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去,由于曲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过份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将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变革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这种错误到“文革”恶性膨胀成“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全面扼杀了社会生产力,致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如今,中共致力于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完全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来调整生产关系,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才真正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体现了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可以在国有制经济中产生,更可以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私有制经济中产生。在知识经济时代,智慧、知识、信息、发明发现、观念理念、创意策划乃至品牌名誉都会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量化为资本,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突显出个人创造性的重要,这种新的生产力肯定会形成个人化的生产关系,即使在国有制经济中也不例外。###适应时代本身的要求提出的这第一个“代表”,将大大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第二个“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的“先进文化”以什么来界定呢?我认为凡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文化都是“先进”的:对文化的最根本鉴别在于它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制度、体制、机制、组织等等包围着人们的人文生态大环境,即我们通常指的“上层建筑”。过去,我们一提到文化必加以“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冠词。这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合理性,但是主观的文化区分极易陷入意识的混乱患上偏执狂,终于非理性地闹出一场以“无产阶级文化”冠名的全民大劫难。实际上,列宁早就说过共产主义必须吸收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今天,###不止是重申了列宁的教导而且对文化的先进与否给予了现实的验证标准。我们都知道生产力的主要要素是人,小而言之,凡是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励人的勇气与改革精神、提高人的知识、志趣和人生境界,以及丰富业余生活的休闲娱乐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主流文化从此赋予了空前广阔的包容性。大而言之,就是要不断完善使社会生产力能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文生态大环境,使“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适应并促进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而“先进文化”是不分意识形态,不分民族种族,不分中国外国,不分古代现代的。这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首次大开放,给我们吸收全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敞开了大门。我相信,###提出的“###”,将大大加快中国成为文化大国的进程。
  

“三个代表”拓展了中国的未来(2)
共产党一直是作为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工农劳动群众利益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活动在政治舞台上的。但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自身才能得到彻底解放,何况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决非要永远保持自己“无产”的境地。在发达国家,古典式的无产阶级已逐渐萎缩,持有各种股权票证的工人群众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已是社会的主要阶级;不断进步的高新技术使“产品”到“商品”价值中的体力劳动含量微小到几乎可以不计,第三产业的兴起产生出众多的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知识经济在迅猛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的同时,更使工人阶级发生从未有过的转化和分化。这也在我国初见端倪,况且我国国有企业改造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要让工人成为持股人。“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让社会各阶级、阶层获得了平等的经济地位,中国开始向开放性流动性的社会迈进。所以,不论从基础理论和社会现实上讲,中共都必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不再只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而是要宏观协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使国家成为全民利益的共同体,才能稳固地保持领导地位。中共在20世纪末顺应世界潮流扩展了自己的代表性,同时也意味着扩展了自身的组成成份和服务对象,党的属性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真正对接,从此,中共的历史翻到了新的篇章。我回答日本记者说,在我所能见的未来,中国不会像西方国家一样不断改变执政党,而是执政党不断地改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参政议政应有一定的前瞻性(1)
从外地回家,翻阅案头邮件,看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寄来的约稿函,方知人民政协已成立55年了。算起来,我从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第六届全国政协开始,历经六、七、八、九、十届迄今,连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已有了22年的参政议政的经历。55年的政协史我几乎参与了一半。时间漫长而又觉短暂。这段经历对我个人来说当然是十分宝贵的,如果我将来要写回忆录的话,这个过程与这段人生体验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因为其重要而又宝贵,我不愿轻易示人,想留待以后仔细叙述。但既然接到约稿函,又觉得应邀写稿是我的义务,况且来函也说的很清楚,不用长篇大论,只要3千字即可,因而匆匆写下下面的一些文字,以作为人民政协55周年的纪念吧。
  1983年我参加第六届人民政协大会时才46岁,刚从劳改农场平反出来不久,当时我们文艺组都是文学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很多还是文革前的老政协委员,我既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年轻的一代,又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学生,不敢在小组会上贸然发言,只能聆听老师们高谈阔论。那时,小组会的发言多半是通过对“文革”的控诉来表述对未来改革的期望。我听来,我在“反右”和“文革”中的遭遇比起老人们的苦难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们那种对祖国的忠贞和对党的信念,让我深为感动。一天,小组秘书突然通知我到中南海的统战部开座谈会,与会的还有十几位政协委员。初识阎明复同志,谦和直率,有彬彬君子之风,座谈会气氛融洽宽松,我也不揣冒昧地高谈阔论了一番。大意是:中国共产党有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决心和魄力,而要改造世界、改造社会必须先改造自身。改造自身应首先从改变自身的党员结构开始,现在的中###员,有百分之八、九十是文化水平相对说来较低的工农群众,几乎百分之六十还是识不了多少字的农民,靠这样的党员是很难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我建议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要让知识分子在党员中占多数。这样,中国共产党因党员结构的变化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谈的大题目是“改造共产党”,很敏感也很吓人。作为一名新的政协委员,可说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吧。谈了也就谈了,抱着既然要我说,就一定要说真话的态度。而没有料到的是,不久之后,我们自治区宣传部就找我谈话,说我的发言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注意,还作了批示。转眼到1984年,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始大批吸收知识分子入党了。我就是在当年的“七一”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报刊杂志上掀起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文章接二连三,一时间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好象又要搞什么中国人所熟悉而又深受其害的整人“运动”了。国内外关心中国政治走向的人士无不敏感。这个话题是那年“两会”期间的热点。当时,在文学界中,我是一名最有“争议”的作家,如有“运动”我必首当其冲。大概是考虑到如果由我出面澄清一些疑问,可能对海外媒体有点说服力吧,于是那届政协会就由我与马烽、###才、邓友梅四位作家在东交民巷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接受海内外记者采访。可是这对我们每一人来说都是难题,说赞成“反自由化”是违心之论,说不赞成则要担很大的政治风险。果然,当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问到中国作家对“反自由化”的态度时,我们四人面面相觑,但又不能“无可奉告”,我只得模楞两可地说,“我相信中国作家经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后,在政治上肯定会进一步成熟。”第二天,各报都在头条位置报道出来,朋友们都说我回答的得体。不久,这场风波就烟消云散,中国文坛又复归平静了。
  作家参政议政,不像做实际工作的各级官员或科技界、企业界、卫生教育界委员那样常常有具体的建议和提案,说好听点是“宏观”,说不好听其实是坐而论道,务虚多,务实少,所以一般来说采取的是小组发言的形式。这么多年来,我作专项提案较少,但每次大会中的小组会上还算是积极发言者之一。至于大会发言,只有1983年代表文艺组作过一次。而我在每次小组会上的发言也都受到领导人的重视,这是我深以为荣的。譬如“对贫困地区要将输血型救济变为造血型帮扶”的问题,“城市化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条出路”的思路,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这些事情就有过陈述。到90年代,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对“西部大开发”的难点和障碍;对我国目前的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情况;在注意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更要注意改善我国的人文生态环境;要在建设一个经济强国的同时争取将我国建成一个文化大国的问题等等,我在小组会和联组会上也有过发言。最近几年,因为我个人在创办和经营镇北堡西部影城上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比较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曾提出,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第一必有第二,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是第二生产力,我的体会是:文化就是第二生产力,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且也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带动作为共享资源、公共产品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 想看书来

参政议政应有一定的前瞻性(2)
上世纪80年代,政协会上流行一句话叫“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当时,确实有“说了也白说”的现象,政协委员仿佛仅仅是种荣誉,一种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统战的需要,那时在参加人代会后听完了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小组讨论仅是“学习”而已,委员们不过谈的是“学习心得”,别的毋须置喙,“说了也白说”。到90年代,尤其是最近两年,对《政府工作报告》已不仅是“学习”而要“审议”了。这个变化应该说是极为深刻的,反映了我国在人民“当家作主”上迈出了一大步。既然如此,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不能辜负这一委托,在每年的政协大会上,我都在此之前准备一个话题。一方面是为了在小组会或小组联会上发言,一方面借助媒体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有所促进。我每次选择的议题都力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并有一定的前瞻性,
  参加了这么多届、这么多年全国人民政协大会,我不仅增加了参政议政的能力及水平,提高了政治洞察力,也增强了我对政治的兴趣,增强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忧患意识,对个人来说,使我的生活和内心也更为充实及丰满。这是我一生中之大幸。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历届大会的政协工作人员,特别是小组秘书的感谢。近20多年,除了1988年因我在法国没有参加那届政协大会,其他每届都不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每届的小组秘书也许换了人,但都非常尽职。小组秘书中很多并非属于政协的干部,而是从不同单位临时抽调来的,真不知政协办公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优秀的人员选用到大会上来的。早先几届政协委员中老人较多,大会期间不管是会内会外,在开会时还是在休息时,小组秘书对本组的委员们的照顾,可说周到细心,任劳任怨,无微不至。然而,历年开完政协大会后,委员们纷纷回到工作岗位时,都以小组的名义给所住的宾馆饭店张贴感谢信,名家大师不吝签名,却唯独忘了身边的小组工作人员,我觉得这很不公道。所以2004年这届,我发动了本组委员们给小组秘书写封感谢信以作纪念的活动。我想,这应该长期保持下去。
  

建设文化大国(1)
“###”重要思想给我国开拓了美好的未来,与我国将成为世界的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同时,我国也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大国。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擅于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没有排他性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并积累了无比丰厚优秀的文化传承。但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向极左偏离,我们惯于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文化贴上阶级和社会形态的标签,而种种标签都出于主观臆断,没有实质性的标准,致使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处处是禁区雷区。排斥古今中外的所有优秀文化,也扼杀了自身在文化上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最后走到极端,竟发生了一场以“文化”冠名的“大革命”,使我们国家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文化领域更成了重灾区。
  “###”重要思想关于文化的表述,给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构建了无限广阔的平台。“###”之间是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的,“###”重要思想告诉我们:凡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这给我们在文化上的继承、创造、创新树立了一个宽阔的基准。文化的先进与否,只能通过社会效益去检验,而没有其他任何主观的判断。破除了文化上不必要的阶级和社会形态的壁垒,从此彻底甩掉了令人恐惧的“帽子辫子棍子”,清除了我们吸纳古今中外所有优秀文化的一切障碍,更重要的是释放了我们在文化上的创造性、创新精神和文化生产力,中国文化的前景必将绚丽多彩。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的进程,小康社会必然会生成与往日社会文化有所不同的小康社会的文化,各个扩大了的城市和新兴城市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已经出现的各个不同阶层,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文化追求。于是,中国主流文化将会有一个异彩纷呈的多样化局面。而“###”重要思想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具有海量的包容性,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一种多样性文化的出现,主动迎接正在探索中成长的新文化,给予新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环境。但有关文化建设方面,在我们目前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的规划中,力度还很不够,有待加强。
  对“###”我们也可以这样解读,即: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相辅相成,而且同等重要的。不能设想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仅仅是物质性的目标,没有文化的富裕生活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贫穷。自邓小平同志1992年提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综合国力的研究,都认为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方面国情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生存力、发展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可是,我们的注意力多半放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上,对文化,特别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主要的构成要素,还认识不足。在我们的宣传上,常偏重于要力争建设一个经济大国、科技大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