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列子-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伯牙善鼓琴'170',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171',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172',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173'。吾于何逃声哉?〃
    
    
      周穆王西巡狩'174',越崑仑,不至弇山'175'。返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176',穆王荐之'177',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178',吾与若俱观之。〃越日'179':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180'。〃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181',信人也'182'。巧夫顉其颐'183',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184'。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185',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186',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187'。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188'。夫班输之云梯'189',墨翟之飞鸢'190',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191',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192'。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193'。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194',以目承牵挺'195'。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皆'196',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昌以氂悬虱于牖'197'。南面而望之'198'。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99'、朔蓬之簳射之'200',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201':〃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202',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203',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204',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205'。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206',必先为裘'207'。'汝先观吾趣'208'。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209',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涂'210',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211'。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212',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213',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214',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215'。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216',原隰之夷'217',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魏黑卵又昵嫌杀丘邴章'218',丘邴章之子来丹谋报父之仇。丹气甚猛,形甚露'219',计粒而食,顺风而趋。虽怒,不能称兵以报之'220'。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黑卵悍志绝众,力抗百夫,节骨皮肉,非人类也。延颈承刀,披胸受矢'221',鋩锷摧屈'222',而体无痕挞'223'。负其材力,视来丹犹雏鷇也'224'。来丹之友申他曰:〃子怨黑卵至矣,黑卵之易子过矣'225',将奚谋焉?〃来丹垂涕曰:〃愿子为我谋。〃申他曰:〃吾闻卫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宝剑,一童子服之'226',却三军之众,奚不请焉?〃来丹遂适卫,见孔周,执仆御之礼,请先纳妻子'227',后言所欲。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228'。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229',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将旦昧爽之交'230',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231',经物而物不疾也。三日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騞然而过'232',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233'。此三宝者,传之十二世矣,而无施于事,匣而藏之,未尝启封。〃来丹曰:〃虽然,吾必请其下者。〃孔周乃归其妻子,与斋七日,晏阴之间'234',跪而授其下剑,来丹再拜受之以归。来丹遂执剑从黑卵,时黑卵之醉偃于牖下'235',自颈至腰三斩之,黑卵不觉。来丹以黑卵之死,趣而退,遇黑卵之子于门,击之三下,如投虚。黑卵之子方笑曰:〃汝何蚩而三招予'236'?〃来丹知剑之不能杀人也,叹而归。黑卵既醒,怒其妻曰:〃醉而露我,使我嗌疾而腰急'237'。〃其子曰:〃畴昔来丹之来,遇我于门,三招我,亦使我体疾而支强'238'。彼其厌我哉'239'?〃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240',火浣之布'241'。其剑长尺有咫'242',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皇子以为无此物,传之者妄。萧叔曰:〃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注释】:
    
    
    '1'夏革……《释文》:〃革音棘。夏棘字子棘,为汤大夫。〃
    
    
    '2'纪……头绪。
    
    
    '3'有则有尽……陶鸿庆:〃'有则有尽,下'有'字亦当作'无',〃下文'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即承此言。今本误作'有尽',则非其旨矣。〃
    
    
    '4'齐州……张湛注:〃齐,中也。〃齐州,犹中国。
    
    
    '5'实……验证。
    
    
    '6'营……《释文》:〃今之柳城,古之营州,东行至海是也。〃
    
    
    '7'豳……音bīn(宾),同〃豳〃,在今陕西旬邑西。
    
    
    '8'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释文》:〃《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东泰远、西邠国、南濮铅、北祝栗谓之四极。〃王重民:〃'之',下疑本有'外'字,今本脱之。上文《汤问》'四海之外奚有',此革所答语,故云'四海四荒四极之外',《御览》一引'之'下正有'外'字。〃
    
    
    '9'练五色石……练,古〃炼〃字,五色石,王叔岷:〃《艺文类聚》六,《御览》二五一引'石'上并有'之'字,与下文句法一律,当从之。〃
    
    
    '10'共工氏……《楚辞》注:〃共工氏,名康回。〃相传为女娲氏末年的部落首领。颛顼……音zhuān(专)xū(须),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首领。
    
    
    '11'不周之山……张湛注:〃共工氏兴霸于伏羲,神农之间,其后苗裔恃其强,与颛琐争为帝。颛顼,黄帝孙。不周山在西北之极。〃
    
    
    '12'绝地维……绝,断。地维,系住大地四角的绳子。
    
    
    '13'故大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卫叔岷:〃《淮南·天文篇》、《论衡·谈天篇》'故'字并在'日'子上,与下文句法一律。〃就,趋,归。
    
    
    '14'惟……为,是。
    
    
    '15'八弦九野之水……张湛注:〃八弦,八极也。九野,天之八方中央也。〃弦,《释文》:〃弦音宏。〃则〃弦〃当作〃纮〃。
    
    
    '16'天汉……即银河。张湛注:〃世传天河与海通。〃
    
    
    '17'其上禽兽皆纯缟……陶鸿庆:〃'其上'字误复。〃王重民:〃陶说是也。《御览》三十八引正无下'其上'一字。〃缟,音gǎo(搞),白色。
    
    
    '18'珠,音gān(干),珠橛瘛
    
    
    '19'华实……华,音huǎ(花),同〃花〃。实,果实。
    
    
    '20'皆……王重民:〃《御览》三十八引无下'皆'字,盖是衍文。〃
    
    
    '21'毒……《释文》:〃毒,病也。〃
    
    
    '22'禹强……张湛注:〃《大荒经》曰:北极之神名禹强,灵龟为之使也。〃《释文》:〃《神仙传》:北方之神名禺强,号曰玄冥子。〃
    
    
    '23'而下动……《集释》:〃《藏》本、秦本、世德堂本无'而不动'三字。〃
    
    
    '24'数步……《集释》:〃'数步'北宋本作'数千',汪本从之,今从《藏》本订正。〃暨……及,到。
    
    
    '25'趣……音qū(趋),通〃趋〃。
    
    
    '26'灼……烧。数……占卦。
    
    
    '27'播迁……流离迁徙。
    
    
    '28'凭……张湛注:〃凭,大也。〃
    
    
    '29'侵……渐进。厄……音ài(爱),通'隘',狭小。
    
    
    '30'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僬侥,音jiāo(焦)yáo(摇)。王重民:〃'东'当作'西',字之误也。《淮南·地形篇》:'西南方曰僬侥。'韦昭《鲁语注》:'僬侥,西南蛮之别名。'是古者一谓僬侥在西南也。〃
    
    
    '31'冥灵……《释文》:〃冥灵,木名也,生江南,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
    
    
    '32'椿……《释文》:〃椿,木名也。一名橓。〃
    
    
    '33'蠓蚋……音měng(猛)ruì(锐)。《释文》:〃二者小飞虫也。〃
    
    
    '34'终北之北有溟海……俞樾:〃终北,国名,下文曰'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夫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其国名曰终北'是也。〃《释文》:〃《十洲记》云:水黑色谓溟海。〃《集释》:〃《藏本》、世德堂本作'终发北之北'。〃
    
    
    '35'称……相副,相称。
    
    
    '36'鲲……传说中的大鱼。
    
    
    '37'伯益……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禹的继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启夺取王位。
    
    
    '38'夷坚……张湛注:〃夷坚未闻,亦古博物者也。〃
    
    
    '39'麽虫……麽,音mó(馍),细小。
    
    
    '40'离朱、子羽……张湛注:〃离朱,黄帝时明目人,能百步望秋毫之未。子羽未闻。〃眦……音zì(自),眼眶。
    
    
    '41'俞、师旷……张湛注:〃俞未闻也。师旷,晋平公时人,夏革无缘得称之,此后着书记事者润益其辞耳。〃敗魖hì(至),搔爬。俛……〃俯〃的异体字。
    
    
    '42'空峒……又作〃崆峒〃,山名,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六十里。
    
    
    '43'心死形废……张湛注:〃所谓心同死灰,形若槁木。〃
    
    
    '44'砰然……砰,音pēng(烹),象声词,声音很大。
    
    
    '45'櫾……音yòu(又),同〃柚〃,似橘而大,皮厚,味酸。
    
    
    '46'冬生……王重民:〃'生'当作'青',字之误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橘抽芬芳。'正义曰:'小曰橘,大曰柚。树有刺,冬不调,叶青。'是櫾树叶青,经冬不调,故《列子》曰'碧树而冬青'也。〃王叔岷:〃《记纂渊海》九二引亦作'青'。〃
    
    
    '47'已愤厥之疾……已,使病愈。王叔岷:〃'厥'乃'瘚'之借字。《说文》:瘚,屰(逆)气也。〃
    
    
    '48'渡淮而北而化为枳……枳,音zhì(只),亦称〃臭橘〃。橘柚均生于江南,过去不能过江,更不能过淮河,在淮河以北栽种便变为枳,不能食用了。
    
    
    '49'鸜鹆……音qú(渠)yù(欲),亦作〃鸲鹆〃,鸟名,即八哥。济……水名,源出河南王屋山,东北流入海,今下游为黄河所占。
    
    
    '50'貉……音hé(和),又称〃狗獾〃。汶……水名,出山东莱县东北原山,入运河。
    
    
    '51'性钧已……《释文》:〃一本云:情性钧已。〃王叔岷:〃有情字是。'情性钧已'与上'形气异也'对文。〃
    
    
    '52'太形、王屋二山……张湛注:〃'形',当作'行'。太行在河内野王具,王屋在河东垣县。〃
    
    
    '53'冀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
    
    
    '54'河阳……邑名,春秋属晋国,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35里。
    
    
    '55'惩……《释文》:〃《韩诗外传》云:惩,苦也。〃
    
    
    '56'迂……迂曲,绕远路。
    
    
    '57'豫……古九州之一,今河南省地区。
    
    
    '58'汉阴……汉,水名,主干在湖北,流入长江。阴,水的南岸。
    
    
    '59'杂然……杂,都,共同。杂然,同声貌。
    
    
    '60'魁父之丘……张湛注:〃魁父,小山也,在陈留界。
    
    
    '61'隐土……《淮南子·地形训》:〃东北薄州曰隐土。〃
    
    
    '62'龀……音chèn(趁),儿童换齿,因指童年。旧说男八岁,女七岁换齿。
    
    
    '63'跳……跳跃。《汉书·高帝纪》:〃汉王跳。〃晋灼曰:〃跳,独出意也。〃本文作此解亦可通。
    
    
    '64'彻……通。
    
    
    '65'苦……《道藏》本、《释文》本、吉府本均作〃若〃,当据改。
    
    
    '66'操蛇之神……张湛注:〃《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
    
    
    '67'一厝朔东……厝,音cuò(错),安置。朔,地名,当今山西北部。
    
    
    '68'雍……古九州之一,在今陕西、甘肃二省及青海一部分地区。
    
    
    '69'陇断……断面高的岗垄,本文指山岗。
    
    
    '70'夸父……《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夸父,神兽也。〃《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夸父者,盖神人之名也。〃
    
    
    '71'隅谷……张湛注:〃隅谷,虞渊也,日所入。〃
    
    
    '72'浸……浸润。
    
    
    '73'邓林……《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邓犹木也。〃王叔岷:〃《草堂诗笺补遗》十、《记纂渊海》九、《事文类聚·前集》二引并不叠'邓林'二字,疑衍。〃弥……远。
    
    
    '74'六合……天地和四方。
    
    
    '75'要之以太岁……杨伯峻:〃太岁即木星,木星公转周期为十一八六年,古人误以为十二年,于是分黄道带为十二次,每年经过一次,故云要之以太岁。要,约也。〃可供参考。古代以太岁纪年,太岁则为一年的纲要,故也可释为纲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