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肖云豹和他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他们之间没有秘密。

  黎文虎赶紧把话差开问道:“找我有什么事。”

  肖云豹把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考研录取通知书交给他,羡慕地说:“你这下美了,可以又回北京了,又可以看到你的军妹妹了。”

第四章.战友重别离
一.

  不同时代的士兵,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士兵,就容易把其优点当缺点、当弱点,认为“一代不如一代”。

  他们有很强的民主,人权,平等意识,如果领导没有真本事,很难使他们真正信服。

  他们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又表现得比较成熟,圆滑,显得很会“来事儿。”一些人们以往看来甚至称得上庸俗的做法,在他们那里都习以为常。

  探家回来,给班长,战友捎上点土特产,他们觉得是人之常情,不过是让自己周围关系更融洽的“润滑剂”罢了。

  他们讲究“礼尚往来”,感情不断增进,他们敬重讲义气的人,一句赞美的话,一点关怀的举动,都能使他们感到“无以回报,以心还之”。

  而一句讽刺的话,一个异样的眼神,也能使他们感到“郁闷”几天。

  在与人相处中,他们显得既成熟又单纯。

  和社会上的同龄人一样,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人际交往上的焦虑感。

  他们渴望纯洁的人际关系,但自己内心还存着小小的“狡黠”。

  他们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又希望能够充分保持个性。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人际“资源”,有较强的“同乡”,“同年兵”,“独生子女”意识,而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也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他们有较强的情感要求,但部队的特殊岗位需要又往往使他们的情感无处释放。

  这样的人际交往观念,悄然为部队里的官兵关系,战友关系带来一些新的变化,给我们传统的军营人际关系增加了斑斓的时代色彩。

  当他们跳跃的思想和军营整齐划一的规范相遇时,当“个性”与“共性”交锋时,军营内这单一的“绿色”能敌得过军营外丰富的“色彩”吗?

  在基层官兵富有时代气息的思维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

  从他们不经意间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生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特有的追新求异的思想脉络。

  在训练间隙,他们常以一曲街舞和迪斯科排解艰苦训练中的紧张,在午休时间,他们习惯戴着MP3耳机入睡。

  他们对各种时兴的电子产品如数家珍,他们喜爱名牌,希望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但对身上的军装也备觉珍惜…。

  他们的梦与以往人们所理解,所习惯表达的军旅梦有一定的距离。

  他们的军旅梦渗透了更多的现实考虑,同时,军营的锤炼又给他们的梦想涂抹上浓厚的军旅色彩。

  他们也在努力对梦想进行“调焦调距”,使个人的“独唱”逐渐融入军营集体的“合唱”之中。

  在面对这些年轻人的时候,任何断言都显得片面和武断。

  个体化的差异,入伍前生活经历的不同,千差万别的生活背景,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各有设计。

  但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梦想的设计更加主动,更加富有个性。

  他们在描述自己未来的梦想时,没有更多整齐划一的概念性语言,他们朴实,坦然,充满激情,但并没有上一代人耳熟的豪言壮语。

  带着自己对人生的清醒设计步入军营。

  几年来,磨筋骨,炼意志,正在一步步向他所设想的“理想军人”的境界迈近。

  二.

  黎文虎并不想此时就以这样的身份离开连队,拿起了打给营长的电话:“喂,营长吗?

  我是黎文虎,我不想就这样离开连队,我想以后在去考研进修,在这里,我一定要对“尖刀一连”的前辈们有个交待再走。”

  话筒里传来营长坚定的声音:“这是集团军下达的铁命令,你必须得去,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这次失败不是你们一个连的问题。

  你们表现再好,也改变不了整个师的命运。

  期待你学习回来挑更重的担子。”

  “是,我保证回来,定雪咱们师失败的耻辱。” 

  黎文虎从军校到连长应该是看破生生死死,见多识广,故而应该是处惊不乱,举重若轻的人。

  他是一个有涵养,有军事追求的人,他更一定是个极具克制力,含而不露的人。

  他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优秀军官。

  他一门心思就是在琢磨如何打赢上级交给自己的战役。

  对于他来说,一切个人的好恶都必须以自己的职业来定位定性,所以军营是他的最爱。他永远也不会是商人。

  他更不会是学者。

  他也不是政界官员。

  他不需要那些美好的男子发型。

  他所需要的,喜欢的,就是一切从实战出发,做一个让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最信赖的军人!头发对他来说真的是身外之物。

  他的职业要求他必须简单,实用,快捷,卫生。

  所以,黎文虎喜欢留板寸,这是他的个人习惯,更是他得意的显示其当代军人血性的职业标记!

  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从实战这个根本的原则出发!

  黎文虎永远忘不了和战友们向连队军旗告别时的眼神。

  在军旗告别仪式上,他们个个含着热泪,凝视着连队的英雄军旗,黎文虎行上庄严的最后一个军礼时,他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刷刷地掉下来,他在用眼泪向连队英雄的八一军旗做最后的告别!

  这时,黎文虎也思绪万千。

  面对战友,当你举起右手,向军旅告别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离开熟悉的营房,走向汽车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转身离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他曾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这首歌,在每年的冬季,响彻军营,送走老兵,迎来新兵。

  今天,当这首歌再次响起的时候,年轻的战友们,在你们当兵的历史中,有这样的时刻,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

  他忘不了军营送别时那感伤的场面。

  岗位上,营区里,锣鼓声,呼喊声汇成一片,相互拥抱久久不愿分开,撕心裂肺的哭喊长久不息。

  要走的人,被送上军用吉普车,黎文虎趴在车窗上探出半个身子拍打着车厢呼喊着,送行的人,追赶着远去的吉普车呼叫着,离别的伤感在这里释放,难舍的战友之情在这里宣泄。

  场面让人心焦,让人心疼!

  再见了,亲爱的战友!

  当你离开连队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英雄的军旗,不要忘记绿色营区里的畅想,这里是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里是你心中的永远的故乡!

  这里留下了你的足迹和身影,这里留下了你的汗水和功绩,这里更有你的战友和兄弟!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希望你记着老连队,记着这个家!

  常回来看看!

第五章.军人的家族
一.

  黎文虎自小生活在北京的部队大院,这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世家。

  爷爷黎国维,奶奶梦梅和父亲黎北抗,母亲林芮都是军人。

  从小在军人的家庭里面长大,使黎文虎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

  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本应集各种宠爱于一身。

  但是当别的小朋友都沉溺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之中的时候,小虎早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他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办事要讲究条理,做事要认真负责这样一个态度。

  他们对他的要求非常的严格。

  在孩童时代的部队教育,很多军人具有的特性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

  比如说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办事非常讲究效率,自律意识非常强。

  这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我我办事的效率。

  而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呢,他们会教育或者诱导他怎样怎样去办,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而且是比较快的办好。

  一般来说,他们给他的教育是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让他自己去做。

  数年的军旅生涯,使得他变的格外冷静和稳重。

  黎文虎崇拜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军事将领。

  原因就是这些军事将领经过多年的锤炼使自己拥有了一些特殊的品质。这些特殊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接触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的知道这个事情的重点,还有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很合理的确定一个办事步骤。

  同时又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去确保完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

  还有就是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们具备很多特殊的素质以及方式方法。

  黎文虎的爸爸是一名少将;60年代末当兵;据说枪法极好;当过空降兵和侦察兵;然后顺利提干;出国留学,最后到军事科学研究院成为了一名高级研究员,教授,军衔至少将军衔。

  在军事科学研究院里主要进行战术指挥和陆空作战协调方面研究。

  黎文虎的妈妈也是一名军人;不过是一名医学护理专家,他的爸爸和妈妈的结合带有很浓重的现代革命时代色彩。

  黎文虎的爷爷应该是他们家当兵里当的最厉害的了。

  黎文虎的爷爷是老抗联,真正的抗过枪打过仗,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最后官至解放军某兵种司令部;具体官职就不便透露了。 

  他待人诚恳,谈吐爽直,热情好客,典型的东北大汉风格。

  可谁又知他竟是一个老北京人。

  二.

  黎文虎家里的一些长辈与黎文虎爸爸同一代的人,同样也都是军人。

  而且是各军兵种比较齐全,黎文虎经常向朋友们提起他的二叔,他二叔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而且还曾经驾驶过现在最先进的SU…27战斗机,在南京军区当兵;现在已经人家是飞行师师长了。

  有一年他二叔来北京开会;还请他们全家的人去吃了一顿海鲜;着实让大家佩服了一把飞行员这个职业。

  黎文虎的叔叔是军人;甚至包括他的姨夫也都是军人。

  有海军和陆军;甚至还有曾经当陆军半路改行当陆航兵的,可以说黎文虎他们家就是一本军事大百科全书啊。

  遇到逢年过节儿子,闺女,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一起携夫带妻双双齐来拜年,爷爷家中就被这群身着绿军装、头戴大檐帽的人挤得满满的,比一个班还多。

  现在也有很多人自以为很了解军人的职业,自以为能站在某种高度上来肆意评价军人,而其实他们也许什么都不懂。

  怎么说呢?

  单说服从命令吧,黎文虎以前并没有觉得军人的约束有这么强的,从大到小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管,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也觉得军人完全是一个让人失去自由和个性的职业。

  但回到城市和同学们聚会时,却发现了不同。

  军人在集体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纪律性,意志力和道德品质,与地方大学那种不受约束的生活造就的品格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跟那些以前曾经是同学的地方大学生比起来,他们更加具备大局观,整体观,他们更加具备责任心和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而且和他们那种相对奢华和时髦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更加规律,健康和朴素。

  黎文虎又要再次开始校园生活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陆、海、空三军高级指挥员,高级参谋人员和高级理论研究人员。同时承担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为中央军委和总部决策起咨询作用。

  学校每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武警部队副连职和技术13级以上的现役军官或文职干部中招收研究生。

  每年在校学员800…1000人。

  国防大学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主席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

  未来信息化战争呼唤高素质应用型指挥人才!

  1988年国防大学成立了全军指挥院校中唯一的研究生院,现已获准16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8个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几年来,一批批军中才俊踏着演兵场的硝烟,进入研究生院求学深造。

  从1997年开始,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作战部队招收师团职干部攻读硕士研究生,以后又成为了全军首批开展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单位,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向培养应用型指挥人才的历史性跨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熟悉的身影
一.

  在国防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军事战术指挥系里读研的有三个军事迷,当然也包括黎文虎在内,他们仨人同在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

  研究生院共设13个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硕士,博士水平的指挥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教员。

  招生对象,是大学本科毕业并经军队指挥院校培训,在军队任职2年以上的连职以上干部,学制2年半至3年,毕业学员适于从事指挥工作,军以上机关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他们每个月都把节省下来的钱大量花在了购买军事杂志上,当时买的最多的就是《军事博览》、《兵器知识》和《舰船知识》寝室满墙上贴着他们买的高技术武器图片。

  到后来他们都还清楚的记着,他们寝室西墙上贴得是“飞豹”歼轰机,F-16C/D战斗机,俄罗斯的S-300导弹,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和中国的东风…31导弹。东面墙上贴得是新型驱逐舰167号,美国的航空母舰肯尼迪号,林肯号,在于博,高春生的一在怂踊下黎文虎才贴了一张中东地区的地图。

  他们成天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各种武器装备及其性能,他们来自海,陆,空三军不同的兵种,俨然就是三个未来的三军军事战略家,快反部队的将军。

  于博来自南海海军舰艇部队,是海军少校,高春生来自南京军区空军,是空军中校。

  不知不觉他们三人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校园里,感受着火热生活的同时也有一种紧迫感,战友们都曾是全国各地部队选送的优秀干部,每人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你追我赶,比学赶帮,每天紧张而又充实。“好男凭借东风力,战友助我上青天”,学校有非常好的教学设施及优越的生活条件。

  教授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力的保障了我们成才与进步。

  知识能力的储备使他更有信心到广阔的基层部队中继续锻炼自己,展现自我,建功立业。

  在学科建设上,国防大学着力发展新兴学科,突出优势学科,逐步完善和形成以政治理论,战争与战略理论,作战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现代军事科技与武器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