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钞帝国-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这些美军士兵把枪口瞄准周围高楼时,那些回过神来的纽约市民中,看到妻儿被美军射杀,很多男人都愤怒了,他们当中不少人身上都有枪的,此刻纷纷想起了,拿出自己的枪攻击美军,占领美军阵地。随后更多的市民冲上来,拳打脚踢,将这些向自己同袍开枪的美军活活打死。

    枪声没有再响起,两名狙击手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如果有部相机就好了,拍下来这一幕,让全世界都看看,美军是如何对待自己国家的人民的!”

    “是啊!说不定这一张照片,就可以动摇美利坚的抵抗意志了!”

    两名狙击手感叹的时候,在斜对面的六楼窗口处,恰好有一个美国人拿着照相机,他愤怒的拍下了这一幕。

    可以想象,当这张照片刊登在美国各大报纸上时,美国人将会怎样的愤怒!

    可惜,这张照片注定不能上报纸,因为罗斯福和美利坚政府决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张照片和他的主人会被封杀,甚至杀人灭口。

    逃难的美国人群在整个纽约市几百条街道拥挤着,前面是美军的机器扫射,后面亦有中华帝**的枪炮驱赶,一时间死伤无数,尸体填满了街道,血水在下水道中奔腾,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血红色。

    不断有中华帝**的狙击手射杀美军重机枪手,帮助美国人冲击美军防御阵地。

    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着,很快三分之一的纽约市被中华帝**占领。

    佩德罗顿时急了,罗斯福不断打来电话,要枪毙他。

    于是,佩德罗调集更多的美军封锁街道,阻挡逃难的市民,疯狂杀戮。

    “佩德罗,你就是个恶魔!”

    熬巴玛对着电话另一边的佩德罗疯狂的咆哮和谩骂,如果唾沫星能够通过电话线传导的话,佩德罗此刻已经被唾沫星淹死了。

    “如果你骂够了,请你去安抚市民们吧!让他们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否则我还会下令开枪的!你知道的,再这样下去,纽约就完了!”

    “佩德罗!你就是个屠夫!”

    “两害权其轻!你自己选择吧!”

    “佩德罗!你会下地狱的!”

    佩德罗直接挂断了电话,耳朵鼓膜都快被熬巴玛喊破了。

    “或许吧,我会下地狱,但在那之前,我必须先送那些入侵纽约的中华帝国人全都下地狱去!”

    佩德罗恨声道,他知道因为自己的一道命令,十几万美国人死于美军自己人的枪口之下,这种仇恨,他已经将其转嫁到入侵的中华帝**队身上了。

    “传我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这群该死的中华帝**队给我赶出纽约去!让他们统统都下海喂鱼去!”

    佩德罗的命令传达给了第四军四个师团的所有美军官兵,顿时群起愤然,把所有枪炮全部向中华帝**队猛烈招呼。

    美军的暴起,令中美两**队爆发更加激烈的巷战,一度挡住了中华帝**队的攻势。

    不过,在城市巷战中,美军缺乏经验,在武器装备上更是吃亏,因为中华帝**队拥有神秘的狙击手。

    那些中华帝**的狙击手隐藏在附近的大楼上,那是绝佳的制高点,他们专打美军炮兵,然后是重机枪手,再次是美军指挥官,最后才是美军步兵。

    当中美两军进行炮战时,美军炮兵突然熄火了,中华帝**的炮弹肆意摧残着美军的阵地,炸开一道道缺口,配合中华帝**队发动进攻。

    当中美两军在狭窄的街道遭遇时,双方的重机枪就成为决胜关键,结果美军的重机枪手不断被爆头,重机枪熄火,于是只剩下中华帝**的重机枪,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令美军伤亡惨重。

    当中美两军激战正酣时,美军指挥官突然被爆头,美军指挥失灵,于是美军军心大乱,被中华帝**运用战术,各个击破,一座座阵地接连丢失。

    整个白天的战斗中,美军伤亡惨重。

    因为中华帝国海军的超级舰炮威力无匹,一发炮弹可以摧毁一栋20层的大楼,落到美军阵地上,直接把阵地上的美军炸得稀巴烂,骨头渣都不剩。

    一条街道的战斗,美军希望凭借数量优势,不断投入战斗,往往刚上去一个连的美军,被中华帝**一轮炮击轰炸后,便全军覆没了,前后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几百人就没了。

    残酷的战斗,令美军几乎失去了斗志。

    好在佩德罗亲自督战,临阵退缩的美军被就地枪毙,逼得美军继续战斗下去。

    迈尔斯的援军还在路上,从罗德岛方向返回纽约州,有最快的铁路,但也需要一天时间。

    佩德罗必须坚守一天时间,他的第四军,四个师团,共计八万美军精锐,面对的却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七陆战旅,不足八千人。

    美中两军兵力对比是10:1,可是美军却在短短一个白天的十二个小时内,丢掉了半个纽约市,可谓奇耻大辱。

    佩德罗不在乎,他在等天黑,只要天黑后,中华帝国海军的舰炮优势就弱了,黑灯瞎火的开战,美军的人数优势就会得到体现。

    与此同时,中华帝**也弱点也开始暴露。

    首先就是兵力不足,毕竟只是海军陆战队,八千人的军队,占领一座普通的城市还可以,想要占领几百万人口的庞大纽约市,八千人根本不够用。纽约市太大了,街道太多,不但要防着正面的美军反攻,还要防着楼宇中的美国老百姓打黑枪。

    美国是一个允许枪支私用的国家,老百姓家里大都有枪,一些爱国人士当然要拿出自己的枪偷袭中华帝**士兵。

    “班长!小张中弹了!”

    “是对面楼里打的黑枪!”

    一名中华帝**战士中弹,顿时激起了他所在班其他战友的愤怒。

    “医护兵!”

    班长一声大吼,很快有他们排的医护兵跑了过来,迅速给小张处理了伤口,抬上担架带到后方进一步治疗。

    他双眼顿时红了。

    “骂了隔壁的,谁打的黑枪,给我灭了他!”

    同班的另外七名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迅速冲入对面的楼房中。

    随着一阵激烈的枪战,传出几个美国男人的惨叫声,几个美国女人的尖叫……

    “班长,这楼里还有不少美国人,不知道他们手里有没有武器,会不会再打我们黑枪?”

    “把楼炸了!”

    班长毫不犹豫的下令,很快有战友标记这栋楼的坐标,到几百米外的营部报告情况,几分钟后,一艘中华帝国海军战舰火炮齐射,瞬间将这栋楼夷为平地。

    这样的战斗到处都在发生,中华帝**的目标就是破坏,摧毁纽约这座超级大都市。

    当然,在繁华的第五大街,中华帝**还有第二个任务,那就是炸开银行金库,把里面的钞票金银财宝洗劫一空。

    用李卫军的话说,打了几万吨炮弹,总不能白花钱不是!

    得抢回打炮的钱!(未完待续。)

第511章 西伯利亚会战拉开序幕

    随着世界大战的进行,沙俄帝国在西伯利亚战场不断集结军队,已经超出了普通战役的规模。

    沙俄是一个战斗民族,只有他们侵略别国,吞噬别国的领土,不允许别国吞噬沙俄帝国的领土。

    沙俄帝国在第二次雅片战争期间入侵中华,反被中华帝国打败,丢了远东大片领土,从此成为沙俄帝国和罗曼若夫家族的耻辱。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期间丢失的领土,做梦都想夺回,但到死都没有实现愿望。

    于是,亚历山大三世进了棺材,仇恨延续到下一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身上,随着他父亲不甘心的死去,这种仇恨情节已经无法原谅,成为尼古拉二世非要跟中华帝国对抗的理由。

    沙俄帝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跟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交战,略占便宜,但在里海跟中华帝国交战却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伤亡数万人。

    罗斯福给尼古拉二世发了密电,愿意向沙俄提供军事援助,希望沙俄帝**队可以牵制一下中华帝国,拖延中华帝国全面向美利坚报复的时间。

    一方面跟中华帝国有仇,一方面有美国人给钱给物资,于是尼古拉二世就心动了,并且立即调集大军,大举进攻中华帝国。

    此前沙俄帝国在西域战场上碰壁,于是尼古拉二世选择在西伯利亚地区开战,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大草原和蒙古大漠,便于军队展开,适合大规矩兵团交战。

    尼古拉二世是想一口吃个胖子,直接打败中华帝国,成就世界霸主地位,直接忽视了沙俄国力远远不如中华帝国的事实。

    北都,乌里雅苏台,丽宫。

    得知尼古拉二世亲自督战,调集百多万大军在西伯利亚地区展开,李卫国也来了脾气,要跟尼古拉二世面对面单挑,所以亲自抵达了北都乌里雅苏台,给中华帝国神策军官兵们鼓舞士气。

    李卫国御驾亲征,驾临蒙古草原,调集中央战区、北部战区和东北战区辖下的三十八镇神策军,总兵力80余万人,投入西伯利亚战场,准备同沙俄帝国一决高下。

    沙俄帝国虽然贫穷落后,工业实力也在列强中垫底,但沙俄帝国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表现在陆军规模的庞大。

    这一次,尼古拉二世亲自督战,沙俄陆军出动了117个步兵师,总兵力142万人,携带火炮5820门,重机枪822挺。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动员一百多万大军,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李卫国御驾亲征一次了。

    虽然李卫国这一次带的兵力只有80余万人,却都是中华帝国的常备陆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光火炮就有6400门,重机枪2400挺,战车800辆,侦察机48架。

    中华帝国神策军兵力精锐,但数量少于沙俄帝**队,所以这一次西伯利亚会战初期和中期,李卫国做的是防守打算,在会战后期进行全面反击。

    因此,神策军的火炮以75毫米步兵炮和155毫米重榴弹炮为主,战车在初期只作为机动力量保留,哪里战斗激烈或者兵力吃紧就支援哪里。

    相反,沙俄帝**的火炮虽然也有5800多门,却以进攻为主,攻城炮居多,约占据一半左右。

    这是因为中华帝国神策军以防御为主,坚固的防御工事,逼得沙俄军队不得不增加攻城炮的数量。

    这样一来,沙俄军队的野战火炮数量不足三千门,一旦进攻受挫折,将不得不在野外同中华帝**进行激战,野战炮的不足,到时候将非常吃亏。

    不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幕僚们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在中华帝国的情报系统很脆弱,并没有掌握李卫国这一次带来了多少门火炮。

    中俄西伯利亚会战的首战,发生在中俄边境的唐努乌梁海以北、柏海儿湖西南和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区,交战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作为西伯利亚会战的首战,沙俄帝国可以说出动了最强的战斗力,142万大军出动了111万人投入正面战场,剩下的兵力作为预备队。

    沙俄帝**的主攻方向是柏海儿湖西南的额尔口城,那里是西伯利亚大草原通往蒙古大漠的唯一一条通道上的关隘,中华帝国神策军唯一一座平原上的城池。

    至于其他两个方向,唐努乌梁海和大兴安岭都是崇山峻岭,中华帝国神策军在山头上修建防御工事,居高临下,据险而守,易守难攻。

    此前沙俄帝**在中华帝国西北边境藩国布哈拉汗国作战时,俄军进攻中华帝国神策军重兵防御的山地工事,吃了大亏。

    因此这一次,沙俄帝**只是在唐努乌梁海和大兴安岭各不知了二十万兵力,虽然也是进攻,却以佯攻牵制为主,主攻方向全都压在了额尔口城。

    这一点李卫国早就预料到了,所以李卫国这一次带来的八十万大军,六十万集中在额尔口城附近,另外二十万驻扎在唐努乌梁海和大兴安岭一侧。

    虽然李卫国猜对这两处地方都是俄军的佯攻方向,但也不敢大意。

    额尔口城的东边是柏海儿湖,西边是唐努乌梁海。

    时间进入十一月下旬,北半球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而西伯利亚地区更是寒冷非常。

    选择这样一个鬼天气开打,李卫国也不得不佩服尼古拉二世的任性。

    要是放在古代,冬天出兵那纯粹就是找死。

    即便放在近代,冬天出兵打仗,也是九死一生,当年拿破仑远征沙俄帝国的惨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但尼古拉二世还是这么做了,可能他以为这个时候出兵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在第一场大雪降临前,攻陷额尔口城,然后俄军就可以住在暖和的土炕屋子里过冬了。

    额尔口城镇守府,李卫国御驾亲征,抵达这里。

    第二天一大早,李卫国就顶着北方寒冷的早晨,带着一行官员和将军视察额尔口城防务。

    二十年前的额尔口城还是一个只有驻军家属的边关小城,经过二十年的大力建设,此时的额尔口城已经成为人口二十万的中等城市了。

    这些人口得益于一段时间内的中俄和平蜜月期,那时候沙俄帝国还没有加入协约国阵营,所以中俄贸易繁荣,令这座边关口岸繁荣起来。

    但如今,这里要打仗了,大部分非战斗人员已经撤离,房屋都被中华帝国官府收购,用来安置中华帝**队、后勤物资仓库等。

    昔日繁华的时候,这里建设了大量的楼房,全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号也都是特种水泥和特种钢材,令这里的建筑物非常结实。

    如果说在纽约之战中,中华帝国海军战列舰发生一发16英寸炮弹便可以炸塌一栋美国人的20层楼房,那么在额尔口城至少要三发才能做到。

    如果非要做个更贴切的比较,那就是中华的建筑物都是军工标准,美国的建筑物就只能沦为豆腐渣工程了。

    二十年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中华帝国官府对所有城市的建筑物从来不批木质房屋,老百姓一直以为这是中华帝国皇帝李卫国的死板规矩,因为当年的上海城,就是李卫国亲自下令,完全用钢筋混凝土房屋取代木屋,后来李卫国当了皇帝,这条规矩就被延续了下来,上海就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模板了。

    直到世界大战爆发后,经历了纽约之战和额尔口城之战后,人们才明白这些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到底有什么作用。

    结实,抗揍,在战争期间可以把房屋大楼当做城墙来挡敌人的子弹,当要塞工事挡敌人的炮弹,甚至残酷的炮击过后,木质结构的房屋都被炸毁和烧毁了,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却还可以遮风挡雨,让战士和平民有个地方睡觉。

    谁能如此高瞻远瞩,非李卫国莫属。

    以前李卫国做过很多看起来稀奇古怪的事情,如今正在陆续得到证实,那都是深谋远虑的措施。

    镇守府后堂行辕,李卫国正在跟军方将领们讨论军情,明月前来觐见。

    “陛下,李卫军刚刚发了来电!”

    “想必一定是海军偷袭成功,捷报来了!”

    有将领忍不住说道,已经迫不及待了。

    明月板着脸,摇摇头道:“李大人向陛下求援!”

    额……

    所有人顿时石化了。

    这尼玛什么情况?

    我们的耳朵有米有听错?

    竟然不是捷报,而是求援!

    “李大人求援?”

    “难道是没有成功?”

    “被美军围住了?”

    一群将领们纷纷咋舌,满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