这么说是不信我能带兵打仗么?好你给我三千兵马!我保证在您再次兴师伐辽之前把这个耶律余睹给拿了!”
阿骨打却只是笑着摇头说道:“如今的形势不适合兵。再说这耶律余睹也不好打。若是彦冲去至少还能确保不败若是你去嘿你虽然聪明但从来没带过兵如何是他敌手?”
杨应麒道:“原来叔叔你是怕我丧师辱国!好我也不要动会宁、东京、咸州诸路兵马了只要你让我去把六哥换过来不出半年我就能逼得耶律余睹走投无路。”
阿骨打满脸的不信摇头道:“铁奴在临潢府已经做得很好不能因为你一句话就把他换下来。咱们大金如今也分不出力气来任你胡闹你若是有本事自己募兵去打。”
杨应麒似乎很不乐意鼓起嘴嘟哝了两句终于咬牙道:“好!那我就自己想办法!”
阿骨打哈哈笑道:“你若能靠自己把耶律余睹给灭了!嘿嘿!叔叔一定重重有赏!”
杨应麒眼睛一亮道:“有赏?赏什么?”
阿骨打见他这个样子笑道:“你这个小财迷听到有赏就两眼亮!好!若你能把耶律余睹的人头奉上叔叔在会宁的金库任你搬!”
“金库?”杨应麒摇头道:“我要那些干什么。”
阿骨打笑道:“我差点忘了你小子说不定比我还富。嗯那你说你要什么?”
杨应麒想了想道:“我要做官!做大官!”
“做大官?”阿骨打微感讶异道:“我听说汉人都有官瘾没想到你也有。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官了啊。”
“官哪有嫌大的!”
阿骨打哦了一声道:“那你是想升官了?”见杨应麒连连点头问道:“你想升什么官?”
杨应麒道:“你前一阵子升了六哥做猛安哼!他也不过打下了一座‘破城’罢了!还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呢!这次我要是解决了耶律余睹这功劳怎么的也比他大吧?”
上京是大辽五京之哪里是什么“破城”?但阿骨打也不和他纠缠这点小事笑着点了点头杨应麒便继续道:“既然这样叔叔如果这次我能把耶律余睹干掉那我也要做猛安!”
阿骨打笑道:“你嘴上的毛都还没长齐就想做猛安!”
杨应麒正色道:“咱们大金的猛安是有功劳的做得还是有年龄就做得?”
阿骨打神色一昂说道:“好!你要是真能把这个耶律余睹给干掉我就封你做猛安!”
杨应麒道:“此处虽无他人作证但君王无戏语!”
阿骨打哼了一声道:“你当你叔叔是什么人!女真英雄岂有二诺!”( )
对于杨应麒要去解决耶律余睹阿骨打并不看好。实际上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宗翰、宗望等人也不觉得杨应麒能够成功。耶律余睹在上京道一战大大改变了大金诸将对契丹豪杰的的轻蔑知道这个强族立国二百余年虽在末世仍有余威。
杨应麒离开阿骨打行在之后便秘密部署人手或南下津门或前往上京。当初他离开辽口时曹广弼拨给了他一个百人队由辽口军中新崛起的将领徐文带领。出了辽口后徐文遵从杨应麒的吩咐先带七十余骑来到黄龙府候着另外三十六骑则护着杨应麒一路南北随行。除此之外杨应麒身边还跟着几十个文武吏员但靠着这点人手想去打败耶律余睹无异于痴人说梦!
杨开远知道这件事情后问杨应麒道:“你这次是乱夸海口还是另有妙策?”
杨应麒道:“我心中确实有个计策一些事情在津门时也早有安排只是还缺一个人!”
杨开远问道:“缺什么人?”
杨应麒道:“我大致的方略其实已经展开由杨朴在后方全面主持赵观则在前线处理细节。但在杨朴和赵观之间还得有一个人。杨朴如今身份已经不低让他深入大辽中京、南京可不大妥当。而赵观毕竟是生意人出身眼光不够开阔处理细节事物可以但只怕没法无法纵观辽、金、宋三国大局没有这种眼力便没法在情况生变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杨开远道:“所以这人要擅于机变又能独当一面!此外还有通悉大辽内部的政局。”
杨应麒道:“不错若有这样一个人那我便能安心前往临潢府而将南边已经安排好的局面由他们几个来掌控。”
杨开远问:“要是找不到呢?”
杨应麒沉吟道:“那只有让杨朴冒险入辽了。”
杨开远又想了一阵道:“你看邓肃如何?”
杨应麒想不到杨开远竟然会举荐邓肃微感吃惊:“三哥怎么会提起他来!”
杨开远道:“你觉得不合适?”
杨应麒犹豫了一下默认了。
杨开远问道:“你是觉得他才能不足当此还是不信任他?”
杨应麒道:“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就能力而言他虽然机警但对大辽的事情了解不足只怕处理不来这些事情。就信任而言我倒不是信不过他的为人而是还把握不准他的心意。”
杨开远问道:“那你为何还要重用李阶、陈正汇?”
杨应麒道:“陈正汇在流求已有了根基要是把他连根拔起流求的展至少要倒退一年、停滞五年!再说他本人虽然亲宋但大宋奸臣当朝他若此刻贸然倒戈不但难有作为甚至大宋朝廷不接纳他也大有可能——他是聪明人想来不会看不透这一点。他和我们共事的时间越长对我们的了解和依赖就会越深!将来全心成为我们的伙伴的可能性就越大。眼下我们和大宋的关系还很友好所以对这个人我还等得起!李阶的情况也类似。”
杨开远道:“既然你容得一个陈正汇、李阶为何却不能多信任一个邓肃?”
杨应麒叹道:“那不同啊。陈正汇且不提李阶先生干的是慢活儿手中又没什么实权就算出了什么岔子也容易补救。但对付耶律余睹这件事情却是一件急事而且涉及军谋!若出了什么岔子不但来不及补救甚至会让事态扩大!这样的事情必须是我们高度信任的人才做得来。志宏加入汉部毕竟为时尚短这事如何交给他去做。而且我刚才说了他是一个宋人对大辽的朝政不熟。”
“这你可就错了。”杨开远道:“他到辽口以后便对大辽的内政十分关心。这些年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刺探到的辽廷虚实的存档大多在辽口他在辽口时已经看了个饱。”
杨应麒惊道:“这些存档他怎么看到的?”
杨开远笑道:“他如今和老二打得火热你不知道么?再说这些存档关系的是大辽而不是汉部邓肃就算看了之后泄漏给宋廷我们也不怕——何况以他的为人也不至于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杨应麒心道:“林翼这小子毕竟还太嫩了这种事情居然没留意到!”问道:“那我们关于汉部还有大金的密档……”
杨开远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现在是老二的参军老二就算给他看过也不奇怪。”
杨应麒忽然想起一事:“大哥二哥兵逼中京之时好像志宏曾潜入辽境这事三哥你知道不?”
杨开远颔道:“我也是事后才知道!当时大哥要派个使节去下战书他力请随行大哥本来不许他求了好几次才获准。那次他冒险入辽境走了一圈尽管辽人严格限制他的起居进出但他仍然能见微知著看出许多普通人看不出的问题!我正是在那次事情上看出了他这方面的才能要不然刚才也不会想起向你推荐他。”
杨应麒心道:“邓志宏那时才加入汉部大哥就答应让他做副使入辽看来不但二哥和他交好连大哥也和他做上朋友了!说起来志宏还在津门时大哥就很看得起他了!”
汉部是个新兴的团体所以任人用事常常依靠决策者的眼光魄力而不是事事都按死规矩来对有才能的人拔于草野走马上任的例子很多邓肃这样的人物能在几个月中取得曹广弼、折彦冲的信任杨应麒并不奇怪但两人相识在先偏偏邓肃不走“七将军路线”而走“二将军路线”这便造成了杨应麒心中对邓肃的隔阂感。
杨开远见杨应麒犹疑不定说道:“这件事情你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找他开门见山谈一次。”
“谈?怎么谈?”
杨开远道:“开门见山地谈!引天下英才同为汉部这不正是你结交中原士子的目的么?”
杨开远的话让杨应麒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回避了。
汉部征辟僚属以后对于来归的循吏杨应麒也任之用之虽然渤海士人归附更早但在杨应麒心里陈正汇、李阶这些来自大宋的文人其实比杨朴、卢克忠等人分量更重因为这些人是打开大宋士人心扉的大门!这也是他对陈正汇等人尽量优容他们的最大原因。
杨应麒确实很希望大宋的主流士人能够接受汉部可是当一批真正有独立意志的人出现在汉部内部时他又感到害怕!不知什么时候他隐隐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手底下办事的都是智力高、能力强而没有思想的人那该多好!”
尽可能掌控一切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冲动。( )
邓肃以汉部参军的身份随着杨开远南北奔走他能诗文擅击剑来黄龙府后和文武双全的宗雄等人颇为投缘不过北国毕竟不比辽南对他这样一个读书人感兴趣的只是少数。
杨应麒和杨开远深谈过以后便约了杨开远、邓肃在郊外打猎。杨开远“忙着公务走不开”第二天赴约的只有邓肃一人。
这黄龙府杨应麒来过好几次了轻车熟路领着邓肃四处奔驰!大宋太学中的高材生通常都是文武兼通邓肃不是个读死书的人论到马术弓箭也都不在杨应麒之下。杨应麒见他射箭颇有法度喝彩道:“外人都说汴梁风气柔弱看来不见得啊!”
邓肃哼了一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