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化学涂料,可保百年如鲜。不会风蚀,不会锈蚀,不会脱色。赵无极亦在考虑,等到化学与化工达到“宗师”之后,是否把这一防腐蚀防脱色的化时代产品也给生产出来。
赵无极在后世看到过一则资料。说华夏每年因自然环境腐蚀、锈蚀而损失的材料、机械、建筑等。约在gdp的5%。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也在1。8%—4。2%之间。
虽然地球上的各类金属矿藏含量相当丰富,但其资源也是有限的,再说有些矿藏开采的成本也非常大。如果能够彻底解决材料的腐蚀问题。其价值完全不可估量。
如果复杂的巨碑雕刻,赵无极只在在系统中对其加工,因为系统提供“租赁”业务,即一些未来的施工设备。赵无极可以用,但只能在系统之中。如果要拿到系统之外,则为“兑换”,那么赵无极就得具备相应的条件。
赵无极当然也可以在珠峰顶上加工这一块碑,对于他一个筑基期境界的修士来说也不太困难。只是,要刻画那些龙啊华表啊,那是慢功出细活的活儿,赵无极即便动作再快,都可能要干到天亮,显然。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凤山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呢。
在系统中对其进行加工。也不是赵无极亲手干,系统中能够租赁智能机器人,除了表情略为生硬以外,其他表现完全像一个人类一样的机器人。只要赵无极发出指令,他们就能精准地在大理石的石面上刻下精精的条纹。
天佑化夏,这四个大字是赵无极亲笔手书,而“九龙”、“华表”、“祥云”等,则完全取自赵无极在系统中学习的上古时代的相关模型,比京都的那些明清时期的东西要苍桑、古朴、厚重得多。在这方面,不是要讲创新,而是要讲传统。
当赵无极把自己的设计和要求拿出来后,系统提供了四个智能机器人,只见他们每人手上拿着一个类似于钻孔机一样的东西,便在石板和石壁上雕刻起来,一时间里,模拟空间石屑翻飞,石粉飞溅,不过,系统中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风,立即将空气中的石粉一粒不剩地全给吹走了,只剩下一些颗粒较大的石屑。
这时,“银鹰一号”已经飞临珠穆朗玛上空,赵无极让“银鹰一号”悬在头上十米的高空,从系统中出来后飞身而下,珠穆朗玛,我来了!
高原上的月色比平原要明亮得多,因为少了尘埃和云雾的遮挡。当然,珠峰上空也是有云的,不过,这会儿却没有。
海拔米的高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是生命的禁区,不但是气压低,而且含氧量也只及平原地区的一半,即便是登山队员,也要带着氧气。不过,这对于筑基境界的赵无极来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赵无极依然穿的是凤山的那一套衣服,但他并没有感觉到寒冷。小说中写的,武功修炼到高深境界,可以寒暑不浸,这个说法是真实的。
珠穆朗玛峰顶长年都在吹大风,且绝大部分季节里,峰顶的风都在八级以上,而且风向也基本固定,即从南坡向北坡吹拂。南坡下面,是印度洋。
在珠峰上立一块巨碑当然要考虑到风的方向,即便系统出品,必属精品,也应该讲究科学,而不能和自然的力量对着蛮干。
赵无极在站峰顶的冰雪之上,稍为观察和体验了一下,就找到了真正的最高处,然后从系统中兑换出一台电动掘冰机,开始“哆哆哆”地掘起冰层来。
赵无极并不知道地球上的掘冰机是什么样子,但系统这个掘冰机的掘头部位,特别像一个涡轮钻头一般,令人感觉到奇特的是,这个掘冰机掘出来的冰屑并不是四下飞溅,而是内收后由一个出料孔专门倾泻而出。
“哎,小黄,这个技术和设备如果用在钻洞、开矿方面,是不是可以啊?”
【正确,这个掘头与未来的施工钻头技术完全一样。】
赵无极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技术的先进性,一是大大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将一些粉尘危害降到了最低,甚至没有;二是譬如钻孔,如果用传统的钻孔机,本来只需要埋设一根直径5cm粗的物件,结果至少要钻出8cm以上口径的洞,然后还要回填等,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破坏了物件的整体结构性。
这个掘冰机的掘头部位,虽然只有不到10cm粗,但掘冰的速度却非常快,只要赵无极将掘头放在哪个位置,赵无极连手上是否有震动都还没感觉到,掘头附近的冰层就消失了,万年坚冰有如一块豆腐一般柔软。
只花了一个小时,赵无极便将长1。5m,宽0。3m,深0。5m的一个冰坑,以及8个深达5米直径10cm的冰洞给钻出来了。
赵无极是第一次做这种类似于地质勘探,钻土打洞的活儿,虽然构想已经足够周全,而且还用系统的“方案优化”进了了分析,但毕竟是第一次,还是做得非常慢的。如果不是因为系统的掘冰机厉害,赵无极想要钻出这样的洞,说不定要半天一天的时间。
当然,赵无极完全可以采用法术对其进行野蛮施工,随便整一个大坑,然后把碑立好,再将冰层覆盖到位就行,用不着如此麻烦。
只是,赵无极肯定不会这样做,而且他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家在宴请客人时,为什么不把什么菜都一锅烩,而是要精心制作?因为,只有后者才能烹制出美味,同时也才能彰显得主人对客人的重视。
既然决定要立这一块碑,赵无极肯定要从最精细的角度考虑,以最优质的施工方案来实施。如果草草了事,还不如不立,想要制造轰动效应,丢几片甲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那样多省事啊。
当基础打好之后,赵无极将在系统中“订购”的立柱与插架的合金购件给“兑换”了出来,这个重量也有差不多2吨的巨大框架,被赵无极双手抓住,将8根柱子对准冰洞,轻轻地,慢慢地入了下去。
待全部放下去之后,赵无极还伸手摇了摇,纹丝不动,效果很好!
这时,巨碑也被系统的机器人给雕刻好了,赵无极想了想,还有顶部那1。5m长,0。3m宽的平面没什么装饰啊,那儿,虽然距山顶冰面有3。5m高,但不表示就没人能看见。既然露在地面上的两面两壁都有了内容,那顶壁是不是也该有个什么啊!
这时,赵无极终于想到了华夏古代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将这四大神兽雕刻于顶壁的四角,而在正中间同样用古篆刻下四个字:九龙神碑!
想到这里,赵无极终于心满意足,心胸豁然开朗,那种因为系统升级,只得无聊地与系统对话,却又无处发泄的感觉,彻底地一扫而空。
四个机器人得到赵无极的指令后,又开始施工起来。不过,这点点活儿也就分分钟搞定。
这时,赵无极无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深夜零点五十九分,珠穆朗玛突现一块巨大的石碑,被一个同样高大的青年轻轻的抱着,然后对着冰坑轻轻地放置下去……
赵无极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什么不妥,便蹲下身子,用双手把刚才掘冰机掘出的冰屑,捧到巨碑与冰坑的缝隙,一点一点地灌入,一点一点地挤压,最后一点一点地用力碾平,直到夜空中的巨碑从上到下,看起来完全浑然天成,赵无极才拍了拍手,对着虚空,以体内真元大吼出一声:
“天佑华夏,九龙神碑,功成!”(未完待续。)
ps: 特别感谢li13942688487、jsxz、o灭日屠美o、feifeisw等四位童鞋的月票支持,本月最后一天,兄弟们,月票支持啊……
318章 赵无极的分管工作
凤(山)卢(江)公路,在华夏公路交通布局中,只能算“县级”公路,即“县道”。
说起来,华夏的公路也是要分“等级”的,否则,不足以说明不同公路的不同意义。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国道”与“省道”之分。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省道”又称省级干线公路。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省、市、自治区统一规划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
公路的建设与维修,一般与该公路的“等级”密切相关,譬如“国道”,就要由国家或省级行政财政拨钱,而“县道”则只能由县级或乡级财政拿钱;当然,事无绝对,省级财政也可能支持“县道”发展,不过,那得使用一种叫“跑部钱进”的功夫。
全长64公里的凤卢公路,如果没有赵无极,只有等20年之后,国家和地方财政腰包鼓起来之后,才能变成柏油路或水泥路。
实际上,对于由部队来修建的这条凤卢公路,赵无极很想建议建设成水泥路的,虽然水泥公路一次性投资更大,但他的性价比却比沥青路面高多了。柏油沥青路,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修整,不但费时费力费物费钱,通行能力也大大不如水泥公路。
赵无极非常佩服后世的政府,通村公路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修,但一修就是水泥路面。整洁干净。比农家的院落还要漂亮。
昨夜。赵无极回到凤山时是深夜3点钟,内心的魔障解决了,赵无极也没落下应有的修炼和学习。
上午9点,凤卢公路开工仪式准时举行!军队地方领导。数百名工程兵部队官兵,参加了开工仪式,该讲话的上台讲话,该鼓掌的热烈鼓掌。最后,还围观了十数台大型施工机械挖出的第一铲土石,仪式圆满成功。
公路开工仪式之后,就是特种兵基地的奠基礼,一块青石碑上,刻写着“平原军区凤山训练基地”几个红字,在领导讲话和观众鼓掌之后,被一铲一铲的泥土最终淹没。
赵无极作为这个基地未来的总教官,也有资格去做了做样子,铲了两铲子。
至于那个特别的“凤山实验学校”。则没有任何仪式,当然。当天也没有开工。
这两项工程,赵无极的想法其实落了空,因为部队上并没有同意让凤山的民众或建筑队参与施工,平原军区给赵无极的回话是,部队上也有很多工程兵,他们也要吃饭啊。
好吧,赵无极对此也无可奈何。不只是部队上的工程,就是那个卢江民间工艺博物园,赵无极也只为凤山建筑队抢到部分生意,主体与屋面部分,得由专业的公司完成。赵无极也没有争,因为这种修古复古的园林式建筑,凤山乡建筑队还真不擅长。
5月14日,赵无极正式在县委上班,他的办公室就是原来刘达军副书记的办公室,县委办主任陈立德亲自征求赵无极的意见,是否另外换个办公室,赵无极表示用不着。再说,原来刘达军的办公室非常不错,在县委里面,与胡永生同志的办公室面积相似,唯一的不同是,胡永生的办公室里,多了一间小会议室,经常在里面召开“书记办公会”。
陈达军作为老派人物,做什么事都比较讲究派头。按理说,郑丹强和许蜀康两人在县委的排名都比陈达军靠前,但在安排办公室时,却被刘达军给抢了先。现在,陈达军基本上属于灰溜溜地离去,郑丹强和许蜀康自然也不愿意搬到陈达军的办公室去。
这个,正好被赵无极给抢了个便宜。别人也许会认为陈达军用过的办公室,风水不好,但赵无极却不忌讳这个。尼媒,风水,俺完全算得上风水大师呢。
半个月前,县政协有个专委会主任因病退休,正好空出来一个位置,胡永生正好把胡家的代表人物胡前进给弄进了政协,而陈立德即正位县委办主任,不过,却没有进常委(这时好像没这个安排)。
与赵无极一同进入县委的李苹,却在组织部的四楼上班。
卢江县委大楼共有5层。一层,为党史办、县纪委、县政法委;二层,县委工业委员会、县委农业委员会(后来合并为农工委)、县机关工委;三层,团县委、统战部,宣传部;四层,组织部,县委办;五层,就是各位“书记”的办公室了。
卢江县委,在几年前在一个大院内办公,老式二层小楼,不太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在85年底荣达高作县委书记时,从省里和市里要了一笔钱,建起了这幢新大楼,并于86年7月投入使用。或许,这应该是荣达高在卢江做的最有政绩的一件事情。
这种事,即便当时的强势县长蔡国安也不能反对,不但不会反对,反而还让县财政拨了一笔钱,将这幢楼整整提高了一个档次。
这种事,谁反对,谁就得罪了在县委上班的所有人。谁不想自己的办公室漂亮点、宽敞点啊。
因此,五楼的几位书记、副书记,办公室就相当“宽敞”了。
县委大楼,坐北朝南,胡书记占了东头第一套,共计4间房,其中一间为临时休息室,一间“书记办公会”会议室,夹在中间的两间则是办公室。
而赵无极的办公室,正是西头第一间,也有3间房,一间临时休息室,两间作办公室。
其他的房子,则全部是两间套的,一间作办公室。一间作临时休息室。
这个时候的办公室。还没有后世奢侈。在后世。不要说县委大楼,就是乡镇办公大楼,也会增加独立的卫浴房间。
整个上午,赵无极都在县委办的小伙子小妹纸们的帮助下。整理着办公室。
在某种意义上,赵无极确实是所有干部学习的榜样,因为办公室原来就有两个书柜,但赵无极嫌弃书柜好看却装不了什么书。让后勤全部将其换成书架,从低到高能放七层图书的书架,赵无极一共要了8个,将非临窗的两面墙排得满满的。
自然,他的这些图书是从凤山乡欧阳福的房子里搬回来了。根据县委的安排,赵无极此后,主要是“摇控”指挥凤山的工作,除召开党委会这类重大事项外,赵无极都得在县委上班。
下午,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常委们的分工。
说是讨论,其实并没有普通的常委什么事。党内的分工问题,有的是上级直接指示,某某直接分管什么;有的是书记决定,某某适合分管什么。可能在一些非次要工作上,一时不太好确定由谁来分管,就可以拿来集思广益,讨论一番。
不过,因为这次常委会涉及到赵无极、李江林、李苹三位常委的职务调整,其分工调整幅度也是最大的。
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胡永生: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安福林: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县委副书记郑丹强:协助书记主持县委日常工作。负责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分管组织、干部、文明办、机关事务、办公室工作;联系人大、政协。
县委副书记、县工业委员会书记赵无极:协助县委书记工作。负责全县工业、科技、文化、教育、青年工作,负责凤山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县委工业委员会、工业局、轻工业局、二轻局、工会、共青团、科协、企业、学校工作;指导望坪区委工作。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赵无极的排名,明显比原刘达军提前了;二是指导望坪区委工作,这在过去的分工中是没有的,这个分工,是在赵无极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后,向胡永生同志建议的。当然,不是每个常委都要联系指导一个区,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