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农家媳-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完了再买就是了。这些东西也不能久放,坏了就不能吃了。”文氏拿起一个山梨开始削皮。
    李强一边看文氏削皮,一边道:“天晴了就给娘他们送个口信,咱们早点回家,我也挺想几个孩子的。”
    文氏也原本打算几天后跟着李武父子一起回家,一来李强那时候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二来路上也方便照顾。听李强这么说,她也点了点头。这这里几天,吃得好睡得好,但她心里是想念几个孩子得紧。家里人虽然不会亏待他们,但到底不比自个儿亲自照顾得好。文氏抖掉匕首上的果皮才又继续削,说道:“不急,天晴了也还要晒上一两天路上才不会太颠,你这伤口还颠不得。”
    “我知道,你先把信儿送回去。别让娘她们来接了,今年地里就老五一个男劳力,人手不
    够呢。”
    “知道知道,生个病都不忘闲操心。”文氏削了一牙山梨递给李强,
    “你不也说我闲吗?”李强笑着接过梨子咬了一口,赞道:“这山梨还挺甜的,给大夫送几个去,咱们这这里挺打扰他们的。”
    “行了,就你知道感恩,我就那么不晓事?”文氏没好气的说道。
    李强自知理亏,讪讪的笑了笑。文氏装了几个山梨到篮子里,一撩帘,差点和正要歌帘说话的小童撞到一起。
    小童吓了一跳,捂着胸口连连后退,告罪一声,又道:“大婶,外面有客人探望。”
    文氏也有些吓着了,听了小童的话又有些疑惑,她婆娘和娘家两边的亲戚小童都见过,从来也没事先打过招呼,那这次来的人一定不认识了。难道李强这边在镇上还有亲戚是她不知道的?
    文氏把篮子交给小童走了出去,就见一个梳着妇人头的女人正背对着她看医馆里的字画,医馆外还守着几个仆从。架势挺大啊,文氏心中更是疑惑,在脑子里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这么个人。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紧张的绞着双手,连声音都在发抖:
    “请问,你是……”


☆、第一二六章 情伤

“哎,你说谭氏怎么回事,跟她打招呼好像谁借了她的米还了她的糠似的,那脸拉得,马不知脸长怎么的。”一妇人快走几步,撵上相熟的妇人悄声说道。
    提着篮子的妇人答道:“都是谁又招惹了她那两个宝贝疙瘩呗。你又不是不知道谭氏对她那两个娃仔有多看重,谁惹跟谁急,发起火来也不管你是不是亲啊戚的。心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就差没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了。”
    “再护犊子也不至于这样吧,是养儿养女还是供祖宗啊?”最先说话的妇人有些咂舌道。她是改嫁到李家屯的,知道的自然不多。
    “人家乐意,碍着咱什么事啊。”提篮子的妇人不在意的说道:“反正是福是祸都是她受着,咱们旁人也是干着急。”
    “那倒也是。”妇人点点头,又一副八卦的对提篮子的妇人附耳道:“不过我看她心情不好八成不是咱想的那样。”
    “那是咋?”
    “你忘了昨天……”妇人只说了这几个字,提示的意味很重。
    “昨天咋了?”对方还有些迷糊。
    “嘿,我倒忘了你不爱凑热闹的个性了,不过你也太没劲了,跟个没出嫁的大户人家闺女儿似的。”妇人一拍手,恍然大悟道:“昨天谭氏的女儿替两个男人出头,跟徐寡妇打了一架呢,屯子里的人都说七丫那丫头是看上那个穿白衣服的了……”
    “真的假啊?!”提着篮子的妇人有些惊讶道:“你可不能乱说,人家闺女还没配人呢。”
    一看这就是不知道内情的主儿,妇人身上燃着熊熊的八卦之火,攀着提篮子妇人的胳膊说得更是来劲了:“哎哟,当时又不是只有我在场,我跟你说,你当时是没看见……”
    “哟,这是说什么呢,说得这么高兴。”两人耳边突然传来谭氏的声音。
    背后说人闲话被当面逮到。两人都有些不自然,干笑两声,等谭氏撵上来。
    “说的什么让你俩这么高兴,说出来也让我乐呵乐呵。”谭氏又重复道:“我今儿心情正是不好得很。有高兴的事儿就说出来也让我高兴高兴。”
    谭氏毫不客气的明示自己的心情不好,那就是告诉对方若有一点苗头不对,就别怪她嘴上不饶人。
    那妇人还是第一次遇见连场面话都不说上两句就一副要撕破脸皮的人,握着拳,有些不自在的低着头,顺便抛了个求助的眼神给提篮子的妇人。
    “也没什么。”提着篮子的妇人道:“就是听说李三家的母猪下了七八头猪仔,现在不是好割猪草嘛,我正琢磨着去捉两头来喂呢。”
    她也知道要好的妇人只是爱凑热闹,背地里八卦两句,但也不是那大嘴巴。爱传闲话,拎不清的人。所以她也不介意帮她一把。
    “那倒也是,你家石头明年春天就要娶媳妇了,反正也要买肉,先买几头猪备着。到时候也不慌。”谭氏点点头:“我家离李三家也没几步路,到时候我给他说一声,让他帮你留两头能吃的猪仔。”
    “那敢情好,我还正打算啥时候过去一趟呢,那就劳烦你帮我跑一趟。”提着篮子的妇人也是个人才,应付得当,还偏偏她真有这个打算。看谭氏扛着锄头。便笑道:“这会儿去下地?那我就不多耽误你了,我家那口子还等着我回家下面呢。”说罢还露出篮子里还带着露水的小白菜秧子给谭氏瞧了瞧。“瞧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们都出门了我家还没吃饭。”
    “各家有各家的习惯,早出晚出还不都要吃饭。行,你去忙。”谭氏冲那人点头,又瞥了眼一直当哑巴的妇人。
    提篮子的妇人呵呵笑着拉着要好的妇人走了。直到走远。那妇人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拍着胸脯道:“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她往那儿一站,我愣是张不开嘴。”
    还不是被当面逮到了。心虚?提篮子的妇人也知道对方爱八卦,但因为是改嫁过来的,还是没有多少底气和别人吵嘴,但她人缘也还不错,不然她俩怎么相处得起来?
    “行了,以后少说些是非就是了。”
    “我还敢吗?”妇人小声的嘀咕道。要是再遇到几个像谭氏一样舍脸舍命的人,怕是她在这李家屯也没什么脸了。
    ***
    看着两人走远,谭氏才冲两人的背影重重的吐了一口痰:“嘛的,什么玩意儿?!”
    昨儿七丫的异常,谭氏不是不担心,只是不想在七丫正伤心的时候再去揭那道伤口。但发生那么大是事儿,谭氏又不是聋子,还能听不到吗?期初说的的何氏那一家子接二连三发生的倒霉事儿,她还抱着臂听得津津有味的。能不高兴吗?死对头的坏消息就是咱的乐子啊。可到后面就渐渐变了味道了,什么她女儿看上何氏媳妇的远房亲戚,替人出头跟徐寡妇打架骂街。她女儿有那么不堪吗,愁嫁?她生了七个女儿都不担心嫁不出去女儿,更何况现在就七丫一个丫头要考虑了?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要说何氏都是那种人,她的儿媳妇,她儿媳妇的远亲又是什么好秧子?不是谭氏瞧不起人,那暂住在何氏家里的俩小子她也远远简国平一面,都说相由心生,这俩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一个油头粉面的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靠一张巧嘴,一张还看得过去的脸蛋专哄那些无知少女;一个就是欠账脸,好像谁都欠他欠似的武夫,根本就不懂得怜香惜玉。两人都根本不值得托付终生,却极容易虏获女孩子的芳心。
    谭氏将锄头往地上一放,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她不仅是心情不好,更是心疼七丫,第一次的动心偏偏对方是这么个玩意儿,冤孽啊。
    谁没个年轻的时候呢?谭氏摇摇头,把那不切实际的想象全都甩出脑海。
    就算真有那一日,你不是当年那个放牛娃,我也不是那个笑的时候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黄毛丫头了。


☆、第一二七章 田埂之争

一个年轻的媳妇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双手掌在膝盖上喘气,又抬手摸了一把汗,急道:“婶娘,谭婶不知道怎么的正在挖你家田埂呢,我们劝不住。”
    “谁?”何氏抬头,还有些迷糊。
    “谭婶啊,挖你们家敞口田的田埂呢。”小媳妇又说道。
    “疯啦,她挖田埂做什么?”何氏几步踏上田埂,伸出两只脚轮流的在田水里拨了拨,荡掉脚板上多的泥土,趿拉着鞋子气冲冲的扛上锄头就去找谭氏理论。
    这小媳妇是和何氏交好的刘氏的二儿媳,路过的时候看到谭氏跟发了疯似得拼命挖她和何氏两家的分界田埂,规劝不住,打听了何氏所在就赶来报信了。看何氏走了,她也慢慢的跟上。
    “哎,娘——”李聪招了招手,要追过去又不放心牛,毕竟隔得太远,一眼照看不到。正在李聪两难的时候有小孩子路过,赶忙让他去叫了大山来。
    何氏远远的就看见自家水田附近的田埂上三五个一群的围了很多人指指点点的,还有人再大声说着什么,何氏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招惹她谁知道她又发了什么疯?一辈子不对付就是一辈子不对付,有些人天生就是相克的。
    “谭氏,你发什么疯,挖我家田埂做什么?”何氏站在上一级的田埂上吼道。
    谭氏罢了手,却双手叉腰,气势十足的吼了回去:“你也瞎眼啦,哪只眼睛看到我挖你家田埂了?我挖的我这边的好不好。”
    何氏冷静了一下,只看一眼就又怒火腾腾,原本一尺宽的田埂只剩下一掌宽了,有些地方还已经直接挖断了,她家水田里的水正缓缓流向谭氏的田里。她指着那条田埂道:“这明明就是咱们两家共用的田埂,你他么的这么点地方都要争,是没地方埋棺材了吗?”
    在农村,毁人庄稼跟谋财害命同等的严重。在何氏眼里。谭氏挖田埂就如同断人生计一样,也不怪何氏出口就恶毒。
    这是咒自己家里要死人啊,谭氏在水田里狠狠一跺脚,骂了回去:“要死也是你个老不要脸的先死。你死了老娘都还死不了。就算我要死,我谭氏还不至于缺这么点埋棺材的地儿去挖人家的田埂。呸!也不知道是哪个老不要脸的先挖了田埂,倒怪到我头上来了。睁大你的狗眼看看,你那边动锄头的印儿我都给你留着呢,到底是谁先动手的你自己心里有数,免得你又说我给你扣屎盆子。”
    何氏听到这么颠倒是非的话,狠狠的吐出一口痰就直直的朝谭氏飞去,一把把锄头扔到自己水田里,人也直接顺着斜坡滑到水田里,直面着谭氏道:“我呸。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娘那是在挖田埂吗?看看清楚,老娘不过是把我这边的长得太长的草锄了。你他么眼瞎,看不出这锄头使了多少劲吗?你问问这里谁家锄草的时候一点地皮不刮到的。老娘又不是头一次锄草,你个疯婆娘就是成心找事!”
    谭氏当然清楚何氏只是除草的时候顺带刮掉了一层土。两边的草明显的高矮不同,还有硬茬,再说她本来也就是来锄草的。都是庄稼人,都会锄草,又是毗邻,吵起来也没意思。但若没有昨天发生的事情,谭氏也不会往歪里想。现在屯子里的人几乎都传遍了,偏偏她还不能大声嚷嚷出来,硬生生的把这个哑巴亏吃下去。她得不得把这口恶气咽下去的同时,也对何氏怨气颇深。但今天看到这情形,谭氏脑海里就忍不住乱想:你家媳妇的远亲欺负我家闺女,你又来占我家的便宜。真当我们一家子都是任你拿捏的软柿子吗?
    “你锄一次草刮一层泥,锄一次草刮一层泥,长年累月下来我这边的地不都刮到你那边去了吗?”
    虽然每次犁田的时候都会用泥把田埂码一遍,但那田埂也是码的经常过人的,像两家水田分界的田埂通常不会有人去码。
    何氏一愣。随即用力往后一甩手,再叉腰道:“你就是无理取闹,往年你家锄草的时候老娘说过一句吗?老娘刨了这么多年的地也没见刨到个金疙瘩,一年刮一点就泥富了?我呸!你他么的就是无耻!这破田埂这么大点地方就算全挖了又能种多少粮食,还不够我家鸡一顿的口粮,老娘用得着这么费事吗?没这点地老娘还不是养活了一家子,儿子娶了媳妇,孙子都好几个了,有谁饿死了吗?我家老二还是米店掌柜,老娘就是吃陈米蛀米,也不稀罕你这点地。”
    “你家是财大气粗,那也是一点一点扣算人家抠出来的,从这点小事就看得出来你爱占便宜了。你们家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就没一个好东西。”谭氏朝田里吐了口吐沫。
    “哦,那谭婶,你又算个什么东西?”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
    “老娘当然不是东西。”谭氏想也没想就回了一句出去。
    “原来谭婶你也知道你自己不是个东西啊。”杨柳拨开众人,走到最前面笑吟吟的看着谭氏。她原本是要送水的,没想到听到这么一出好戏,还真是精彩啊。果然一山不容二虎,一屯哪容两泼妇啊。
    人群中有不少人都掩唇偷笑了起来。看到这里,其他人都明白谭氏是无理取闹了,可关他们什么事?这两家不对付也不是一两天了,口水仗没少打就是没干过架,他们都有些腻歪了。掐,使劲掐,最好打起来才好看。
    杨柳又道:“娘,你先站上来,水里凉。”
    谭氏回过神,又开始叨叨:“我说的怎么样,我就说你们李家没一个好东西吧。作为晚辈,敢这么说长辈……”
    “谭婶要是觉得我说得不对,我就先在这儿跟谭婶赔个不是。”杨柳矮身福了福,“不过……”杨柳话锋一转,“身为长辈都为老不尊倚老卖老,又这么让我们这些小辈儿尊重呢?
    既然谭婶觉得我们身份不对等,那不如让七丫妹妹出来跟我谈吧。”
    杨柳指了指人群中的七丫。
    屯子里哪有什么*可言,只一会儿,七丫也得了消息,丢下手中的绣活就赶了过来。她原本不想出头的,可杨柳这么一指,她就是不想出来也得站到人前。
    “不行,你比七丫大,不明摆着欺负七丫吗?”谭氏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
    “那照谭婶的意思,那是不是还得把您出嫁的几个女儿喊回来跟我说话才好,可她们比我大,不就是明摆着欺负我了吗?”杨柳笑得软软的,说的话可不是也无力,她接着说道:“我只听说过有理不在声高,没想到讲道理也分年纪的,我今儿倒是长见识了。事情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们也不多说了,免得又被说是人多欺负人少,我们就是赢了别人又是一大通话说,显得我们仗势欺人似的。娘,您看我们怎么做?”
    “还用想。”李聪也到了,分开众人道:“娘,今天就当着各位乡亲的面,咱们往自个儿这边捉三尺田埂出来。”
    为了什么,巴掌大的田埂居然还吵起来了,李聪也怒了,他不信他捉了这道三尺宽的田埂出来一家人还能讨饭去。
    “好,老五说了算。”何氏也没犹豫,拿起锄头就开始往高里码田埂。李聪也徒手扣泥,运着。
    “何婶子,别这样,是我娘魔怔了。我代替我娘跟你赔个不是。”七丫赶忙赔罪。
    “七丫,不关你事。”
    “码,怎么不码?我看以后我挖田埂自家,还有没有人跳出来说我刮别人的泥肥自家的腰包。”何氏开始只是答应了李聪,并没有想得这么长远。如今一说才更觉得应该码。当即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谭氏气得在那里直瞪眼,她哪里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不过就是借机让何氏难堪一下,现在越发不可收拾了。
    七丫站在那里左右为难,她知道就算她不说娘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