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狙击英雄-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年3月,在第四次战役后期,为阻止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的北撤,达成战役包围之势,李奇微亲自乘坐一架蜻蜓式小型侦察机,指挥第一八七团3500多人,在朝鲜人民军必经的汶山里地区进行空降堵截。然而,第一八七团再次扑空。
  两次空降虽都因情报有误,未能达到预定的作战企图。但该团的空降行动是大胆而灵巧。
  如此精锐的空降部队,一支由集团军总部直接控制的战备打击力量,倘不是到了急眼儿的份上,断不舍得当普通步兵团使用,而且还是投放到堪称绞肉机的上甘岭战役当中。
  一个方面来说,正如汪洋所判断的一样,现在的范弗特里明显已经急了眼,在孤注一掷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连作为精锐轻易不动用的第一八七空降团也派了出来,由此亦可见美国第八集团军的后备兵员已何等枯竭,范弗特里有种日落西山的凄凉。
  这天第一八七空降团的攻击一展开,虽然他们已经被汪洋引着炮火打了下马威,损失还不少,虽然他们还是第一次与中国军队进行硬碰硬的钢铁战斗,但是汪洋立即就感觉到了麻烦。
  所有战斗的将士们都有种感觉,今天这伙敌人跟往常不一样,这帮子美国大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相当的有战斗力,往往战士们远距离一枪打过去。明显以美国大兵已经被摞倒了,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这小子在地上趴了一会就又爬了起来。
  很多志愿军惊讶得不行,只听说过中国古代有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上了战场是枪炮不畏的,可是志愿军里面没发现这样的人材,今日才从美国人身上却发现了这种情况,一度让战士们打得非常的急燥,履履被美国大兵强攻得手,十号阵地就是这样的丢的。
  还好的是,在这597.9高地上有一帮子枭龙特种大队的狙击手存在,汪洋当然也在向敌人射击,看到几个敌人胸前被打了好几枪,可是这些家伙倒下揉了揉胸又爬了起来,汪洋心里也说不出的诧异,但汪洋可不相信什么刀枪不入。
  起码说起中国神秘的气功,他汪洋也算个国术大家了,他可从没听过什么气功这么厉害,连子弹也不怕,所以汪洋不信邪,他大吼着向叶城说到,不打敌人的胸前,专打敌人的脑袋。
  你还别说,当汪洋改变了战术,拿着狙击枪对准敌人的头部开枪之后,情况就明显变了,原来这些家伙也不真是刀枪不入,当汪洋的子弹从这些美国大兵的脑袋里穿出去后,这些家伙头上也会溅出鲜血。然后重重地砸到黄土地里,这次终于没有再看到爬起来了。
  “打这些洋鬼子的脑袋,打了就会死!”
  汪洋立即就将这个发现传递到了整个阵地,这下子志愿军战士们才知道面前的这些洋鬼子并不是无敌的,也没有什么鬼神的存在,阵线立即就稳了下来。
  但是,虽然有了这个发现,可是脑袋的射击面积并不大,受过狙击训练的战士们还好,可一般的战士要打就有些难度了,而且这帮子第一八七空降团的美国大兵攻击起来也挺有章法的。
  其先头是突击队,中间为重机枪、六零炮和无后座力炮组成的火力队,继后的为二梯队,形成连续攻击的纵深配置。
  冲击前,第一八七空降团非常熟练地施放烟幕,掩护班、排小股兵力,以疏散队形作试探性攻击。
  待探明对手守备兵力与火力部署后,再用厚密的炮火弹幕支援连、营规模的冲锋,遇到坚固的地堡和打不着的防御工事,他们就用六零炮和无后座力炮进行轰隆。
  如果实在攻不下,这些美国大兵也不会蛮干,他们会退回冲击出发阵地,拼摆“T”形对空指示板。引导第五航空大队的轰炸机实施轰炸,尔后再行攻击。
  敌人不乱,攻有型,退有序,打起仗来就好像一支世界级的足球强队,三条线保持得非常好,全攻全守,打得有板有眼,颇见章法,这让防御的志愿军士兵有种看到浑身长刺的刺猬,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
  可以说。当汪洋一与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碰上,就感觉第一八七空降团比美七师任何一个团队都打得顽强,一个恶浪接一个恶浪地拍击着597.9高地。
  不过,朝鲜战争进行了这么久,现代战争的较量历史已经证明,用华尔道夫沙拉、碎肉馅饼和奶油滋养得人高马大的美国大兵,并不比一把炒面一把雪,能吃上碗猪肉炖粉条就高兴得不行的第四十五师官兵更能征战,这些高头大马的洋鬼子也不是第一次在我骁勇的志愿军将士面前俯首称臣了。
  下午4点左右,在连续的进攻下,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几乎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又用立体式的攻击方式下蛮悍地终于攻上597.9高地尖角部上的10号阵地。
  攻上阵地之后,第一八七空降团的将士们高兴得好像将整个上甘岭阵地都拿下了一样,兴冲冲地就给了后面的范弗特里报告了战绩,让范弗特里兴奋得说要到阵地上亲自给他们授勋,要不是有参谋人员给拉住,没准这个范弗特里还真到了阵地上来送菜了。
  不得不说是范弗特里的运气不错,还好他没有真正的冲上上甘岭阵地上,因为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成功的喜悦仅仅维持不到一个小时就立即打了个水漂,一闪即逝,范弗特里如果真到了高地上,基是一不小心被我军的一颗子弹击中,或者有幸做了俘虏,那可是整个西文世界的奇耳大辱了,汪洋绝不会吝啬帮这位志大才疏的美国将军在我军俘虏营申请几年的牢饭。
  历史证明,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是在战斗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面对敌人的新的战法,新的攻击方式,汪洋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过来,并且立即想出了针对作战的法门。
  敌强我愈强,新的敌人,新的打法,新的敌人装备虽然一时让汪洋他们不适应,可是一旦真正识破了敌伯攻击方式和意图之后,汪洋却发现原来美国大兵其实本质上的作战方式还是与以前没有两样。
  说起来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虽然打得非常有章法,但是也有缺陷,他们的缺陷就是行动太慢了。这个部队打起仗来就好像猫捉老鼠一样,一定要把老鼠磨得实在没有力气,没办法再逃,最后才将它吃掉,这些家伙看起来凶悍,可是实际上要不同有勇气与志愿军战士们进行面对面的拼死搏杀。
  当然,其实说白了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之所以打得如此有信心,他们其实最大的凭借还是他们的重火力,前面的突击队其实就是一个幌子,他们在用人力吸引志愿军战士们的火力,一旦找到志愿军战士们的目标,那么这些美国大兵立即就会校正方位,用六零炮和无座力火炮帮他们开路。
  自从丢了十号阵地之后,汪洋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这个弱点,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如果我在阵地上所性一枪不发,这些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的美国大兵可能还根本不敢冲向我军阵地呢。
  在识破了敌人的攻击方式后,汪洋立即对高地上的各个阵地进行战术的调整,后面的战斗怎么打呢?
  美国大兵不是总喜欢把我军阵地完全摧毁了后再冲上来吗?
  那行,我就如他们所愿,但是对不起,在阵地上我一定会不会放太多人的,反正在每个阵地上我们还有坑道可以随时行人手的补充呢?
  汪洋想出的主意简直就是一绝,他最夸张的时候,在整个七号阵地上整整只放了三个人,拿着三挺冲锋枪在阻击美军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将士的进攻。
  果不其然,这些美国大兵其实根子里还是以前打仗的老毛病,只要看到我军阵地上有人,他们就不敢轻易向上攻击,看到我军阵地上有三个火力点,这些家伙就又退了下去,对着三个战士就是一阵的炮轰,几个炮打下来,然后就又前进。
  这种打法,可乐坏了守在阵地上的战士们了,说得不好听,现在和这些美国大兵一对上,阵地上摆上三个战士就可以守住阵地了,至于敌人的炮火轰过来,几十发炮弹可是却全扔向了三个战士,再浪费也没有比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更浪费了。
  更何况,因为在阵地上只有三个人,三个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怎么跑怎么躲闪都行,说得不好听在阵地的边上还有防空洞可以闪呢,就算有战士牺牲或者受伤了,那和将伤亡的战士们带回坑道,再派上三个士兵去和这些美国大兵斗,如果这样打下去,汪洋敢说这些美国人打一年也夺不下597.9高地了。
  甚至,在彻底摸清了敌人的这个打法之后,汪洋带着叶城在七号阵地上,还给这些美国大兵使了个坏,那就是他们在敌人的一阵炮火急袭之后,还真的就没有再发一点动静了,这给敌人制造了一种假像,就是说我军七号阵地上已经没有人了。
  可是,等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的将士真屁颠屁颠地冲上来呢,大约等他们到了五米左右距离的时候,突然七号阵地上我严阵以待的志愿军勇士都站了起来,对着这些冲来的敌人就是一阵的狂扫,一下子就摞到了敌人的一大遍。
  这下子敌人就算打不死,可是这么近的距离就算盯着他们的头部打也够了,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突前部这下子乐子就大了,面对突然近在咫尺的攻击,吓得面色苍白的美国大兵一下子就屁滚尿流地赶了下去。
  一具美国大兵的尸体被拉到了汪洋的面前,让汪洋有机会一探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些美国大兵到底是为什么被打中了也不死,掀开衣服一看,其实结果太简单了,原来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的装备好得让人眼馋,这些家伙竟然身上都穿了尼龙防弹衣,难怪怎么打都打不死。
  不过,这也造成了一个恶劣的结果,那就是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的士兵死在战场上的惨状都是让人有些目不忍睹的,因为他们穿着避弹衣,所以志愿军战士们都只能对着他们的头开枪,这样还死得不惨那还要怎么样算惨呢?
  当然,随后就是这些美国大兵的尸体都变成了香宝宝,只要有机会能找到一具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士兵的尸体,那么他们的避弹衣就会被剥下来,起码汪洋检查的那个美国大兵身上的避弹衣很快就便宜了史东来,汪洋看到史东来已经受了不少的伤,又担心他会被流弹击中,穿上了避弹衣倒让史东来的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知道是怎么回事,又摸清楚了敌人的软肋,这下子仗就好打了,正好九十一团八连的士兵又支援到了上甘岭,汪洋立即双将单纯防御的战术变成了攻击型的。
  这时,史东来守着的几台步话机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只要看到敌人的三条攻击线一摆开,汪洋立即就向我军炮群呼叫,对着敌人中部拥有六零炮和无座力火炮的队伍就轰了过去,我军炮火也来得相当极时,有时没等敌人接近我军的阵地,炮火就将他们的利爪轰得支离破碎,那里还有机会进攻呢?
  借着一个打退敌人进攻的机会,看到被我军炮火跟着炸的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乱成了一团,汪洋就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刚支援上来的九十一团数十个志愿军士兵比敌人警惕向上攻击骁勇十倍的速度反击而去,几乎是踩着我军炮火的弹着点,然后追着撤退的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士兵的屁股,战士们就重新登上了十号阵地。
  到十号阵地上虽然还有不少的美国大兵,但是如此近距离的生死搏杀,让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的炮火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美国大兵的面对这样近距离的撕杀,想当然老毛病就有犯了,他们绝对没有勇气和志愿军进行面对面的对射。
  惊呼鬼叫地挡了不到五分钟,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在十号阵地上仅仅站了一个小时,还没上范弗特里高兴一会呢,他们就迅速被汪洋带着战士们压了下去,除了再贡献出不少避弹衣外,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几乎一事无成。
  有趣的是汪洋并不知道,他现在带着的四十五师士兵与第一八七空降团交手恶战,若干年后四十五师也改建成中国空降兵部队。
  作为空降兵这一现代兵种,中美两国至今未有过比试空降作战手段的机会,但在40多年前的朝鲜国土上,双方都作为步兵较量时,事实可看到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那时的装备比四十五师不知道强了多少,可是最后却在上甘岭上撞了个头破血流……
  第三百九十七章 难堪到到家
  上甘岭先后打出了3个英雄的八连。最着名的是第一三四团八连;还有个炮九团八连;再一个就是第九十一团的八连。
  十号阵地的夺回。正是在在九十一团八连的支持下,汪洋带着他们恢复了阵地,将敌人赶下了我军阵地,九十一团八连的将士们来得相当的极时,这时汪洋才知道原来由于第四十五师打得相当艰苦卓绝,战斗力一再消耗一空,为了更好的保卫第四十五师的战斗成果,志司决定上甘岭阵地由十二军第九十一团接防,第四十五师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可以光荣凯旋了。
  说起十二军第九十一团,汪洋可知道这是一支充满了荣誉的队伍。
  战斗在上甘岭当时第九十二团的团长叫李长生,山西人,中学时就是牺盟会会员,不久又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是一位**老同志了。
  他从太原中学毕业后,被党组织包送到延安抗大参谋队学习,在第十二军的几个团长中,他是文化程度最高的,有名的知识分子。
  有文化打起仗来就不一样,知识可以使人在战争中保持理性,头脑清醒。应变自如。
  一到上甘岭,李长生就发现一个山头上混杂着几个,甚至十几个连队的官兵,容易造成指挥系统紊乱。为避免多建制投入防御的混乱,他决定将第九十一团的九个步兵连编成九个梯队,采用“车轮战法”,一个连接一个连上。不管这个连伤亡是大是小,打一天就撤下来换上第二个连队。前一个连连长留下当顾问,介绍高地上的敌隋,地形,打法,然后随第二个连撤下来,而第二个连的连长留下,给第三个连当顾问;各连依此类推下来。
  因而,第九十一团在597.9高地上,始终打得井然有序,接过汪洋他们的阵地后,随美一八七空降团怎么攻,阵地始终都掌握在我军的手中,第九十一团在战后一致得到志司的嘉奖,打出了威名。
  李长生战时潇洒,战后亦得意过,是志愿军里面难得一员儒将。
  1957年他被选送到苏联伏洛希洛夫军事学院外国系深造,学习高级指挥,当年***访苏,他作为留苏学员代表,到机场迎接领袖。还有幸与领袖亲切的交谈和握手。
  接着李长生团长还等到了老上极彭德怀将军访苏,并且受到了彭德怀将军的亲切接见。
  为欢迎中国的国防部长,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大宴会厅设宴款待,李长生再次作为学员代表受到苏方邀请。那天晚上,赫鲁晓夫亲自迎候到华灯煌煌的宴会厅外,与赴宴的中国客人挨个握手,可以说对老毛子自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甚至后来的改革开放,李长生团长是最有发言权的。
  有幸在那个时候,在朝鲜战争中履立战功的李长生成为了宴会上的焦点,当时在场的中外记者如云,镁光灯不停地闪动。佩戴上校军衔的李长生魁伟轩宇,其貌堂堂,格外惹眼,抢去的风头甚至能和彭德怀将军有得一拼。
  甚至在第二天的《真理报》上,除了彭德怀的照片,还特意选发了一帧李长生与赫鲁晓夫的握手照片,有李长生团长后来的话说,老毛子身上的味道挺大,而且手上还汗渍渍的。
  但后来没想到的是,正是与老毛子握手的这张照片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