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锌溃骸坝幸恢智槿そ行郎停俏以偌蛹妇洌戊涡攵云刑幔牡揭獾缴癜踩弧!�
第七章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更新时间2013…12…5 17:25:27 字数:9814
今日是正月十三,那么还有两天是元宵了,也不知道这个时代会不会有元宵节的存在呢。按照《红楼梦》里说的,元宵节元春省亲,说明元宵节最适合探亲了。说起来,宛兰也有半年没有回娘家,怪想家的了。
不管这个元宵节过不过,吃汤圆一定是必须的了。做好了汤圆,就让给爹和二夫人尝尝鲜,到时说一声省亲的事就好了。
回想以前在家包汤圆时的情节,宛兰便胸有成足了。唯一的烦恼便是所需的材料这个时代有没有。不过幸好的是糯米和芝麻都刚从别的地方买过来,现在就差动手了。
听说少夫人又要整出新花样,很多下人都愿意帮忙。宛兰吩咐下人先将糯米、花生和芝麻磨碎磨细。接下来将黑芝麻和花生炒熟并冷却,加入油,搅拌均匀。然后在糯米粉中一点点倒入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宛兰教下人们拍扁一张张糯米面皮,捏成中间厚四边薄,放入黑芝麻馅,用手的虎口处收口、然后揉圆,一个个汤圆就做好了。最后嘛,锅里放水,沸腾后下入汤圆,盛起来就可以了。
下人们都忍不住尝几个,都说不错,以前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宛兰也尝了一下,是有点淡了,糯米有点粗糙,不过还算过得去。
晚饭过后,大家听说宛兰又弄出新的饭后甜点,都不敢先行回屋,即使是平常最严肃的大夫人,也不断的催促着。汤圆上好之后,大家不敢相信这小小的白色团子就是今晚的甜点。大家尝了一口,瞬间由失望转变为惊喜,脸上笑开了花,嘴上赞不绝口。
宛兰笑了笑说道:“我那边有个习俗,正月十五有个叫元宵节的东西,一般是要挂花灯啊什么的,最出名的就是这个叫汤圆的东西,是寓意合家团圆的。”
“真是好寓意啊!素儿做出的东西是既新奇又有好象征,实在是我们的好儿媳啊!”爹赞道。
宛兰借机说道:“所以我想——我想回娘家几天,毕竟我也好多久没回去了,怪想念我爹娘的。所以希望爹批准。”
“原来是为了这事才给我们做这个白色团子啊!看在你这份心上,哪有不同意的理啊!”大夫人边吃边说道。
“这样啊!那我以后有空了就经常做给大家吃哈。”宛兰高兴道,“还有一个请求,我想让夫君跟我一起回娘家行吗?”
“说的在理,堂儿也应该见见你的爹娘了。”二夫人同意道:“反正堂儿在马场住,也不在乎少这几天。既然是省亲,那自然要多带点东西表示心意。”
*
第二天早上,宛兰做好汤圆,给蒋堂捎上一点。
这次,蒋堂规矩点了,懂得点收拾了,不会像之前那样脏乱差。作为奖励,蒋堂吃起汤圆格外香。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我想回娘家。”宛兰看着蒋堂大快朵颐的吃着,微笑的说道。
“元宵节是什么啊?”蒋堂猴急着吃着香喷喷的汤圆,却被烫得哇哇大叫,又不肯吐出来。
“元宵节就是一种节日,因为明晚的月亮将是一年当中第一次变圆的时候,到那时就要放花灯啊吃汤圆啊。”宛兰解释道,突然批评他,“喂喂喂,重点不是元宵节,重点就在于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娘家一趟见见我爹娘呢。不过,你的话也不管用,你还是得跟着我回去。”
“真香啊——”蒋堂赞道:“能不能再来一碗。”
宛兰走到他面前,揪着他耳朵,“你有没有听清重点呢?要不要和我一起回娘家一趟见见我爹娘?”
蒋堂躲闪到一旁,“既然都吃了你的东西了,哪有拒绝的道理。在马场也没有我什么事,姑且跟你回趟娘家,见见你爹娘啊。”
*
下午,蒋堂便乖乖的跟着宛兰出了马场,回娘家去了。
“到底还有多远啊?”蒋堂不断地捶肩捶腰,一副要死的样儿。
“快到了快到了。我都没嫌东嫌西的。”宛兰不耐烦的安慰道,人却大踏步走在前面。
蒋堂跟了上来,“你说了好多次快到了,结果都没有到啊。还不如做轿子呢……”
“趁早打住,如果做轿子,我怕吓着我爹娘了。”宛兰没好气的打断他的话,“你看到前面那个村门了吗?就真的真的到了。”
越是靠近村庄,宛兰越是紧张。她对这个小村庄充满了回忆,因而才会有种激动这种复杂的心情。进了这个村庄,几个闲着的妇女过来跟宛兰打声招呼,看到她身后的蒋堂,也是议论纷纷。
“素儿,你回来了。”
熟悉的声音响起,宛兰有些激动,经过那些人,看到前面那沧桑却精神倍加的妇女,高兴的扑到她怀里,“娘,素儿回来了。”
蒋堂也走上前,叫道:“娘”
娘看到蒋堂,万分激动,“这不是蒋府的二少爷嘛,真是贵客啊,我们素儿嫁给你,真是她的福分啊。都傻站着干什么,赶快进屋。”
娘领着蒋堂和宛兰走到村末尾,一座崭新的楼房矗立在面前。娘高兴的说道:“这是我们自己建造的新房,都上来吧。姑爷啊,这房子比不得蒋府,这段时间就委屈你啦。”
这二层的木楼果然比之前气派,尤其是一层底下养了几只大肥猪——常说,看一个家富不富裕,就看有没有养猪,有养猪那就一定算是富裕的,所以“家”字的构成是带了个“猪”。上了木头做成的阶梯,走在木质的走廊,推开了门,看到三个宽敞的房间,果然都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娘,这修得可真豪华啊,花了不少时间吧。”宛兰称赞道。
“都是乡亲帮的忙,不然哪有这么快。如果还住在你王大叔那里,那这次岂不是要慢待姑爷了?”娘笑得合不拢嘴,“快到晚餐时间了,你爹还有姐也快回来了。”
“妹妹啊——”
说曹操曹操就到,姐姐和爹出现在家门口,看到半年没见的妹妹回来了,欣喜得不得了。
“这就是二少爷吧,快到里面坐坐。”爹赶忙让蒋堂坐进里面,然后催促娘赶紧做饭。“招待不周,请别见怪啊。明天就杀个猪,给你们尝尝。”
“不妨事,不妨事。这已经很好了。”蒋堂笑着推却道。
“既然大家都在一起啦,晚上我就做个汤圆给大家一边赏月一边吃。”宛兰立马高兴提议道。
“你这孩子,还会做东西吃啊。没嫁之前不都啥都不做吗?”娘不禁“吐槽”道。
“娘,你就让妹妹做吧。也好让大家挑挑毛病。”姐姐苏玉逗弄宛兰。
爹清清嗓子说道:“今天,素儿和少爷回来,是一件高兴事。其实还有一件喜庆的事,说给你们听听,也高兴高兴。”
“那是什么事啊?”蒋堂问道。
“是啊,你就别吊大家胃口了。”宛兰撒娇道。
“爹,还是我说吧。”姐姐苏玉淡淡的说道,“有人提亲了。”
宛兰大吃一惊,转而喜笑颜开,“姐姐,你终于要嫁出去啦!到底是哪户人家啊?什么时候的事啊?然后什么时候结婚呢?”
“你这孩子,一下问那么多,你姐哪可能回答得过来啊。”娘假装责怪道,然后一一解释:“是一个姓王的人家,家里殷实,只有一个宝贝儿子,除了有点爱喝酒的小毛病,其他我和你爹都挺满意的。现在问名送八字也过了,现在应该是纳吉请示吉凶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八字相冲等问题,等那户人家送上聘礼,算是约定嫁过去了。如果一切顺利,最迟两个月,你姐就嫁人啦!”
“时间过得好快啊,去年办素儿的婚事,今年就办她姐姐的了。女儿终于要嫁人咯,我们两个老的,也清闲啦。”爹豁达的笑着。
“你们聊着,我去做饭。”姐姐苏玉起身,淡淡的笑着,走出屋子。
宛兰也很疑惑,“姐姐这是怎么了,好像一点也不高兴啊。莫非她对这亲事有什么不满的吗?”
“女孩家家的有啥不满的。”爹咕噜咕噜的喝着水,满不在乎的说道,“或许是怕嫁出去了没人照顾我们二老。哼,我们有什么好照顾的。”
宛兰心里释然,姐姐一向孝顺,有点伤心是有点正常,哪个出嫁的女儿不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
晚上,宛兰将带好的材料拿出来,做好一碗碗的汤圆,做为大家今晚的夜宵。正好,月亮也出来了。
今日是正月十四,明天才是月亮最圆最大的时候,不过现在大家聚在一起吃汤圆,吃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
“这白色的团子可真是好吃,吃起来甜甜的,素儿,你上哪学来的啊,赶明儿可得好好的教教娘啊。”娘吃的津津有味,想来拜师。
“那是,我是天生就会。至于怎么做嘛,那就保密咯。”宛兰故意闭口不传授。
“你跟你娘还来这招啊,素儿,你可真够坏的。”爹哈哈笑道。
蒋堂已经吃到见底了,看到旁边的苏玉没有吃几个,疑惑道:‘你怎么不多吃几个?可好吃了!你怎么有点心神不宁的样子。”
宛兰也发觉姐姐的不对劲,关心的问道:“姐姐,你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这么心不在焉的,都没有听你说一句话咧。”
苏玉抬头看看月亮,又看看村头,放下手中的碗,淡淡的笑道:“我没事的,只是吃得有点腻了,我出去走一走,就好多了。你们慢慢赏月和吃东西吧。”
看着姐姐远去的背影,宛兰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顶多能感觉姐姐对这婚事不是很感冒,有种哀伤的情绪在里面。希望只是舍不得爹娘才这样的。
吃饱汤圆,大家又赏了会儿月。爹娘想要回屋休息时,蒋堂说吃得太饱,想出去走走。
村子里的人早就睡下了,留下那黑漆漆的屋影以及被月光照亮的小路。两人沿着河岸,慢慢的向村头走去。月光照在河水上,河水波光粼粼,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真是一副既平凡又珍贵的画卷。
“你以前就住在这里吗?”蒋堂问道。
“这不是明摆着的废话嘛。怎么你有意见啊?”宛兰质疑道。
“不是,就是感觉有点点不习惯呵呵。”蒋堂讪笑道。
宛兰冷笑道:“你这个少爷啊,这翻新过后的家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以前住的时候那可破烂了。看到那边那个空地没,我嫁给你之前,曾遭遇过一场大火。唉——如果没有大火,说不定我就不嫁给你了。”
蒋堂幸灾乐祸道:“这么说,连老天都希望你遇到我了,才让你遭遇一场大火。”
“赶紧打住,没你这么称赞的。”宛兰嘟着嘴,“我还不想嫁给你呢,我喜欢的人又不是你呵呵。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自己最喜欢的人在一起。”
蒋堂很是无语,“你喜欢的人不就是我嘛……”
“趁此打住啊,我是被迫的啊,要是喜欢的人是你,我还用得着这么伤神吗?我忘说了,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离开蒋家,跟心爱的人在一起——绝对不是你——幸福的生活下去。就如此的简单,但碰上你之后却变得如此艰难。”宛兰抱怨道。
“别这样嘛,大不了我跟你去外面住。”蒋堂继续缠着她。
“饶了我吧——”宛兰正想解释,看到村头有两个人影,心想这时候大家都睡觉了,谁会在那里鬼鬼祟祟的呢?宛兰吩咐蒋堂小心翼翼的靠过去,看到底是何人。
到了附近的一棵树,模模糊糊的还能看清。宛兰有些不大相信,居然会是姐姐苏玉,那另一个男的是谁?
“怎么这时候才来啊?大家都快睡觉了,有话赶紧说吧。”姐姐漫不经心的说着,似乎是在责怪。
那男的有些焦急,“我之前在帮师傅磨药粉,先不说这个了,你告诉我,你爹娘是不是答应你和那王家的婚事了!你倒是说啊!”
“是的。”姐姐回答,“父母之命不可违抗,你还是趁早回去吧。”
男子急切的说道:“什么父母之命啊?你爹娘是不是看中那个王家的钱财了。是——王家的确有些富裕,可我也听说了,王家的儿子成天酗酒,不做事。我担心你嫁过去,会——会……”
“唉——算了吧,婚事差不多也定下来了,如果不嫁,爹娘的面子往哪搁。”姐姐说道:“川芎'xiōng',我很感谢你这一年来对我的关心,也明白你的心意。爹娘的一片苦心我也得顾全,在此,我希望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女子。”
蒋堂和宛兰躲在树后,都听清了刚才的话,不由得有些惊讶。姐姐对于这个婚事不感冒,恐怕是由于这个叫川芎的男子吧。这么说姐姐早在一年前就有喜欢的人了。
那叫川芎的男子说:“你都没让你爹娘见过我呢,改变主意也是可能的。要不明天我就去见见……”
“不用了,我想爹娘也不会同意的。道理也是明摆着的。”姐姐婉拒。
川芎很是生气,“是不是嫌我穷?我爹娘早死,从小跟着养父,之后跟师傅学医。我做人清清白白,也没有亏待过你。那王家不就是有一点小钱吗?玉儿,你要搞清楚,你要嫁给什么样的人你自己明白。我知道你有个妹妹,半年前嫁入富商蒋家,你爹娘是不是因为这样,也更加希望你也嫁个有钱的人家?”
听到这句话,宛兰狠狠的瞪着蒋堂,蒋堂则一脸无辜的看着她。
“你不必多言,我们还是尽量不要见面了。”姐姐转头要走,却被川芎拉住。
“我是真的喜欢你,为何一定要听那父母之命,难道自己的命不能掌握吗?我求你了,明天你就让我见见你爹娘吧。”
姐姐没有说话,用手擦擦脸庞,转身离去。而那川芎仍不服气,“我明天还会来的,记得让我见见你爹娘!”
见两人远去了,蒋堂和宛兰才从阴暗的树后走出来。
“原来还有这档的事情啊。我得劝劝我姐姐,让她好好的跟这个叫川芎的男子过下去。”宛兰拉着蒋堂的手往家赶。
蒋堂说道:“你还是别那么激动吧。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劝的,顺其自然挺好。我倒觉得你姐姐嫁到那王家还不错,至少你爹娘也放心了。”
“你懂什么,如果嫁给的是一个不爱自己的人,那肯定煎熬。你没有听到那川芎说的吗?那个王家的儿子还天天喝酒,品行不佳,那我姐姐嫁过去了,不就是天天受苦受罪嘛。”宛兰愤怒道。
“你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事情还没发生,你怎么知道后果会如你说的那般严重呀。”蒋堂不服气的反驳道:“你自己不也是嫁到我们蒋家了吗?你看你要什么有什么,你爹娘也不用操心你受苦的事情。”
宛兰放开他的手,正色道:“你又怎么知道我没受苦了,我被你家祸害得还少么?被红灵跟踪,被大娘羞辱。我还不如跟一个我心爱的人在一起,至少简单,没那么多阴谋诡计。”
听到刚才那番对话,让宛兰想起了她和千亿的种种,就是在这种爹娘之命不可违抗下错过的——刚要反抗就遭到爹的一巴掌,得到聘礼后又催促她尽早完婚逼得她要离家出走。外人看到的只是光鲜美丽,但内心深处有多少的落寞和害怕。宛兰每次都陷入两难的境地,是要离开蒋府跟千亿在一起,还是维持现状,跟蒋府里的人斗智斗勇,斗得尸骨无存。有太多的父母之命不可违,又又太多的有**被摧残。想起和千亿错过的缘分,宛兰就觉得遗憾——或许千亿还不知道宛兰的这份情意,但假以时日说不定就明白了,只是还没有开始就被爹娘的贪财之心给断送。
“总之,我不会让姐姐在重蹈我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