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与大孤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梦 与大孤山-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键的一句是:“是非者自站地步处”。是者、非者为谁呢?正看为非,反看为是。正看宝钗、黛玉是大家闺秀,反看则是曹家的先人。脂砚斋明白曹雪芹在书中通过宝玉续《庄子》来启发读者,只有“胠箧”,去掉原来的规矩,人们就可明道理,懂是非。《红楼梦》的读法和《外篇&;#8226;胠箧》一样,只有去掉表面文字的框框,才能明白《红楼梦》每个字、每句话的真正意思,才能看懂此书。所以他和曹雪芹书里书外、一唱一和。这样的批语书中(八十回)比比皆是。

  上述这段批语是露微意,真正大关键处,脂砚斋这样的微意也不肯露出半分。           

  (三)、单纯文学批语

  脂砚斋的批语中,单纯文学批语占了一定的数量。例如,甲戌本第一回有这样一段眉批: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这是比较典型的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评语。这里有两方面评论;一是对写作艺术手法的评论。二是对作者用隐寓的艺术手法的评论。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占主导地位,其例子很多,不再例举。下面看第一种的一个例子:

  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中,湘云补诗一段,

  “史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册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旁批曰:“可见越是好文字,不管怎样就有了。越用工夫,越讲究笔墨,终成涂鸦”。

  从这段批语里,我们可以看出脂砚斋只是就作文法进行了议论,这是脂批另一个特点。

  上述,主要是提醒大家在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时,要有区别地看待、分析脂批的内容,这样才能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才能伴读成功。

  总之,本人浅显地讲了四个问题,有人会说讲得不透。是的,这里只是简单谈了一点个人体会,不一定全对,而解开的谜底也没有亮出来,望大家原谅。曹雪芹是名贯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文学家,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合适的场合,郑重地公布《红楼梦》中最深奥之谜的谜底。这样就可以在表示我们对曹雪芹无比崇敬的心情的同时,让广大读者在同一时刻分享本人的解味成果。想来,这应当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通过这个途径,让更多的红学爱好者掌握阅读《红楼梦》的基本方法,以促进红学研究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全面地解开《红楼梦》之谜。最后,让我们迎接红学研究新历程的到来,得以领略另一部《红楼梦》——解味“影伙从”还原返真《红楼梦》的神采!

  该文要点登在“辽宁日报”1998年1月8日第六版上。全文刊登在《红楼》杂志2000年第一期上。本次收入《海角丛书》作了必要的修改。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曹雪芹祖籍与宗族
曹雪芹的祖籍与宗族

  
  曹雪芹的祖籍是当今“红学”研究的一个焦点,由这个焦点引发的争论已经很多年了,至今在红学界却仍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我们掌握曹家史料太少,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说明这个问题。二是,我们仍把《红楼梦》单纯看作文学作品,不承认曹雪芹把曹家的“真事隐”在书中,这就为解决该问题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为了解开《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祖籍之谜,多年来笔者对《红楼梦》作了潜心研究:研究曹雪芹写这部书的动机、宗旨和构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一定的收获。在庆祝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因感叹曹雪芹的“红楼梦”想至今未实现,便写了《也谈红楼梦》一文,简单的介绍了《红楼梦》一书的构成和宗旨。

  笔者因为:《红楼梦》一书是用小说体裁撰写的历史和文体解读方式有机合成的论述著作。其写作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也而二牍”(影伙从),也常常采取“一手三牍”的特殊写作手法。其主旨是谈“亲”(情)和曹家百年历史及社会背景。这个“亲”(情)的历史则全部是用“密码”来写成的。而一个用“密码”写成的书,如果没有“解码器”,是很难读懂、弄通它的真正含义的。《红楼梦》用“密码”记载了曹雪芹的祖籍及家族的历史(这个家族的历史是和当时社会以及朝廷有着密切关连的历史)。因此,我们只能运用“解码器”来解读《红楼梦》,这样,书中用“密码”记载的曹雪芹的祖籍之谜就可以大白于天下了。在“也谈《红楼梦》”一文中,对这个专题作了简要表述。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分四个方面谈谈:

  一、曹雪芹的祖籍写在《红楼梦》中

  曹雪芹的祖籍,在官方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曹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史料缺口。曹家在清&;#8226;康熙年间是荣耀显贵之族,为什么曹玺的祖籍记载是那样的简单而不确切呢?这正是《红楼梦》要回答的问题。要想在《红楼梦》中得到答案,就要会读《红楼梦》。怎样读?其主要方法,就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谈到的宝玉和秦钟“伴读”的方法,即用“一手二牍”的方式解读《红楼梦》。这个解法的基本条件是“秦钟”和“智能”结合,这样,就需要了解“秦钟”和“智能”的含义,才能有效地破译出这部书隐寓的内容。本人不敢自喻“秦钟”,也不敢自诩“智能”,只能按脂砚斋和曹雪芹指示的方法来破译《红楼梦》书中的隐寓。关于曹雪芹的祖籍,《红楼梦》中有多处非常清楚的说明,下面仅举一例: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纲领性章回。曹家的历史,曹雪芹是用“十二钗”的“判词”来点睛的。下面我们来看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首判词,按小说故事情节来理解,是说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事。而实际上是“隐亲”事,隐寓着曹雪芹家的祖籍地“亲可清”。这里,曹雪芹是用同音、谐音,多音、多义字以及字的转义方法,用“矫形”的字来隐寓曹家祖籍的。把“矫形”的字还原,这首判词就可读为:

  清天清海还清身,亲既相逢必族人。漫言不肖皆荣出,曹姓开端实在宁。

  这首判词的“矫形”字还原后,意思十分清楚——曹雪芹借助判词要表达的是:现在不光天下是清朝统治者——旗人的,就连我们曹家人也都成了旗人——“清身”(因曹振彦投降后金而成为在旗人,在对明朝战争中又收了曹玺为养子,所以曹玺及后代,随着曹振彦的身份也都成了旗人)。能看懂我写的书,并和我在此书中相会的,必定是我们曹家亲族人。不要随便说从曹家出去荣耀发达这一支人,不像真正的曹家人,我们怎能忘记曹家的端头——祖籍实在宁呢?

  (曹雪芹家祖籍山东地图贴此处)

  这个“宁”是什么地方?这个“宁”当时是指山东登州府宁海州的“宁”。具体说,曹雪芹的祖籍应在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西南乡,清朝末期为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怎么能肯定曹雪芹的祖籍是上述地方呢?因为曹雪芹告诉我们,曹家的事和祖籍“亲可清”(秦可卿)。当“秦可卿”逝去后还有“秦钟”(亲宗)知道。“秦钟”逝去后,还有“秦钟”的“情人”(亲人)“智能”者,“亲宗”的“亲人”是其后代,“智能”者是其后代中不知何年何月出现的一个人。他们看懂了《红楼梦》即“晓红”(小红)了,就会知道曹玺原来和他们家先辈是同宗谱的“一家子”,既然是“一家子”当然有同样的祖籍。上面所述曹雪芹祖籍的详细地址,实际也是曹雪芹“亲宗”家记载的祖籍地。

  为了证明曹雪芹家和“亲宗”的关系,曹雪芹把这个“一家子”也写进了《红楼梦》中,这就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所说的:“曹雪芹为了使曹家永不泯灭,在《红楼梦》中设下两条“亲”线。一条正线,一条副线,只要找到其中一条,曹雪芹家的历史就全部清楚了。由于他家那条正线,在当时已经一百年未敢见天日,如今又过了二百多年在历史上已经荡然无存了,只剩下“亲宗”这条副线。这条副线一旦和《红楼梦》合上,曹雪芹家的历史就会大白于天下。

  我期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还了曹雪芹和脂砚斋的遗愿,让《红楼梦》放射出新的光彩,使“红学”研究跨入崭新的历程。

  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

  一提到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所记载的曹家六代十一人的名字。这个通谱按理说是不错的,它是清朝官方机构按曹家当时家族状况编辑的。可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正《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对曹家历史人物之间关系的记载。所以,在《红楼梦》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曹家的宗族,家族情况,详细的展示了曹家变迁,兴旺衰败的历史。说明了曹玺不是曹振彦的儿子,列出了自己直系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形象地描述了家族中各种人物,点出了能证明自己家族历史真面貌的“亲宗”。对此,只要把曹雪芹在书中描述的其家族成员和“亲宗”的家谱同时展示出来,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总范世 探春范世   曹雪芹家和“亲宗”家家谱图示

  54    14    曹锡章(曹锡远)

  55    15       曹    霖             曹    雲

  56    16       曹 文 龙                 曹 元 龙

  57    17       曹   峦(曹玺)          曹    岱

  58    18    曹 寅    曹 宣(荃)    曹宗政(长)曹宗孔(次)

  59    19    曹 顒    曹 睢         〔堋 ≠F   曹 積  曹 信

  60    20    曹雪芹                                曹延聪

  惜春范世 20字连谱为  连庭际广天,祖传德集先。成己寅善起,世择庆丰年。

  61     1               曹连增

  62     2             曹庭文        曹庭武

  63     3        曹际仕        曹际宗

  64     4        曹广盛    曹广田 曹广义

  65     5                 曹天富

  66     6                               曹祖仁

  (把岫岩大孤山曹家家谱图片四张插到此处,占两页,一页两张)

  此谱左侧是曹雪芹家真正家谱,是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亲撰的家谱样子复原的,右边是其“亲宗”家谱,(有现存家谱)为了说明这个家谱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下面从四个方面解析;

  (一)曹雪芹家的范世规律与宗族渊源

  上述曹雪芹家和其“亲宗”的家谱,其范世规律与其他曹姓不同,这个范世规律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按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记载,曹雪芹家的最初始祖是曹髦。众所周知,曹髦是曹操的曾孙子,曹丕的孙子,曹霖的儿子,三国魏国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彦士,初封高贵乡公。嘉平六年,司马师废曹芳,立他为帝。他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率宿卫数百攻司马昭,为昭所杀,时年二十岁。其后代为了纪念曹髦,立下了曹髦家族范世规范:每二十代为一个周期,规定出二十个范字的谱联,范完后,再范下个周期的二十代范字。这个范世方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比喻的至为贴切形象:用“春”表示曹家的范世周期规律。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实际上是代表四个二十代周期的符号。元春为第一个周期二十世,迎春为第二个周期二十世,探春为第三个周期二十世,惜春为第四个周期二十世。书中第十三回,秦氏在王熙凤的梦中赠给王熙凤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两句诗是隐寓曹家范世的第三个周期——探春二十世范字范完后,曹家就进入第四个周期即惜春时期。曹雪芹是借“秦可卿”之口,告诉曹家人和世人,到了惜春时期,曹雪芹家和本家族的亲戚关系逐渐远了,不是“亲可清”的关系了,而是“亲宗”的关系了。即:是出了服后的曹家族人的关系了。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曹家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正好是探春这个范世周期的最后一代,即曹家总范世的第六十代,曹雪芹的下代则是惜春范世周期的开始。曹雪芹家的这些历史情况,在当时是不可能公开的,为了让后世了解家族历史,才有了这部隐写着家族历史的传世巨著《红楼梦》的问世。

  当时曹玺及其家人的身份是曹振彦的后代,所以曹雪芹家的后代,未能按曹髦后裔惜春二十代谱联范字起名。对此,脂砚斋在书中二十二回感叹到:

  “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这段批语说的意思是,曹雪芹家探春周期完结后,由于当时的家族的身份,子孙还不能按“惜春”谱联范字起名。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要造成子孙流散,致使探春周期末世几代人,无法在起名范世上和自己真正的宗族有一定的联系。为了使自己和子孙能回归自己的宗族身份上去,曹玺在给后代起名范字上和“探春”谱联保持了这种联系。如:书中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把此事道明。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这段话看起来是香菱和黛玉说诗,但实际上是讲曹家的家谱。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就是采取“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方法,这一点可以从曹雪芹家“亲宗”的家谱看出其规律。虽然其“亲宗”家谱在*中,几乎全部毁于一炬,现仅存一部近代抄录的家谱和一个百年谱联(此全谱估计在山东境内可以查到)。这两谱在探春范世上仅存十四世到二十世七代人的范字:

  □□□□□□□□□□□□□锡雨龙山宗贝延。

  尽管仅存有七代人的范字,但也不难看出曹家的范字规律的。

  从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所存的七个字上可以明显看出,曹髦后裔探春范字确实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规律。所谓的“一三五”是指奇数,范偏旁部首字,用偏旁部首组成一个字,为单字名。“二四六”是指偶数,范的是单字,起名均为双字名。从上面的曹家家谱可以看出“一三五”为……雨山贝,“二四六”为……锡龙宗延。“一三五”不论,是指在这些范字上,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可以用这个偏旁字,也可以不用这个偏旁字,用和这个偏旁相关的字也行。但“二四六”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