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楷而言,这肚子都剖开了,那肯定是必死无疑呀。
又见尹氏用布包着小乳猪离开了,而刘云熙突然拿出针线来,赵楷看得又是一惊,难道她还准备救活这母猪不成?这可不是缝衣服呀,烂了缝好就行了,虽然是猪,那也是血肉躯体呀。
但是他的疑惑并没有让刘云熙停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刘云熙终于将伤口缝好了,沈文赶紧将涂有草药的白布递了过来。刘云熙接过白布后,又包在伤口上。
随后,她轻轻吐的口气,向怪九郎道:“师父,你认为此次能否成功?”
怪九郎皱着眉头道:“这一种医术,为师也是头一回尝试,故此也拿捏不准,但是现在你已经能活着取出所有的小猪,只要能够保证母猪的安全,那么就算是成功了。若能做到如此,那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赵楷听着好奇,小声道:“这母猪还能救活?”
语气里面带有惊讶的意思。
刘云熙微微一怔,转头一看,先是看到李奇,眼中闪过一抹喜悦,随后又看到赵楷,当初开封保卫战的时候,她与赵楷是见过的。自然认得这就是当今皇上。
李奇忙道:“十娘,这位是赵公子,我的好友。”
刘云熙一怔,稍稍点了下头。
赵楷也是点头示意。又赶紧问道:“十娘,你方才是在做什么?”
刘云熙眼皮稍稍抬起,望向李奇,道:“你何不问他?”
赵楷转过头来。惊讶的望着李奇道:“这也与你有关?我可不知道你还会医术。”
李奇翻了下白眼道:“赵公子误会了,我可不会什么医术。”
赵菁燕见怪九郎面色不悦了,忙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去外面说吧。”
怪九郎淡淡道:“十娘,你也去外面休息一下吧,这里为师看着就行了。”
刘云熙点了下头,就与李奇他们来到了外面。
李奇刚一坐下,就笑呵呵道:“十娘,当初我不过就是随口一说,想不到你这么快就开始动手了。”
刘云熙道:“我当初就觉得你说的非常可行,回京之后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想尝试下看。”
赵楷手一伸,道:“等下,你们在说什么?”
李奇笑道:“事情是这样的,我曾跟刘云熙说过,在我家乡曾有一户人家因为孩子生不出,母子都已经危在旦夕,后来一位艺高人胆大的郎中采取了剖腹产,不但救出了孩子,还保住了母亲。”
“剖腹产?”
赵楷大惊失色道:“就好像刚才一样?将肚子剖开?”
李奇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赵楷摇头晃脑道:“这如何可行,这肚子都破开了还能活得了?”
赵菁燕轻轻一笑,道:“三哥莫要惊讶,其实早在南征的途中,就已经有人试过,而且那人也活了下来,现在正在京城,三哥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那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赵楷越听越迷糊了。
李奇解释道:“当初在南征的战役中,曾有一名士兵,腹部被敌人划破一道口子,由于伤口非常大,不能自行愈合,我就想起家乡那人剖腹取子,于是就建议用针线缝补,这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哪知那名士兵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伤口也得到了愈合。”
刘云熙道:“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剖腹取子是绝对可行的。”
赵菁燕叹了口气道:“若能做到如此,那真是天下妇女之福呀,在我大宋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妇人因为生养而丧生,别说穷苦家庭了,哪怕是皇宫内都有不少嫔妃因此丧生。”
赵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可………可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十娘,那你可有成功?”
刘云熙道:“这是我第十次实验了,前面五次,一共四十二头乳猪,但是只活下来五头,五只母猪全部死亡,但是最近四次,乳猪倒是全部活下来了,只是母猪的话,还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连丧生了。”
赵菁燕笑道:“但是在失败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刘云熙嗯了一声,道:“只要将一些细节做好,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让母子都能够平安的活下来。”
赵楷道:“但这只是猪而已,要是人的话,一旦失手就是两条人命呀。李奇说他家乡那位郎中,可能也只是巧合而已。”
刘云熙摇头道:“我不这么认为,以前的医术只限于针灸,但是针灸不是万能的,一些外伤的话,针灸根本无用,当初那名士兵能够活下来,这让我觉得这门医术不但能够用于生养,还能用于各种外伤,骨头断了,我们可以切开肉,从里面将骨头接好,筋脉断了,同样也可以。”(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医院
内接经脉?内接骨头?
赵楷感觉自己脑子有些跟不上节奏了,不住的摇头道:“这………这真是………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如何使得?”
刘云熙可不管你是不是皇上,直言道:“赵公子懂得医术?”
赵楷摇头道:“不懂。”
刘云熙道:“不懂你为何说不行?”
赵楷一阵尴尬。
老婆,人家好歹也是皇帝,你给点面子行不,不过这话说的真是太解气了。李奇心中偷笑几声,嘴上却道:“赵公子,这都是一种应急措施,就好比我家乡的那个故事,当时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剖腹的话,母子是必死无疑,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法的话,还能有一线生机,还是那句话,死马当活马医。”
赵菁燕也道:“既然我大宋每年有无数妇女因为难产而死,而这又是破解之法,三哥你应该大力推崇才是,如果这种医术成长起来,一定能造福我大宋妇女。”
赵楷听得稍有惭愧之色,燕福虽是一女子,但都能接受,我作为一个男人又何惧之有,于是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墨守成规,当求变,求新,好,我今日就放一句话在这里,如果你们能够拿出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方法可行,朝廷一定给予你们足够的帮助。”
赵菁燕微微一笑,道:“三哥真是英明。”
“是你们英明。”赵楷指了指赵菁燕笑道。
李奇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哦,赵公子,既然说到这医术,我有些想法想跟赵公子商量一下。”
赵楷道:“你说。”
李奇道:“在此次南征,我曾在岭南地区征集了数百名郎中………。”
赵楷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惊讶道:“岭南地区有这么多郎中?”
李奇尴尬一笑,道:“多半都是一些士郎中。不太会看病,也就会包扎伤口等一些小技巧。”
“原来如此。”赵楷点点头,道:“你继续说。”
李奇道:“而这一举措在南征的过程中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收获,因伤死亡的人数得到显著的降低,由此可见,我大宋郎中实在是太少了,才被逼到滥竽充数,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赵楷叹了口气的,道:“这我当然知道,我也希望有更多的郎中。但是这谈何容易,想要培养一个郎中多么不容易,而且很多郎中都不肯将医术外传,只能家传,就跟你做菜一样。”
李奇道:“既然赵公子知道,朝廷就应该想办法改变。”
赵楷道:“那你有什么妙策?”
李奇道:“在科考当中加入医学这一门学科。”
赵楷眉头一皱,道:“我知道你是想利用科考来促使百姓学医,但是你要明白,科考的目的是为朝廷挑选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能够帮助我治理国家的,其中考的一定是治国之道,如果加入医术的话,那么这无疑加大了考生的负担。而且考生一旦中举,入朝为官,所干之事可能与医术毫无关系,这就变成了一种浪费。”
赵菁燕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她觉得赵楷说的非常有道理。
李奇微笑道:“赵公子说的是,但是我说的不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入医学这一门课程,而是将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加入科考当中。”
赵楷疑惑道:“此话怎解?”
李奇答道:“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那么医也该有医状元。”
“医状元?”
赵楷惊讶道。
李奇道:“正是如此,简单来说,就跟选取武状元一样。”
赵楷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妥,还是不妥,文状元能够治国,武状元能够安邦,这都是朝廷非常需要的人才,可是朝廷要这么多郎中干什么?”
暴汗!你就考虑到你们皇室,你好歹也考虑下百姓呀。李奇道:“赵公子,不管是治国,还是安邦,都是为百姓请命,为皇帝分忧,不知我这话可有错?”
赵楷点头道:“这话自然没错。”
李奇道:“那么医术同样也是为百姓服务,为皇帝分忧,怎能说多了无用?如今我大宋的郎中过于稀少,百姓的身体状况都成问题,怎还会嫌郎中太多?”
赵楷摆摆手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也知道郎中多对于百姓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如果设立医状元的话,那么朝廷就要为其负责,给予薪俸,给予官员的待遇,如今我们好不容易才消除冗官的症状,如果再开一门医学科考,那么每年朝廷所招纳的举人又将与日增多,长此下去,冗官会再度侵袭我朝,从而又会导致冗费的现象,我不得不从大局考虑。”
李奇笑道:“赵公子也误会我的意思了。”
赵楷哦了一声,用询问的目光望向李奇。
李奇继续说道:“一般的官员,都是一种消耗性的官员,他们必定会消耗国库的钱粮,这种官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限制,让人人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重合了那么就是一种浪费,冗官的现象并非指的是官多,而是官员的浪费,也就是明明一个人可以做的事,却安排了四五人来做,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既然不合理,当然就会损害朝廷的利益,但是郎中不同,郎中是一种创造性的人才,朝廷是能够通过郎中盈利的,这种人才再多也不会浪费,除非郎中比病人还要多,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朝廷可以扩建医疗机构,将医科中举的人安排在这些医疗机构,看病当然得付钱,如此一来,朝廷就可以通过这些医疗机构获取利益,至少也能保证朝廷收支平衡。”
赵菁燕道:“其实早在太上皇在位期间,蔡太师就曾推广在民间开办安济垸等救助百姓的机构,这些机构也可以说成是医疗机构,只不过这些机构都是无偿帮助百姓的。”
蔡京虽然恶迹斑斑。但是在医疗慈善机构方面,他还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大力推动朝廷创办各种救助百姓的机构,比如安济坊、居养院等等。
这些机构就跟养老院一样,是朝廷给予百姓的一种福利,其中当然也包含医疗方面。
但是这是一种完全无偿的慈善举措。
李奇道:“这是两码事,这种是机构是专门用来帮助那些无法生计的人,在乱世的时候,这种机构作用将会大放异彩,造福百姓。增加朝廷的声誉,当然,朝廷若是有能耐的话,可以实行全民免费看病,我不说别的了,就光药材朝廷都无力支撑,这也违反了经济原则,朝廷应该将钱集中起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然后通过郎中去从那些富人手中获取利益,来弥补这一点。
朝廷可以在各州创办医院,来为民看病,但是看病必须得给钱。医院也必须得盈利,除此之外,朝廷应该还要鼓励私营的医院的出现,让那些商人觉得医院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工具。那么商人一定会投入其中,如此一来,郎中必将会与日俱增。医疗也会在全国普及开来。”
赵楷听得沉吟不语,赵菁燕却是怫然不悦,道:“如果郎中的存在只是为了利益的话,岂不是有损医德?”
李奇道:“这事得两面说,利益是促使一切发生的根源,而非道德,虽然圣人书上不是这么说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我们必须尊重事实,因为事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若是无利可图,谁愿意去当郎中,谁又会愿意去开办医院,如果官员没有权力,没有薪俸,谁又会愿意去参加科考,这都是非常客观的存在,朝廷若想推行某一样政策,必须得抛出诱饵,否则谁会愿意遵从?救死扶伤是一种美德,但是看病付钱更是一种自然现象。”
赵楷点点头道:“我赞成李奇之言,若是无利可图,即便你有心,迟早也有一日会山穷水尽,每一种政策必须要有持续性,还是那句老话,救济一时并不难,难就难在救济一世。”
李奇笑道:“赵公子说的是。”
赵楷道:“那你就继续说下去吧,我听着了。”
“是。”李奇继续说道:“朝廷先可以设立医科,然后在各州府开办医院,将医科中举的人分配到各医院去,然后再鼓励私人开办医学院。当然,这医可以救人,亦可以害人,所以不管是民间的医学院还是私营医院,必须达到极为严格的条件才能成立。朝廷可以先允许太师学院开办医科,基于太师学院的人才输送制度,那些商人挑选走医科人才,肯定就会开办私营医院,一旦医院多起来了,就会出现一种竞争的趋势,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相信到时医学将会突飞猛进,而且竞争会促使医疗费用不断地降低,至少比一家垄断要好,而朝廷承办的医院也可以很好的在中间起到调节的作用,用来平衡价格。”
赵楷道:“可是一旦私营医院多了起来,那朝廷的医院又如何盈利?”
李奇笑道:“赵公子可不要忘记,朝廷的医院是免税收的,享受各种待遇,私营医院是要缴纳税收的,那么朝廷的医院肯定要比私营医院价格便宜一些。”
赵楷道:“那私营医院又如何发展呢?”
李奇又道:“朝廷的医院是一视同仁,不管是你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排队,私营医院可以凭借更好的医疗环境,为那些富人服务,那些富人有钱呀,自然不会甘愿与平民在一块,那么朝廷就可以利用政策,促使私营医院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将公私分开来,甚至允许科考中举的人转投私营医院,提高私营的医疗水准,将贫富公私两极分化,这样一来,朝廷既可以以一种廉价的医疗为平民服务,私人医院也将会通过医院获取盈利,趋势他们不断的增进医术,促进医院的普及,以求谋取更多的利益。此乃双赢的局面。”(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医药并进
这跟李奇说话呀,除非是谈情说爱,否则很难离开“利益”二字,这并非说他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而是你要他跟苏轼那些大文豪一样,用道德去劝说别人,他也干不来,毕竟他可是一个连论语都背不全的人,这也是一个理科生的硬伤呀。
哪怕是抄袭诗句,也就是唐伯虎、李清照在那里二人转。
他的字里行间里面,只存在着一种供需关系,因为有需求,才会有供应,但是天下可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你要需求必须就要先付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通过医院来获取利益,这与当代的思想的确是有些偏离,其实宋朝已经出现了一些医疗机构,但都是一种无偿奉献的医疗机构,是不具有动力的,就个人而言,无利可图的事是鲜有人愿意干的,因为每个人都得吃饭穿衣,这多半都是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