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厨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小厨师- 第10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桧笑道:“枢密使言重了,经济使冰雪聪明,又深得枢密使的传授,哪里用得着我们照顾,而且我们都是为皇上效命,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

    李奇点点头道:“秦少宰这话说的非常不错,这也是我今天想要说的,我们都是为皇上效命,为国家出力,但是人各有志,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你有你的主见,我有我的主见,今后难免会有摩擦,我以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这说明我们都争先恐后的为国出力,但是我不希望牵扯到私人方面,就算在朝堂上吵的再凶,我希望我们私下还能像今日一样坐在这里谈天说地,当然,如果谁一定要公私混作一谈,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二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秦桧、郑逸先是一愣,但是并没有开口,只是稍稍点了下头。

    李奇端起茶杯道:“那好,从现在开始,我们只谈私事,公事还是留到朝堂上面去说吧,我敬二位一杯。”

    ps:月末了必须求一张月票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说个故事给你们听

    李奇的这一番话就是宣告如今我回来了,那肯定会有些动作,你们要做好准备,别到时说我事先没有跟你们打招呼,另外就是警告下秦桧,不要拿李师师来做文章,这可是我教你的招数,你会用,我也会用。

    至于秦桧会不会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是对于李奇而言,此番震慑那是极有必要的,因为他以前都是在不断的退让,现在他不想退让了,那么必须得弄点姿态出来。

    而秦桧的目的也达到了,他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李奇回来后的打算,现在也知道李奇准备出手了,还有就是李奇对王仲陵一事的看法,其实他还希望李奇能够参与其中,就跟当初对白家一样,那样的话,就凭这事也能让李奇焦头烂额,可是李奇让他失望了,从李奇的言语来看,他似乎对王仲陵一事看得很轻,没有插手的打算。

    只是秦桧没有想到,李奇会这么痛快的将这番话说出来,导致吃饭的时候,三人就在那里说些鸡毛蒜皮的事,哪个尚书的千金成婚,又或者谁家公子惹事了,纷纷避开公事不谈。

    “二位,忙走。”

    饭后,李奇亲自来到门前送秦桧、郑逸离开。

    他们二人刚走,白浅诺就出现在醉仙居。

    李奇看到白浅诺笑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

    “那你来的真是巧,他们刚走。”

    “我原本还以为要等一会的。”白浅诺笑道:“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吃完了。”

    李奇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交个底给他们,让他们有些心理准备。”

    白浅诺笑道:“你还真是慷慨。”

    李奇道:“该藏的时候我一定会藏,但是如今就得霸气一点,让他们缓一缓,其实秦桧那两招弄的我有些头疼,目前他们应该会停一停。看我出什么招,他们再见招拆招。”

    说着他又道:“你吃了饭没有。”

    白浅诺道:“吃过才来的。”

    李奇道:“那我送你一程。”

    “嗯。”

    二人没有坐马车,而是步行往白家行去。

    白浅诺突然道:“你有没有跟他们提王叔叔的事?”

    李奇笑道:“提了。原本我想让秦桧网开一面,让王叔叔早点出来,至于官位什么的就不奢望了,但是秦桧推得一干二净,嘴上看似帮王叔叔说话,实则是暗示我,这事他可不会插手,至于郑二的话。也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如今郑以夫自身难保,他不想再与白家扯上任何关系。”

    白浅诺道:“秦桧是想借此事将你卷进去。”

    李奇道:“如果我要保王叔叔周全的话,就一定要参与进去。”

    白浅诺笑道:“可是秦桧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都是你一年前就预计到的,甚至可以说都是你一手策划的。”

    李奇摇摇头道:“这跟我可没有半点关系,只能说我没有提醒王叔叔。”

    白浅诺道:“那你打算何时救王叔叔出来,前面王家四处找人帮忙,如今你回来了。王姨一定会让王姐姐来求你的,只是我想以王姐姐的性格,她不会来找你。”

    李奇叹了口气,道:“这我知道。其实我也不想她来找我,以夫人的性格,如果我帮了她,她一定会觉得欠我很多。这是我不想见到的。”

    白浅诺嗯了一声,道:“我明白”。

    李奇牵着她的手,道:“等忙完这一阵。我就去你家,把你一家接过来一块住。”

    白浅诺黛眉一皱,道:“可是我白家………。”

    李奇打断了他的话到:“现在大家接受了这一事实,虽然如今你们没有跟我住在一块,秦桧不也利用你们白家给我来了一招敲山震虎吗,所以这已经无关紧要了,老丈人那边就我去说吧。”

    白浅诺轻轻嗯了一声。

    。。。。。。

    。。。。。。

    原本李奇是打算请半个月假的,但是赵楷只给了他三天假,现在南边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他作为南征统帅,自然责无旁贷,半个月假?想都别想。

    这没有办法,见赵楷这么强硬,李奇也只能接受,在这三天内,他足不出门,亦不见客,整天和妻儿混在一起,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呀。

    直到第四日清晨,李奇终于出门了。

    来到大殿前,毫无疑问,他又是最后一个到的,这都是以前上班养成的习惯,不到最后一秒,坚决不刷卡签到,即便是早到了也必须在外面晃悠一圈,买个包子什么的。

    李奇一到,不少官员纷纷上前行礼。

    但是更多的官员则是闪烁着兴奋的脸色,如今三巨头终于来起了,今日的早朝一定会非常生动有趣。

    李奇和一些同僚寒暄片刻后,突然找到李纲,道:“李尚书,可借一步说话。”

    李纲一愣,道:“当然。”

    二人走到一边,李奇开门见山道:“李尚书,王叔叔现在在大理寺吧?”

    李纲点了下头。

    李奇道:“你也知道我和王叔叔有些交情,如今我回来了,所以我想去见他一面。”

    李纲皱眉道:“枢密使,你应该知道右相还在审查中………。”

    李奇不等他把话说完,就道:“这我知道,若是李尚书觉得为难的话,我就再去劳烦下皇上。”

    李纲知道如今李奇凯旋归来,这点点要求,赵楷一定会答应他的,心想,他若要见,我肯定是阻止不了,如果让他去找皇上,说不定他还会插手刑部的事,多这一步又何必了。权衡一番后,他才道:“那倒不必了,如果枢密使仅仅是去看望下右相,那当然可以。”

    言下之意,就是你看可以,但是不能插手刑部的事。

    李奇也没有打算插手,笑呵呵道:“那是当然。这浑水我可不想趟。”

    李纲道:“不知枢密使打算何时去?”

    李奇道:“那就明天吧。”

    李纲点头道:“那好,明天我便在刑部恭候枢密使大驾。”

    李奇呵呵道:“那也没有必要,低调,低调。”

    二人又随便扯了几句,赵楷就来了,这赵楷上朝还是挺积极的,有些时候他来的比臣子还要早一些,虽然后来的不算是迟到,但是这也给这些大臣带来了不少压力,每天早早就赶到皇宫。生怕比皇上要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进得大殿,又是这一句俗套的对白。

    群臣归位后,赵楷坐在龙椅上,道:“前些日子我南征大军已经归来,但是诸位爱卿万不可以为可以松口气了,真正的困难现在才开刚刚开始,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比如,如何管理好交趾、大理二郡?不知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秦桧立刻站出来道:“启禀皇上,臣有本上奏。”

    赵楷笑道:“爱卿请说。”

    秦桧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政务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想要管理好交趾、大理二郡,首先朝廷要了解当地的民情。方能对症下药。”

    赵楷点点头道:“卿言之有理。”

    秦桧继续说道:“而以前我朝对岭南地区一直疏于管理,造成当地大土司各自为政,与朝廷形同陌路。所以微臣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邑州设立监察司,从京城调派一名按察使前去,了解当地情况,亦可以对当地官员传到朝廷的旨意,加强对当地的管控。”

    他话应未落,白浅诺就站了出来,道:“微臣以为此举不妥。”

    秦桧微微皱了下眉头,目光却瞥向李奇,然而,李奇却正低着头闭目养神。

    赵楷道:“不知白爱卿有何见解?”

    白浅诺道:“按察使一职权力可大可小,大则喧宾夺主,可能会架空当地的知府,小则无用,如今交趾、大理刚刚归顺我大宋,应当慎用。当初朝廷已经许诺让镇南王全权管理大理、交趾二郡,如果朝廷立刻派按察使前去,反而会适得其反,臣以为朝廷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朝廷还要考虑周边国家的想法,收复交趾,乃是正义之举,但是大理的话,朝廷须当慎重对待,而段正严就是朝廷的一面旗帜,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礼遇,用他的嘴告诉周边国家,是他自愿归顺我大宋的,而非我大宋吞并了大理。”

    赵楷连连点头,道:“白爱卿说的极有道理,这一点朝廷不得不慎重考虑,若是行使不当,可能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但是秦爱卿的话也有道理,虽然朝廷已经决定让镇南王统管二郡,但是朝廷必须得增强对二郡的掌控,但是又不能做过了,朝廷究竟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掌管大理、交趾二郡,各位想到什么但说无妨。”

    群臣开始抒发己见,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但是赵楷总是觉得要么就过于干预了,要么就没有什么力度,突然目光瞥向李奇,见李奇一个人站在那里低着头,就好像睡着了一般,心中很是不爽,朕让你来上朝,就是为了这事,可是谈到这事的时候,你就躲在一边打瞌睡,真是岂有此理,朕就偏不让你如愿。轻咳一声,朗声道:“枢密使何在?”

    操!老子这么大一个活人站在这里,你丫看不见么?李奇站出来道:“臣在。”

    赵楷道:“你作为南征统帅,而且又在升龙府治理过当地一段时日,朕看整个朝野没有谁比你更了解大理、交趾二郡的情况,还有你此番出征一定遇到许多有趣的事吧,何不说给朕和朕的爱卿们听听。”

    “是。”

    李奇垂首唱喏,又想了一会,才抬头道:“对了,皇上若要问趣事,臣倒是遇到一件比较有趣的事,相信各位也一定会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是一个有关于通奸的故事。”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律法的漏洞

    李奇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不少嗤之以鼻,那些大臣们纷纷在想,你这岂不是暗指我们对这通奸之事非常感兴趣,真是岂有此理,我们可都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会对这种伤风败俗之事感兴趣,你这是在侮辱我们呀,就算我们感兴趣,你也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呀,多伤人自尊啊。

    这厨子就是厨子,要么不开口,这一开口就是如此不堪入耳之事。

    当然,如果高二货在这里,他肯定会拍手叫好。

    所以说凡事都有两面的。

    赵楷心中是万般无奈,他现在也不知道让李奇开口究竟是对是错,暗想,我们方才讨论的可都是国家大事,你这厮倒好,一上来就说通奸,还在这大殿之上,这合适么?但是谁叫是他让李奇开口的,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啊,只好道:“是吗?那你且说来听听。”

    语音中多少带有一些兴致阑珊之意。

    李奇全当没有听出来,还清了清嗓门,道:“事情是发生在岭南地区,微臣班师回朝路过潭州时,曾微服出巡,正巧遇到有人在府衙告状,此人名叫张泌,乃是浏阳人士,他状告是浏阳的知县,说这浏阳知县谋害了他妻子和他的两个儿子。”

    赵楷听得脸上一惊,道:“状告自己的知县?”

    李奇点头道:“正是如此,皇上也觉得有趣吧,臣当时也觉得非常好奇,于是就停留下来,听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张泌本是浏阳境内一个小村庄的熟手工匠,因被解雇了,一家几口无法生计,于是就带着妻儿来到县城内,当地一个名叫徐广的员外见张泌手艺不错。就收留了他。

    相安无事过了一个月,一日,徐广的一位好友跑来投奔他,徐广的这个好友是一个名叫妙法的和尚,二人是挚友,于是徐广就让妙法在家住下。没曾想到,这妙法住在徐广家,竟然跟张泌的妻子谢氏勾搭上了,二人也是**,一点即燃。”

    赵楷轻咳一声。道:“这些就不用说了吧。”

    汗!你们不就是就想听这些细节吗,难道是我猜错了。不管怎么样,皇上都开口了,李奇也只能避重就轻,道:“那张泌整日在外面赚钱养家,不知家中发生此等变故,可是周边邻居都知道了,唯独这张泌一人蒙在鼓里,有些抱打不平之辈就看不下去了。张泌为了这个家这么辛苦,你身为妻子却在家偷汉子,各位说这是不是很可恨。”

    不少大臣都纷纷点头。

    李奇又道:“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于是就上府衙告张泌的妻子谢氏与妙法通奸。”

    在如今通奸可是犯法的。不跟后世一样,一夜情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运动,不管对方是有夫之妇,还是有妇之夫。

    郑逸好奇道:“此案是非对错非常明显。很好审理。”

    李纲却摇头道:“三司使此言差矣,前面枢密使就说了,张泌是状告浏阳知县谋害他的妻儿。所以我想其中肯定还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不少人都点头,好奇心已经被李奇勾出来了。

    赵楷越听越发好奇,向李奇询问道:“那么这浏阳知县又是如何判的?”

    李奇却是不答,转而向李纲道:“李尚书,若是你来审,你会如何判决。”

    李纲道:“自然是按我大宋律例判决,妙法身为出家人竟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应当给予双倍的惩罚,杖刑一百,徒刑两年,如果徐广知情,或者还在其中推波助澜,应该也给予杖刑六十,以示惩戒,而谢氏的话,念及其是女人,可免除杖刑,但是当处以发配充军。”

    李奇笑着点点头道:“李尚书不愧是刑部尚书,公正严明,那浏阳知县正是这般判决的。”

    赵楷惊讶道:“如此合情合理,那张泌为何还要状告浏阳知县?”

    李纲也是皱眉不语,满脸的困惑。

    李奇道:“微臣当时也是这般想的,这张泌是不是疯了,可是随后张泌就道出了隐情,的确,通奸是铁一般的事实,此举固然可恶,张泌顶着一顶绿帽,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但问题是,浏阳知县将谢氏发配充军,那这个家等于就没有了,那两个半大的孩子怎么办?张泌每天都要出工,谁来照顾这两个孩子?”

    赵楷一听,稍稍点了下头,若有所思道:“这倒也是。”

    李奇继续说道:“所以张泌就恳求浏阳知县放他妻子一马,可是浏阳知县却说他是秉公办理,此案不容再上诉,张泌苦苦哀求,但是浏阳知县不但没有答允,还判张泌扰乱公堂,杖刑三十,张泌逼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