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新军事变革的思考。
一、救灾行动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进步和战略空运能力的巨大不足
无论是5000米高原丛林雨雾复杂条件下的冒死盲降,还是崎岖山路20个小时强行军90公里,救灾行动中这一系列实例,无不有力证明中国军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政治优势一直是中国军队夸耀于世的资本。这一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里铸就的传家宝,历经改革开放和漫长的和平年景,在此次赈灾中依然光芒不减,在赢得举世称赞的同时,也向未来的潜在对手展现了一种强大的心理震慑力。
但政治或精神优势的耀眼光芒并不能全部遮掩军队装备和技术能力的缺陷。从现代及未来战争的战略角度,观察整个抗震救灾中调兵遣将的行动,我们再一次深切感到军队空中机动能力的重要和我军的不足。
此次汶川救灾,中国军队反应迅速,几十分钟后即发出抗震救灾的第一道命令。作为此次抗震救灾总指挥的*总理率先从空中快速抵达震区,接着国家紧急征用民航力量,陆续将救灾人员和物资运抵灾区。空降兵部队在灾区投下侦察分队、军用手机和其他物质,无人机、预警机还不间断地侦察灾区,随时提供各种情报供指挥部决策参考。100多架各种型号的直升机,开辟了空中生命通道。后期面对堰塞湖威胁,空军轰炸机部队又随时待命出动。可以说,空中力量不仅确保了此次抗震救灾行动的快速性和有效性,还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统帅部从总体上宏观把握震区全局情势。对比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主要使用步兵部队徒步开进的做法,此次汶川紧急救灾行动,反映了中国高层全新的用兵思路:那就是更加注重使用空中力量。这是符合现代军事力量运用原则的。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快,时间短。首先想到使用空中力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空中快速机动能力,反映了中国军队在过去二十年新军事变革中,在观念上有了相当程度的突破,在新装备建设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军队整体上大型运输机缺乏和战略空运手段使用不熟练、战场建设准备不足的弱点,也在此次救灾中暴露无遗。中国军队和武警在此次救灾行动中动用兵力10余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依靠铁路和机械化地面开进的。在理想状态下,这些地面开进的部队和大型机械,都应该由战略空运迅速抵达灾区,显然,我们目前没有这个能力。能够直接投送大量兵员的是空降兵部队,不幸的是,空降兵虽然规模庞大,却全部是伞降型。由于震区为高原复杂山地,加之大雨浓雾的气象,没有通信和地面引导,使大规模伞降根本不可能。大量空降兵因此只能和普通步兵一样乘坐运输机直接飞抵机场。国家紧急征用民航力量,使空运平台可以短期得到保障,但机场缺乏的问题却无法立即解决。由于平时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战备机场,部队对紧急开辟临时野战机场作业不熟练,使为数不多的军用运输机也无法抵近降落,而必须使用民航机场,这就造成少数民航机场的拥堵及饱和,使少量的国家空中投送力量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民航机并非专为救灾设计,无法装载大型机械,军用运输机载重量也不够,使先期到达的救援人员只能依靠双手进行简单救援,也在次要层面上延伸着战略空运能力的不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2)
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有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军未来要增加大型运输机和大型直升机装备,以应对非军事行动。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角。战略空运能力建设,不能只盯着非军事行动,事实上那是一支大国军队现代化的主要外观。近20年来所有的所谓信息化战争,从外观上看起来,无一不是以空中力量为主进行的。战争准备期间,是大型运输机把部队和其他作战物资运抵战区附近;战争开始,主要是各种作战飞机执行各个层次的任务。如需进行地面作战,再由以武装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现代陆军出动。信息化的实质,空中化的外表,构成现代化战争的基本形态。世界军界公认,信息化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之上的,但这个机械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而是空中机械化。一支没有空中机械化能力的军队,是没有资格谈论信息化的,充其量只是一支“现代大型游击队”而已。而这个“空中机动能力”概念指的不仅仅是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等运输平台,而是包括所有需要“机动”的系统。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未来战争将主要依托空中通道,进行各种作战行动。包括后勤保障和其他系统在内的军队作战体系建设,一切都要从空中视角去俯察和布局。只有放在这样一个大局下,对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的统筹才是科学的。由于此次救灾行动不涉及对抗,故本文不探讨空中作战的其他内涵。
提高战略空运能力,不仅要多装备大型空中运输平台,还要特别注重开辟野战机场能力的提高。美、俄军队装备的大型运输机,都具有短距起降的优良性能,其军队也都具备快速开辟机降场地的能力。我们的空降兵部队非常重视单兵跳伞技术,但对开辟野战机场这一战略能力却相当忽略。汶川救灾行动表明,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中国空降兵此次在近5000米高度上盲投伞兵;创造了世界伞兵史上的奇迹,但是这一悲壮的事实也无意间露出了伞降型空降兵的软肋——过于受地形、气象和导航等条件的制约。如果加上现代化战争空中远程战机、巡航导弹威胁和地面密集防空火力及电磁信息对抗的背景,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的推论更容易理解。笔者在专门的论述中已经证明了伞兵大规模使用是军事史上一次失败的创新,大编制伞兵部队是现代武装力量中的无效成分。此次救灾,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而机降不仅被历次战争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也是未来战争对地面部队机动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清楚,21世纪的战争是围绕资源来设计的,到境外争夺和保卫资源,是大国军队的基本使命。谁不明白这一点,谁就是在重演守株待兔和二战中法军在马其诺防线坐以待毙的故事。今天,粮食、原油、矿产、木材,几乎所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无不疯狂飙升,英美等国争南极,俄美加等国试图瓜分北极,说到底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夺未来的口粮。自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掠夺和占有资源,就一直是战争的核心。未来这一核心不仅不会改变,还会更加突出。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先进国家对资源的消耗以空前的加速度进行,后发崛起的大国,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源支撑现代化进程。狼越来越多,肉越来越少,南北极的争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预示了新一轮的地理大发现已经开始,伴随而来的新型战争还用说吗? 。 想看书来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3)
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军队奉行防御战略。我们不会出去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争夺,但保卫我们自己远海的资源权益不被掠夺,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也需要拥有基本的远征能力。笔者早就呼吁,要对我军武装力量进行基本职能的划分。保卫本土不受地面入侵,只靠核力量和预备役部队、民兵即可以担负;我三大常备军种,一律应该进行“远征型”改造,变现在整体的传统陆军形态,为海空复合型新式军队。对于空军,远征能力主要是大区域的情报、通信及精确定位系统(这一般由卫星和预警机来完成)和加油机、海外飞行基地保障下的远程作战平台;对于海军,远征能力主要是由航空母舰集群来体现的,否则现代海军的防御和攻击能力无法超越陆基航空兵的航程;对于陆军,远征能力主要是指其跨越自然障碍的空中机动能力,一是战略空运(由大型运输机实现战略方向的整体大规模兵员、兵器的机动);二是战区的直接突击能力,这主要是由成建制的武装直升机部队来完成。
很显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新型军队建设任重道远。
二、中国陆军需要成建制、成系统的现代化空中突击部队
此次救灾另一个让所有人都深感痛楚的地方,是直升机部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一些国内媒体称“中国还是一个直升机小国”,隐伏在这句话后面的直接注释是,我陆军的现代化程度还很低。
百余架直升机相对于1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域和众多需要救助、安置的人员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这已经是中国能够集中的最大数量了。灾区泥石流道路中断,人员前进困难,让直升机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而由于直升机数量少,使大批乘火车和运输机到达灾区附近机场的救援人员无法直接飞抵灾区中心地带,不得不依靠双腿进行艰苦卓绝的强行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救援行动的及早展开。这也是现代战争中我们无法避免的场景:以前我们是用双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未来我们还要用双腿和敌人的双翅赛跑。相比于美军在作战中几乎要多少直升机就有多少的情形,我们不能不心生焦急。而一架米…171直升机在后期救援行动中的失事,还暴露出现行直升机型号、性能单一的问题。显然,在地形复杂、气象恶劣的川北地区执行任务,需要装备地形匹配装置和能穿越雨雾的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种直升机。
近20年来的现代局部战争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现代战场上陆军的核心和标志性装备已不再是在地面爬行的坦克,而是能在天上飞行的坦克——武装直升机。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各型飞机4000余架,其中直升机就有1677架。美国陆军认为:“未来,能否利用地面机动部队上空最低一层的作战空间,是战斗胜负的关键。作战双方谁失去‘一树之高’优势,谁就无法赢得陆战的胜利。”在美军的条令里,美国陆军又提出“把陆军航空兵归于一切战略、战役和战术行动中,是赢得现代战争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正是由于直升机的参战,才有了垂直登陆样式的发展,才使传统登陆战攻击方第一次比防守方占据主动。军队的战力主要是由机动能力和火力体现,其中机动能力又是第一位的。美国军队为什么今天可以随意进行跨洲际作战?那就是因为它的全球机动能力。美军依靠空海军实现战略机动,由凭借武装直升机群实现战区快速机动。今天各国军队都在喊信息化,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利用强大的感知能力和快速打击能力,限制和消灭敌人的机动能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4)
未来战争对军队的基本要求,就是快速机动。没有陆军的快速机动,就没有三军一体化作战,而实现快速机动的基本手段便是取道没有任何自然障碍的空中。当今各世界军事列强中,除美军之外,俄军、日军和欧洲大国的军队,都非常重视陆军的空中化建设。而这些国家的信息化,正是建立在已经基本实现了军队空中化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透过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万花筒看陆军,我们可以发现“飞行化”已经成为21世纪新陆军的必由之路。观察和判断当今世界大国陆军的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指标,或者说区分现代新型陆军和传统陆军的主要特征,就是看它拥有多少数量和系列的武装直升机。这也和二战时期判断一个国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的指标是看它拥有多少坦克一样。武装直升机的指标,从静态观察体现的不过是陆军的空中机动能力和火力打击方式,其实质却是过时与先进的“天地”之别。当前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约有3万多架军用直升机,而美军就占了1万架,还有很多国家的军用直升机是美国制造的。美军装备的直升机不仅性能最先进,数量最多,而且种类最齐全。从20世纪60年代,美军已经开始并完成陆军的飞行化改造。到今天,受益于信息技术的提升,早已离开地面的美国陆军,已经是其飞行化大军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再也不能从一个地面军种的局部眼光看待它了。中国虽然从1986年就成立了陆军航空兵,但受限于国家薄弱的直升机生产能力,即使算上购买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且性能单一,其他各军兵种就更少。
此次汶川救灾行动,对我军未来建设最重要的启示是,陆军需要成建制、成系统的现代化空中骑兵。笔者所说的空中骑兵,是类似于美国空中突击师的武装直升机军团。现在我军撒胡椒面似的分散配属各大军区陆军航空兵的做法,有点类似于一战后法军将坦克分散配属步兵做移动碉堡。但二战中德军集群坦克的威力证明,对于突击性兵器,还是应该集中使用,才能形成爆发力。但是简单地把目前分散的陆航团集中起来,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组成空中骑兵师或旅,原因在于这些陆航团都是相同的机种和编制,无法进行功能组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中骑兵师旅应该是像现有的装甲师旅一样,拥有各种功能的直升机,比如侦察直升机,通信联络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对地、对空攻击直升机,特种直升机等等。
三、思考:为什么我军装备的直升机如此之少
陆军是中国军队的主体。目前中国军队现代化速度不快的原因,正是因为陆军的步伐跟不上,因为陆军始终飞不起来。这不仅使一般的空陆战略协同难以实现,海陆协同更是无法想象。它让我们思考并追问:为什么我们军队装备的直升机如此之少?
有学者评论:此次汶川地震大救援,从直升机数量的缺少和性能的缺陷,让人们看到中国军事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一个重大战略缺陷。这种缺陷,归根到底是中国国家战略规划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不足,导致中国航空工业无力提供足够的空中平台。这直接导致军队的空中机械化——即现代化程度太低,基本上还是一支20世纪初的军队形态。从经济社会角度观察,大飞机和直升机少的问题是我们国家核心产业空心化和建设布局不平衡问题的反映。我们没有堪比欧、美、俄罗斯等国的传统工业基础,更没有可以比肩的现代工业基础。我们的GDP在世界名列第三,但那是房地产、纺织业和玩具、烟酒等低技术产业的贡献。这些充填GDP的东西,不足以构成国家的真正实力。大地震告诉我们,一旦战争来临,真正可以依赖的还是国家的战略制造业。新中国成立已近60年,一直没有造出大飞机,也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直升机工业。中国航空工业的现状让中国空军无力高扬沉重的翅膀,也让中国陆军严重地落后于当今世界军事列强。灾难再一次让我们看清了航空工业等战略产业的重要性。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希望这次大地震能震醒顶层设计部门的头脑,能让国民从自欺欺人的GDP数字中清醒过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5)
但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缓慢,中国军队装备直升机数量少、性能单一的问题,也有军队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军队在现代化发展设计上,没有把焦点真正对准现代化。我们的目光老是盯着地面战——一相情愿地设想用地面部队进行地面决战,只重视发展地面大战的装备,而偏偏我们的“人民战争”理论又为某些不愿探索未来的人提供了思想懒惰的“借口”。既然是国土防御“人民战争”,不需要我们跨越高山、海洋和天空主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