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农家媳-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忙活了,二叔离你家也就几步路,你嫂子在家也做好午饭了,我回家吃去。一家人别整得跟客人似的那么生分,大中午的喝啥酒,等忙过了,二叔再来你家吃酒。”李大河摆手。
  “二叔,这可是你侄媳妇第一次开口留人,你说啥也得留下来,不然就是不给我面子。咋,嫂子做得饭食香些?”
  “你个臭小子,啥时候学的激将。”李大河一巴掌拍到李聪头上:“还埋汰起你二叔了。”
  李聪撇撇嘴,“那你到底喝不喝?”
  “人少喝起来有什么意思?等这阵子忙过了,咱们叔侄几个再好好喝一顿。”
  杨柳道:“那行,侄媳妇到时候给二叔好好整治一桌,二叔到时候可别再推三阻四的找借口啊。”
  “行嘞,好酒好菜伺候着,二叔一定来,不来不是傻的吗?”李大河笑呵呵的站起身。
  “娘子,那我先送二叔回家。”
  “嗯。”杨柳应了声,嘱咐道:“小心点,二叔你这伤口这几天可别碰水。”
  “知道啦。”李大河挥挥手,又一把推开要过来搀扶他的李聪,吼道:“老子没事,别整得老子一副要死了的样子,离老子远点。”
  李聪没理他,强硬的把李大河的胳膊搭到他的肩膀上,两叔侄争论不休的走了。看着李聪扶着李大河走远,杨柳才转身进了灶房,重新点起了火,刷锅放水。
  等米下了锅,杨柳才四处打量灶房还有些什么。角落里堆着一土豆,一麻袋红薯,紧挨着门边的墙上挂了几串蒜子和红红的辣椒。杨柳心里盘算了下,又去院子边的小菜园里摘了两根黄瓜,几根茄子,摘了几把四季豆。
  拍蒜,剥皮,土豆,削皮放水里浸泡,四季豆掐两头,一番动作下来,杨柳额头都冒着了细细的汗。初步准备工作做完,接下来就是切丝,切块的刀工活。
  杨柳往边锅里舀了一瓢水,又弯腰到把中间灶膛里取出几根还燃着的大块柴取出放进边锅的灶膛里,等中锅的稀粥再闷一会儿,吃起来也稠一些。杨柳洗干净手,拿起刀又开始把土豆切丝。
  “哟,弟妹,这都啥时辰了,不会才刚刚把火打着吧。”老远看到自家屋顶上冒着的炊烟,余氏心里就有了底,这显然是还没做好啊,这不,人刚站在院门外就大声喊,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刚从地里回来,家里当值的还没把饭做好。
  本来何氏记起自己忘记告诉杨柳她们在哪块地里,要小何氏回来看看,余氏非赖着要回来帮把手。天气越发热了,她一身肉在太阳底下晒着实在难受,为了撑面子已经强挨了几个时辰,一听何氏让小何氏回来看看,余氏自然说着体面话,回来躲躲懒。
  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一吓,杨柳差点把手切到,心里叹了口气,这余氏果然是自己命中的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嘛。
  眼角瞥见那个圆润的身影,杨柳不咸不淡的打着招呼:“二嫂回来了。”
  余氏轻哼了一声算是答应,落后几步的小何氏也跟着迈了进来,笑道:“弟妹倒是生了一双巧手,这一收拾,看上去都舒服多了。”刚一进院门,小何氏就发现走廊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重新规整过了。
  “大嫂心细,我不过稍稍整了整,你都看出来了。”杨柳笑笑。
  “秀秀那丫头呢?”余氏把灶房扫了一圈,也不待杨柳作答就自顾自的说道:“我就说让娘把我留在家里吧,你看看,秀秀这丫头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留一个不会做饭的在这里应付我们。瞅瞅这都啥时辰了,这屯里怕是除了几个懒婆娘家外,没有没吃晌午饭了吧。”余氏斜着眼睛看了眼杨柳。
  杨柳是不会判时辰,也知道今天一上午都没得闲,怕是耽搁了些。她并未接话,偏头看了看近处几户农家的房顶也冒着炊烟,又看看院子里那颗枣树投下的影子,心里有了底:“二嫂,我记得昨天这个时候也还没吃饭。”
  余氏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能一样吗?今儿可是下地,我们都饿得跟狗似的还等不到人送饭来,累得出了一身汗却还要跑这么远的路回来自己拿饭。”
  “我看嫂子精神头到足,不像是饿得跟狗一样。”杨柳拿余氏的话应付完余氏,转头看着小何氏笑道:“大嫂若是不忙,就帮我往灶膛里填把柴。我这头一次煮饭,顾得了东就顾不了西。”
  小何氏笑着应了,余氏发泄完心中的不满,也没有要搭把手的意思,回屋躺着。记着何氏的吩咐,杨柳先烙饼,她在现代自然也烙过饼,只是用的是平底锅,火候也能自己掌握,不粘锅自然也好翻。这圆底锅还是头一次,等油五六成热的时候,她让小何氏把火压小点,自己拿锅铲把锅底的油往四周浇了浇,再拿起里面已经调好味,放了桑叶的面糊的瓜瓢,从锅上面开始浇了一圈面糊,面糊顺着过往下滑,杨柳用锅铲背抹了抹,弄成一整张。翻的时候就有些为难了,面皮大,锅铲翻过来往往都烂了,后来杨柳干脆在翻之间把面皮用刀划成几块,也不用担心翻烂了不好看。几次下来,杨柳动作就熟练了,很快就摆满了一盆。
  烙完饼锅里也没什么面渣,杨柳麻利的放油,下姜蒜,放菜,撒盐,出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说不出的连贯飘逸。她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大锅炒菜,惊喜得瞪大了眼睛,同样的菜,电炒锅就炒不出这个味。姥姥就告诉她没什么秘诀,就是油多火大调料齐,因为顺口,她倒是记住了。没想到多年后第一次尝试,结果还真的不错。
  就清炒了个土豆丝,将酒席上剩的肥大块肉片成薄片烧茄子,四季豆闷土豆,凉拌了一个黄瓜,仍旧一叠泡萝卜。
  杨柳麻利的一番动作下来,小何氏直接看呆了,她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弟媳怎样练就了这番好厨艺,难道不受宠到自己下厨了吗?
  
 

第十七章 送饭也有戏看

 
  送饭也有戏看
  小何氏回过神,闻了闻菜香:“这么简单的材料,弟妹都能整出这香味,可真是好厨艺。”
  “大嫂说笑了,我哪有什么厨艺,只是舍得放油而已。”
  小何氏笑笑,并不接话。杨柳也不管她怎么想,赶紧将稀饭盛到洗干净的铜盆里,上面又罩了个木盆遮灰。炒好的菜上面也扣了碗,又带上几副碗筷。小何氏则帮忙找了一个大瓦罐装满晾凉的开水。
  李聪回来时,杨柳刚把这些收拾好。李聪跟小何氏打过招呼,又找了一副肩挑的大平底矮边的方形竹篮子用来装这些饭食,篮子的四角用四根麻绳栓起来打成死结,挑的时候扁担就勾着绳结。这篮子除了平时卖菜,农忙时也能用来挑秧苗,家家户户都备着几副。
  杨柳闻了闻袖口,一股很大的油烟味,就回房换了身衣裙,打定主意下次做副袖笼子,不然天天换洗还真麻烦。杨柳换了衣裳锁好门,又敲门叫醒睡得正香的余氏。
  这几日因着李聪的婚事,就算余氏偷了懒也还是比平时累,早上起得早,自然睡眠不足,这会儿起了身,眼睛还眯着,手撑着门框打着哈欠,随口问道:“好了?”
  杨柳嗯了一声,将李聪硬塞到篮子里的菜又端了出来,找了个篮子挎上。小何氏见状也拿起了装水的罐子,李聪劝说无用,只得把东西挪了挪,使前后重量差不多平衡。
  李聪将扁担担在肩上走在最前面。杨柳手里提着篮子紧随其后,小何氏两手抱着罐子嘱咐走在最后的余氏带上门。余氏随意的应了声,边走还一手插腰,一手拿着个帕子扇风。
  路上也有三三两两的媳妇子或是姑娘提着篮子的,看着杨柳一行人这么大阵仗的送饭,一时还有些愣神,待看清前面挑担子的是李聪后随即释然了,谁叫人家人多嘛。
  屯里有五个儿子的人户不算少,但像何氏这样连生五胎都是儿子的却是头一份。这儿子娶了媳妇,再有了小孩,人多了,矛盾也就多了,闹分家分了家,何氏打娶头一房媳妇都过去十七八年了,老李头也没了,可李大海家仍然没有分家的苗头。有人称李聪五兄弟有孝心的同时,也有人说何氏有手段。
  老远余氏就大声喊道:“娘,我们送饭来了,你们都饿了吧,快歇歇。弟妹刚进门,还摸不清油盐酱醋搁哪儿的,耽误工夫了。”
  杨柳:“……”
  虽然您嫁了人,有了儿,也有的是磅数,但也别随时彰显您无与伦比的大嗓门,尼玛,耳朵生疼啊你知道不。
  何氏有些恼怒的从小麦地里直起腰,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婆娘,也不看看是个啥情况,有些话当着自家人说说就好了,这么大咧咧的吼出来,生怕人家听不见咋的。
  正躲在老槐树阴凉下吃饭的谭氏立即抬头道:“哟,何氏,新媳妇给做的饭啊。”
  “嗯。”何氏从鼻孔里冒出个单音节,连个眼神都欠奉。她和谭氏差不多同时没了丈夫,何氏生了五子一女,而谭氏一连生了七个女儿,第八个才是儿子还是个遗腹子。这情况差不多,屯里的人也就暗地里爱拿这两户人家来比较。没了男人,女人自然就要强些,恰恰谭氏和何氏的田之间仅隔了一条田埂,两个要强的女人想碰面不掐架都难。谭氏只有一个儿子,底气弱,逮着机会就要刺何氏几句。
  谭氏看着李家人不停的往外端盘子拿碗,语气里幽幽的冒着酸水:“镇上的姑娘能嫁到你家,可真是你们老李家的祖坟上是冒了青烟了。”
  “我家祖坟上肯定是冒了青烟,不然哪能连娶两房媳妇都是镇上的?”何氏招呼其他人坐下来吃饭,淡淡的刺了谭氏一句:“不过你也不用着急,等你家宝娃讨了媳妇,你也能吃上媳妇做的饭。”
  李宝娃是个什么人,李家的独苗,娘宠着,几个姐姐让着,从小就被惯出一副无法无天的德行。偷鸡摸狗,堵人家烟囱,烧人家草垛,整个屯子的人家几乎都遭过殃。开始人家顾着谭氏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只是让谭氏多教教儿子。谭氏也是还出面道歉,前几日不开眼,偷了一个贵人的荷包,被抓起来痛打一顿扔县大牢关着,让谭氏拿20两银子赎人,只是屯子里的人还不知道。
  为了凑这20两银子,谭氏把出嫁的六个姑娘都招了回来,让她们拿银子赎弟弟。谭氏女儿多,又没有劳壮力,自然拿不出像样的嫁妆,所谓门当户对,几个女儿配的人家也不是什么有家底的。几个姐妹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给他堵了多少窟窿,这出了嫁成了别人家的人,自家老娘还是三番两次的招自家回来给弟弟,一次两次的还行,这次数多了,婆家也有话说,自家日子还过不过啦?这次几个姐妹像是商量好了,无论谭氏怎么哭喊唱骂,就是咬着唇不开口,惹得谭氏指着女儿的鼻子骂一个个没良心。出了这事,几个女儿也没回来帮忙,中午饭还是小女儿弄的稀饭加咸菜疙瘩。要是没有杨柳她们,谭氏打算对付两口得了,可看着杨柳大盆小盘的往外端菜,谭氏就觉得自己这饭吃不下去。
  何氏有五个儿子,五房人,没分家,自然也比自家强不了多少,但人家刚刚办过酒席啊,这剩菜总还有点吧。
  “我也沾沾光,看看这城里的小姐做的饭是个啥味道。”谭氏说着就端个碗往何氏这边走,直接站到李强和李聪两兄弟之间,弯腰,筷子一伸就要往菜碗里夹。
  杨柳的眼角狠狠跳了跳,尼玛,这筷子上还粘着炒熟的青菜沫呢,穷讲究穷讲究,你也得讲究讲究啊。
  半道上,谭氏的筷子就被何氏截住了。
  “咋?”谭氏眉毛一挑,偏头看着何氏:“咱们住一个屯几十年的情分了,在你这儿捞筷子菜都不行?”
  “不是不行。”何氏将谭氏的筷子拨到一边,慢条斯理的说道:“都当姥姥的人了,还是把自己捯饬捯饬,连双筷子都洗不干净,传出去别丢了自家姑娘的脸。”显然何氏也看到了谭氏筷子上的青菜沫。
  “哟,这么看不起人啊。”谭氏直起腰,反手拿着碗筷插腰:“有个城里媳妇就了不起啊,都是农村老婆子,你也没啥比我高贵的,不就是几根破青菜吗,老娘我还不稀罕吃呢。”
  “那整好,我还怕你那‘海底捞’的一筷子挑走,我们都不够菜下饭。”何氏将手中的筷子递给杨柳,杨柳瞬间会意,从瓦罐里倒出温白开冲洗了一下,再双手交还给何氏。
  何氏心下满意,到底是城里出来的通透人,不用多说就明白自己的意思,大大的给她长了脸。
  “哼,不就是娶了个镇上来的媳妇,眼睛就长在头上,嫌弃我这农村老婆子筷子脏,也不看看自己又是个什么身份。”
  “我就是有福气娶到镇上的媳妇,你嫉妒也嫉妒不来。”何氏笑眯眯的回了句,伸出筷子夹了一块凉拌黄瓜,咂咂嘴:“果然比那咸菜疙瘩好吃多了。”
  谭氏猛的一跺脚,怒吼:“吃死你。”
  谭氏这边气得跳脚,何氏却丝毫不受影响,难得的对杨柳露了笑脸:“今儿饭做得不错。”
  杨柳顿时受宠若惊,随后又暗骂自己奴性,这点事都太当回事了。
 

第十八章 一吻

 
  便宜没捞着,谭氏骂骂咧咧的回树荫下继续吃自己的稀饭加咸菜疙瘩了。
  “嗯?”何氏眉毛一挑,看着杨柳问道:“秀秀呢?”
  刚才只顾着气谭氏,何氏没有多注意。耳边消停下来了才记起没有听见秀秀的声音,眼睛一扫,才发现根本不在这里吃饭。
  “花苗找秀秀陪她去镇上买绣线,我让她去了。”杨柳一边解释,一边注意何氏的表情。
  也就是说中午的饭菜全是杨柳一个人做的了?果然是个不受宠的庶女,连吃食都得自己弄,难怪连门子都不让回。何氏微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再说什么,安静的用饭。
  十多年的做饭经验,杨柳做的饭食自然得到了李家老小一致的赞扬,尤其数那道凉拌黄瓜最受人喜爱,铁柱更是嚷嚷着让杨柳晚上再多拌点。做饭的人见自己做的饭这么受人欢迎,自然满口答应。其实拌黄瓜也没什么秘诀,只简单的放了一点盐,醋,关键是杨柳拌黄瓜的时候倒了许多生蒜水进去,一下子味道就大大不同了。
  杨柳爱吃蒜,蒜能杀菌,健脑益智还能增加免疫力。现在天气热了,吃蒜正好。
  饭后,杨柳也没多耽搁,收拾了碗筷放在竹篮里,仍旧由李聪挑了回去。
  这小子也太不会看形势了,明明自己当值,让李聪帮忙算怎么回事?有些事也得暗着来,让何氏以为自己使唤她儿子,回去给她穿小鞋怎么办?杨柳忍不住回头看了何氏好几眼:“你快回去帮忙吧,这些我拿得动。”
  李聪笑着安慰道:“娘子,别担心,娘不会说什么的,当值也不是简单的做饭洗衣就行了,挑水劈柴这些粗重活总不能让你做吧。”
  杨柳这样一想也对,就没再坚持。
  杨柳坚持认为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走路很慢,一贯大步子前进的好相公李聪也只得耐着性子陪着。两人说着话,一边慢悠悠的回到家。
  回家只是略坐坐,就不得闲了,因为猪圈的猪吵得正响,喂,你们吃饱了我还饿着呢。杨柳学着秀秀的动作,将猪食舀到木桶里,她以为自己力气大也懒得多跑,舀得满满的,这一提可不得了,桶没提起来,人倒随着惯性没站稳就往前扑。幸好进来准备喂猪食的李聪及时扶住了她。杨柳吓得脸都白了,因为她刚好看到地上有一根刺条,这要是倒下去……
  李聪显然也被吓得不起,扶着她在灶前的小长凳上坐下:“娘子,你先缓缓,猪我来喂,你等会儿刷碗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